待李道玄稍稍消氣之後,李靖這才詢問,“不知大王與原國公何事爭吵?”

一提起這個,李道玄便是氣不打一出來,冷哼道:“本王有意親率輕騎兵衝陣,命他率步卒壓陣,待敵軍陣型亂後,全軍齊出,結果那廝堅決反對,竟說我逞匹夫之勇”。

李靖聞言皺眉不語,李道玄雖是有些暴躁,但他十四歲從軍,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耳濡目染之下,對於戰術也有些見解。

這個騎兵衝陣,打亂敵軍陣型,而後步卒壓上的戰術便是學自於李世民,屢試不爽,李靖本人對於這種步騎協同作戰的方式亦是極為認同。

若是平常時候,李道玄應用這個戰術,李靖倒是無話可說,大可一試,只是這一次對手是號稱神勇將軍的劉黑闥。

自竇建德敗亡後,劉黑闥兩次起兵反唐,在此期間。

貝州刺史戴元祥、魏州刺史權威、左屯衛將軍王行敏、深州刺史裴晞、瀛洲刺史盧士睿、定州總管李玄通、冀州總管麴稜、魏州總管潘道毅、瀛洲刺史馬匡武、定州刺史姜禹、代州總管李大恩、貝州刺史許善護……多達數十名大唐重臣戰死。

這一長串的名字無一不是封疆大吏,赫赫有名,但都死於劉黑闥之手,成就劉黑闥“神勇將軍”的威名。

另外李世勣、羅藝、羅士信、王君廓、薛萬均、薛萬徹等等名臣良將都曾敗於劉黑闥之手。

劉黑闥絕對是這個時代一等一的名將,有資格跟漢東王神勇將軍齊名並論的也唯有秦王天策上將了。

赫赫戰績,由不得李靖不謹慎。

河北平原,北鄰草原,多出騎兵,劉黑闥手中更是擁有突厥精騎,儘管數量不多,但能稱之為精騎的突厥騎兵,絕對是千里挑一的精銳,

若是針對中原亦或是南方的敵人,騎兵衝陣或有奇效,但漢東軍本就是騎兵居多。

李道玄親率輕騎兵衝擊漢東軍,一個不慎,不僅不能衝亂陣型,或許還有可能折在裡面。

考慮到這一點,李靖便是直言道:“大王,我有兩個顧慮,還望大王三思”。

李道玄點點頭,“李長史但講無妨,我並非是聽不見意見的莽夫”。

“其一,賊軍多是河北騎兵,其中更有突厥精騎,比之關中騎兵有過之而無不及,大王親率輕騎兵衝陣,如何避免被敵軍騎兵纏上。

其二,並非是我不信任某個人,只是大戰之際,最忌將帥不合,如今原國公負氣而走,大王如何保證步騎協同如一?”

李靖略一沉吟,他知道李道玄少年從軍,脾性率直,直來直去,便沒有彎彎繞繞,當即便是直言。

李道玄聽完後便是擰眉沉默了。

良久,李道玄直說道:“其一,我率玄甲精騎,只衝陣鑿穿,並不戀戰,放眼天下,能將玄甲精騎纏住的騎兵應當沒有。

其二,我、我可以向原國公致歉,兵者大事,原國公當不至於因此置氣”。

聽得第二點李靖眉頭一揚,倒是有些意外,想不到這衝動暴躁的少年郡王,竟有如此心胸。

李道玄看到李靖的神情便是笑道:“李長史怎如此看我,為了李唐江山,莫說是向他致歉,便是要我殉國亦無不可”。

李靖聞言一驚,忙是說道:“大戰在即,大王莫要口出不詳”。

李道玄擺手一笑,毫不在意,回身坐下後便是臉色一冷,“儘管如此,但回朝之後,我必彈劾此僚”。

李靖當場愣住。

李道玄畢竟是自幼跟隨李世民從軍,堂兄弟二人感情深厚。

出征之時,李世民特意命令玄甲軍統軍翟長孫率領一千五百玄甲精騎隨軍從徵。

玄甲精騎的戰力李靖亦是知曉,當世無二。

若是李道玄率玄甲精騎衝陣,應當無虞,只是步卒配合這一點需要到位。

只見李道玄深吸一口氣,曾的起身,“李長史請隨我來,也好做個見證”。

而後出帳直奔史萬寶營帳,李靖急忙跟上。

來到營帳外,隔著營帳便見得裡面人影交錯,觥籌交錯。

李道玄臉色一黑,李靖輕咳一聲,並示意守衛不要聲張。

“原國公,方才本王言辭過激,還望以國事為重,勿要見怪”。

李道玄沉聲說道,話音落下後便是轉身離去,絲毫沒有停留,並沒有打算跟史萬寶見面的意思。

李靖目瞪口呆。

帳裡頓時寂靜。

帳簾掀開,史萬寶一身酒氣出來,見只有李靖一人,便是不屑笑道:“怎麼?你也要致歉?”

李靖面色一沉,“還望原國公以國事為重”,說罷拱手離去。

史萬寶朝李靖離去的方向啐了一口,進帳繼續飲宴,猖狂的笑聲在夜間格外響亮。

“郡王又如何?”史萬寶搖晃著酒杯,朝部下得意笑道:“還不是要向本公致歉”。

將左聞言面面相覷,只得訕訕陪笑,奉迎史萬寶,“原國公世代公侯,戰功赫赫,淮陽王畢竟年幼,怎敢得罪員原國公呢”。

聽得這些奉承,史萬寶更是得意,“本公奉旨討賊,聖人有言:‘淮陽小兒,軍事皆委於卿’,他不過十八九歲的毛小子,乳臭未乾,怎懂得帶兵打仗,只知逞匹夫之勇”。

部將聞言心中甚是擔憂,直問道:“那對於淮陽王的部署,不知原國公作何打算?”

史萬寶早有預謀,聞言狡黠一笑,“他不是要輕騎衝陣麼?本公便讓他去,以淮陽小兒為餌,等其兵敗,賊軍必定爭相追擊,屆時本公親率大軍堅守以待,必可取勝”。

眾人大驚,紛紛驚呼。

“如此一來,豈不陷淮陽王於險境?”

“淮陽王畢竟皇親貴胃,原國公還需慎重啊”。

史萬寶臉色一沉,“淮陽小兒輕脫妄進,必敗無疑,唯有以此計,方可反敗為勝,諸位莫勸,本公曉得輕重,自不會誤他小命”。

見眾將瞠目結舌,不知所措的樣子,史萬寶眼睛一凝,目露兇光,在眾人臉上巡視一圈,“諸位皆我親信故舊,今日之計莫要外洩,否則別怪我翻臉無情”。

眾人只得囁囁應著。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人間斬惡妖

究極小香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