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劉黑闥在攻破瀛洲便是正式宣佈反唐,再豎漢東王大旗。

觀州、東鹽州紛紛響應,整個河北,幾乎無劉黑闥一合之敵,劉黑闥領軍繼續進擊深州,以圖南下,進取中原。

然而此時,來自關中的唐軍已經到達河北,雙方即將相遇,大戰一觸即發。

深州,治所安平城,河北道行軍總管淮陽王李道玄領軍進駐安平城。

刺史府內,李道玄意氣風發,高坐主位,堂下眾將分列而坐。

“諸位,斥候回報,劉黑闥已出貝州,正往深州而來,本決意王給予此賊以迎頭痛擊,你們覺得如何?”年近十九歲的李道玄面容稚嫩,但氣質甚是英武,銳不可當。

見無人應答,李道玄眉頭一皺,看向李靖,“李長史,你意下如何?”

李靖略一沉吟,直附和道:“大王所言有理,賊軍近日來連戰連勝,氣焰囂張,如今朝廷官軍到來,若不大勝一場,挽回頹勢,唯恐河北民心盡失”。

“對,就是這個道理”,李道玄大喜。

“若不狠狠打出我軍威風來,賊軍怕不是以為他們天下無敵了,百姓多是愚昧無知,見賊軍這麼猖狂,怕不是以為朝廷畏懼賊軍,所以必須狠狠打一場”。

李靖點頭附和,“只是在哪裡打還需要好好商議一番,主方在我軍,需得提前佔據有利地形”。

李道玄並不在乎這個,他只要可以打仗就可以,當即直說道:“出征時聖人囑咐過我,說李長史通曉兵法,讓我多聽你的意見,你說說看,在哪裡打合適”。

聽得這話,李靖心中有些感動,李道玄赤子之心,不會妄言,這說明李淵是真的對他放下芥蒂之心了。

其實李靖當初兩次開罪李淵,並不是對李淵有何意見,只是李靖為人持身守正,不會參與那些腌臢之事。

李淵讓他幫忙蒐集寶馬,以討好楊廣,這在李靖看來便是阿諛諂媚,李靖自然是拒絕。

這件事也不是李靖傳揚出去的,他不是嚼舌根子的人,後來傳揚出去後,李靖也不屑於去堂國公府登門解釋。

至於舉報李淵謀反,這再是正常不過,畢竟李靖那時候是大隋臣子。

李家世受皇恩,父親李詮官拜趙郡太守,爵封臨汾公;祖父官拜殷州刺史,爵封永康公;兄長李藥王官拜婺州刺史,襲爵永康公;弟弟李客師當時伴隨楊廣左右,出任挽郎……

這樣的情況李靖不可能坐視李淵謀反不管不顧,更何況當時的李靖官拜馬邑郡丞,鄰近太原。

若是李淵造反,馬邑首當其衝,無論是出於忠誠,還是出於自保,李靖告發李淵都是合情合理。

只不過大隋滅亡已成既定事實,李靖只好接受,這也是人之常情。

走到地圖前,李靖仔細斟酌,用手指著下博,“大王,劉黑闥麾下多是騎兵,其中突厥精騎戰力強悍,而我軍多步卒,下博地形崎區,不利於騎兵衝陣,可與此地列陣”。

李道玄聞言大喜,“便如李長史所言,明日一早、不,今日午後,全軍進發下博,本王要在此地大勝一場,以證明大唐國威,不容冒犯”。

眾將興然應諾,身為主帥,李道玄一往無前的勇武氣勢也是影響到將士士氣。

在場之人,唯有行軍副總官原國公史萬寶面色不愉,一言不發。

李道玄一路行來,摩拳擦掌,對戰鬥躍躍欲試,商議軍事只會詢問李靖,完全沒有把他這位副總管放在眼裡。

如今二人一問一答便將作戰部署敲定,從頭到尾,他這位副總官成為擺設,這讓心高氣傲的史萬寶如何能夠接受。

史萬寶出自西域史國王室,雖是胡人,但其身世並不低微,內遷之後,史家世代公侯,成為原州望族。

祖父史歸是北魏原州刺史,爵封靈武郡公。

父親史靜是北周涇州總管,爵封太平縣公。

弟弟史萬壽是前隋左領軍大將軍。

兄長便是赫赫有名的大隋名將史萬歲,北卻突厥、南平夷僚、渡江滅陳,戰功赫赫。

史萬寶本身也是名震關中的遊俠,李淵起兵後,史萬寶在關中積極響應,輔左平陽公主迎李淵入關。

大唐立國後,史萬寶爵封原國公,位列左命功臣第二等。

如此人物,如今卻被年僅十九歲的宗室郡王忽視,史萬寶心中有所不快在所難免。

午時,大軍集結完畢,李道玄精神振奮,一聲令下,大軍進發下博。

李靖乃是兵法大家,于軍陣一道研究精深。

來到下博後,李靖第一時間領兵查探地形,回營後,根據地形推演出最適合步卒對戰的軍陣,當即便是興沖沖的前往中軍大帳。

“史萬寶,你好大的膽子,本王才是主帥,你敢抗命不成?”

靠近中軍大帳數十步之遙,李靖便是聽見李道玄震怒的聲音,李靖眉頭一皺,大戰將啟,將帥不合,這可是大忌啊,當即加快腳步。

見李靖到來,李道玄便是指著史萬寶說道:“李長史來了,你看這廝,何其無禮,竟敢說本王逞匹夫之勇”。

見李道玄當著李靖的面竟是絲毫不給自己留情面,史萬寶亦是大怒,曾的站起來,怒斥道:“本公從軍征戰之時,你還不知在何處,乳臭未乾的小子何敢對某無禮?”

別看李道玄乃是郡王之爵,但史萬寶還真不怕他。

李道玄少年傲氣,聞言無異於火上澆油,更是暴怒,“你好膽……”。

李靖忙是勸慰,拉著史萬寶退後,“原國公慎言”。

史萬寶冷哼一聲,甩開李靖,冷冷的瞥了李靖一眼,啐道:“告密小人耳”,而後竟是轉身離去。

李靖面色慍怒。

“本王這便上書,彈劾此僚”,李道玄咬牙切齒說道。

“大王不可”,李靖忙是勸阻,“大戰之際,還是莫要內訌”,而後生怕李道玄咽不下這口氣,補充道:“回朝後再做計較”。

“還是李長史識大體”,李道玄冷哼道:“此僚終究胡夷也”。

李靖聞言微微色變,李道玄這話就有點過重了,史萬寶雖是西域胡人,但如今已經漢化,這話若是讓史萬寶聽聞,必將反目成仇。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爺說書5794的散文新書

小爺說書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