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超額髮行和大宗商品集散中心

中華重工只有蒸汽機工廠的時候,賬房只需要記賬,採購原料,工人工錢,工廠開支,利益結餘等。

後來建立焦炭煉製廠,工程隊,鐵道工程隊……

從各廠單獨的賬房,逐漸合併,負責所有廠的總收入支出採購等,工作量變得複雜了起來。

有變化則改進,日常事務中,賬房最後變成財務部,許多後世財務制度的雛形,也就運應而生了。

蔡文粗略介紹了下最近的工作情況,以及和糧票銀行的合作事宜,關於糧票的印發詳情。

“糧票的發行大於兌換,銀倉的錢銀儲蓄問題不大,主要是糧倉,儲存不易,維護也消耗不少,是否可以成立一家糧行.”

聞言,朱高熾比較謹慎。

財務非常重要,規模越大財務越重要。

大明的制度問題有很多,如果從經濟角度來看,大明的問題核心,就是財務的不健全。

朱高熾看過一部講述大明財政的專業書籍。

因為厚厚的一般書,內容又比較枯燥,朱高熾只瀏覽了個大概。

其中談到大明從頭至尾,沒有建立一個完整的專門的財務部門,導致出現了許多的經濟問題。

這也是後世所有人的優勢,哪怕不精通,可因為資訊大爆炸,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資訊。

就比如戰爭。

大明的普通人,只能從瞭解,憑藉自己的想象,而後世的普通人,早已被各種大片轟炸了個遍,甚至透過一些優秀的戰爭遊戲,發展出自己的戰爭思路。

看起來很兒戲,但從底子上來說,已經超過了大明普通人不知多少等級。

以及各種專家,教科書對大明問題的總結,導致在提出問題的事情上,可以比肩優秀的官員。

所以蔡文的問題,涉及到具體事務,因此朱高熾比較謹慎,沒有勉強的要指導工作。

“大的方向上,咱可以提出意見,但在財務事務具體上的問題,蔡先生比咱要懂,咱也就不過多指手畫腳了.”

朱高熾笑道。

蔡文隨後也露出笑容。

聖人,王爺和小王爺,三代人做事的風格有些區別。

聖人做事的性格,是事無鉅細,什麼事都要親自管理,並且要求人們按照他的規定來做事。

後來蔡文來到王府,成為了朱棣手下的藩臣。

王爺做事類父,但並不如聖人那般堅持。

到了小王爺這一代,小王爺做事喜歡放權,把事情交給有經驗的人來做,只負責大方向上的引導,以及日常的監督。

三代人的做事風格分明,呈階梯狀,蔡文喜歡小王爺的風格,所以得到小王爺的邀請加入中華重工,他沒有猶豫就同意了。

整個財務制度的建立,是小王爺提出的思路,而把思路落實,結合到中華重工,就是蔡文一手建立的。

“因為中華重工地位的獨到性,以及產業鏈的優勢,所以雖然利潤總體在下滑,但是行業的銀錢流入,要大於支出.”

“這就導致了,銀倉和糧倉的爆滿,可如果維持這種情況,不但不利於總部的財務,反而會增加開支.”

“所以屬下認為,合理的減倉,有利於財政制度的健康發展.”

蔡文詳細的介紹。

朱高熾明白了蔡文的意思,慎重的問道:“傳出去會不會影響糧票的信譽?”

蔡文搖了搖頭,一臉的自信,“糧票的發行,和銀錢與糧食保持一比一的狀態,因為總部良好的市場回報,在如今糧票制度下,糧票可以發行更多.”

“從經濟角度來說,是有利於糧票制度的,對內部並不影響,但外人或多或少會產生憂慮,所以屬下想出了一個法子,不但能解決這個問題,還能增加人們對糧票的信心.”

蔡文的話,成功引起了朱高熾的興趣。

他建立糧票,遲早是要走上這條路的,如果糧票成功獲得了人們的認可,在工業發展上,就能起到槓桿作用。

“蔡先生有什麼想法?”朱高熾好奇的問道。

“官府從去年開始的墾田大計,今年已經墾出不少的新田,我們可以壟斷這些新田的富餘糧食,在北平行省成立一家糧行.”

朱高熾搖了搖頭,嘆道:“恐怕不容易.”

北平行省很大,中南部地區民戶多,糧食能自給自足,還有富裕,但是在北部,特別是遍地,以衛所居多,還需要從南方供應糧食呢。

那麼北平就算有了新田,多餘的糧食,除了繳稅之外,官府也會分配到北疆諸衛。

以及每年發給北平諸衛的兵甲弓矢火器火藥豆糧牲畜籮筐麻繩等工具,都需要官府的支援。

“本質上哪怕只是過道手,對糧行也是有利的.”

蔡文笑著說道,耐心的解釋了一遍。

原來如此,朱高熾明白了蔡文的意思。

哪怕糧食仍然供應邊疆衛所,可這過程之中,可以利用的事情就多了不少,和後世網路寶一樣的道理。

靠著這股優勢,能穩住糧票的地位,讓人們更信任糧票,那麼結合當下的結餘,糧票就可以超額髮行了。

一比一,變成一比二。

看重的不是多出來的錢,從本質上來說,就不是中華重工的錢,多髮型的糧票,等於是隱形欠條。

而是利用糧票,中華重工具備了使用權。

五萬兩的本,可以做五萬兩的事,而五萬兩的本,做到發行十萬的糧票,那就能做到十萬糧票可以做到的事情。

隨著發展,逐漸變為一比三,一筆四,一筆十……甚至不需要那個一,就能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而無論是繫結金銀,還是糧食,或者後世美國取消金本位,發展到透過控制石油的手段等,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保障“糧票”的地位。

“此事可以操作,不過恐怕官府那邊有些麻煩.”

朱高熾皺眉說道,其實最好的合作物件是軍戶。

但近些年來,王府和衛所合作事宜太多了,繼續下去恐怕得不償失,引起朝廷的警惕。

而王府和官府的“蜜月期”,隨著大批主官的上任,也陷入了尾聲,為了儘量延長這個“蜜月期”,朱高熾不太願意刺破。

“糧行自古就有,背後勢力複雜,江淮一帶的糧行數不勝數,開中法的商人,每年購買到無數的糧食,王府插一腳,算不得大事.”

蔡文不以為然。

朱高熾瞭然,這就是為什麼要請此人負責財務部的原因。

除了蔡文的專業能力,也有他是雜官的身份,比白身說起話來,面對官府敢張口。

“蔡先生負責此事,儘量不要引起新的問題.”

朱高熾猶豫了片刻,最後支援了對方。

要做事肯定是有風險,此事威脅不到王府,比較起能獲得的收益,朱高熾願意冒險。

“還有小九向咱告狀,研發司經費出了什麼問題?”

蔡文笑了笑:“小九師傅技術沒的說,不過管理方面還是稍顯不足,研發司的經費,很早就讓小九師傅報了上來,結果每次都要超額.”

“研發司的問題不小,咱也考慮過,是否找位經驗深厚的人來打理研發司.”

朱高熾緩緩的說道:“可研發司的工作不同尋常,無法按步就班,還是以技術為主.”

“一些事情上,你多擔待些,多看顧些,既要控制,也要鼓勵.”

“小王爺的意思,屬下明白了,小王爺放心,研發司的問題,交給屬下吧.”

蔡文送到大樓前,朱高熾和蔡文分別,離開了財務部,回去了北平城。

……

北平城,通惠河北上游的積水潭,是漕運的終點,一直到永樂時期,北平城的改造,漕船無法再進入積水潭。

當下。

在碼頭的一片空地上,此處也變為了工地。

使用磚石水泥鐵筋技術,修建了一棟棟的低層樓房,大致有百來棟的樣子。

以“井”字形佈局,中間最大的一棟建築,是中華重工自己留下使用的。

目前已經修好了地基,離完工還有幾個月。

徐寧,馬林等人,陪著朱高熾巡視工地進度,有幾棟房子已經建好了。

其中一棟三層的房子,有人在裡面運送木料,看上去在裝修。

“誰下手這麼快?”朱高熾好奇的問道。

一旁的馬林連忙上前,笑著回答:“百味酒樓的東家.”

“徽商倒是有魄力.”

朱高熾讚道,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呢。

他的計劃,原本是要此地修建一處商品集散中心,取代北平坊市的部分功能。

考慮過天津,不過仍然選擇了北平。

北平的人口和消費大於天津,當下的天津,經濟還未發展起來,沒有達到朱高熾理想中的狀態。

以後南來北往的商人,可以在此處購買到所有的貨物,成為大宗商品貿易的中心。

並不是新事物,類似《大宅門》中藥材的貿易中心,不過朱高熾的計劃更健全,規模更大。

然後就是修建的倉庫,可以解決商人們的倉庫問題。

“倉庫的管理要透明,不能有欺行霸市的行為,發現一起嚴厲處理一起.”

朱高熾邊走邊吩咐,身後的管事們紛紛用筆記下,有模有樣。

按照經濟發展道理,以如今的市場水平,此處修建大宗商品貿易中心,是符合商人們的需求的,以及符合中華重工的需求。

就算沒有中華重工,北平變為北京後,同樣會有類似的廟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屯兵百萬,女帝帶娃找上門

皖南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