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礦業協會

“除了撫卹一事,還有對於工時問題,聽說有的礦場,礦工一天要勞作七八個時辰.”

朱高熾沒有理會周德峰,繼續指處目前礦場存在的問題。

古代礦業的發展,重要的是露天開採,獲得地表的礦物,發明了掘取法,墾土法等技術。

到了明代,隨著礦產需求,地下開採得到了長足發展,據《菽園雜記》記載,明代礦井深度達數百丈,好幾百米的深度。

到了清代,漢人工匠打出了過千米的深度,是世界上第一口深度過千的礦井。

地下開採,古代井巷支護有四種形式:無支護、留石柱支護、木架支護、充填支護。

通風利用自然通風,照明除了摸黑作業外,還有使用油燈,或者松木條,竹青等燃點低,濃煙少的材料照明。

“根據礦業行業協會的規定,礦工工作時長不得超過六個時辰.”

朱高熾平靜的說道:“中華重工對合作夥伴的要求,是所有的礦場,都要加入礦業行業協會.”

“未來焦炭煉製廠,鐵廠,蜂窩煤商會,以及其餘工廠使用的煤礦,官府使用的煤礦等,皆從礦業行業協會採購.”

“所以諸位如對礦業行業協會的規定,有想法的,要趁早提出來,雙方共同來協商,否則等事情敲定後,恐怕很難再更改.”

朱高熾看向眾人。

眾人面色遲疑,視線紛紛投向張德輝。

張德輝名義上也是中華重工的大掌櫃,原來的創始人之一,雖然實際上和中華重工沒有了關係,可中華重工的不少老人,是他招募進來的。

就連當下中華重工的大掌櫃周世豐,不也是張德輝提拔起來的麼,才有機會入了小王爺的眼,有了今日的富貴。

張德輝鼓起膽氣,為難的說道:“撫卹的標準,小民覺得有些過高,可否再商酌一二?”

有人主動開口,其餘人跟上,“當下需求高,產量不足,如果減少工人的工時,不但會影響產量,還會導致成本增加,恐怕不利於煤礦發展啊.”

“還有一個月放假四天,礦工是計量給錢,放假的事情,不但不能獲得礦工們的喜歡,反而會引來埋怨.”

……

朱高熾擺了擺手,臉色逐漸嚴肅。

商人的群體,一定是比權貴要更先進的,至於商人逐利,則需要管理。

近代工業發展的成果,離不開商人們的努力。

所以對於商人,不應該打上貶義標籤,幾千年來,近代商人們才洗刷去了權貴為他們遏制上的標籤。

古代無論中西,對商人都是惡評。

至於工時,工長,福利,待遇等問題,不應該全部歸咎於商人,主要原因在環境。

什麼樣的社會環境,鑄就什麼樣的商業環境。

朱高熾不認為自己和商人們是對立的,想要發展工業,也離不開商人們。

“中華重工對煤礦行業的採購價,從來不以壓榨為主,而是儘量保障諸位合理的利潤.”

朱高熾敲了敲桌子。

張德輝幾位煤場主安靜下來,陷入了沉思,這也是他們願意歸順中華重工的原因。

沒有利益的事情,誰也不會去做。

朱高熾見幾人開始思考,詳細的解釋道:“因為在中華重工的體系中,礦業是重要的一環,為了保障工人的待遇和福利,以及礦業規模的發展,所以讓利於煤場主.”

“礦場行業協會的規章制度,並不是壓迫諸位,逼諸位讓出利益,而是中華重工,原本就把這些利潤,已經讓給了諸位,用來保障工人的福利待遇,以及發展行業.”

“數年來的合作,中華重工從來都是恪守這條底線,那麼,諸位也需要付出自己的義務.”

還有些經濟道理,朱高熾沒有向他們灌輸。

百姓都窮得要死,每天活的水深火熱,沒有自己的閒暇時間,那麼市場從哪裡來?

他的糧票還沒有流通起來,擴發的法子可行不通

張德輝等人沉吟片刻,雖然有些不服,可也沒有太過堅持,說來說去,現在的商業環境,讓他們能接受這些要求。

在中華重工的體系鏈中,即保證了一定程度的競爭,又避免了過分的競爭帶來的壞處。

無序的競爭,破壞力驚人。

後世的稀有礦,因為無序的競爭,本該天價的產品,賣出了白菜價,幾十年如一日,王牌打成了爛牌,這種例子數不勝數。

“各家遵守礦業協會規章制度,制定出的紅線內,各家可以互相競爭,但是總部也不會支援過分的競爭.”

“一定程度的競爭是好事,可超過了這個度,那就變成了壞事,換句話說,中華重工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保護各位的利益.”

“參與礦業協會,諸位不能只看到不好的一面,應該還要看到良好的一面.”

朱高熾說完,等待諸人的回覆。

良久。

張德輝主動服軟,他們同意了加入礦業協會,遵守礦業協會的規章制度。

“可撫卹銀是不是太高了?”張德輝仍然牙痛,不死心的說道。

大明人多得是。

他給出幾兩銀子的撫卹,雖然不多,也算給了個交代,外面多少小煤場主,可不會理會。

“既然捨不得撫卹,那就嚴格制定安全條例,努力安全生產,避免發生禍難之事.”

朱高熾堅持說道。

管理就是他要做的,商人們對工人做好事還是做壞事,從來不是靠商人們的道德水平,而是靠管理者的水平。

從社保到最低工資標準,就是管理者引導的。

等說服了這些大煤場主,朱高熾把煤礦行業協會的組建事宜,交付給了高長芳。

高長芳是焦炭廠的廠長,屬於煤礦主們的甲方爸爸,在他們面前底氣足的很。

焦炭煉製一廠,焦炭煉製二廠,忙碌的高長芳,又被任命為煤礦行業協會會長。

“蜂窩煤行會.”

原本的雜房,變成了兩層的建築,鳥槍換大炮,王仁得知高長芳請他,兩人在此處碰面。

“煤礦行業協會?這麼大的動靜,怎麼沒聽到訊息?”王仁納悶的問道。

高長芳笑道:“還在草創階段,所以沒有對外透漏.”

“今日來,可是向你取經了.”

“好說好說.”

王仁沒有隱瞞,把當初籌辦蜂窩煤行會遇到的些許問題,一股腦的交代。

“煤礦行業的體量比蜂窩煤行業大的多,此事可不容易,高掌櫃恐怕難輕鬆呀.”

“唉.”

高長芳痛苦並快樂。

肩上的擔子重了,權利也變大了,的確是好事,可中華重工要求的是實幹。

負責的事情多,需要奔波的地方也多,辛苦程度直線上升。

他沒有告訴王仁,煤礦行業協會不光是成立協會這麼簡單,還有引導商人們去陝西,山西強佔市場。

王仁也沒有告訴高長芳,蜂窩煤商會,根據總部要求,已經制定了計劃,等大掌櫃周世豐從外省返回後,根據帶回來的情形計劃出擊。

第二日。

朱高熾自己拿著刷牙子,沾了牙粉刷牙,旁邊的丫鬟們端著銅盆臉巾。

口腔衛生髮展到宋朝時,百姓們使用的牙刷,和後世的牙刷形狀上沒有大的區別,區別在材料上的變化。

牙刷柄一般是用角、竹、木等材料製作,在植毛部鑽孔兩行,上植刷毛。

《濟生方》中說:“每日清晨以牙刷刷牙,皂角濃汁楷牙旬日數更,無一切齒疾.”

好的牙粉或者牙膏中,會增添些許的草藥,大多具有滅菌和止血的特性。

中國人使用植毛牙刷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歐洲人在十八世紀才開始使用植毛牙刷。

刷完牙,旁邊一名秀麗的婢女,捧上一盞溫茶,朱高熾仰起頭漱了漱口。

那名婢女地位高些,從同伴手中接過空盂。

朱高熾沒有客氣,低下頭把口中的漱口書吐入空盂中,那名婢女又轉手遞給同伴。

另外一名鵝蛋臉的婢女,用熱毛巾為朱高熾擦臉,動作輕柔,手指圓潤。

然後在婢女們的伺候下,朱高熾換了一套常服。

先去後宮問安了母妃,見到了家中的幾位姐妹,然後帶著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去往書堂。

今日書堂值班的先生是餘逢辰。

朱高熾可不敢逃他的課,此人威望高,從小是朱棣的伴讀,對府裡的公子們向來嚴厲。

餘逢辰見到了三兄弟,看了眼朱高熾,平靜的表情下,有絲欣慰,大公子還是尊敬他的。

講述的道學,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

通篇的道理。

朱高熾表現的既不愉悅,也不煩躁,安靜的讀書,這點耐心他還是有的。

兩兄弟比朱高熾更顯老實。

這幾年來,餘師傅打大哥逐漸收斂一二,用戒尺打他們兩人可不留手,仍然如幼年時。

一直到中午,朱高熾才離開了王府,乘坐鐵道去往總部。

總部和廠區已經隔開。

建築群中,其中一座兩層建築,屬於財務部。

財物部的部長,是原來王府的典薄蔡文,一名優秀的人才,從王府挖的牆角,也只有他敢這麼做。

一樓東邊是資料房,西邊是賬房,二樓是其餘職能部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切都是為了生活

福氣小星

我在大明過日子

潛水的海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