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第一批倭人

金州外海東北方向有座大島,當地人稱廣鹿島。

在去年望海堝大捷之前,是倭寇們經常出沒的島嶼,今年已被金州收復。

金州衛指揮使孫巖,在廣鹿島設了一個水寨,仿造吉林水師,設了金州水師。

吉林水師在洪武朝設立,是安東衛和遠三萬戶府之間的中轉站,以轉達政令和轉運物資,吉林舟師統領為莊德。

為了修葺維護吉林水師,朝廷又設吉林船廠,因此孫巖也上奏,在金州設立金州船廠,維護金州水師。

金州水師的將領是北平衛所調來的,名叫鄧興,原是燕山左護衛的百戶,因為去年的戰功升為了千戶。

背靠大樹好乘涼,上有王爺,下有指揮使孫巖,他的弟弟叫做鄧章,也在他手下任百戶。

三艘船隻,上面懸掛奇怪的旗幟,從日本方向抵達了廣鹿島,更奇怪的是,金州水師的船隻沒有出現。

“xxxxxx.”

一名倭人,緊握著腰間的刀具,面色忐忑,看得出比較謹慎。

“xxxxx.”

甲板上,他身旁的同伴,看起來有些不同,安撫了幾句。

劉英忍不住興奮,他原本是流落到日本的失敗軍士,人離鄉賤,最後被平田增宗收留。

兩人都是失敗者,不同的是流亡的平田增宗,手裡還有一批手下,雙方一拍即合,出海當海寇。

結果在金州被一舉擊敗,已經做好了被砍頭的準備,誰知道峰迴路轉,有了新的機會。

他說服了平田增宗,又拉攏了一批和他一樣的人,變了個方向,成為了日本的寇。

日本倭寇不是因為仁義道德,所以不願意在日本劫掠,而跑來大明劫掠。

而是因為日本剛結束南北朝,不但國內民生凋零,而且人口稀少,沒得搶而已。

只要有利可圖,他們才不會冒著更大的風險,人生地不熟的的來到大明碰運氣。

以前日本窮的只有人,現在人成了商品,自然變得有利可圖,而且輕車熟路,乾的更有底氣。

三艘船上,關著四百餘名奴隸,價值四百餘兩。

“平田君,如果這次買賣能成功,利潤雖然小了,但是勝在穩定,而且我會和明將談一談價格的事情,說服對方提高價格,一兩銀子的價格,有些低了.”

劉英認真的說道,上回是為了保命,自然別人說什麼,他們就答應什麼,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現在不同了,如果合作順利,成為了合作伙伴,他肯定要考慮自己的利益。

有了錢可以從金州買到武器,就能拉攏更多的人手,到時候甩開平田增宗自己單幹。

如此迴圈下去,自己手裡有了幾千號人,豈不是可以在日本佔山為王。

劉英興奮的想到,有了清晰的前途。

只能說不少古人就是這樣,沒有服從觀念,總想要自己出頭,自古如此。

畢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彼可取而代之等等類似的話,流傳了幾千年。

乃至劉英的後輩,明末時期在江戶為座上賓的中國海盜們,甚至敢生出侵佔日本的念想。

因為這批中國大海盜們的失敗,反倒是給了晚輩鄭芝龍起家的機會。

靠著這批逃出來的殘餘勢力的支援,當時還是小頭目的鄭芝龍,逐漸成為東方海域霸主。

奴隸貿易之事,金州衛只有極少部分高層才知道,金州衛指揮使孫巖睜隻眼閉隻眼,金州水師的鄧興鄧章兩兄弟為主要交接人,然後交付給林場。

林場進行了安置,統一閹割後,等恢復了幾日,全部安排進入老林砍伐林木。

孤懸海外,獨處一方,外界沒有傳出絲毫的訊息,連金州衛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第二批,第三批……

靠著金州船廠的便利,林場開始成立船隊,往天津和登萊三處碼頭送大木料。

很快,林場招募新的工人,發現有不少的地方,可以直接開荒了,並不用辛苦的砍伐林木。

只六七個月的時間,林場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用最小的代價,獲得了最快的發展速度。

北平府。

朱高熾喝著熱茶,看著手裡各處的彙報事宜,周世豐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終於從陝西和山西回到了北平。

“秦王長史態度很祥和,但是自始至終沒有給個準話,只說讓我們放心去做.”

“晉王長史態度要嚴厲些,可溝通的事物較為具體,倒是談妥了不少的事物.”

周世豐擔任中華重工大掌櫃多年,能力沒的說,不會因為些許言語就會被影響,所以反而看重山西。

“你是怎麼看待的?”朱高熾詢問道。

“秦王長史的控制慾很強,如果我們真要是一頭扎進去,屆時恐怕此人就不好說話了.”

“倒是晉王長史那邊,只要銀錢上滿足,不會過多插手工廠執行事宜.”

聽完後,朱高熾回憶了自己與秦王長史見過的幾次面,以及那人在北平的行事風格,得出的印象,對比周世豐的推測,倒也不是沒有道理。

“那就先從山西開始,反正山西離北平更近.”

相比較陝西,朱高熾更看重山西。

不是陝西不如山西重要,而是山西的煤比陝西更有優勢,當下最符合中華重工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朱高熾也不信任秦王長史,此人像一條毒蛇。

周世豐沒有意見,他也是這麼想到的。

“你先和高長芳,王仁碰個頭,關於蜂窩煤行業協會,礦業協會在陝西和山西的發展事宜,商量出個可執行的章程.”

“還有一些商人想要加入,這是名單,你先看看.”

朱高熾從案臺上抽出一份冊子。

周世豐上前彎腰,兩手接過。

名單上有人名,商行,籍貫等詳細資訊,其中有幾個人,周世豐打過交代。

南方的大鹽商杜松,徽商的丁英永三兄弟等。

“這些人手筆大啊,咱建的大宗商品貿易中心,還未完工,已經被這些人包圓了.”

朱高熾感嘆道。

雖然他興辦的集散地能成功的話,這些商人們能獲得大利,但事務不能只看一面。

正因為有這些商人的加入,才能保證他辦的大宗商品貿易中心能成功。

他和商人又不是敵人,總不能為了敵視商人而打壓商人們吧。

明明合作兩利的事,偏偏因為莫名的不爽,覺得自己身份高,所以選擇打壓對方,損人不利已,這種行為後世見多了。

瞧不起攤販,晚上經過還要從人家框子裡拿幾個橙子橘子,吃一半扔一半,就為了彰顯地位,當時他身為請客的人,往紅燈處的同行過程中,為此都感到可恥。

周世豐看完了名單,詢問道:“哪像方面能合作?”

“礦區,蜂窩煤等行業可以合作,蒸汽機工廠,焦炭煉製廠,鐵廠等不能合作.”

周世豐明白了,和北平的模式類似,沒有了疑問。

在鐵道上。

朱高熾笑著問道李彪,“伱在咱身邊做事也快一年了,有沒有什麼想法?”

小王爺規矩不大,李彪坐在過道隔壁的椅子上,突然聽到小王爺的詢問,有些反應不過來。

隨後,心中升起一股激動,努力保持住鎮定,李彪卻說道:“屬下還想繼續呆在小王爺身邊.”

這個回答令朱高熾意外。

中華重工的體量今非昔比,他還以為李彪會想外放,好奇的問道:“為何?”

李彪沒有說大話,直言說道:“屬下需要學習的方面還有很多,深感自身才能不足,在小王爺身邊,屬下可以學到許多經驗.”

“也好.”

李彪的回答,朱高熾很滿意,也就打消了想法,認同道:“趁著好時機多學習點東西,未來才能走的更遠.”

李彪得到小王爺的贊同,越發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因為朱棣的決絕,鐵道沒有修進北平城。

在城外下車,車站提供了馬匹,朱高熾騎著馬,身後跟著侍衛們進入了北平城。

北平城街道上行人不少,也有騎著騾子驢子的,還有坐轎子的,以及推車的。

雖然有規矩,可仍然混到一起,不過速度慢,倒也不影響。

比起數年前,北平城的繁榮更增添了一分,從街道上多出來的商鋪就能判斷出來。

到了王府,管家跑來告知,王府來了客人,王爺在招待,命小王爺回來了就過去。

什麼身份,可以讓兩父子一起招待,朱高熾露出好奇的眼神。

“是小舅老爺老了.”

“舅舅,他怎麼會來?”朱高熾不可思議。

徐增壽可是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怎麼會跑到北平呢?這麼大的事。

管家笑道:“王爺壽辰快到了,舅老爺來祝賀王爺.”

好吧。

徐家作為大明第一頂級勳貴之家,相比較他的大哥,徐增壽的確要隨性些。

也正是因為這份隨性的性格,所有人都知道徐增壽和燕王關係莫逆,為他日後被朱允炆賜死埋下了因果。

“老遠就聽說大外甥的名聲,傳你放縱的狠,我也多年未見,倒要考教考教.”

還未靠近,就聽到大廳裡傳出的笑聲,朱高熾忍不住嘴角翹起。

應天府的記憶也湧了上來。

這位舅舅對他們的確沒的說。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太子爺逆襲質子人生!

四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