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科研者:表裡的困惑

應天府行省的南邊,浙江行省。

人口上千萬的大省。

煙雨朦朧,河道成網,兩岸紅綠爛漫,飄飄灑灑,將江河裡的小船也映在一片緋紅。

兩名穿著學子服的讀書人,乘坐在烏篷船的前頭,船尾的艄公搖著船槳。

烏篷船是江南的特色之一。

船身狹小,船篷低矮,船板上輔以草蓆,或者床底設計成凹字形,坐在船的兩側,搖搖晃晃,就成了江南獨有的景觀。

“船家,近些年江面上此類船變少了呀.”

讀書人微笑著問道。

“現在大船多了,小船不吃香,活計也多,年輕的人們要麼去了大廠,要麼自己去買大船,我們老了,也就搭載些遊客,混點生活罷了.”

船伕笑著說道。

“兩位先生請看,江面上無論是商船還是貨船,又或者渡船,都變成了大船,誰還會用小船來經商.”

“原來如此.”

“這就是市場需求帶來的變化吧.”

“應該是.”

“經濟發展的一種方式,隨著各種需求的發展,原來的方式無法滿足,則會促進新的,更有效的工具誕生.”

兩名讀書人討論著。

船尾的船伕安靜的聽,這些國子監的大學生們,可喜歡乘船遊歷了。

“以前的小船,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人們只需要靠著小船的運輸量生活,如今市場需求大了,所以大船就有了價值,能帶來更大的利益.”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同樣是屬於促進社會生產力的一種方式,船隻越多,物資流通的越快,這個過程就是增加的生產力.”

兩人你一言我一言,從東談到西,又從西談到東,聽得船尾的船伕插不上話。

“咔嚓咔嚓.”

鐵道橋上,正好行駛來一輛火車。

船隻從橋下經過。

不久後。

抵達了目的地,浙江國子監所在地。

大明最高學府國子監,由京城國子監與北平國子監,又新增設浙江國子監與廣東國子監,已經達到了四所大學。

鋪設的道路上,兩旁繁華熱鬧,商販繁多。

“噗通.”

十幾名赤著胳膊的年輕人,跳下了江水中,奮力的遊動,岸上掛著“浙江國子監游水比賽大會”的標語,還有諸多圍觀的人群。

“好.”

“用勁.”

同伴們為自己的同窗鼓勁。

遊在最前面的人,比第二名超出了兩個身影,並且拉開的距離越來越大,毫無懸念的奪得了第一,獲得了人們的歡呼。

那人胳膊長腿也長,長的竹竿似的。

上岸後接過夥伴們遞來的毛巾,擦乾了身體,然後穿上衣服,人們紛紛來恭祝他。

只是學生們自發組織的賽事,並不算隆重。

像這樣的活動,國子監有很多。

從縣學開始讀書的孩童們,從小就會被鼓勵參與各種活動,對於這些賽事,他們都很熱情。

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女子班來了不少的女學生,大大方方的站在岸邊,為男同窗們鼓掌。

經濟決定上層建築,包括個人也是如此。

中華重工大量使用女工。

在有些崗位上,女工比男工還要有效率,特別是在浙江,女性經濟地位遠高於大明其餘各地,靠著絲制業、紡織業等行業的一枝獨秀,浙江女性的地位並不低。

所以經過重新發展,到了明後期此地誕生的新思想,例如男女平等,女子也有權利念道學等,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國西漢及以前有關動物分類法的文獻計有《爾雅》、《呂氏春秋·[恃君覽]·觀表》、《考工計·梓人》、《準南子·時則訓》、《春秋繁露·五行順逆》、《大戴禮記·易本命》、《周禮·地官·土會》、《禮記·月合》等八種書.”

“裡的次序是按研究討論文書分類的形成時期而排列的,唯有《爾雅》動物五篇,《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羅列許多動物的具實種類,不需多做解釋,只就其內容略予調動,就可見它是按照蟲魚鳥獸四個大類來分類的.”

“其他各書卻只有類名,很少解釋或有例項,雖有先民的註解,但各執其是,難以輕信,必須仔細研究商榷,才能瞭解到它們所用的幾個大類名稱.”

講臺上,一名研究人員做著學術報告。

臺下多半是國子監的學生們,還有一些感興趣的學者們。

像這種場景在國子監已經不是特例,經常可以看見的普通現象。

研究人員的報告不算突出,為了揚名,選擇來國子監作報告,為日後自己的評級獲得助力,所以研究人員講的很細緻,生怕有人提出反對。

“名稱相同者是否同義,名稱不同者是否異別,現在先從《爾雅》說起,因其具有具體其實的內容,而且又出現最早,又是比較好的分類法.”

研究人員很推崇《爾雅》,在《爾雅》的基礎上,對各類生物進行分類,推廣他的分類法。

如果當國子監都接受了他的分類法,那麼他的著作就會成為基礎,帶來的意義是重大的,哪怕不為錢,只為了這個後世之名,研究人員也鼓足了勁頭。

會議到了一半,已經有學者開始退場。

這是正常的現象。

並不是所有人都感興趣的。

“表的學術報告,我是不感興趣的.”

剛剛離開大廳,一名博士就開口說道,他身旁的同伴卻說道:“有表才有裡,只有研究透了表,才能往研究裡,找到和發現,並研究透裡.”

“世間萬物,表何其多也.”

那名博士感慨道:“只恨我生不逢時啊,如果晚生五十年一百年,到時候相信必然裡的道理,已經大為普及,先民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可嘆可嘆.”

“哈哈.”

“你著相了啊.”

“你羨慕後人,後人又何嘗不羨慕你,能從表看裡,生活在大發現的時代.”

兩人圍著科學進行了思想上的討論。

根據技術報刊登的最新標準文章,把科學稱為三個階段,猶如剛才作報告的人所講,實在的經驗、表述的無歧解、經驗事實的可驗性的理性綜合。

“他的分類法,無非是表像,就算獲得了無歧解,可也只是表.”

“磁石的實在經驗,我們的先民甚至已經根據自身的經驗,用在了藥材之中,可其中的裡,沒有人說的通透,不過是在表上做文章.”

“為何相吸,又為何排斥,我研究了年餘,卻一點頭緒也沒有.”

“自謙是好事,過分的自謙就容易讓人誤會是得意.”

“你看我有半絲得意的心情?”

那人只能笑著安慰道:“你在磁石上的研究,發表了好幾篇的報告,可謂是功成名就,多少人羨慕不及呢.”

“你不懂啊.”

“名利於我而言,已是身外之物,我求的是大道,最怕的是自己到了死的時候,仍然搞不清楚大道,才是我最害怕的.”

學者滿臉的懊惱。

因為他的研究陷入了迷茫,完全找不到方向。

表的經驗已經用完了。

古人的文獻也為他提供不了新的思路。

前方的道路就像一條懸崖無路可走,他感到十分的痛苦,求知慾的旺盛,讓他活的更加大痛苦,生怕到死的那天,連頭緒都弄不清楚。

十年的大發現。

無數人的參與和貢獻,可以說是表的湧現時期,各種物資的經驗和表面現象,肉眼可以發現的,透過文字記載下來。

這並不算難題。

古人有大量的文獻,可以讓後人們進行深入的瞭解,獲得早已有的實際經驗對比。

可隨著不少事物的深入研究,有的人苦笑現在是黑暗時代,因為他們的道不知道在哪裡,甚至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找到道,甚至道的方向都找不到。

學者的同伴並不能完全理解。

他們的研究方向不同,大多數的方向,還有大量的表可以研究,只有少數的方向,才到了要研究裡的地步,而且多數人對道的追求,並沒有達到忘我的地步。

“實在的經驗,這是同單純的猜測相對立的.”

“它是科學的一個起碼條件,因為一旦有需要,只有構成實在經驗的經驗事實,才能被檢驗和再檢驗,被反覆的觀察,依據同樣的方式,被重新生產和重新觀察.”

“例如十年前,金州發起的驗藥運動.”

“那些先民靠著想象出來的藥方,經過檢驗後,發現並不能發揮作用,而有的藥方,經過大量的檢驗,的確可以起到藥效,這就是區別.”

“但是事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些有藥效的藥方,又適合什麼樣的人呢,其中蘊含的大道又是什麼.”

“發展到了今日,相信人們已經達成了共識,至少在表裡二道上,那些憑空想象出來,沒有根據的描述,不會被接納和吸收.”

學者翻著技術報。

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後,他內心如麻。

是啊。

道在何方。

看著一屋子的材料,他已經嘗試了所有的方式,結果連門都摸不到,自己還是別人稱讚的大學者,真是可笑之極啊。

世界太神奇了。

原來有那麼多的未知,人不能坐井觀天。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國大混子,篡改扶蘇老爹勸諫書

椰子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