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大明的土地只能供養大明人

塞南行省。

早晨,第一縷陽光灑在草原上,萬物開始甦醒。

同樣施行片井制度的牧區,大明軍籍的軍戶們早已起床,把牛羊群從圈裡放出來,讓它們在劃分的牧場上自由漫步。

牛群在牧場上漫步,羊群在牧犬的管理下,安靜的吃草。

“嗚嗚嗚~”

天際處。

鐵道上行駛過一輛火車,鳴笛的聲音傳的老遠。

牧民們從來不去那裡放牧。

牛羊在鐵道上被火車撞死了,火車是不賠的,敢去鐵道站鬧事,不但得不到賠償,還會被索要火車頭的修理費,豈有此理。

牧民們把牛趕到牧場的不同區域,根據季節和草料的情況,進行合理的放牧。

分到戶的牧場,需要外部的穩定和安全,他們這些大軍,就是牧民們的保護神,防止任何人破壞牧民們的穩定的生活。

“威!”

商人也沒有指望賣出去。

“反正到了時間點,每個小人木偶就會舉出相應的牌子,第三層有九十六個小木偶,最上面一層是用來夜間報時的.”

當晚就在牧區休息。

到了牧場上的休息時間。

數百里之外的瓦剌部落,嚇得紛紛離開了當地。

塞北方向遇到了幾個不知名的小部落,經過審問後,並不在大明的籍冊與冊封中,被清除掉了。

牧民們紛紛嘆道。

同時,他們還要照看牧場,確保草地得到適當的休息和恢復。

第二層的小綠人抱著的牌子則刻著三十四刻,三十五刻,三十六刻

“到了單數整點的時候,這一排的小紅人會彈出來報時,雙數整點報時的時候,這一排的紫色小人會出來報時,而到了每一刻鐘,就是小綠人出來報時,擊鼓的方式.”

牧民們圍著檯鐘引起了熱議,不少人被活靈活現的小木偶所驚歎。

草原上已經沒有了敵對勢力,防備的是外來的小勢力,不允許有外來的部落,保障地方的安寧與和平,穩定草原的秩序。

大半個月的長途跋涉,士兵們每個人都很高興,終於抵達了行軍的目的地。

“每一個時辰為一更,每到一更小木偶就會啟動,開始打更報時.”

不過隨著內地和牧區的暢通,一些陋習被禁止了,例如招待的風俗等,而且大量的漢民湧入,更不會允許有這樣的情況。

五萬騎兵的聚集,可謂是驚天地動鬼神,規模之廣超乎以往。

而大本營的操演,各地的百姓也趕來觀看,甚至集市都跟著來了。

漫山遍野的旗幟,盔甲鮮明。

王大炳期盼下一次的行軍。

有名士兵指著天上的大山,滿是白色,與白雲相映襯,激動的大喊道。

這裡的草原沒有大樹沒有高高的草,地面平整,遠處牛羊馬自由自在的啃著小草。

王大炳從來沒有在馬背上呆過這麼久,累的精疲力盡。

王大炳見識了許多往常沒有看見過的景象,眼界大開。

五萬騎兵的大巡邏,沒有發現太多的意外。

王大炳忘記了辛苦,跟著同袍們齊聲吶喊,此時的王大炳,再也沒有了稚嫩的氣息,將近一個月的行軍,就是最好的操練。

最引人矚目的還是這座檯鐘。

最上面的小人木偶,猶如城市中的打更人,小拇指大小的小人,瞧著細小的銅鑼,竟然發出了清脆的聲音,看得牧民們目瞪口呆。

合計三千餘名新兵,由老兵們帶領,進行了夏季大拉練。

正是大明國力的體現。

“嚯.”

一個個小營來到了大本營。

“宋朝就有的,不過那時候是靠著水利帶動的,現在新技術上使用的發條,裡面的講究很多,我也說不明白,看到這裡的鑰匙沒有,把它一直扭動到底,可以自行轉上半天.”

“這玩意怎麼賣?”

三千餘里的行程,要花上大半個月的時間。

阿爾泰山脈以南是哈密和亦力把裡,那裡不需要他們。

紅頭繩,紙鴛鴦,風箏,竹蜻蜓等小玩意賣出去了不少,還有針線,剪刀等。

年輕人恢復的快,只睡了一晚,第二日就活蹦亂跳了,他的戰馬都還在馬廄裡窩著呢。

他們只需要警戒草原和大漠,不讓外來的部落流入進來,佔領肥沃的草場修生養息。

號角聲響起,出發的號令,各什長約束好自己的隊伍,整理好隊形後,隊伍重新出發。

大山深溝,圍在河谷的地方,都是水草豐茂的區域,這裡牛羊成群,一座座帳篷包相挨著,往遠處看就如生長在河谷的白蘑菇。

當操演完畢,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牧民們把牛羊群趕到樹蔭下,自己也在樹蔭下休息。

大明的土地,只能供養大明人。

“大明萬歲!”

每年春秋兩季的常例。

一臺四四方方,半人高的機器,每層都有雕刻的小人木偶,第一層的紅色和紫色小人們,抱著的牌子分別刻有午初,午正等字眼。

阿爾泰山脈的大本營,是草原和大漠在西邊的守門神,瓦剌殘餘勢力不敢踏足。

當五萬騎兵匯聚於大本營。

這是一項既艱苦又重要的工作,但牧民們毫無怨言,因為他們深愛這片土地和這裡的牛羊群。

午後,太陽變得更加強烈。

“我們到了阿爾泰山脈.”

“到了.”

建立的城池,成為了最繁華的集市。

“開眼界了啊.”

鐵鍋、鐵桶、煤爐、鹽巴、茶葉、白糖、蔬菜、棉衣、帽子、棉被、蓑衣、帳篷、貨車、香料、書籍、報紙、化妝鏡,化妝盒

“這是自轉儀象臺.”

王大炳很累,心裡充滿了抱怨,可是長期的堅韌以及習慣的風氣,讓他仍然老老實實的點頭,絲毫沒有反抗,只是好奇的問道:“為什麼?”

整個塞南、塞北、大寧、開平、和部分北平行省的軍隊,集結於塞南的土地上,五萬多名騎兵從捕魚兒海開始,四百五十人為小營,一百多小營猶如撒豆成兵,形成一條波浪,由東至西,沿著牧草肥沃和水流的地區巡邏。

“嘚嘚嘚.”

“不貴,只要二十八元錢.”

牧場恢復了寧靜。

商人帶來了新玩意。

牧民們騎著馬,驅趕著不聽話的牛羊馬,還有駱駝。

山谷順著河流在大山中盤旋而上,半天轉不出一座山,王大炳渾身的粗獷,再也沒有出發前的細皮嫩肉,身下戰馬踩著河灘地面,發出清脆的聲音。

大本營的操演。

在這期間,他們需要不斷地照看牛羊群,從內地來的獸醫們,會定期巡視各個牧區,確保牲畜們的健康。

商隊來到了牧區,帶來了各色各樣的商品,不但種類齊全,而且價格便宜,大受牧民們的歡迎和喜愛。

幾百名騎兵休整。

每年兩次的動靜,瓦剌部落也已經習慣了,為了不引起明軍誤會,這兩個月的時候,他們會主動遷移去更西邊的地方。

幾千裡的行程下來。

“雪山!”

聽到什長的說法,王大炳不以為意。

商人介紹著。

“這玩意哪裡來的啊?”

此時,他們的隊伍才走了一半,到了目的地阿爾泰山脈的山腳下,還要返回,想到這裡王大炳就忍不住的叫苦。

寬闊的河谷,綠樹翻滾,藍煙飄渺,像是誰把一幅充滿動感的油畫掛向遠天的白雲之中。

“真有意思.”

是西北的定海神針。

人一上萬無邊無際。

人們在這裡貿易駱駝,馬匹,牛羊,羊毛,獸皮,鐵鍋,棉花,草料,玉米,麵粉,草藥,瓷器等等商品。

周圍的牧民們紛紛搖頭,為這玩意花上二十八元,他們可捨不得。

商人做完了生意,被牧民們邀請去家裡做客,商人沒有推諉,帶著幾名夥計,和十幾名牧民在帳篷里美美的喝了一頓酒。

昨夜臨時營地燒開的開水,灌入的水壺裡,還剩下半壺水,王大炳一口氣喝完。

“下次不允許這樣了.”

什長髮現了王大炳的行為,嚴厲的說道。

“看.”

“嗚嗚嗚~”

王大炳分到了塞南行省。

一人二馬,既鍛鍊了騎兵,也鍛鍊了往常精心照料的戰馬,是北方騎兵們最大規模的兩次操練。

“叮鈴鈴.”

“如果有個萬一,遇到了緊急情況,你水壺裡多剩一口水,有時候可以救你的命.”

第二日,商隊去往了下一處。

片井制度雖然以農為主,可是軍紀的風氣還是傳襲了下來。

這是他的“鎮店之寶”,光上百個小木偶的雕刻就價值不菲了,為了讓牧民們開開眼,吸引人流的生意經而已,最後還是推廣其他商品為主。

“大明永存!”

“威!”

一邊介紹,商人一邊除錯。

王大炳回到了大寧行省的駐地。

牧區的女孩子也趕來了。

草原的內部,已經是大明的牧區。

“真想再來一次.”

五萬騎兵雖然分的很遠,無法估及周邊,可現在是什麼年頭?王大炳並不覺得會有意外,不過再多的想法,他還是壓了下去。

“男兒當如此.”

他對同袍們說道。

前番在大本營的威風景象,讓他至今難忘,他覺得人的一生,就要當回大本營的將軍,指揮那道無措不催的洪流,征服天下一切。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後,我竟在異世界一統櫻花國

SAK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