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威逼大寧

東廳。

兩旁是寬大的玻璃窗戶,拉著厚重的絨簾,廳內的石柱上,雕刻了蛟龍石刻。

地面鋪設地毯,方形實木寬椅上墊著褥墊,每個實木寬椅間有個小茶臺。

左長史葛誠,右長史金忠,都司陳亨,按察使司墨麟,軍工聯合辦馬王宣,中華重工周世豐……

在場的都是王府的親信高階文武官員,連王府資歷最高的餘逢辰都沒有參加會議。

因為此人不夠忠心。

地面很平整,朱高熾坐在正方向,其餘人依次而坐,形成一個大方形。

“王府沒有退路.”

“父王去了應天府整整四個月,聽說姚廣孝被關押了四個月,可見父王在應天府之難.”

從洪武二十九年開始,朱高熾逐漸丟擲各種試探的話題,到了今年開春,已經不再隱藏心意。

“王爺被召去了應天府已經四個月,至今沒有定論,也不知聖人心意.”

金忠接著朱高熾的話說道。

有些話朱高熾自己說,不如下面的人說的效果要好些。

就像葉希賢兵變之事。

王府要求下面計程車兵兵變,和士兵們主動兵變,雖然都在王府的控制下,但意義是不一樣的。

就如戴頭盔。

人們自己要求戴頭盔,上面根據需求出條例,和上面直接出條例要求老百姓戴頭盔。

那麼本來的一件大好事,卻會造成不同的輿論。

事倍功半與事半功倍的差別。

金忠說完,陳亨說道:“此時此刻,小王爺能做的只有把北平發展的更好,各階層團結一心,才是對王爺在應天府困局最大的支援.”

眾人紛紛發表各自的意見,形成統一的思想。

朱高熾聽著各人的表態,心中忍不住感嘆。

是真的沒有退路。

三百年的小冰河時期,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從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的三百年的小冰河時期,人們常常忽視了這個威力有多大。

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

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

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

明朝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

明朝中末期,海南島都發生了雪災,地方官府上奏凍死人和牲畜無數。

小冰河時期,任何農業國家都是無法熬過去的,任何改革都是無法解決的。

北歐一帶有一半人口死於飢餓。

同時期的明朝不同。

不可能發生餓死一半人還不造反的現象,百分之一的人口活不下去,最後就能掀翻大明。

漢人早就充滿了抗爭精神,也很早就消除了貴族封地制度,讓民間流動性增加,具備了反抗的底蘊。

流民餓肚子可不會乖乖等死,更不會管你皇帝是誰,捨得一身剮皇帝拉下馬。

流民軍摧毀了明朝政治中樞,因為內鬥給了外族征服中原的機會。

最後的明軍和流民軍知道了天下將亡。

雙方放下深仇血恨,圍繞在一個大明的旗幟下。

可惜這個時候已經大勢已去,雙方矛盾積弊太深,最後皆流血到最後而亡。

而朱高熾所在的這五年裡。

山東遭過災,河南遭過災,陝西遭過災,北平也遭過災。

小冰河時期的威力已經浮現,以後會越來越嚴重。

地震,大旱,大寒,蝗災,瘟疫……

將會是這片土地上三百年來,連綿不斷的天災。

就算是明朝發展出了工業,但只有向外擴張輸送人口,才能減緩小冰河時期帶來的危害。

最低的時候,年平均溫度八度。

這是任何辦法都解決不了的。

就像吐魯番盆地,在唐朝時的人口,隨著適宜時代的消失,哪怕到了後世現代化社會中也沒有超過。

要麼透過戰爭降低人口,要麼向外輸出擴大生存機會,要麼來一場消亡大量人口的鼠疫。

為了民族的未來,許多事需要朱高熾這一代來解決,併為後世子孫打下根基,最終安穩渡過小冰河時期,並且屹立於世界之巔。

“現在是最好的時代.”

“國土面積大,而人口卻略少,有充分的發展空間,為工業化社會的建成有最大成功的條件.”

“如果現在不打造根基,那麼等五十年後,一百年後,土地兼併將不可避免的發生.”

“人口滋長,土地兼併,人均陷入貧困,國力不可避免下滑,又會陷入王朝末世景象.”

“北平發展工業化道路,提升整體國力,向外擴張,擴充套件民族生存空間的發展道路,只有我才能引導.”

“北平的發展模式,應該也是必須,堅定不移的發展下去,任何阻礙都不能對北平發展模式造成損失.”

眾人第一次聽到朱高熾的這番言論,窗戶紙已經被徹底撕開了。

他們能有資格坐在這裡,是經過篩選的,並沒有人感到反感,但也有些人內心略微不安。

但他們更知道,燕世子不光有經濟之才,更有經世之才。

雖然未來充滿了迷茫,但是小王爺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而北平更有這個底氣應對一切威脅。

這些人最終選擇了王府,也就是選擇了世子。

而朱高熾的這番話,給了他們最大的安撫,他們是為了正義。

“布政司的顏鈍,可能很快會調走,為了避免日後的麻煩,現在王府要接管北平所有的權利,包括布政司.”

“會不會引起聖人的不滿?”

葛誠提醒。

“皇爺爺有沒有不滿,我是不知道的,但是北平發展到如今的變化,我相信皇爺爺是看得到的.”

“至於皇爺爺是如何想的,我已經猜不透,也不想去猜.”

“因為我們的道路是堅定不移,早已有了完整的規劃.”

“接下來的北平,將會繼續深化發展,而對於大寧,遼東,陝西,山西四個方向,也將會繼續深入掌控下去.”

“大寧的寧王,和遼東的遼王,以及山西的晉王,還有陝西的秦王府,以及陝西行都司的宋將軍,都將是我們接下來的阻力.”

“中華重工接下來的階段,以接管陝西,山西建設開發集團的權力,以拉攏下層文武官員,以及軍戶為主要方陣,從下至上獲得地方實際控制權.”

“至於大寧的寧王,和遼東的遼王,則可以採用比較強硬的態度,以實力壓服他們,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歸於王府主管.”

隨著朱高熾對未來規劃做出的計劃,猶如在人們眼前展開了巨大的宏圖偉業,讓在場的人們情不自禁的加重了呼吸。

……

北平行都司。

擴張增衛結束於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太子死後的一年,也是大明擴張放緩的一年。

此時。

大寧有十七衛,一守禦千戶所,三護衛。

合計滿員兵力有十萬人。

大寧是軍事地區,當地沒有民戶,全部是軍戶,總人口有三十餘萬,一半靠自給自足,一半靠內地供應。

這也導致北平行都司離不開北平都司的原因。

北平行都司收到軍工聯合辦的公函。

“茲命令.”

“北平行都司以下,實際正丁服役地區的千戶和百戶武官,全部入北平武官軍事學堂學習三個月,以統一武官素質標準.”

房寬看著公函下方軍工聯合辦的印章,內心有些不爽。

這個成立不到三年,原本是一個民間組織的機構,不知道何時起竟然有了這麼大的權利。

甚至敢堂而皇之的向都司衙門下命了。

正當房寬思考的時候,有人來登門拜訪了,是長史府的金忠,也是軍工聯合辦的常務主任。

既然金忠親自前來,房寬有再多的話也無話可說,當場痛快的同意王府的要求。

不日。

北平行都司下發了這條公函。

公函上有軍工聯合辦的印章,以及北平行都司的印章,唯獨缺乏寧王府的印章。

年輕的寧王氣的說不出話來。

比起四哥朱棣的寬和,大侄子委實有些不把他放在眼裡。

“欺人太甚.”

北平都司不隸屬燕王府,屬於平級,而且北平的衛所,除了燕王的三護衛,規制上屬於北平都司管理。

實際上燕王府控制了北平所有的衛所,衛所的將領們也聽王府的命令。

那麼放在大寧。

寧王連自己的護衛都不算徹底掌控。

甚至大寧衛所的將領,更多的是願意聽燕王的,這是歷史遺留問題,以及這些年燕王多次成為大軍主帥的原因造成的。

北平行都司才是大寧各衛的直屬上級部門,當北平行都司下令後,寧王竟然無法阻攔。

氣急敗壞的寧王,親自去了都司衙門要見都指揮使房寬,但是房寬沒有見他,以巡視諸衛的名義說不在衙門中。

而北平行都司的公文下達後,許多的武官並沒有抗拒,直接按照公文的要求執行起來。

這就厲害了。

說明燕王的威望在大寧遠超過所有。

那些搖擺中,還想繼續觀望的武官,見到如此跡象,也不敢在跟著搖擺,越來越多的武官南下。

當核心人物劉真南下的訊息傳開,北平系武官以外的武官,全部乖乖南下。

“你不在名單之列.”

寧王暗中見了劉真。

劉真無奈的搖了搖頭。

“燕王府派了人親口命令末將南下.”

“本王要彈劾燕世子.”

“寧王三思.”

劉真留下一句話,毫不遲疑的去了北平。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爺說書5794的散文新書

小爺說書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