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蒸汽機輪船

“我才是大寧的王爺!”

寧王摔了東西,大聲的吼道。

……

“軍戶是我們的人.”

“武官是我們的人.”

“北平行都司還是我們的人.”

“寧王他用什麼跟我們鬥?乖乖聽話還能留著他,如果敢鬧起來,哪怕是寧王,也得來一趟北平了.”

軍工聯合辦的副主任馬王宣,陪同劉真將軍南下,給足了他面子。

兩人在火車上。

馬王宣當著滿火車的軍官大聲的說道。

囂張。

除了囂張還是囂張。

可人們還就吃這一套。

劉真熄滅了一切心思,徹底倒向燕王府,而他的這趟行為,也讓北平系以外的將領四分五裂了起來。

原本北平以張玉為核心,大寧以劉真為核心,遼東那邊以周興,莊德為核心。

形成的北平系以外的將領,逐漸吞噬當地的軍權,與北平系將領對持的局面。

在朱標死後剛進入的第六年,應天府的佈局徹底落敗,也預示著朱標時代在北平的殘跡徹底根除。

無論是張玉還是劉真,都倒向了燕王府。

“劉將軍,以前在大寧共事,多有得罪之處還請見諒,以後大家就是自家人了.”

幾名軍官主動上前,來到劉真座位旁說道。

“哪裡哪裡,過去的事情就過去吧,大家以後都在燕王府旗下做事,團結一心才是重要的.”

“說得好,劉將軍高義!”

兩派軍官開始了磨合。

北平武官軍事學堂。

設立在大興縣以東,成立的目的,是統一軍官的軍事素質標準,本是為新軍準備的,結果首先用來政治鬥爭。

大寧的實職武官基本上都來了北平,新軍擴軍從年前開始擴張至今。

“開平新軍一營,密雲石匣營,大興新軍二營,涿州新軍三營,金州營,元城新軍四營,山海關新軍五營,天津新軍六營,平山新軍七營,滄州新軍八營.”

“每營三千人上下,合計三萬新軍擴充完畢,目前軍工廠的產能還在提升中,軍備的缺口高達三成.”

“目前優先保障新軍的訓練,其次是後備役軍隊的訓練.”

朱能在輿圖前,向朱高熾等人介紹。

“開平新軍一營分為五個駐地,塞南三個,塞北兩個.”

“新成立的五營,依託衛所經歷實戰具備豐富經驗的武官,以及原五老營軍官構建而成.”

“在面對新式戰術上,出現了軍官素質水平巨大差異的現象,為了提升全軍整體作戰標準,為下階段大擴軍提供底蘊,北平武官軍事學堂,以我為主負責人,結合各方面的體系,主要讓軍官瞭解各色新式軍備,學習新式戰術,以研討為主,共同進步的培訓方針.”

聽完朱能的介紹,朱高熾比較滿意。

“大寧兵源充足,經歷過戰火的老兵不比北平少,又和王府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對待大寧方面的軍官,王府不但不能推出去,還要大力吸收到己方陣營.”

“在最終二十營新軍的計劃裡,大寧要整編出三營,大寧的精銳都要吸收進來.”

朱高熾強調道。

眾人明白小王爺的意圖。

“對於大寧南下的軍官,學堂既要照顧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更要深化他們的思想,真正的讓他們重回北平,消除雙方內心的隔閡.”

“喏.”

眾人應道。

保守派朱棣離開了北平,剩下的朱高熾是個激進派,徹底露出了“爪牙”。

中華重工的人,甚至去了應天府。

看望燕王的人由長史府安排,而他們的任務是吸收應天府的精華工匠們。

“一個月至少十二兩銀子的工錢,如果是船匠大師傅,別說十二兩,只要透過了等級考核,成為五級以上的技術人員,這輩子都不用愁了.”

清江督造船廠。

共有八十個分廠,廠區沿運河綿延伸展,總長達二十三公里,是世界上最宏大的造船產業鏈。

大明的工匠制度。

每年需要向官府服役一個月,其餘的時間是自由的,如果工匠不願意服官府的徭役,可以繳納錢銀代替,由官府花錢請人做工。

這裡在半個世紀,至少製造了三萬艘船下水,平均每年高達六百艘以內河為主的船隻。

“只要成為技術人員,犯了法都不用坐牢.”

有些人誇張的說道。

待遇永遠是最吸引人的。

金州的人口絕大多數是內地移民過去的。

例如最開始流放金州萬餘的藍玉大案牽連的囚徒,他們不少就是應天府的人。

加上後來各省軍戶遷移金州,金州和內地有很大的關聯性。

無數的書信,透過他們的手流回內地,讓金州遍地金山的言論廣為流傳。

對於學徒們,金州也沒有放過,雖然沒有給出離譜的工錢,但是承諾發婆娘。

只要在金州做滿五年,如果沒有娶上媳婦的,由金州負責分媳婦,保證是大姑娘。

如此的誘惑非人哉。

沒人拒絕的了。

於是船廠出現了很多的逃戶。

越來越多的匠戶逃離,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注意。

應天府。

文華殿。

“顏鈍這個人要儘快調走,此人留在北平放任燕王府,實在是可惡之至.”

黃子澄堅持道:“如果不是此人的原因,葉希賢不一定會失敗.”

“葉希賢之事,是燕王府的出手,關顏鈍什麼事情.”

有官員反對。

朱允炆聽著下面官員的爭吵,感到無計可施。

對於顏鈍此人,他沒有印象。

去留無所謂,反倒因為此人的原因,導致自己信任的大臣們有了爭議,朱允炆下意識對此人的印象不好起來。

“顏鈍在北平不能維護綱常法紀,讓王府無視朝廷威嚴,以至於到了今日,如何不該追究此人?”

黃子澄不滿道。

“不能這麼說,此人的治理之功無可否認,在北平的幾年間,開墾出了數百萬畝的新田,如此巨大功績,連聖人都誇讚不已.”

開墾新田永遠是最直白的功績。

明朝開墾田畝的官員有很多,最大規模的是上海一帶,湖廣一帶,在史書中留下詳細的介紹。

“那就獎勵他,升他的職.”

黃子澄一針見血,保顏鈍的官員無話可說。

升職可是好事,他繼續阻撓的話反而是不近人情。

見沒有人反對,黃子澄的建議獲得透過,安排御史上奏顏鈍之功,然後吏部官員做出調任的安排。

其實放在當年,只需要朱標一句話,哪裡需要走這麼多流程。

在眾人商議如何對付燕王府的時候,無數的工匠抵達了金州,加入了金州船政。

最先變化的就是船塢。

隨著金州船政的訂單幾何倍的增加,需要修建更多的船塢。

幾位老船匠帶來了他們的技術。

例如修建最大規模的船塢,如果按照原來的修建方案。

倒梯形的船作,上口寬約一百八十尺,下底寬六十尺,深度在二十一尺左右。

這樣一個巨型的船塢,兩側堤岸應當有磚、石築成的護坡,以避免坍塌,還要開鑿出數條巨大整齊均勻的河道。

需要耗費更多資源,以及更久時間。

但是老船匠們憑藉自己的經驗,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方案。

“首先在河漫灘上劃出塘口方位,然後動手向下挖,形成塘口。

挖出來的淤土和細沙就順著塘口兩側均勻堆放,然後從別處運來純淨的黃土,在上邊繼續堆積加高,一邊堆積一邊夯打,從而在塘口兩側形成堤岸.”

“因為黃土層黏性較大,不透水,所以堤岸異常堅固,雖然沒有磚石護坡,但已經夠用了.”

老船匠們提出的方案。

雖然比較土,但是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節省了時間,是典型的“多快好省”的工程

這種不設護坡的船塢建造方法,正是未來修建“巨型航母”寶船的船塢方法。

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

以往一般是河灘、海灘上直接建造,透過滑道或者河道駛入江河大海。

而修建如此大的船塢,需要的時間和效率都會增加數倍。

現在採取這種土方法,節省了至少一倍的效率。

本來一兩年的工期,在邊生產邊製作,又不用專門修建河道的土法下,只需要短短的半年。

這就是永樂朝下西洋時,一下子就能造出如此多寶船的原因。

“六作塘”船塢技術後世失傳,是船廠遺址的出土,後人才發現了這項古人價效比之高的船塢技術。

無論是六百年不坍塌的巨型船塢,還是技術的超高價效比,乃至讓人不可思議的古代時期規模的船隻噸位,皆獲得了國內外超高評價。

這項優秀技術只是一件而已,隨著大量南方工匠的到來,許多價效比高的技術出現在金州。

“金州發展了數年,終於有了吸引南方精華人口的底蘊啊.”

林場的主管欣慰道。

比起以前從內地吸收的人口,今年吸收的內地人口素質要遠超過往年。

而一號船塢,第一艘蒸汽機輪船下水。

下水成功後。

鍋爐開始燃燒,過了許久,煙囪冒出了煙霧,船隻兩旁的輪子轉動了起來。

蒸汽輪船的風帆未升起,無風自動行駛在海面上。

岸上。

無數的工人們發出了歡呼聲。

各個團隊的技術人員們相擁而笑,有些人笑著笑著哭了出來。

這一兩年來,他們吃了不少的苦頭,承擔了巨大的壓力,沒日沒夜的鑽研。

現在他們成功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大唐萬里一孤城

長腿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