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不再隱藏

世子府。

暖閣。

顏鈍穿著官服,對暖閣的裝修有些好奇。

這裡的窗戶已經改成了木框玻璃窗,窗戶雖然緊閉,但光線也很明亮。

鋪設耐火磚的坑道,燒著蜂窩煤取暖,讓暖閣裡的溫度暖和,而且又不影響空氣。

二十歲的燕世子,穿著單衣披了一件外套,躺在搖椅上,看上去不那麼的莊重。

顏鈍放下旁邊燕世子的長隨端來的熱茶,正襟危坐。

開春了。

北平的氣候變得飄忽不定。

前幾日氣溫回暖,結果沒兩日又大寒,不少人因此病倒,染上了惡疾。

“幸虧去年北平的醫藥水平進步不少,那些有效的藥方被證明了出來,形成了市面藥店流通的標準.”

想到這裡,顏鈍忍不住誇讚。

朱高熾連日來開會,今天顏鈍主動上門拜訪,透露他可能要離開北平的訊息,朱高熾很感激。

布政司畢竟是布政司。

如果突然換了個人,甚至是專門來反擊自己的布政使,那麼對沒有提前佈局的自己,將會是不小的麻煩。

“一個文明的強大,必然是全方面的.”

“北平的發展成果,不只是經濟上的成效,如果只是經濟上的成效,說明我的改革是失敗的.”

面前這位合作了四年的官員,朱高熾的印象還不錯,於是願意和對方說些心裡話,以拉攏兩人之間的關係。

隨著北平實力的變化,朱高熾對於那些看不上的官員更加的忽視,對於那些表現優異的人才,則給予最大的寬鬆。

朱高熾從自己的立場出發,認為眼前的顏鈍就是個不錯官員。

“世子所言甚善.”

顏鈍認同的說道。

“在剛開始的時候,我並無法理解世子常提及的精神文明建設,但是今日北平之風氣,令我茅塞頓開,才知世子先見之名.”

“哈哈哈.”

朱高熾得意的笑了起來。

記得自己剛來的時候,其實充滿了憂慮,心中滿是彷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

“其實我內心一直有些好奇.”

“哦?”

“觀世子在北平之變革,彷彿有完整的方略,能預先料到下一步的發展,可謂是神人.”

顏鈍好奇的看向朱高熾,認真的問道:“難道世間真有生而知之之人?”

聽到顏鈍的疑問,朱高熾心中也有感嘆。

五年裡他見了許多的人。

最大的感觸就是人的適應力有多強。

特別是學校的學生。

去學校幾次的巡視,讓他常常以為自己回到了八九十年代的鄉鎮小學。

沉吟了一會,朱高熾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才開始慎重的回答顏鈍的問題。

“這屬於先見之明的一種.”

朱高熾解釋道:“人的邏輯分為表層和裡層.”

“表層是透過人們所見所聽所聞之事,做出的符合大眾認知的判斷.”

“裡層則是瞭然事物的真理,真正的看清楚未來的變化,才能有正確的選擇和規劃.”

“表層與裡層交織,人們無法看清真實,需要透過發展來理解事物的本質.”

顏鈍笑道:“倒有些莊子之道,不過仍有不少的疑惑,否可有具體的事蹟.”

“學校.”

朱高熾舉例。

“學校?”顏鈍更好奇了。

“在人們的心中,大概是認為工人子弟們會熱愛學校,會喜歡去上學.”

顏鈍納悶了,他就是這麼想的,可聽小王爺的意思,難道不是如此麼?

朱高熾看到了顏鈍的眼神,笑著搖了搖頭。

“與人們想象的相反,工人子弟並不以上學為榮,反而不少孩子認為上學是怯弱的行為.”

“相比較上學,工人子弟認為去工廠子承父業,去掙錢才是男子漢氣魄,那些喜歡上學的孩子,反而會被嘲笑.”

竟然是這樣。

顏鈍感到不可思議。

與他的認知完全相反,令他難以接受,不知道該不該相信。

“這就是事物的表層和裡層,只有真正搞清楚了兩者的本質,才能不讓事物走向錯誤的方向.”

“請問世子是如何解決的呢?”

“當時候有一種聲音,應該因材施教,讓那些不願意學的孩子認得一些字,就讓他們進入社會.”

“想必世子反對吧?”顏鈍猜測道。

“是的.”

“我反對了.”

朱高熾直接承認:“這看起來是對孩子們最公平的政策,其實是對孩子們最不公平的政策.”

孩子能懂什麼。

猶如報紙的孩子們,透過教育和環境,能成為公元前的奴隸,也可以成為二十一世紀現代的學生。

放任孩子,說是給予孩子最大的自由,其實是對孩子最大的不公平。

“學校施行嚴格的教育環境,保留我中華文明的核心,學習文明的知識,才是真正解決工人子弟歧視上學風氣的方法.”

“這就屬於裡層的邏輯,已經超過了人們淺層認知的層面,不是靠著認知就可以想象出來的.”

“所以才有了現在北平各所學校的學風,工人子弟不敢歧視上學,他們必須乖乖的上學,以上學為榮.”

朱高熾笑道。

這是西方現代文明研究出來的社會學,其中就有關於近代學校令人無法理解的學校現象。

後世許多專家學西方現代文明成果,其實狗屁都沒學到,連辱華案都能判出一般輿論讓國內企業敗訴天價賠款的判案。

相反。

那些保留東方文明核心的幾個國家,然後學習西方先進文明成果,結合自身國情,在這方面遠要做的好一些。

一句那幾個國家全盤西化,正是證明了那些個專家們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

先烈們早就提出要結合自身國情來發展,那些所謂“西化”的專家們其實兩頭都不精,帶來的也就是亂七八糟,奇葩事情層出不窮。

顏鈍琢磨著朱高熾的話,越想越有道理。

子不教父子過。

對於後代的教育,長輩必須是要以身作則,並且承擔最大責任的,更不能放手任由孩子自行成長。

“今日和世子一談,讓我茅塞頓開,北平能有今日之局,世子功不可沒也.”

朱高熾大大咧咧的承認。

北平的變化就是他帶來的,沒什麼扭扭曲曲裝模作樣的。

“同樣的道理,工業化發展其實很難,對於許多國家是很難的,但是對於大明卻不難.”

“以大明龐大的疆土和豐富的資源,以及先進的文明,只要保持文明發展,那麼走上工業化道路沒有失敗的道理.”

“但是我之所以要牢牢的抓住工業化的領導權,因為我要打造更進一步的工業化社會國家.”

“任何事物有利有弊,工業化發展同樣如此,如果引導的不要,不但不能為老百姓們帶來美好,反而會為他們帶來災難.”

顏鈍盯著朱高熾。

世子說的這些話,深意可就大了。

“難道就不能妥協麼,正如世子所言事物的表層裡層,有些事看起來很嚴重,其實換個思路就截然不同.”

“朝廷是一定會削藩的.”

朱高熾堅定的說道。

“削藩不一定會消除王府.”

顏鈍解釋。

“但是也可能一定要削除不是麼.”

朱高熾笑道。

誰能料到朱允炆削藩之策的狠。

如果說保留王府本該有的權利,朱高熾都不一定會造反,他可以繼續發展工業化。

這就跟後世中國,那二十年來埋頭髮展的道理是一樣的。

發展也是反抗的一種手段。

發展的速度遠遠比別人要快,那麼發展就是最大的反擊武器,這是一種超高的認知。

正是因為那個年代決策層的智慧,保持了中國最大的優勢,而不是自毀長城。

現在的朱高熾沒打算造反。

因為拖得時間越久,北平工業化的實力底蘊就越深厚,那麼差距也會越變越大。

那麼現在就造反才是下策,屬於為了造反而造反,政治上最大的昏招。

“顏藩臺.”

朱高熾不想和顏鈍爭議,因為這件事是未來發生的事情,並不值得商議。

無論外人如何看和如何出招,朱高熾都會堅定不移的走自己最正確的道路。

相反跟著別人的節奏走,只會陷入別人的陷阱。

朱高熾的短期目的很簡單,儘快讓北平的工業化推廣到北境,並且控制北境的全方面。

“你是個不錯的實幹官員,我相信以你這些年的政績,哪怕被調任,必然也會去新的地方主政一方.”

“至於地方上與朝廷之間的爭鬥,我不喜歡你參與,期盼你好好在地方發展,把北平模式推廣一二,那麼無論未來如何,你都會有更好的前程,以及對得起父母官之名.”

顏鈍心裡沉甸甸的。

他不知道如何離開王府的,只覺得滿腦子天人交戰。

馬車停留在王府門口的栓馬柱上,車伕見到自家的老爺,連忙拉著馬車過來。

北平的街道繁華。

世子府的暖閣精緻而又簡略,沒有那些奢侈的玩物。

“明君之相啊.”

“可惜.”

顏鈍遺憾的登上馬車,閉上眼睛沉思。

如果真的發生戰爭,無論未來如何,那麼受到戰爭波及的百姓都是最悲慘的。

而哪怕朝廷在北平失去人心,但是全國仍然信服朝廷。

以聖人的威望和手腕,恐怕這場戰爭之規模將會是異常的龐大無比,那麼對於百姓們又將會造成多大慘痛呢。

無論哪方獲得輸贏。

而被戰爭波及的百姓,必定是輸家。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致太平

心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