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仗勢欺人的高陽郡王

合記申請的專利,因為沒有核心技術,所以工程部旗下的磚窯廠,繞開了合記的專利,申請了自己的專利。

兩者的專利理論上沒有不同,都是圍繞蒸汽機展開的新的生產機器。

但是兩者的官司,引發了民間資本申請專利的熱情,誰也不想自己的生產技術被別人控制。

面對這種情況,朱高熾知道小九應付不來。

“技術司以後不負責專利業務,北平成立專門的專利管理部門,歸入長史府.”

小九鬆了口氣。

“我們內部的專利倒是好說,有一套的獎賞和升級制度,技術人員都很滿意.”

“可是外部的專利,屬實不知道怎麼去應對.”

“特別是有些專利,透過了吧,又怕他們不允許別家使用,不透過吧,又說不過去.”

小九的擔憂,也是很多人的擔憂。

周世豐從河南迴來,正好小九來說起此事,也忍不住說道:“專利法應該改一改,任何企業不得壟斷技術.”

朱高熾點點頭。

周世豐的說法是對的。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專利法有助於提高技術人員的研發熱情,但如果不加以管理,則會造成行業發展的阻礙.”

“中華重工的技術對外公開,民間的資本專利,也要對外公開,但是更要保障他們的利益不受到損失.”

“咳咳.”

周世豐突然咳嗽了兩聲。

“周掌櫃,你沒事吧.”

朱高熾詫異的看向周世豐。

“在河南病了幾日,抓了幾副藥,雖然好了些,但是身子一直不夠爽利.”

周世豐抱歉的看著朱高熾。

朱高熾看著瘦了三分的周世豐,心中為這位埋頭苦幹的大掌櫃感到敬佩。

什麼叫萬廠萬礦計劃。

就是把北平的發展經歷,直接照搬各省,以行政手段憑空造出巨大的市場。

大明南北鐵道,十一行省一地區的網路鐵道。

各省新城區的建造。

……

這就是製造出來的手段。

市場的確是可以被造出來的。

例如棚戶整理計劃。

資本加上地方調控手段,生生的讓房價,連縣城地區都猛然拔高了一大截。

各地的基建建設等等。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朱高熾採取優勢的一面,才有北平只用了六年時間,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並不是奇蹟。

後世用了二十年的時間,讓整個中國變了樣。

二十年前南下打工,大包小包的擠火車,二十年後坐高鐵坐飛機去打工。

在兩千年的時候,朱高熾還記得自己上學的歲月,每個班都有不少的孩子交不起學雜費。

在講臺上的自卑,被趕回家裡要學雜費的狼狽。

只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就到了國家不得不出手對付教培行業的地步,這個變化有多大?

一個地下,一個天上的差距。

六年的時間,北平有今日的規模,比起這二十年發展的速度,也就顯得不算什麼了。

但是北平六年的翻天覆地,並不是憑空掉下來的,無數的中華重工人在奮鬥。

而作為大掌櫃的周世豐,更是從來沒有歇息過。

他們才是真正的實幹家。

“周掌櫃,工作雖然重要,但是身體更重要啊,中華重工以人為本的理念,你身為大掌櫃,更要做出代表不是麼.”

朱高熾勸慰道。

有些話平時不好說,說出來容易讓人誤會,現在倒是好機會,朱高熾的確希望周世豐能休息一段時間。

大明的環境,遠比後世的要寬鬆。

不用在兩極夾縫中求生存。

從不承認西方所有不平等條約,拒絕北極某方面的要求,而以中國的歷史底蘊,註定要走上獨立自強的道路。

所以中國要拼命追趕。

但是大明不用。

明初有寬鬆的容錯環境,所以朱高熾的福利體系,在社會資源分配的過程下,並不算大問題,反而成為內需的動力。

“小王爺說的是.”

周世豐笑道,明顯沒有把朱高熾的話聽進去。

不是他不願意歇息,而是身處這個位置,每件事都離不開他的批覆和關注。

寒暄了兩句,周世豐說起他的正題。

“工廠,鐵道,礦場,山西的阻力要少一些,但是河南與山東的阻力卻很強大.”

“主要是山東,雖然郡王在山東坐鎮,可總有層出不斷的問題發生,如果不扭轉這個形勢,恐怕會耽誤明年的目標啊.”

後世德國在山東修建鐵道用了六年,真正的工期才不到兩年,其餘的時間因為當地的反對而耽誤。

德國的實力強不強?肯定是比當地鄉紳要強。

“二弟這個人,看起來是個粗漢,需要用粗漢去震懾山東,讓人知道不好惹,但山東的事情的確不能盲幹,特別是針對那家人,動了的後果太大.”

“但是我對二弟有信心,他是個粗中有細的人,知道分寸在哪裡,先看看二弟在山東怎麼做吧.”

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每每的力挽狂瀾,深得朱棣的信任,豈是頭腦簡單的莽漢。

見朱高熾有了主意,周世豐也不再追著這件事。

周世丰神色嚴肅起來,說道:“還有南方,南方對我們中華重工的輿論不太好,雖然在應天府組建了報紙分設,可報紙的銷量不大,輿論不在我們手中啊.”

朱高熾臉色也不快了。

山東是人口大省,哪怕有新軍駐紮在山東,也沒有能扭轉鄉間的輿論,何況南方呢。

“南方的事情,現階段我們只能努力去做,主要的力量還是用來北方的開發.”

“目前光四行省的開發專案,我們就已經出現了人才短缺現象,只有把四省開發出來,培養出足夠的工業人才,最後形成碾壓的態勢,把那些不利的局面扭轉過來.”

朱高熾知道南方的鄉紳在罵自己,不過朱高熾控制住了自己的憤怒。

見小王爺沒有要改變計劃,周世豐鬆了口氣。

他就怕小王爺因為憤怒,做出改變現在步驟的決定,在周世豐看來,目前四省已經讓中華重工體系超負荷運轉。

無論是資源還是人力,畢竟北平也才發展了六年而已。

浙江行省。

社會報應天府分報。

“北平的北平綜合大場,定於中秋的盛典,二十萬門票售之一空,民間已經一票難求.”

“為了中秋盛典的活動,北平各府舞劇院,樂劇院,大劇院編排了許多的優秀節目.”

“不但有北平的軍民,還有各行省的百姓們紛紛前來參加,將會是大明最盛大的一次活動.”

“精神文明的建設,會增加人們的精神氣,讓社會充滿活力,祝願北平中秋盛典的完美落幕.”

看著這份報紙,酒樓的讀書人面色各異。

“二十萬人的場地,不可思議啊.”

有人被報紙上所言的規模驚訝。

旁邊的鄉紳冷哼道:“竟然還要花錢買門票,在搜刮民脂民膏之事上,燕王一家子倒是手段用到了極致.”

“但是二十萬人都能買票,難道北平真的如報紙所言,已經這麼富足了麼.”

也有人恍惚。

“山東高陽郡王仗勢欺人,奪人家產,你們可知道?”

“還有這事?”

“高陽郡王有什麼權利管山東的事情,難道聖人真的什麼都不管了麼,對燕王一家的為非作歹視而不見.”

“唉,地方不安啊,長此下去,我大明百姓恐怕有大禍.”

那名鄉紳悲嘆道。

酒樓下是河道。

河道上有船。

這裡的船和別處的船不一樣,俗稱花船。

同樣的性質,不同的場合,標價肯定是不一樣的,也就是等級的區別。

在民工的碼頭上,有招待民工的船孃。

在繁華的地區,則有裝修精美,花枝招展,偶爾還有些可以飲酒作詞的名妓。

他們這叫做風雅,跟俗沒有關係。

俗那是老百姓的事。

同樣的事,他們做就是高雅,肯定是要區分開來的。

天下的道理,沒有什麼區別。

後世不也是各種遊艇宴會麼,換湯不換藥而已。

後世沒什麼資格嘲笑古代。

只不過生產力的區別。

西方早就看穿了。

只不過生產力的不同,讓生活有了區別,底層不會有吃不飽飯的危機。

“看到了嗎?報紙上說應天府開了一家印染廠.”

“有什麼說道?”

“採用的蒸汽機,鐵質的大染缸,裡面有扇葉可以翻動,放出的蒸汽還可以加熱水,效率比以往提升了十幾倍.”

傳統的染色方式,是用大缸下柴火加熱,染料倒入缸中,人用棍子站在缸口上攪拌。

只不過換了蒸汽機當做攪拌動力,所以可以用更大的染缸,鐵料的廉價,也就有了類似後世的染缸。

後世的染色機器也叫做染缸,不知道的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會下意識認為是印象中的水缸。

其實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很多在本質上和古代沒有什麼區別。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

傳統的染色工藝,換成了更大的鐵缸,淘汰了人力,使用蒸汽機當動力。

以往使用柴火,現在使用蒸汽,但是蒸汽機需要煤炭,也就是從柴火改成了煤炭。

薪材能源進入煤炭能源,新工藝的紡織業,對煤炭的需求也是直線上升的。

包括定型工藝也是如此。

以前靠人力,上完色出缸布料,經過曬乾後,人力拉扯固定,透過數日的時間定型。

後來改成機器,透過二三十米長的機器,猶如流水線般的把布匹拉扯,平切使用蒸汽燻燙,快速的定型。

甚至後來也不用曬乾了,直接用甩桶甩幹水分,然後烘乾機烘乾,最後上定型機。

傳統的工藝,每個步驟都改成機器。

本質上屬於蒸汽機運用到各行各業,只是工匠們需要把蒸汽機區域性改進,適用到各行業的工廠中。

所以人們說最偉大的發明是蒸汽機,而不是新染缸,定型機這些,因為這些發明並不難。

但是效率的提升的確是百倍的增幅。

每個工序使用機器,本來就比人力要強,加上機器可以增加生產量,各個工序加起來,變化就大了。

新工廠一套流程下來的產量,比傳統作坊產量提高了數十倍。

“這些商人見利忘義,為虎作倀.”

鄉紳痛罵。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北平的工業發展,自從練子寧在應天府帶了個頭,雖然蒸汽機工廠失敗了,想不到其餘行業倒是火了起來.”

“北平每年在應天府採購數百萬匹的布料,那些商人們如何能不上鉤.”

“現在倒好,我們江淮地區成為了為北平生產布料的地方.”

有讀書人反對,說道:“比起以往的徵收模式,我倒是覺得這樣不錯,老百姓也歡喜.”

江淮地區。

明朝三分之二經濟總量的貿易地區。

北平重工卻不涉及輕工,江淮地區在嘗試蒸汽機失敗後,很快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輕工業在江淮地區蓬勃發展,形成了與北平互補的局面。

加上北平的放開投資,以及部分行業的限制,江淮地區大量的資金北上。

到底還是拉攏了許多人,並沒有讓全部人反對。

“根據我接觸的一些鹽商,他們的資產這些年翻了十倍不止,如此大利之下,他們選擇北平倒是不奇怪.”

“可天下都開始重利,不以道義為先,豈能這般呢.”

陳彬大罵。

他是地方上的大戶,家中有人在朝廷做官。

見不得別人的日子過得比他好。

以往。

鄉里人都羨慕他家。

在鄉里人貧窮的時候,他家數百畝土地,耕讀之家,方圓百里的人誰不羨慕他家。

提起他陳家,哪家百姓敢不低頭。

可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越來越多的佃戶跑去了北平,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好過。

一年十二元的工錢。

陳彬得知一元錢,在北平可以兌換一兩白銀後,陳彬破防了。

人們在提起他陳家,眼裡沒有了以往的敬畏之心,他們的話題也不是陳家如何了不得,而是圍繞北平打工。

他們都想要去北平打工,不再以陳家為目標。

沒有人羨慕陳家,自然也就沒了敬畏。

這就是人性。

普通人也是如此。

羨慕別人的時候,見到了別人,就會自慚形穢,唯唯諾諾,當不羨慕別人的時候,又會瞧不起別人。

這是因為缺乏參與社會活動,導致的麻木誕生的自卑心。

當常常參加社會活動,那麼就有了自信心,有了強大的內心,才不會被這些簡單的事物所困惑。

古代讀書人比百姓要自信,除了待遇上的,更有讀書人經常參加社會活動。

精神文明建設,不是口號,和一些形式化的東西就能有的。

正如體育強國。

絕對是社會百姓全面參與,才叫做體育強國,才是真正提高全民身體素質。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

需要許多方面的支援,例如寬鬆的社會環境,人們有穩定的生活環境等等。

很多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的,例如文明。

文明的強盛,絕對不是哪方面突出,必定是全方位的發展,才能構建出強大的文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不出來了的新書

絕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