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打不過就加入

朱高煦有滿肚子的話要說。

從大寧回來後,見到了朱高熾,第一句話就是:“大哥,你是對的.”

看著孔武有力的二弟,朱高熾欣慰的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

朱高煦的個頭,比自己還要高。

一個好漢兩個幫。

朱高熾需要幫手,幫手越多越好。

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

能有個理解自己的兄弟,和自己並肩作戰,對朱高熾的幫助會有很大。

“為什麼這麼說?”朱高熾笑問。

“最開始我其實無法理解大哥,為什麼要這麼激進,但是我看到了大寨的火熱,看到了百姓們眼中的希望之火,我就知道大哥從來不會犯錯.”

“哈哈哈.”

聽到弟弟崇拜的話,朱高熾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的確有很多人不懂,皇爺爺也不理解,還是埋怨我呢.”

朱高熾說道:“因為我不願去應天府,打亂了皇爺爺快刀斬亂麻的作風.”

“那是皇爺爺沒有看到北平百姓們的眼神.”

朱高煦感嘆。

“是啊.”

朱高熾點頭。

利益階層永遠不會消失。

工業化社會,本質上是生產力與農業社會的變革,但不代表利益階層就消失了。

相反,因為社會效率的提升,利益階層對普通剝削反而更加的極致起來。

利益階層永遠不會消失,朱高熾不過是在工業發展的推動過程中,把原本屬於普通百姓的份額,為老百姓們堅守住而已。

在商人資本翻了數十倍的速度下,而普通百姓的資產只翻了一倍而已。

這就是現實。

但是。

正因為朱高熾採用的社會資源分配模式,才有北平模式六年間的巨大變化。

也正是因為北平模式,所以只用了短短的六年,就能養出戰無不勝的新軍。

才能讓朱高熾對著地圖開疆。

而土地革命,是必然要發生的,這是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的鐵律。

不完成土地革命,工業化的瓶頸就無法打破。

只一個北平,才發展了六年,用工問題就已經成為了致命的問題,讓工業化的發展陷入了僵持階段。

朱高熾既不想像英國那樣四百年圈地的土地革命,也不想像美國那樣的南北戰爭,同樣不想殺的大明血流成河。

於是決定採取社會資源分配下的土地改革。

糧點,糧價。

工業待遇的提高等等,一種證明了可以成功的土地革命,讓農業人口變為工業人口。

“所以我需要你幫忙,你去山東,山東需要有你坐鎮.”

朱高熾笑道。

各省比較起來,山東的土地改革阻力是最大的,因為山東是人口大省,民戶多,地主多,鄉紳更多。

“放心吧大哥.”

朱高煦為自己能幫上大哥感到自豪。

山東。

在冊人口五百餘萬,民戶多,軍戶少。

鐵道專案集團的鐵道建設,遇到了很大的阻礙,大小民戶們不願賣自己的土地。

山東布政司不配合,山東都司不配合,山東按察使司也不配合,地方上的鄉紳更不配合。

朱高燧來到了山東。

和他一起來的,還有五營新軍,在山東的新軍已經達到了八營,合計兩萬四千餘人。

山東濟寧。

一支山東工程集團旗下的鐵道工程隊,數千人的隊伍正在施工,這天來了許多的百姓。

領頭的鄉紳喝止,不允許工人們繼續施工。

施工隊伍的班頭,出面解釋道:“我們施工的路線,這些土地都是花了錢買下來的,並沒有佔別人的田地.”

“我們不管,你們在這裡修建鐵道,影響我們的風水.”

鄉紳大聲的說道。

老百姓不願意賣田,是因為無利可圖。

但是中華重工為了保障鐵道的順利修建,除了出錢買田調撥了大筆的資金外,還給了安置措施。

願意把田畝賣給鐵道工程隊的,還會分配工作,每年十二元錢的工錢。

包吃包住,還有各項的隱形福利,例如低息貸款等等,一年的工錢比得上三四年的收入。

這是開支最大的一筆。

當下山東的人口雖然有五百餘萬,但是比起後世的人口遠遠無法相提並論,還有大量的荒地可以利用。

甚至在阻力最大的地方,直接借用直道。

鄉紳不允許鐵道施工隊施工,鐵道施工隊自然不怕鄉紳,堅持要施工。

鄉紳可不怕事,領著鄉親們和工人們打了起來。

地方官府偏袒鄉紳,判了鐵道工程隊停工,並且處以罰金,賠償鄉紳等人的醫藥費。

不久,朱高燧帶著軍隊來了。

在地方官府的衙門上,派士兵把鄉紳抓來審判。

“首先,鐵道施工隊在自己的土地上施工,其次,你無故阻擾別人施工,還蠱惑不知事理的百姓鬧事.”

“鐵道施工隊耽誤了五天的工期,還有工人和百姓的傷藥費,都是因為你而起.”

“你要賠償一萬兩銀子,彌補施工隊耽誤的工期,以及雙方的傷藥費.”

朱高燧當了回縣太爺。

鄉紳自然賠不起的,朱高燧沒有客氣,不顧其餘鄉紳的求情,直接沒收了此人的土地和資產。

“我大哥說了,願意講道理的,大家就一起講道理,不願意講道理的,我們老朱家奉陪到底!”

朱高燧當著一眾鄉紳的面,一點不給情面的威脅。

朱高燧成為了萬廠萬礦工業大計劃,以及開發大建設計劃,在山東最大的支持者。

近十萬名鐵道工人,散佈在山東各處修建鐵道段。

山東的各家糧行被強硬關門,取代的是糧點,由北平布政司和中華重工派人來組織工作。

“新規規定,民間不得私自貿易糧食,違者以走私鹽論罪,糧食只能由糧點收購,市面上也只能有糧點開設的糧鋪.”

“去年北平糧點的糧食收購價才一錢六分六厘每石.”

“什麼.”

“這麼少?”

“欺人太甚啊.”

鄉間,大戶們怨聲載道。

“招工啦,招工啦.”

“中華重工總部招工.”

“合記招工.”

“西山煤礦招工.”

“塞北開發建設集團招工.”

“山東焦炭煉製一廠招工.”

“山東冶鐵一廠招工.”

“濟陽農機廠招工.”

“東昌磚窯廠招工.”

……

一支支的招工隊伍,在山東的鄉間大肆招人。

“每年十二元錢的工錢,包吃包住,有旬假,假日假,不比你守著幾畝田要強?工作時間長了,工錢還會增加.”

“你種田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才能吃飽肚子,別人家會越來越富,你家的孩子以後媳婦都娶不上.”

“不用怕,有工民聯合部.”

“每個向工民聯合部登記過的百姓,任何權益受工民聯合部保護,要是有人欺負你,或者騙了你,你都可以去找當地的工民聯合部為你做主.”

“工民聯合部就是專門為我們老百姓成立的衙門,只有一個目的,保障我們老百姓的權益.”

“什麼?擔心老了沒收入?”

“只要在工民聯合部登記過的工人,每年繳納很少一點錢,老了之後工民聯合部會發糧食.”

“當然了,什麼都不用幹就會發糧食.”

……

面對利益的誘惑,傳統的鄉紳勢力有些不夠看,根本抵擋不住資本的攻勢。

他們唯一憑仗的武力,更加不夠看。

“周東家,你的家族在山東帶頭抗拒工業發展,一邊佔工業發展的好處,一邊抗拒工業發展,天下的美事都讓你佔了呀.”

一名山東的大戶,投資北平的商貿,被工民聯合部找上門。

面對工作人員的質問,這名大戶不敢否認。

“對不住,對不住,我這就寫信給家裡頭的人,讓他們睜睜眼.”

周東家主動求饒。

工作人員威脅道:“周東家的股本不到一千兩銀子,在北平開酒樓的三年時間,名下已經有了三家大酒樓,還在工業促進銀行有筆三千元的經營貸款.”

“短短的三年,周東家的股本翻了十倍不止,周東家想清楚,背後不要搞些小動作,以免自誤.”

“不敢的,真的是誤會,我這就親自回一趟老家.”

周東家再一次變了話鋒。

工作人員這才收斂了威脅,說道:“希望周東家能為工業發展帶來幫助,而不是成為蛀蟲.”

中華重工,中華重工體系,中華重工上下游產業鏈,中華重工各組織,各開發建設商團。

威力在山東得到了體現。

鄉紳們爭奪百姓爭不過,打也打不過,甚至鄉紳內部都有許多人早就在北平有了生意。

內部有叛徒啊。

面對這種全方位一體的攻勢,傳統鄉紳潰不成軍,反而有大量的鄉紳主動加入了工業發展。

越是瞭解,越是投降的快。

是一百年積攢一萬兩銀子,還是短短數年積攢一萬兩銀子,只要會算賬的人都能算清楚。

哪怕是清末的愚昧鄉紳們,當他們睜開眼,也是第一時間從抗拒變成主動加入。

從最初的抗拒修鐵道,到後來的保衛鐵道。

大明是個民間富裕的社會。

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教授的報告。

按1990年美元測算,明代人均gdp約為920美元,清代約為760美元。

明代的大戶們,其實比清代的大戶們更有錢。

在資本勝利後,不但沒有造成更大的衝突,反而不少的大戶主動投資來北平想要分一杯羹。

作為最有名的合記商行,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鐵血戰士

饒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