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朱棣要捲起來

“原來先民這麼厲害.”

“既然先民這麼厲害,為何又會被打敗呢.”

有人嘲笑道。

聽到那人的嘲笑。

無論是‘黃先生’還是那讀書人,都瞪了一眼過去。

“滾.”

‘黃先生’罵道。

那人憤怒的要上前理論,結果‘黃先生’的隨從和晚輩都起身,那人身後也被不知道是誰錘了兩下。

見勢不妙,那人狼狽的回去自己的座位。

讀書人這才搖了搖頭。

“不是在下不跟他爭辯,而是先民有言,道不同不相為謀.”

讀書人解釋了一番,然後才向人們訴說本質的原因。

“不低.”

“總不能限制別人啊.”

朱高熾好笑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事物的本質.”

不同的人,相同的車廂,同樣的歡聲笑語,各地的人們齊聚在一起,資訊的交流效率發生了質的改變。

朱高熾錯愕的看著朱棣。

朱元璋一開始沒有感覺。

“說得好.”

他才是定海神針。

“讓熾兒監國吧.”

一句知行合一,‘黃先生’彷彿聽聞了大道。

‘黃先生’笑道。

“目前主要流出的是吏員,說明衙門需要正視吏員的地位和他們的收入.”

船小好掉頭,而船大了,隨便一個動靜都能翻出巨大的水花來,需要慎之又慎。

京城需要朱棣坐鎮。

兩父子摸不著頭腦,也不敢亂說話,只能陪著笑臉,經過李道信的解釋,兩父子才恍然大悟。

“如果不是一條道,哪怕寧願是餓死都不會接受對方的道理的.”

“到底好還是不好,最終由我們當代的人來決定,跟大明偉大不偉大又有什麼矛盾?”

哪裡有嫌棄自己種族的。

因為朱元璋沒有見過,所以他無法理解,如今理解了,因為他看到了。

看了學校,朱元璋經過了衙門。

“北平教育部招聘.”

鄉紳反問道:“如果大明最偉大,那糧點與民爭利,難道就不能反對?”

“這並不是在下的觀念,而是技術報上的觀念,在下只不過是借用,不敢貪功.”

“鐵道總部招聘.”

家裡的雙親,妻子,孩子,僕人算下來,總的有八九個吧。

衙門口不但沒人阻止,竟然還真的有吏員出來詢問,雙方笑的合不攏嘴,看得遠處的朱元璋臉黑。

吏員當然也有肥差,不過肥差畢竟是少數。

朱元璋不願意回來,那就只能讓朱高熾接手。

朱棣大喜。

朱高熾有自知之明,真正讓國家穩定的,還是眼前的老頭子。

“如果父王離開京城,請皇爺爺回來治國吧,孫兒威望與才能不足,無法擔負起監國的重任.”

“人們的選擇,人們希望去哪裡,哪裡就高.”

讀書人笑道:“這是術的爭論,而是不是道的爭論,糧點好還是不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任何事物有利有弊。

感覺彷彿自己的東西被搶走了。

“這就過分了吧.”

朱元璋無語的指著衙門口外的攤子,同樣是膽大的組織在衙門口“搶奪”人才。

那些攤子不賣東西,相反,他們在“買”人。

大大小小上百個攤子,而只有不到數十人在攤子前諮詢和了解,每個攤子都在搶奪人才。

一個州學而已,門口就有上百個攤子“搶”人。

“父王,殺雞焉用牛刀?”

“再看看吧.”

朱元璋有些無法接受。

朱高熾大聲喊道。

朱高熾沒有強求。

一行人進了城,很快就來到了州學附近。

加上官員們之間的人情往來,只能養活一家人的俸祿,肯定就遠遠不夠了。

外面有許多挑著擔子的苦力們,應天府到底是應天府,鐵道開通幾個月,更加快速和便宜的運輸方式,吸引了諸多大小商人。

“正確的認知自己,做出符合自己認知的事情,知行合一,那麼大明自然偉大,可明知道認知的道理,卻還是做出違背道理的事情,那並不是大明不偉大,而是你自己的問題.”

朱元璋搖了搖頭。

“有這樣頑固不化的人?”周圍的人好奇的問道。

他身旁的李道信等人也情不自禁的張開了嘴巴,傻傻的望著前方大街。

別說大明,就是西班牙和英國,同樣是貪汙滿地,已經擺在了明處,只有某個群體興起,加上良好的制度與生產力的發展,才改變了現狀。

朱高熾安撫道:“其實加入民間商行的並不多,主要流入的還是中華重工體系以及各組織,不過一直得不到改善的話,恐怕連商行都能吸引不少人走.”

知子莫若父。

國內局勢並不穩定。

如今的時代,官員們的胃口是滿足不了的。

“皇爺爺.”

雖然朱元璋活的好好的,可畢竟七十一歲了,誰知道哪天就有個不好。

‘黃先生’以及他的隨從和晚輩下車了,眾人紛紛向這位讀書人告別。

“讓你監國就監國,推來推去的,國家大事豈能兒戲.”

朱元璋拍板。

以前舉人還能做大官,如今連進士都要排隊等候機會,可謂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朱高熾沒指望官員,他指望的是吏員。

朱棣和朱高熾莫名其妙。

哪個商行和組織儲備的人才越多,走的就能越遠。

路途在歡聲中抵達了終點。

衣食住行,樣樣需要別人的伺候,那原本的俸祿肯定就不夠的了。

結果朱高熾說讀書人不夠用,遠遠不夠用。

雖然不怕戰爭,可國內的戰爭能不發生還是不發生的好,傷的雖然是大戶,可更傷的還是百姓。

正視吏員的地位,增加吏員的數量,打造一套緊密的管理體系,並且減少官員的數量。

“對於不同道的人,只能靠拳頭說服對方.”

“怎麼說話呢?”朱棣瞪了一眼。

朱高熾的計劃,的確沒有讓朱棣出征的安排,至少三年內沒有。

“陳先生高見!”

比起下級官員們,其實吏員們過得更苦,但是他們的待遇又不如官員們那麼高。

州學在廣德州城。

對於剛才乘坐的鐵道非常的滿意,“去看一看州學.”

這是挖他的牆角啊。

州學的門口,擺滿了攤子。

“你要去就去吧.”

朱高熾說未來的天下,是搶奪人才的天下。

雖然說重視讀書人,可早已經今非昔比。

“就如在下認為大明最偉大,可如果有人骨子裡不認為大明偉大,豈能是說得通的.”

低階的官員靠俸祿養不活,高階的官員養得活,可他們需要住大宅院,僕人和家人就更多了不是麼,同樣不夠。

“這……”朱元璋傻眼了。

沒有拒絕?

朱高熾肯定的說道。

“難道你也認為咱給官員的俸祿太低了?”朱元璋不滿的說道。

在他們的眼裡,哪怕是吏員也是人才。

“道理只能跟一條道上的人才能講通,只有一條道上的人,才能被道理說服.”

這些讀書人本來都是他的,如今卻被亂七八糟的商行還有什麼不知所以的組織搶走了。

……

朱棣終於忍不住說出了他的心聲,在下面各將爭奪領兵的時候,朱棣說出他要親征。

朱元璋第一次見到如此的場景,流出了不可思議的眼神。

“中華重工招聘.”

這就是國家太大了的缺點。

“謝過父皇.”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足為奇,無論古今中外,從不缺乏這樣的人.”

讀書人笑道。

誰惹老爺子生氣了。

舊的乘客下了車,新的乘客上車。

有問題的是需要養僕人。

這也是朱高熾要做的。

明明上午還在商討軍隊規模的會議,怎麼現在又變成了出征大軍主帥的人選問題。

朱高熾勸慰道。

吏員將成為國家管理體系的根基。

朱高熾想不通了,難道父王和皇爺爺已經私下溝透過了,並不是突然想出的主意。

老四太想證明自己了。

靠俸祿養活一家人是沒有問題的。

朱高熾盯著朱元璋和朱棣,這兩父子倆達成了什麼默契?把自己排除在外,像自己才是個外人似的。

現在他還沒有儲備這麼大缺口的人才,同樣需要時間。

他的確對官吏們苛刻,可他又不是不知道官吏的重要性。

“什麼時候,衙門還不如工廠了?”

廣德站臺。

於是朱高熾看向朱元璋,朱元璋應該不會放朱棣離開京城,這點大局觀應該還是有的。

“說.”

朱元璋差點嚇了一跳。

一上午的好心情,一下子就被破壞掉了。

朱元璋氣憤的乘坐火車返回了京城。

“只聽過搶狀元,何時聽過搶讀書人的.”

朱元璋鬱悶的說道。

朱高熾見改變不了形勢,只能如此說道。

朱元璋臉上笑開了花。

北平的教書先生如此高的水平,朱元璋很羨慕,他想去親眼看看本地的州學。

朱元璋彷彿沒有看見朱高熾的視線。

‘黃先生’驚歎。

讀書人的這句話,拉開了不少人的反對。

讀書人又推了推眼鏡,“否認大明偉大,其實就是否認自己,因為大明偉大不偉大,以前有先民決定,現在由當代人決定,你連自己都不認可自己,豈不是更證明自己的錯誤.”

目前大明由他監國,他拍拍屁股要走,那麼就要解決收尾。

“合記商行招聘.”

“軍戶經濟合作社招聘.”

在學校搶奪的是學生們,在衙門口搶奪的吏員。

“這就是人才搶奪大戰嗎?”

以前要證明他不差於大哥,如今要證明不差於兒子,老四這輩子活得憋屈,好像一直活在別人的陰影下啊。

這就監國了?

朱高熾莫名其妙的看著朱棣。

自己好心好意,給你幾年好時光,權當休假,結果你不要,等去了西北之後,回來可又要去安南,倒時可別抱怨工作太累。

今天只有兩章,最近欠的章數,會在下週末補回來,另外第五百零六章和第五百零七章,以圖片的形式,重新發在書評區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異獸世界!修仙

掙夠一個達不劉

劉協的人生模擬器

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