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看的是燕王世子的德行

技術報。

《告工人書》

中華重工,是建立在王府主導下,以推動工業發展,促進生產經濟,分配社會資源為目標的集團。

工業化發展的成果,隨著規模的擴大,以及籠罩的百姓越多,那麼能惠及的百姓也越多。

中華重工打造的體系,推動工業的發展,在北平獲得了巨大的反響,改變了許多方面。

但是。

工業發展在北平是新生事物,雖然發展迅速,但起步低,所以能包容的工人,並不能一時間包含全部。

而中華重工的發展速度又不能延誤下來,只有儘早儘快的全面達到一定的規模,才能讓所有的人享受工業化的福利。

為了保證工業發展速度,促進百姓安居樂業,所以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

而最終目標,是讓所有人富裕起來。

在北平工業化發展的第五個年頭,中華重工收穫了無數的成果,取得了優秀的好成績。

我以王府世子的名義承諾。

中華重工的發展,會繼續如以往那般推動下去,力求第一時間,做到全民富裕的最終目標。

即將召開的全體商業大會,是中華重工現階段,為擴大工人福利待遇所準備的。

在保證商人們的利潤,促進商人們的生產的情況下,中華重工體系會繼續為之最佳化,提高工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

所有人要為這個目標奮鬥,並參與監督。

打造一個強國富民,自信幸福的偉大大明,不但是中華重工的目標,也應該是所有人的意願。

……

新的技術報,引發了很大的動靜。

練子寧的目的,朱高熾還無從得知,但是他召開的全體商業大會的目的,透過技術報,已經被商人們看出來了。

原本歡樂喜慶的盛宴,籠上了一層烏雲,許多的商人感到了憂心,認為自己又要被當“豬”宰了。

甚至有的商人,悄悄的離開了北平,逃避開這個“漩渦”。

中華重工的管事們忙碌了起來。

他們宴請商人們,解釋中華重工絕對不會做出不顧商人利益的行為,並且給予承諾。

同時,和中華重工緊密合作的大商會們,也提前召開了碰頭會,因為練子寧的“一小步”,中華重工突然間緊鑼密鼓起來。

張德輝,周有容,陳玉,周文,郭松等商人,周世豐親自接待,在酒桌上,周世豐先敬了一杯張德輝。

張德輝是周世豐進入中華重工的引路人,可以說沒有當年張德輝的提拔,就沒有周世豐現在的成就。

“老東家,我要感激你呀.”

周世豐舉著酒杯,真心的說道。

張德輝離開中華重工時,保留了中華重工大掌櫃的頭銜,但是隨著中華重工的地位直線上升,那麼繼續保留就不合適了。

所以張德輝很有眼力的辭去了名義上的頭銜,已經和中華重工沒有了直接的瓜葛。

但是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作為中華重工的第一任大掌櫃,以及開創人之一的張德輝,對中華重工還是很有感情的。

並且因為和中華重工的深厚關係,張德輝已經是最大的幾位煤場主之一。

更重要的是,張德輝還是煤礦行業協會的會長,仍然和中華重工保持了千絲萬縷的關係。

張德輝能有今日的成就,此人的眼力可以說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非常爽朗的笑道。

“這可真感激不到我的頭上,你能在中華重工擔任大掌櫃,是因為你的能力出眾,小王爺才重用你.”

張德輝端著酒杯和周世豐碰了碰,對著眾人笑道:“中華重工有今日的地位,周掌櫃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眾人連聲附和,都在誇讚周世豐。

周世豐也不是傻子。

自己有能力,他不懷疑,並且有信心,可有才能的人多了去了,自己能出頭,就因為當初的機會。

而那個機會,的確是張德輝給他的。

不過周世豐的目的不是為了敘舊,他飲了酒,放下酒杯後,才露出鄭重的神情。

“當年中華重工採購煤礦的時候,其實我是要用更低廉的採購價的,但是被小王爺否了.”

周世豐把當初小王爺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這已經不是老新聞,在場的人都有聽過,並回應了感激的態度,他們也知道周世豐請他們的目的。

但是知道歸知道,交情就是這麼打下來的。

眾人你一言我一言的敘舊,很多事情就這麼被無形的解決,第二日,北平煤礦行業協會也發出了通告,全力支援小王爺的《告工人書》,並且深信小王爺不會虧待商人們。

然後是煤礦行業協會,北平鐵道建設商團,軍戶經濟合作社等組織,都陸續發表了通告。

彷彿一夜之間,商人們之間的恐慌就消失了,至少明面上看過去是如此。

技術報早已對外發行,北平有實力的人都會訂閱,包括各衙門,有的衛所也會訂購。

王府自然也有。

朱棣看了技術報上的內容,陷入了沉思,在他的前面,坐著的還有姚廣孝。

姚廣孝是方外人士,又不在長史府任職,加上姚廣孝的才能,兩人相處的時候,又像君臣又像朋友。

說是君臣吧,姚廣孝和朱棣沒有隸屬關係,說是朋友吧,但也沒那麼簡單。

“說實話,咱有時候認為咱瞭解了老大,可每每老大又能做出咱意外的行為.”

朱棣感慨道。

“阿彌陀佛.”

姚廣孝雙手合十,簡言道:“小王爺私心甚深,可公心更重,非常人也.”

朱棣挑了挑眉,老和尚對人心的揣摩端的厲害,很準確的形容出了老大性子。

老大幾年來的表現,還真是如此。

老大在自己的事情上,那是錙銖必較,很令朱棣不放心,可在公事上又大氣的很,讓朱棣都受動容。

這麼複雜的行為,竟然會出現在自己兒子身上,朱棣常常感嘆,這種性子對百姓是好事還是壞事。

因為優劣品性都很明顯,讓人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都說長兄如父。

可老大對兩位弟弟的行為,雖然這些年有了改變,但也達不到聖賢書中的要求。

倒是對家中的姐妹過分的寵溺,又好的過分了些,超過了聖賢的要求。

畢竟嫁出去的女兒,是人家府上的大婦,老大這麼寵溺,豈不是讓夫家難受。

對自己的妻子,老大又完全沒有新婚夫妻間的愛意,表現的太冷靜了,甚至在朱棣看來,有些冷血的地步。

畢竟他當年和徐氏,那可是如膠似漆寸步難離的地步,好些年才漸漸平靜下來。

朱棣很怕朱高熾走上他二伯的老路。

對妻子不好的行為,很容易迎來他皇爺爺的降罪,對他自己的名聲也不好。

秦王被彈劾的罪狀中,其中一條就有對王妃苛刻的指責。

想到這裡,朱棣憂心忡忡,返回王府後,專門交代了徐氏,他作為父親,可不好插手。

“兒媳婦還是不錯的,你兒子倒是做的不算好,你當母親的,要管一管.”

朱棣瞅了眼徐氏,小聲的說道。

徐氏莫名其妙。

“老大哪裡做錯了?我看老大很好啊,你在外面聽到了什麼.”

朱棣忍不住摸了摸下巴,詫異的看著徐氏。

是自己聽錯了嗎?

當年徐氏對他的要求可不是這樣的。

徐氏當著朱棣的面,誇著朱高熾道:“老大一點規矩都沒有立,兒媳婦在世子府中,什麼都是她說的算.”

“只需要每日來王宮問安,天下間的兒媳婦,還有比我們家好當的嗎.”

朱棣看著激動的徐氏,選擇了閉嘴,鬱悶的略過此事。

王宮外,北平城東。

練子寧手中也有份技術報,他的神情怪異,手中的技術報,來回看了整整三遍。

“以你的本事,什麼內容不是看一遍就記住了.”

工部的官員打趣的問道。

“我看的不是文字,而是燕王世子的德行啊.”

“哦?怎麼說?”

工部官員臉上露出了好奇,驚訝道:“你的確與人不同,同樣的內容,能被你看出花來.”

“北平能有今日的局面,燕王府世子果然非同尋常,絕對不是一般人.”

練子寧非常肯定。

他想過自己的行為被人全程盯著,也預料過王府的反應,但他預料錯了。

燕王世子做出的回應,讓他不得不佩服,論對百姓的胸襟,屬實難得。

工部官員笑了笑,練子寧的結論不足為奇,原以為會有什麼高見。

工部官員的目的是考察蒸汽機能不能在運河中發揮作用,他和練子寧不是一路人。

練子寧一行人的目的,終於被探清楚了。

很簡單,蒸汽機的名聲,傳到了應天府,終於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力。

如果蒸汽機的作用真如傳聞中那麼大,那麼京杭大運河的部分河道,可以利用蒸汽機解決不少的問題。

可又不那麼簡單。

練子寧是皇太孫一系的人,他出現在北平,在北平的一言一行都讓人無法忽視。

京杭大運河的問題,擺在了朱高熾的案臺上。

看完這份文書,朱高熾久久無言,對他的觸動很大,自己終歸小瞧了先民。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地獄下的鋼鐵

世井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