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蝴蝶的翅膀帶來的變化

任何文明的先進,一定是有方方面面基礎支撐的,絕對不是空中樓閣。

京杭大運河,也就是大明人所稱的漕河,在明初的時候,把元朝已淤廢的多段,包括山東境內,開始了全面恢復的大工程。

大運河作為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途徑半個中國,當然有無數的問題。

其中一個最難的問題之一,就是有多處的河段高低不一。

例如在白塔河地區,瓜洲地區,儀真地區等地方,漕河的水位高於長江水位。

那麼在入口處就需要改建。

傳統的技術是用石頭修建,形狀為斜坡,為了進入漕河,船隻首先要卸下貨物,由苦力將貨物沿著漕河搬運到岸上。

然後用絞盤把船隻提起來,靠著人力拖過斜坡。

這種古老的技術,效率低下,船隻在入口處等上十天半個月都不稀奇,而且操縱絞盤並不容易。

最大的雙重絞盤,需要高達一百人來合力操縱。

而船隻滑入水面時,因為落入低水位的長江產生的巨大沖擊力,非常容易毀壞船隻。

技術上不停的進步,面對諸多的問題,出現例如在船頭安裝上欄杆,並將堅固的草蓆系在船頭上,用來保護船隻。

朱高熾終於見到了幾名從應天府來蒸汽機工廠,進行考察的工部官員。

他們向世子行禮,在中華重工的總部,講述工部負責水利官員提出的新思路。

朱高熾聽聞後久久無言。

蝴蝶的翅膀煽動了。

讓本該在一百年後,明中葉出現,歷時二十七年修建完畢的巨大水閘工程提前問世。

工部的官員,想出了要在這幾處地方,修建巨大的水閘工程的計劃。

起到的作用是:讓船隻行駛入專門的水道,然後又透過控制水閘進水和放水,讓兩處的水平線保持一致。

不但節省了卸貨和重新載貨所需要的花費和時間,並且提高了船隻通行的效率。

每次開閘的過程,可以滿足上千艘裝滿漕糧的漕船快速透過,一日一夜可進百餘艘。

這項巨大且宏偉的工程,讓世界震驚。

明朝亡國後,清康熙四年,荷蘭使華團所寫的日誌,就有對這處工程的描寫。

後來勒康特傳教士和他的同事阿蒙爾德·蒙坦那斯,根據荷蘭使團的日誌的內容說道。

“如果不充分肯定中國人那無與倫比的能力,歐洲人是意識不到這些良好水閘的作用,和高大而厚實的防護欄的堅固性的.”

而技術當然不止於此。

因為水閘技術的出現,帶來的許多問題,又產生了諸多解決問題的新技術。

例如防止黃河攜帶過量的泥沙,在入口處超過漕河。

萬曆六年,總督河道的潘季馴上奏,拉開治河沙的大幕。

例如修建排水溝,安裝了控制洪水的閘門,制定分洪方案,洩洪區等,這套明朝的方案施行了整整四百年,貫穿了清朝。

對幾名工部官員的想法,朱高熾做出了支援的想法。

“江淮地區之所以經濟富裕,除了當地百姓的勤奮,也有密佈的水道,讓運輸成本大幅降低.”

“而運河的重要性,可以稱之為國之重器也不為過,對經濟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更是無與倫比的.”

朱高熾評價道。

幾名工部官員第一次接觸燕王世子,對燕王世子的作風非常的不習慣,但又覺得言之有物。

“蒸汽機加入到修建水閘工程中,說明了提議官員的敏銳性和主動性,應該獲得高度的讚揚.”

朱高熾詢問了此人的名字後,當著眾人的面繼續誇道。

幾人很是觸動。

“按照你們的計劃,要修建高十尺,底部寬五十尺,墩長兩百二十尺的水閘,只開關閘門所需要的力,只需要一臺蒸汽機就可以滿足.”

“而我認為,蒸汽機能起到的作用不止於此,你們可以多請教蒸汽機工廠的技術人員,充分結合水閘技術的需求,制定更多專門作用的蒸汽機.”

幾名工部官員,連忙說道:“我們在蒸汽機工廠,見到了許多沒見過的,可以發揮各種作用的蒸汽機,的確大開眼界,有了許多新的想法.”

朱高熾點點頭,滿意的說道:“對修建水閘工程,中華重工是支援的,可以派出技術人員去當地瞭解.”

幾名工部官員自然不會拒絕。

天下工匠都在朝廷的名單中,有名氣的工匠,自然都是寶,工部官員原本是高傲的,沒有把中華重工的技術水平放在眼裡。

可現實令他們醒悟。

中華重工的模式下,有無數的能工巧匠,並且充滿了好的想法,重要的是樂於表現出來。

“世子殿下,聽說中華重工下面的工程部,建造工程的能力很強,可否派去應天府,支援水閘工程?”

有官員提議道。

朱高熾掃了那名官員一眼,無法得知此人是否有其他的主意,但是朱高熾一口否決了。

不是他不願意出力,而是顧慮朝廷的模式。

朱元璋以農為本的國策不能說是錯誤的,但是朱元璋打造的生產模式和朱高熾不同。

朱高熾如果要用工程部修建水閘工程的話,則是在工業體系下,宏觀調控的手段。

而朱元璋用的是服役手段。

簡而言之,如果朱高熾同意了官員的請求,那麼朝廷可不會給工錢,而是要求服役。

在北平多年來,朱高熾好不容易才把服役的強度壓到了最低,可不會走回頭路。

至於說服朱元璋改變主意,朱高熾沒有這個信心,也不想節外生枝,他只想老老實實守著一畝三分地夯實根基。

所以朱高熾笑道:“工程部力有未逮,勉力為之,反而於民不利,不應勞民傷財.”

聽到世子的話,幾名工部官員露出錯愕的眼神,沒想到世子會以這種理由來反對。

不過他們也不能逼著世子做出他們想要的決定,在七分滿意,兩分失望,一分其他的情況下,幾名官員離開了中華重工。

第二日。

全體商業大會,在中華總部廠區的大會議廳隆重召開。

對於舉辦大會模式,中華總部廠區已經是得心應手,提前半個月調動了其餘部門的人手來佈置。

總部廠區的護廠隊,從五百人擴充到了一千人的規模,並且沒有集中。

而是在各個重要的工廠,根據工廠的重要性和規模來派遣護廠隊隊員。

為了保障全體商業大會的順利,總部廠區調來了上百名護廠隊隊員,協助大會的秩序和佈置。

幾百名來自各地的商人,有的大大咧咧的穿著綢緞,有的謹慎的穿著粗布衣裳。

他們好奇的觀望四周,打量周圍的景緻,許多人第一次參加這種會議。

大會議廳,採用各種傳統擴音技術,保證臺上說話在角落也可以聽得見。

採用水泥材料的建築,窗戶上是明亮的大玻璃,掛著紅色的窗簾,青磚的牆壁上,刷著光亮的白漆。

在牆壁上,還掛著各種畫。

有《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洛神賦圖》等畫作的仿製版。

在會議未開始的時候,不少人站在牆壁前,被牆上的畫作所吸引看得入神。

人群中的工作人員來回的穿梭,盡力告訴每個人會議上的規矩。

如果有三急,請默默的從座位離開,繞到兩旁往後走,在後方的大門外建有公廁。

每個座位前方桌面上的茶杯,是用沸水煮過消過毒的,杯中已經裝了茶水,可以放心飲用。

並且會有專門倒水的工作人員,在會議中,會按照時間來添水等等細節。

其實在門口的宣傳欄上已經寫的明明白白,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去看的。

為了避免出現任何事情,中華重工的工作人員精益求精,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終於。

整個會議廳已經來到了不少人,許久沒有再進新人,而開會的時辰也到了。

沒有多餘的動作,朱高熾身後跟著一幫人,從大門口走入,前排的人們都停止了交談。

聲音的消失往後蔓延開來,人們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視線投入到前方。

臺上。

只有一個豎著的紅木臺子,王仁充當會議的主持人,第一個上臺,向臺下打起招呼。

“首先,歡迎第二屆全體商業大會的召開.”

“嘩啦啦.”

在部分人的帶動下,所有人鼓起掌來。

王仁等掌聲停了,笑著繼續大聲說道:“其次,感激每位繁忙中抽出時間,來參加大會的各位.”

這一次,會議廳中的掌聲熟練了起來,不需要有的人來帶動,人們都知道該做什麼。

商人畢竟是商人,走南闖北的經歷,論對新資訊的接受程度,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擬的。

最後,王仁才開始念正題。

“煤炭是資源型產業,具有能源和工業原材料的雙重屬性,是工業發展的燃料.”

“是支撐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能源,對煤礦業的支援,中華重工未來仍然會給出最堅定的支援!”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人,別走

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