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告工人書

大興縣,東北臺村。

從北抵達,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筆直的直道,往南行走下去,道路兩旁開始出現工廠。

越往裡面走,工廠的規模越大,分支的道路也越來越多。

原來土地上的房屋不見了,當地有名的“鐵渣橋”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鋼筋水泥直橋。

廠區中,有許多的攤販,而總部的宿舍區也是擴建了又擴建,提供工人們住宿。

宿舍區的樓房修建的越來越高,最新的一棟房子,修建的高度超過了二十米。

在建築的上面,搭建了起重機,利用滑輪把地面上的建築材料,運送到樓層上。

外圍新的建築高,裡面老的建築反而高度低,走到這裡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最高的建築。

總部核心區的鐘塔。

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廠區的道路上,時不時經過按照路線行駛的馬車,人們可以免費乘坐。

畢竟總部區佔地規模太大了,而廠區內的馬車,可以加快人們的行動速度,提高生產效率。

在宿舍區的東邊集市,還修建了二層的水泥建築,招牌上寫著中華重工大酒樓。

大酒樓的消費水平很高,普通的工人一般是不會來此處消費的,多半是富裕的人用來接待。

而現在大量的商人湧入總部廠區,財大氣粗的商人們,讓中華重工大酒樓供不應求。

外櫃的管事們,會請他們從外地趕來參會的重要合作伙伴吃飯,更多的是商人們請中華重工的管事們吃飯。

蜂窩煤商會,軍戶經濟合作社,煤礦行業協會等組織,一口氣在中華重工大酒樓包下了包間一個月的使用時間。

因為路途和訊息傳播速度等原因,許多商人提前來到了總部,還有不少的商人還在途中。

提前來的商人們,當然有他們的算盤,靠著這個機會,和中華重工的管事們聯絡交情。

中華重工大酒樓是最好的去處,可位置有限,導致北平城中的餐飲業生意火爆了起來。

大量商人們,特別是大商會,不但東家來了,還會帶著掌櫃以及管事。

這些人有錢,也願意花錢,刺激了北平各行各業的活力,讓不少商家多賺了不少的錢。

錢只有流通起來才能發揮作用,不能流通的錢,和廢紙一樣沒有任何效用。

而巧合的是,在這個緊要的關頭,從應天府工部來了幾名官員,他們要考察蒸汽機工廠。

為首的人叫做練子寧。

“此人洪武十八年的科道榜眼,因為文章中強國富民之道深受重視,雖然在翰林修撰,但聽說已經在工部觀政,必定大用.”

對於應天府來的人,要考察蒸汽機工廠,朱棣沒有出面接待,而是交給了朱高熾。

金忠打聽到來人的跟腳,第一時間彙報給了朱高熾。

朱高熾知道練子寧是誰。

此人是建文忠臣,是位有氣節的人,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的權利,只需如常上朝不說話即可。

在臺階有的情況下,仍然強出頭當文武百官面辱罵朱棣,無論他的行為後世人如何看,但是此人是有他的志的,並且甘願付出生命。

對這種人,朱高熾很頭疼,因為這種人不怕死。

連死都不怕了,那麼在世上,還有什麼力量可以屈服他呢?只有他心中的大義。

“他的目的是什麼?”朱高熾鬱悶的問道。

金忠搖了搖頭。

“此人守口如瓶,很難從他的身上得到有用的訊息,不過透過與其餘官員的接觸,好像是要買蒸汽機.”

“買蒸汽機需要他們親自來一趟?”朱高熾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

金忠回覆道:“姚廣孝已經出面派人去應天府打探,但是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雖然知道練子寧此人,可現在此人的行為,在歷史上是沒有的,沒有可以借鑑的朱高熾,非常的不爽,有種事情脫出掌控的煩躁。

“仔細盯著此人,有任何跡象都要最先告知我.”

朱高熾謹慎的交代。

在北平。

練子寧一行人住在驛站,布政司的官員前來邀請了他,被他拒絕了,仍然留在驛站提供的客房。

現在的練子寧品級還不高,還沒有成為三品的官員。

但是官員的升遷是有跡可循的。

此人高中榜眼,名氣又大,在天下最能養望的翰林院做事,出來起步就是別人的終點。

所以別看現在的練子寧官位低,還只是一名御史。

可御史本來就清貴,只要是官場上的人,都知道此人只要不出意外,正常的升遷情況下,遲早成為一方大佬。

所以無論是布政司,還是驛站都不會慢待練子寧,哪怕是朱棣,雖然沒有親自接見,也讓長史府的人以他的名義去探望了此人。

起步就是一般人終點的練子寧,做事底氣當然也與眾不同,在北平城中,練子寧顯得很隨意。

他對北平的很多事都感興趣,比起其餘從應天府來的官員,他更像無所事事。

在西山的礦場上,他觀看了礦井的日常工作,親眼看了蒸汽機抽水的運作。

還客氣的詢問了幾名曠工。

他們在礦場上工作了多久,每天的工錢是多少,每天工作多長時間,對現在的生活是否滿意云云。

問的人多了,總有些膽大的。

有名年輕的工人很不滿,“都是工人,我們不如別人.”

那名工人臉上的嫉妒,令練子寧提起了興趣。

他在老百姓的面前,一點架子也沒有,比工人們遇到的官員都要和氣,獲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所以練子寧又問了很多的問題,工人們回答的內容也越來越多。

“中華重工好啊,可只對他們的工人好.”

“中華重工畢竟只是商家,又不是你們的東家,還能管到你們不成.”

練子寧好笑的說道。

練子寧的話,讓工人們有太多反駁的慾望。

“中華重工不是商家,是王府呢.”

“哦,這樣啊.”

練子寧“恍然大悟”,顯得很孤陋寡聞,彷彿剛知道一樣。

北平有親民的好官嗎?應該是有的,可也不是每個老百姓都能遇到的。

礦場的工人們,現在只遇到了練子寧,練子寧和老百姓拉家常的舉動,讓工人們很是感動。

甚至有個人,竟然說道:“我們都是老百姓,中華重工卻要分你我,難道不應該一視同仁.”

“這話說的有水平啊,你讀過書?”練子寧滿臉的驚訝。

那工人面紅耳赤,興奮道:“以前在社學讀了兩年書,因為家裡窮,也就認得了些字,不算讀過書.”

練子寧誇道:“讀書好啊,讀書能明理,明瞭理,人才能像個人,你既然認得字,就應該比旁的人懂道理,知道讀書的好處,砸鍋賣鐵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讀書.”

又問道:“你成親了沒有啊.”

“還沒有.”

那工人不好意思的說道。

“娶妻要娶賢,不要看重其他的方面,能有個好妻子,家庭才能興旺.”

練子寧和工人們說話,說的話,工人們都愛聽。

一直到練子寧走後,管事們才敢上來,工人們戀戀不捨的送別練子寧。

這個時候,才有老成的工人,數落剛才的年輕人,怎麼能亂說話呢,萬一傳了出去惹來了是非如何是好。

那工人一言不發,雖然臉上有些後怕,可他不後悔和練子寧說的那些話。

在“穩重”的人眼中,年輕工人的行為很“輕佻”,極容易為自己惹禍。

可正是因為世界上有無數這樣的年輕人,因為他們“抗爭”的行為,世界才不斷的進步不是嗎。

所有人都在從這些年輕人身上獲得好處,享受社會進步帶來的福利,真應該高高在上的評價他們的行為嗎。

礦場上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傳到了朱高熾的耳朵中。

朱高熾嘆了口氣。

是的,世界充滿了“阻礙”。

如果換做別的人,會輕易放過這名年輕的工人嗎?朱高熾不知道,但是他認可這名年輕人。

雖然年輕人不滿的物件是自己。

“誠然,這名年輕人的抱怨是對的.”

朱高熾當著眾人的面,認可了這名年輕人。

朱高熾有這個胸懷。

因為他的確在為人民著想,畢竟他的人生觀,成熟的教育體系下,活了半輩子,如果連這點道理都活不明白,那就是白吃了幾年的乾飯而已。

練子寧的行為,觸動了朱高熾。

無論練子寧抱著什麼目的,工人們認為中華重工就是王府的行為,並不會因為名義不同,工人們就看不出來。

百姓們受限於資訊的掌握,對許多事看不明白,但不代表百姓們是傻子。

任哪位英雄豪傑,誰又不是從百姓們中走出來的呢。

而朱高熾不怕工人們不能理解他,因為工人們受限於資訊,只需要把道理跟他們說透,老百姓才是最能明事理的人。

說幹就幹。

朱高熾第一時間給予了回應,沒有什麼套路,直面工人提出的問題,給出最真誠的回答。

在全體商業大會召開的前夕,朱高熾親筆寫了一封告工人書,發表在最新一期的技術報。

忘記定時釋出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不出來了的新書

絕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