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你們要不要做人

北平府。

中華重工的宣傳程度越來越強,同一片土地上,同樣的聲音出現的越來越多。

高層的人們裡,其中的一些聰明人看到了蘊含的變化。

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朱高熾沒有打算返回大寧,他在大寧的意義並不大,相反在北平坐鎮更有利。

調研司自從成立以來,作為新生的部門,很快就成為中華重工的核心職能部門。

賀寬所在的部門,只是調研司下眾多部門中的普通一個。

職能之一。

按照小王爺的話說,調查收集產業資訊,為產業升級提供詳細的資料。

從大寧回來後的朱高熾,召集了許多高層管理者,進行一場內部研討會。

在這種局勢下,很多人不理解朱高熾。

大寧的戰事氣氛的激烈程度,可以說是朱高熾一手組織起來的,如今卻放著軍國大事不理,竟然浪費時間去談起了經濟?

“雖然我提議的產業升級理論,並且讓調研司統計各廠資料,實際上在我看來,這個產業升級並達不到標準.”

“只是因為我們工業底子薄弱,所以小小的進步,就有很大的變化而已.”

朱高熾是中華重工發展的理論先生。

甚至可以說,參加會議人能以朱高熾的學生自居。

不過中華重工不講這套,沒有形成這種風氣,顯得要更大氣些,追求的是制度管理。

制度有冷冰冰的,也有充滿了溫馨的。

制度的好處不是制度本身來決定,而是制定制度的人來決定。

數十位高層管理者,拿著筆記本,用著細毛筆,沾瓶裝的墨水,仔細的記錄筆記。

他們有普通工人出身,有舍人出身,有童生出身,也有秀才出身,乃至商人出身。

最早的一批管理者,許多人止步在半路上,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跟上了中華重工的發展。

許多人是加入中華重工後,靠著自己的才能,後來居上擔任了重要的崗位。

例如蔡文、馬林、嚴中正這些人。

在朱高熾眼裡,這些人不比後世的一代接替一代,三代人努力出來的企業管理者素質差。

至少這些人是靠著才能走上的工作崗位。

無論是他們的智商或者情商,都要超過那些人,缺的不過是對後世社會的熟悉。

但這是大明。

還未正式進入十五世紀的時代。

他們對大明熟悉即可。

那麼這個缺點就不是缺點了。

“產業升級的意義巨大,特別是新的提高生產效率的技術出現,例如刀具廠各類提高生產效率的新機器.”

“原來需要一千名精湛手藝的工人完成的生產任務,現在只需要一百名合格工人就能完成.”

“不但創造了更大的利潤,也極大的增加了產量.”

“那麼這節省出來的九百人力怎麼辦呢?”

“這九百人可以建設更多的工廠.”

“他們可以去建設生產機器的工廠,例如刀具工廠使用的新機器,這些生產機器的工廠,會讓機器變得便宜,讓更多的工廠使用新機器.”

“這就叫做產業升級.”

許多高層管理者臉上露出迷茫。

太多的不解。

小王爺的話聽起來有道理,可實際想來不是那麼回事。

生產機器的工廠才需要多少人,遠遠無法消化原來工廠提供的崗位多餘出來的人。

朱高熾嘆了口氣。

這就是為什麼西方國家懼怕中國模式的原因。

二十年。

誰敢想只二十年。

產業升級自然會遇到很多很困難的問題。

從原本的生產服裝襪子帽子,到生產輕電子加工,逐漸到生產家電,生產化工……

國外工業商品的市場份額,逐年被國內工業商品取代。

空調,洗衣機,電視,手機,汽車,發電機,發動機……國產定型機,國產印染機,各類的國產裝置。

要知道二十年前。

這些工業機器可都是外國品牌牢牢佔據國內市場,世界上也是如此。

而二十年後。

只國內的一家叫做遠大的企業,連美國國內的空調市場佔額就高達了百分之四十!

美國喊了一個世紀的自由貿易口號,這個核心策略受到了威脅,他們玩不下去了。

他們掉轉頭,開始撿起了貿易保護,這個當年他們最痛恨英國,痛批英國的方式。

分配社會資源生產模式,這個手段的威力實在太大了。

所以朱高熾並不擔心工業化在北平的發展速度。

許多人覺得在宋以後施行工業化很難,是因為他們不瞭解古代的技術水平和識字率,以及社會生產力。

更不瞭解偉大的中國工業革命的厲害之處。

他們以西方工業革命的經驗去試著瞭解經濟發展,自然就會覺得阻力會很大,發展會很緩慢。

所以對於這些困難,朱高熾只需要使用老辦法,繼續最佳化調節社會資源社會分配。

當然沒有指望達到後世的高度,甚至二十年內,能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才是朱高熾的目標。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都不是大的問題,這是西方人說的。

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技術,實際上是對世界歷史上原有技術的總結和改進,沒有質的變化。

包括蒸汽機。

許多人甚至認為只有出現了橡膠技術,保證了氣密性,才能發明出蒸汽機。

沒有了解過紐克門蒸汽機和瓦特蒸汽機,也沒有真正瞭解過那個時代的知識。

而瓦特蒸汽機的核心部件,卻是用最簡單的生鐵製造,並不是當時最好的材料。

相反。

現在大明的蒸汽機,有的部件用了五鍊鐵,有的部件用了九鍊鐵,有的部件根據需要使用的生鐵,從使用壽命上來看,反而比瓦特蒸汽機更先進。

“從中華重工指導目標來理解產業升級會遇到的問題,你們才能得到清晰的認知.”

“中華重工追求的不是利益,利益只是手段,目的是對社會資源的分配.”

朱高熾又說了一遍。

許多人恍然大悟。

他們從商人的角度去想這個問題,肯定是想不通這個問題的。

經過小王爺的提醒,很多人明白了自己該怎麼做。

密雲分割槽。

刀具一廠。

原來有四百餘名工人,專門用來生產軍刀,完成軍工聯合辦分配的訂單。

隨著新機器和流水線制度的成熟化,只需要一百名工人。

這一百名工人還包括了倉庫和搬運工人等。

當流水化生產線正式執行後,有近三百人無事可幹,離開了車間,茫然的呆在工廠。

不久。

他們聽說要調去新的工廠,好像是專門生產蒸汽機槓桿錘的廠子。

“唉.”

“有了新的去處,怎麼你還唉聲嘆氣的?”

“他家裡廠子近,去了新的工廠,離家就遠了,他肯定不高興.”

“你們懂個屁.”

那人憂心道:“那生產蒸汽機槓桿錘的廠子,能需要我們這麼多人?”

“原來你操心這啊,你不懂,不只有蒸汽機槓桿錘工廠,還有好多生產別的機器的工廠.”

那人露出鄙視的眼神。

“就算有這麼多機器工廠,那也豈不是和我們淪為一樣處境的人也越多,你自己想想這個道理.”

那人的說法,驚醒了其餘的人們。

他們擔憂了起來。

只半個月,刀具一廠工廠風氣下滑的厲害。

哪怕最近收到總部的通知,號召全廠學習五壯士精神的活動,也沒有引起好的效果。

調研司的工作人員投訴了刀具一廠。

“該廠學習五壯士精神活動施展工作不利,工人們懷有意見,導致工廠風氣散漫,作為工廠負責人視而不見,沒有主動解決問題,更沒有主動關懷工人們的心理建設,可見該廠負責人脫離工人階級,沒有發揮主動性,不具備責任感……”

很快,軍工聯合辦的調查人員來了。

最後給出了結論。

“調研司投訴經過聯合組詳細調查,情況確認屬實,但考慮該廠負責人做事勤勉,在工人中有良好聲譽,不少工人為該廠負責人說話,對上級部門分配任務常年優異達成,因此只給予警告處分,希望該廠負責人勇於承擔錯誤,改正自己態度,繼續帶領刀具一廠的全體工人們,不辜負總部期望,不辜負工人們的信任,不辜負工業化發展道路.”

……

刀具一廠很快舉辦全廠工人大會。

四百餘名工人在工廠的平地上,工廠廠長站在椅子上,大聲的向工人們講話。

“五壯士的高尚精神,是我們要學習的物件,難道我們廠的工人,連這點道德水平都沒有嗎?”

“兄弟工廠們比我們做得好,這讓我感到了恥辱!我很恥辱啊,連飯都吃不下.”

“不是因為我被警告了,而是因為兄弟工廠們的兄弟們怎麼看我們刀具一廠!”

廠長激動的說道。

“我知道廠子裡最近有很多不好的言論,我想著大家都是工友,抱怨幾句沒有什麼問題.”

“可千不該萬不該,連道德都不要了嗎?”

道德。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追求。

在有的時代,道德是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要。

在有的時代,道德不如自己的享受重要。

“工廠什麼時候會忘記工人?不要去懷疑工廠!更不要因為懷疑工廠,就拋棄了自己的道德和良知.”

“學習五壯士精神,和你們口中的苦惱是沒有衝突的,傳出去你們還抬得起頭嗎,要不要做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國大混子,篡改扶蘇老爹勸諫書

椰子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