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謀奪秦王府兵權

陝西,山西兩地負責人和高層管理者返回了北平。

朱高熾親自安排。

在會議中。

朱高熾提出了對他們的要求。

“陝西李伯升做的很好,軍戶經濟合作社,趁著目前良好的局勢,必須要在陝西全面開花.”

“包括山西方面,雖然阻力比陝西要大,但不能因為有阻力就放緩了發展.”

“此次父王得旨負責巡視北境邊防,我已經向父王要求,不會只停留在北平,會藉助這個機會去陝西和山西一趟.”

歷史上的朱棣表現的太老實。

雖然給了他這個權利,但他直接出兵大寧外,短短兩個月就消滅了敵人,然後返回北平。

不會“養寇自重”啊。

朱高熾不會養寇,但是要自重。

“你們更不要錯過這個機會,藉助燕王威勢,在陝西和山西把以往遇到的阻力,能解決的儘快解決,不能解決的想辦法解決.”

“我已經要求過父王,你們在當地有什麼問題,燕王會全力配合你們.”

下面的人面面相覷。

這話怎麼聽怎麼怪呢。

什麼叫燕王全力配合他們?

李伯升拿著筆出神,忘記了記錄。

燕王啊。

他有資格讓燕王配合自己了?

小王爺說話可真沒有顧忌,和當年一樣,物是人非,唯一沒有變的就是小王爺,倒是讓人感嘆。

朱高熾很早就盯上了陝西和山西的兵權,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秦王的死,以及晉王也會死。

加上此次燕王獲得更大兵權的機會,讓朱高熾可以利用中華重工來伸出手。

從制度上,朱高熾拿不走兩地的兵權,他也沒有指望從名分上來獲得兩地的兵權。

真要是這麼做,別說朝廷容不得,就算是朱元璋也不會同意。

直接南北兩國得了。

山西不只是山西,還有個山西行都司。

陝西也不只是陝西,也有個陝西行都司。

和北平有個北平行都司一樣,地盤大的很。

在兩地發展工業化,不但是為了擴充市場,更是為了掌控兩地的軍權,能控制多少是多少。

兩地二三十萬的軍隊,哪怕隻影響到一萬軍隊,也比沒有強不是,總比歷史中保持中立的好。

相比較北平南邊隔壁的山東,西邊的陝西和山西的軍隊是有機會拉攏的。

朱高熾在大興開會的同時,北平城中的燕王府,朱棣已經忙著去山西的事情。

金忠去忙著軍工聯合辦的差事,朱棣眼神複雜的看著葛誠。

葛誠低著頭。

“孤還是信任你的.”

朱棣嘆了口氣。

葛誠不說話。

他現在說什麼都不合適,還不如保持沉默。

“老大提醒了咱,旨意上說的是讓咱巡邊各地。

其實咱也知道,只不過考慮三哥的心情,怕三哥誤會咱,所以本沒打算去山西,山西去不成,更不提隔了山西的陝西.”

“相信晉王能理解燕王.”

葛誠拱手說道。

朱棣搖了搖頭,“你沒有和咱那三哥打交道,不知道咱三哥的脾性,他可不是大方的人,其實這些年他一直對咱不滿,認為咱壓了他一頭,咱也沒想過和他比.”

不比也要比。

晉王和秦王藩地相連,同樣負責一省之兵權,他們就算自己不比,外面的人也會比較。

比來比去就會有高低。

葛誠理解朱棣的苦衷,哪怕有聖旨,朱棣也不想兄弟之間反目。

但是有了小王爺的勸阻就不同了。

聖旨加上小王爺,讓朱棣改變了心意,他決定真正按父皇的要求巡邊各地。

這道旨意,無疑是朱元璋對朱棣的信任和認可。

從當年朱棣第一次出征,配老將充任大將軍扶持,到朱棣獨領軍隊出遼,乃至今年下旨巡視各地,成為了元帥一樣性質。

至少現在。

整個北境,燕王的權勢和威望,已經超過了所有人,包括他的三哥晉王。

秦王活著的時候,權勢最巔峰也沒有達到這個地步,約束在一省之內。

“王爺有旨意在手,身負皇命,晉王應該理解,也必須理解.”

葛誠意有所指。

朱棣既然下了決定,就不會再顧忌那麼多,但他還是不放心。

“老大的膽子太大了,王妃又放縱他,思來想去,整個北平府,也只有你能勸阻他.”

“孤離開北平後,你要盯著老大,如果老大要做出格的事情,你需告誡他.”

以前朱棣離開過北平,每回讓朱高熾代管北平。

此次不同。

朱棣離開的距離遠,離開的時間長,整個北平目前的態勢,可以說沒人擋得住朱高熾。

他有些擔心。

因為朱高熾不是守規矩的人,從老大創辦中華重工以來,一直做的事情就是打破規矩。

能力越大破壞力越大。

現在的朱高熾,能力已經大到了朱棣要小心的地步。

他怕朱高熾真的做出超格的事情,引起了他皇爺爺的憤怒,那時候自己都很難護住他。

當一位好父親真不容易,操碎了心。

朱棣臨走前,對葛誠千交代萬交代,還告訴一些老將領要穩重,不要學年輕人急躁。

……

第二日。

李伯升返回陝西前,被朱高熾單獨叫去。

“陝西的情況和山西不同,不同在哪裡呢,我分析過,陝西秦王府和當地官府爭鬥勢如水火多年.”

“導致當地文武矛盾很深,所以哪怕現在的秦王府已經失勢,可當地衛所對官府很不滿,讓兩者之間的矛盾延伸了下來.”

“這個矛盾不是輕易可以化解的,所以你在陝西開展軍戶經濟合作社,充分具備這個條件.”

“而且我判斷,當父王抵達陝西時,會有不少將領選擇押注父王,蛇無頭不行,秦王府又靠不住了,他們想要保住自己的權利,必定需要新的靠山.”

朱高熾一臉認真。

陝西非常重要。

山西的晉王雖然也會死,可死的有些遲了,而且晉王和當地官府的矛盾不像陝西那麼激烈。

這樣會導致對山西軍隊的影響變得無力。

只有控制了陝西的兵權,從東西兩邊施加壓力,在晉王死的時候,能用最快的速度倒逼山西的軍隊投靠燕王。

換句話說。

掌控了陝西,就有機會掌握山西。

李伯升露出遲疑。

“小王爺的計劃是好的,只怕實際沒這麼簡單.”

“所以我才派你去陝西.”

朱高熾拍了拍李伯升,鄭重的說道:“我知道會有很多問題,不會一帆風順,你盡力而為.”

李伯升的身份和成長經歷,讓他最合適。

此人是舍人,才能卓越,既懂中華重工,又懂衛所,還熟悉上層交流方式,比別的人更具備優勢。

朱高熾還想過袁容。

只是袁容身份特殊,身上燕王府標籤太顯眼,反倒不如李伯升做事方便。

李伯升點頭,“小王爺放心,陝西方面,屬下全力以赴.”

“你儘快放手去做,什麼手段都可以使用,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去除心中的顧慮,需要誰配合儘管提出要求,哪怕是燕王,我也會讓燕王配合你的.”

李伯升不敢說話了。

聽小王爺的話,彷彿他才是北平的掌控者一樣。

至於燕王父子之間的日常,李伯升不瞭解,也不想去了解。

送走了李伯升,朱高熾又在大興見了軍工聯合辦的人,和金忠在一起討論軍籍工人輪換開往大寧之事。

自從朱高熾從大寧回來後,還沒有在王府過過夜。

哪怕是回去王府見朱棣,也是匆匆而去匆匆而返,彷彿忘記家中的郭彩蓮了。

為了這個機會,朱高熾準備了許久,太多的事情要在這個時期內佈局完成。

而中華重工的發展本身也有許多的事物。

時間的寶貴,朱高熾有了深刻的認知,不敢浪費一絲一毫,恨不得用金錢來買時間。

包括民心。

“告全體工人,百姓書.”

“為積極宣傳五壯士精神,充分提高社會素質水平,鼓勵民間社會風氣增長.”

“中華重工技術報,生活報現面向全社會,徵集相關道德故事文章詩歌,無論任何載體都可以投稿.”

“透過稽核的內容,每篇會給予高額稿酬,根據長中短內容,分別制定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鼓勵獎,另外發放獎金.”

“一等獎一名,獎勵一百兩白銀,二等獎十名,各獎勵十兩白銀,三等獎二十名,各獎勵五兩白銀,鼓勵獎五十名,各獎勵二兩白銀.”

……

“告全體工人,百姓書.”

“為積極宣傳五壯士精神,充分提高社會素質水平,鼓勵民間社會風氣增長.”

“北平大劇院現面向全社會,徵集相關劇本,音樂任何文化形勢的內容……”

……

技術報,生活報之後,出現了新的報刊:社會報。

第一家歌舞院成立。

“為充分建設社會文化精神文明,深州大劇院向志同道合,有特殊才能的廣大人士發出邀請,加入深州大劇院……”

真定府深州縣,開設了第一家劇院。

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全面發展,互相吸收多餘人口,有利支援生產鏈最佳化。

北平化工廠在天津北塘開業。

所有焦炭煉製工廠的副產品氨水,運輸到化工廠集中生產製作成化肥。

有利的提高產量,避免了生產危險。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爭之路:我有移動武器庫

北方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