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工人時代

技術報

最新的內容,刊登了朱高熾的文章。

“從秦漢研究百草,到唐朝時出現的新式農具曲轅犁和筒車,乃至宋朝引進的占城稻在江南推廣.”

“先民的技術成果,讓中國農業產量得到永久性的提升,為農業發展打造了有力的基礎.”

“奠定了千年以來的農業格局,在這份基礎上,土地上已經誕生了多餘的人力.”

“宋朝高度發達的城市人口,就是在這個基礎上誕生的.”

“多出來的人口,繼續束縛在土地上,不但不會讓土地多出更多的糧食,反而讓人均糧食下降,也就是人均生產財富降低.”

“不改變這個現象,人們會越來越窮困,因為他們能分配到的生產資源會越來越少.”

“只有發展工業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透過把富裕人口吸收到工業之中,有利開發自然資源,促進社會生產力,最終提高社會生產資源.”

“在社會資源總量提升中,不但保證了人均財富,還會大大增加人們的財富.”

“土地的產出是有限的,而工業的發展是無限的.”

“投入工業的人越多,工廠會越規模化,越發成熟化,有利的促進技術的發展.”

“眾多的新技術,會讓生產效率提升,成倍增加社會生產資源總量.”

“這些生產資源總量,需要透過調節分配,讓社會中每個人,都分到他該有的生產資源.”

……

這是一篇很高深的理論知識,對當前的大明來說,是很新奇的,加上出自朱高熾之手,引發了許多人的興趣。

如果沒有現實參照物,那麼理論只是理論,沒有下層支援,會顯得很空洞。

但是朱高熾已經創辦了中華重工,打造了中華重工體系。

那麼結合中華重工的現象來印證這篇理論,就能讓人們清晰的解釋,為什麼北平的百姓越來越富。

在朱高熾的文章下,還有幾篇來自調研司的資料,採集於北平各地農村。

田畝產量,一戶人家理論上可以種植的田畝數,以及這些田畝數可以生產多少糧食。

在北方夏麥秋粟,還有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在南方水稻為主,豆料為輔。

南方的畝產年產量要高於北方。

各地的實際情況都有不同,北方有的地方是一畝全年產量在兩石頭,南方有的地方一畝全年產量是三四五石不等。

要知道,哪怕十四紀的英國,畝產量也才九十七斤,而漢朝的畝產量就已經遠遠超過英國。

朱高熾發表了工業發展重要性的理論,能獲得多少人的支援,他不得而知。

現在的他,奉朱棣之命,第一次親自帶領軍隊,雖然規模不大,可畢竟是首次。

為了保障朱高熾此行的順利,更不容許失敗,朱棣精挑細選,任命唐云為朱高熾保駕護航。

從燕山三護衛中,挑選出了三千精銳騎兵,並派出駐紮密雲的石匣營,任命丘福為先鋒大將。

朱高熾最後還帶上了兩個弟弟。

衛所挑選軍隊,以及都司準備糧草,並下發公文沿途各衛,由軍工聯合辦出面,維持軍隊乘坐鐵道事宜。

在這個過程中,朱高熾召集中華重工的幾位大掌櫃,開了一場小會議。

“在這個緊要關頭離開北平,我是不願意的,但是父命難違,等我離開後,會有很多人失望.”

朱高熾面色平靜的說道。

王府的實力提升,一定會引起諸多的反彈,王禮的舉動,既有社會矛盾的原因,更有來自官府對王府的打壓。

最開始因為太子死,加上朱棣在北平的威信,中華重工在北平的誕生比較順利。

在初期發展中,刁難因為秦王和晉王恢復兵權而告終。

再後來。

中華重工規模越來越大,出現了李學顏來北平“興風作浪”的動作,在即將下一步的時候。

以三王領兵外出,終結了又一次的“刁難”動作。

乃至中華重工向外省開拓,引來了練子寧這位未來的大佬,隨著秦王死而告終。

這叫做什麼?

可以叫做國運。

例如後世的中國,因為“國運”加持下,許多外部的刁難都被無形化解掉了。

現在的中華重工,已經毫無疑問是北境三省的巨無霸,如此體量蘊含的威力,許多明智的官員都看得見。

王禮打壓中華重工,不代表他蠢,他固執。

可能正因為他聰明,看見了其中的威力,才會態度越來越激烈,隨著他上任北平以來。

從開始的磨合,到疏遠,到現在的反對,是隨著此人對中華重工的瞭解而變化。

在外人看來,是朱高熾的運氣。

現在面對官府的出手,王爺選擇了退讓,連世子都派去了大寧,那麼許多人看來,世子的好運氣好像結束了。

但是朱高熾不這麼看。

他的種種舉措,都是建立在對未來的瞭解上。

正因為他穿越為朱高熾,才制定出的計劃,如果自己穿越的不是朱高熾,例如是秦王的兒子,或者晉王的兒子,又或者是普通人,他會制定不同的計劃。

所以朱高熾對現在遇到的問題,並沒有放在心裡,因為此次大寧之行,雖然從朱棣變成了自己,但是敵蹤可不會變。

朱高熾需要在歷史的節點發生的前一刻,自己的離開,不讓中華重工的發展受到影響。

“這其實也是對中華重工的挑戰,新的危機下,中華重工能不能憑藉自己的力量,解決這個危機,並且還能有力的發展.”

“你們作為中華重工的大掌櫃,需要面對這次挑戰,並且期待你們呈交給我一份完美的答卷.”

中華重工是一個控制了煤礦能源,鋼鐵能源,大型工廠,配備有軍工廠,船廠,影響衛所和百姓,掌握民生資源,自身有大量軍籍工人,甚至在旅順有槍桿子的一家“哥斯拉”!

儲備了各行各業優秀的人才,和北平,山西,陝西三省官府,乃至衛所和民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的存在。

只靠中華重工的資本,就是一股無與倫比的力量,何況中華重工不只是掌握資本。

和王禮扳手腕,可以看看中華重工自身的力量,是否可以對抗一省按察使司主官。

如果成功,那麼朱高熾會更有信心。

反之,朱高熾則要考量,中華重工在哪一步還有欠缺和短板,導致這麼巨大的力量還會失敗。

周世豐,徐寧等人,萬萬沒有想到小王爺會說出這種話,驚訝的合不攏嘴。

他們從來沒想過對抗官府。

面對按察使司的打壓,他們仍然等著王府出面來解決,並沒有做出應對措施。

“小王爺,如果中華重工自身出面來抗衡王臬臺,恐怕傳出去,會引來更多的猜忌.”

周世豐老成持重,憂慮的說道。

他的說法,引起了其餘人的同意。

朱高熾不以為然,“中華重工是當下時代裡,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一方,是正義的一方.”

“中華重工的最終作用,不只是一家企業這麼簡單,需要扛起時代重任的.”

“在如此崇高的目標下,必定會引起許多衝突,王臬臺只是最先跳出來的而已.”

簡而言之,工業化中的工人時代。

後世西方工人的福利和待遇,不是資本家和西方國家賞賜的,而是西方工人自身爭取來的。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而部分國家採取的政策,是直接把工人力量定義為國家領導力量。

朱高熾當然不會重蹈覆轍,中華重工會成為大明的政治體系重要一員。

中華重工未來可能會拆分,甚至拆分到全國,但是代表工人力量的代言人,必定會站到政治舞臺上。

這種社會權利的變革,會比當下會更加的激烈。

必定會與依託土地出生的統治階級,發生激烈的矛盾,世界是這麼發生的。

其中會有很多的讀書人接納並投入到工業中,也會有許多的讀書人固執的守著自己的地盤。

這不只是什麼政治某態問題,而是人就是如此的。

因為普通人中,有許多不願意改變的人,同樣是人的官員,自然也有許多這種人。

練子寧回到應天府,想要學習北平的工業模式,朱高熾從來沒有放在心裡。

因為練子寧沒有見過英國的圈地運動,以及後世的大改革運動,不知道遇到阻力會有多大,以及解決這些阻力的方法。

小王爺的畫餅行為,令幾位大掌櫃差點忘記了呼吸。

他們眼中露出了光芒。

權力動人心。

他們知道中華重工和中華重工體系有多麼大的力量,可誰也不敢亂來,因為中華重工和中華重工體系,可以說是小王爺一手打造的。

無論是周世豐還是徐寧,或者別的人,只需要朱高熾一句話,就會毫無抵抗力的離開現有位置。

朱高熾也知道自己打造的力量有多麼龐大,加上自己代表了王府,北平地方上最大的政治勢力。

兩者的結合,只要朱高熾放開手中的“鏈子”,中華重工就能吞噬許多反對力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人,別走

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