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這邊是風景格外秀麗的桃花鎮,這一片往東的山區兒臣計劃發展茶園。這裡的地理氣候和環境非常適宜種植茶葉,將是今後重點發展方向。”廣南親王唐-李坤手指著車窗外,興致勃勃的介紹說道。

皇帝李察聽了微微頜首,對此評價道;“很有想法,朕覺得可行。

哥倫比亞山多林多谷地多,礦山和水利資源豐富,要因地制宜的結合本地特點發展經濟,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發展茶山是好專案,帝國本土需求量極大,市場前景光明啊!

作為皇室子弟,守牧一方,一言一行宜謹而慎之。

心中有著造福於民的樸素理念,才能把藩國治理好,這一點尤為重要。”

“父皇聖明,兒臣謹受教了。”唐-李坤親王神情恭敬的回答道。

火車一路呼嘯南行,窗外的景物不斷的向後退去,跨越秀美壯麗的山川和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熱帶森林,向著首都麥德林的方向前進。

經過9個多小時的行程後,皇家專列緩緩駛入了麥德林車站,這裡早已經準備好了盛大的恭迎御駕儀式。

在火車進站後,由370餘人組成的樂隊立馬奏響了激昂的《皇家軍團進行曲》,禮炮鳴響,儀仗兵列隊在紅地毯旁,以最高的禮儀恭迎聖駕。

麥德林作為哥倫比亞的王都,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改造,新增了許多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這與城中林立的天主教堂和西班牙式地中海建築交相輝映,是一座極具南美洲特色的城市。

在納入帝國囊中之後,大量的華裔人口遷徙而來,也伴隨著眾多從北美本土遠道而來投資的商人和工廠主,促成了這座南美大城市的新生。

依託本地豐富的資源,麥德林湧現出數十家大中型咖啡烘焙工廠,7家蔗糖廠,三家水泥廠,幾十家大大小小的米廠,榨油廠和其他企業,開啟了工業化的道路。

這座城市從原本的萬人發展到如今的萬人,佔據該藩國人口的1/10,經濟比重1/3以上,是不折不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重鎮。

哥倫比亞王國的體制是低一個層級的君主立憲制,王國政府由競選產生,接受帝國政府的直轄管理,但是在行政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權。

唐-李坤親王對政府事務有重要的建議權,沒有決定權,也不能直接插手政府事務,但不可否認其對藩國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皇帝御駕抵達,這引起了麥德林居民的轟動,全城數10萬人手捧著花束沿途恭迎,氣氛渲染的十分熱烈。

當皇家禁衛軍騎兵護衛著長長的轎車隊一路行來,震天動地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很多居民激動的熱淚盈眶,心中充斥著濃濃的自豪感。

麥德林的城市建設比照著帝國大城市的標準,寬敞的大道上修建有分隔帶和綠化帶,綠化帶中繁花盛開。

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烘培咖啡香味,這是一座景緻迷人的山城,環境非常美麗。

麥德林地處中科迪勒拉山脈西麓的阿布拉山谷,是建於波爾塞河畔的美麗城市,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41米。

這裡年均溫,年均降水量1309毫米,四季氣候如春,是不折不扣的“春城”。

皇帝御駕並沒有入住王宮,而是入住了西班牙式的皇家行宮,這是一座通體赭紅色的歐式宮殿,距離王宮只有七百多米遠,在當地被稱為“紅宮”。

皇帝李察在這裡能感受到帝國民眾的狂熱歡迎情緒,天黑以後,聚集在麥德林街道上的民眾們依然載歌載舞,抒發著內心難以言喻的喜悅之情。

這些移民到南美的華裔居民,收到這裡奔放熱烈的習俗影響,也變得更加開朗和自信。

雖說哥倫比亞王國的人均收入水平,僅相當於北美本土的1/3左右,但這裡不缺吃不缺穿,人們也更容易滿足。

所謂無糧不穩,無工不富。

哥倫比亞王國正在從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伊始,將以開採當地礦產資源為主,逐漸建立起面向新世紀的配套工業體系。

這個時間線,需要長達數十年之久。

哥倫比亞王國是世界上最豐富的綠寶石產地,有“祖母綠王國”之稱。

除此之外

哥倫比亞擁有豐富的鋁礬土、金、銀、鎳、鈾、鐵、煤炭、寶石等礦產資源。其中部地區位於環太平洋安第斯成礦帶上,具有大型斑岩銅礦、斑岩銅金礦、金銀礦和鐵礦山,基本上處於原始無人問津的狀態。

這裡還是整個南美地區最豐富的煤礦資源產區,儲量高達67億噸,煤炭質量優良熱效率高。

從哥倫比亞王國的聖奧諾弗雷港,每個月都有數十艘萬噸級大型海輪靠港,從這裡煤炭碼頭裝運優質煤炭,運往厄瓜多運河的湖灣市,古巴王國,密西西比共和國和佛羅里達共和國等出口地區。

而煤炭出口產業,是聖奧諾弗雷港的經濟支柱,圍繞著這一產業創造了許多工作機會,新的碼頭區正在擴建中。

而在山區的幾十個煤礦山,主要的勞動力是當地印第安土著,整個哥倫比亞王國和周邊王國的罪犯,也大多集中於此。

由華裔商人投資的哥倫比亞王國第一家鋼鐵廠,就坐落在距離聖奧諾弗雷港十多公里的落葉鎮。

那裡的海灣條件優良,適合修建一條鐵路支線直達碼頭,鐵礦石可以由海輪直接輸送過來,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

為了扶持這個投資高達620萬唐元的重大專案,哥倫比亞王國對鋼鐵廠建成後,實施了5年免稅,5年減半收取稅收的優惠政策。

預計這家鋼鐵廠落地以後,將直接創造2800~3000個工作崗位,間接創造超過7000個工作崗位,對哥倫比亞王國整體經濟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

這家大型鋼鐵廠建成以後,將面對整個南美各藩國市場和中美洲各行省,這也是該地區第一家鋼鐵廠。

依託這家大型鋼鐵廠,當地可以發展出一系列中小廠家,比如錨鏈廠,鋼纜廠,農機具廠,鐵鍋廠,鋼鐵護欄廠,鐵絲廠,建築鋼筋廠,鑄造廠等等,衍生出更多工業產品。

此次視察南美,皇帝李察是做了大出血的準備,賞賜給哥倫比亞王國的是三個大型水庫專案,價值高達1,300餘萬唐元。

這三個大型水庫專案都具有發電能力,將會徹底解決哥倫比亞王國電力短缺的弊端,為其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有電力供應就有工業發展,這三個大型水庫發電專案不但能夠給哥倫比亞王國增添170萬畝良田,而且還能夠提供充裕電力,助力其工業化程序。

哥倫比亞是個多山的國家,位於安第斯山脈最北端,因為地形條件優越,上下游落差大,年均降水充沛,具備建立大型水利發電站得天獨厚優勢。

當然了

這三個大型水壩由皇家內務府出資建設,其產權歸屬於皇家建設基金,未來的長期收益也歸屬於皇家建設基金,這不存在什麼爭議。

這樣的超大型專案落地在哥倫比亞王國,給當地帶來了大量稅收和就業機會,帶來了發展工業化的充沛動力,在水壩下游形成超過170萬畝良田的潛力。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必將促成哥倫比亞王國基礎建設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哥倫比亞王國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都屬於眾藩國中佼佼者,沒有理由發展不好。

從社會人口來看

納入帝國統治20餘年後,哥倫比亞王國正處於人口爆發性增長的初始階段,未來有可能是人口率先突破千萬的藩國,前景十分讓人期待。

以退役軍人為主的大大小小農莊和種植園遍佈王國各地,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華裔家庭生育願望較為強烈。

一個標準的華人中產階級家庭,一妻一妾加上十餘個孩子,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這些華人孩子如今都成長了起來,進入了婚姻嫁娶的階段。

在未來的十年

哥倫比亞王國人口爆發性的增長可以期待,形成一波持續十幾年的嬰兒潮,必將深刻的改變當地社會人口結構。

社會主流的華裔人口比例將迅速提升,印第安土著更加邊緣化,幾乎是不可阻止的發展潮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大唐帝國境內嚴禁黑-奴存在,所以,帝國下屬各藩國和行省全都不折不扣的執行這一規定。

當地的黑人大多販賣到巴西和委內瑞拉等鄰國,境內完全見不到。

皇帝李察希望大唐帝國是一個包容的社會,開放的社會,也是更純粹的社會,不要有太多的複雜色彩。

整個大唐帝國正在按照他理想中的模式塑造,不一定完美,但一定最符合以華裔為主的多民族社會發展。

除了華裔以外,皇帝李察特別欣賞德國人的嚴謹求實,英國人的堅持,法國人的浪漫,義大利人的激情,這都是大唐帝國多元社會所需要的有益養分。

而黑人族群,顯然不在此列。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末日有紅警

動員兵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