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伏波新貌

阿曼王國的流血宮廷政變,意味著這個中東小國曆史走上了岔路,與原本的軌跡再也不一樣了。

張志城爵士毫無意外的搖身一變,成為阿曼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少將軍銜,兼任該國警察總監。

這是許進勳給他出的主意,掌握了這個王國的軍警力量,就是真正的實權人物,有能力在幕後操縱政府更迭。

行程延遲了半個月,李察一行謝絕了張志城少將贈送的大量金銀財富和美女,從馬斯卡特乘船抵達雲中省位於紅海岸邊的耀眼明星城市~伏波市(馬薩瓦)。

當客船靠近伏波市(馬薩瓦)海港客運碼頭,就能看到宏偉的建築鋪滿了海岸邊的山谷平地,並且隨著山勢的增高節節上升,高樓大廈看上去氣勢非凡。

這裡僅僅是伏波市(馬薩瓦)的港區,真正的城市核心區還要翻過山谷深入,處於20多公里外的高原臺地上。

這裡雖然地處東非,但云中省大部分位於衣索比亞高原東北部,平均海拔1170餘米,濱臨氣候溼潤的紅海,一年四季氣候溫和,平均在18~27度之間。

整個雲中省最大的城市就是伏波市,期末人口達到萬,比首府雲中城(阿拉馬斯)人口更多,經濟更發達,氣候也更好。

雲中城由於地處內陸,氣候較伏波市更為炎熱乾旱,年均降雨360毫米,差不多與華夏的甘肅處於同一水平。

但云中城並不缺水,上游的拉雷邁徹,與塔臺庫拉洛是剛果河的發源地,總面積約合萬平方公里,支流眾多,水量充沛。

至本世紀初

經過35年的發展,雲中城人口合計萬人,是該省第二大城市,僅次於伏波市(馬薩瓦)。

這也是農業省份的特點,人口聚集度遠遠比不上工業省份,城市的承載力較弱,更多的人口散佈於周邊鄉鎮和高原牧場。

雲中省總人口達到萬人,其中82%是華人,%是白人,%是阿拉伯人,該省基本上看不到黑人的蹤跡。

這裡是最好的廣闊高原牧場,來自大唐帝國本土的商人在這裡運用歐洲先進裝置,投資了生產奶粉的工廠,牛羊肉食品罐頭加工廠和水果加工廠。

利用雲中省發達的鐵路和公路交通,距離歐洲最近的熱帶高原氣候特點,大量生產農牧產品和罐頭銷往歐洲,生意做得風風火火。

前幾年剛剛結束的南非布林戰爭中,雲中城周邊的廣大牧場和水果加工廠就贏得了大量訂單,高達數百萬英鎊。

加上厄裡特里亞和萬平方公里,整個雲中省共汁21萬平方公里,總面積相當於江浙滬加起來那麼大。

並且扼守著歐亞大通道必經的曼德海峽,正在形成越來越大的國際影響力。

還是那句話

即便地處戰略要地,若國力弱小不堪,那也形不成具有戰略意義的控制力。

比如阿曼王國扼守著波斯灣出入口,當初荷蘭殖民地統轄下的馬六甲海峽南岸蘇門答臘島,葉門和厄裡特里亞聯手控制的曼德海峽。

上述地區

在原本的歷史中都沒有發揮出任何作用,沒有發揮出哪怕是1%的國際影響力,因為沿岸國家的實力過於孱弱了。

如今一切都不同了,這些重要的海峽通道掌握在大唐帝國的手中,大唐帝國的紅海艦隊和海岸重炮臺往那兒一放,真沒有哪個世界列強敢於忽視其存在感。

即便是如今高速發展中的德國海軍,已經超越了大唐帝國的艦隊陣容位居世界第2位,在沒有得到大唐帝國准許的情況下,依然不敢硬闖紅海海域。

日俄戰爭中

萬里迢迢趕赴遠東的沙俄太平洋大艦隊,就是因為英唐兩國的聯手封鎖,從而放棄了經過蘇伊士運河與曼德海峽前往遠東的計劃,選擇繞行遙遠的好望角。

大唐帝國也因此加重了國際影響力,在當今世界上,成為與英國,德國,法國並列的四大列強之一。

這其中

英國皇家海軍具有縱橫七海的統治力,德國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上陸軍最強國家,法國的海軍與陸軍都是世界一流水準,大唐帝國穩坐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寶座,但軍事力量確實弱了些。

大唐帝國在征服東印度群島之後,逆世界軍備競賽的潮流,近年來開始陸續裁軍。

裁軍計劃中,超過33萬人的皇家禁衛軍裁員三分之一,大量退役官兵落戶東印度群島各地。

總數42萬餘人的大唐帝國皇家陸軍,裁員8萬餘人,兵力規模再度縮小至34萬規模。

相對於大唐帝國兩千兩百萬平方公里廣闊的疆域而言,這點兵力真的太少了。

但這是聖祖太上皇李察在位時定下的長遠戰略,因為大唐帝國周邊不具備能夠威脅其國家安全的任何敵人,沒有必要保留過於龐大的常備兵力。

大唐帝國成熟的民兵預備役制度,保證了戰時,可以動員最多達1350萬預備役士兵,這個驚人的數字足嚇退對任何列強覬覦之心。

更何況,大唐帝國也不是沒有底牌。

大唐帝國皇家海軍艦隊主戰艦艇噸位排列於世界第3位,艦型統一,各種戰艦序列完整,技術水平先進且具有世界頂尖的訓練水準,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視的龐大力量。

任何妄圖攻擊大唐帝國的敵人,首先得消滅大唐帝國皇家海軍這個強硬的對手,其次攻破大唐帝國掌控的各個海峽要道。

比如歐洲列強想要進攻大唐帝國,首先要攻取已經成為要塞式城市的蘇伊士城,其次,派兵佔領雲中省全境,並佔領扼守曼德海峽的數個海岸重炮臺。

還要派遣兵力控制葉門以及阿曼地區,因為上述地區的華人勢力都佔據主導地位,在後方搗亂可吃不消。

只有這樣

才能夠開啟通向大唐帝國海外各省的重重關隘,而這僅僅是勝利的第一步。

下一步要跨越浩瀚的印度洋,攻破大唐帝國佔據的蘇門答臘島和當地的軍港以及海岸重炮臺,打通馬六甲海峽通道。

想一想,這都是讓人頭皮發麻不可能完成的作戰任務,這個世界上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做到,包括英德法俄這些世界列強。

綜上所述

大唐帝國無論美洲本土還是海外省,都沒有現實的敵人威脅,不需要保留過多的軍事武裝力量,那純屬浪費。

與之相比較

歐洲各國所處的戰略環境就惡劣多了,法德俄奧意之間的軍備競賽愈發白熱化,各國都在紛紛的增加武裝力量。

就連最弱的義大利王國,在本世紀初的陸軍總數也達到萬人,這個數字幾乎是大唐帝國陸軍兵力的一倍(注,統計數字不包含皇家禁衛軍。)

從伏波市的港區到市內,道路寬敞氣派,兩邊高高的行道樹種植在綠化帶中,路面鋪設了瀝青碎石層,城市宛如四季如春的大花園,建設標準十分之高。

在這裡的城市道路上,各種汽車往來穿梭,汽車擁有量不但冠絕亞非大陸,而且高於德法這些發達的工業國家。

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伏波市作為歐亞貿易航線上的最重要集散城市,已經發展成為貿易之城,航運之城,燈火璀璨的紅海沿岸不夜城。

這不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華人移民,也吸引了很多的歐洲白人移民,甚至有很多來自英法德等國的富商名流,都來到伏波市購地置業,當做是一項穩定投資。

作為大唐帝國的海外行省,雲中省的各種工業品物價,是周邊地區乃至整個歐洲的價格窪地。

由於不需要繳納進口關稅,這裡的煤油,柴油,汽油便宜的驚人,很多歐洲的走私商人都是從雲中省批發,然後透過各種途徑向歐洲走私。

例如法國,對進口的煤油、柴油、潤滑油徵收85%的關高額關稅,進口以後層層加價,這導致當地的油料價格畸高。

從雲中省走私到阿爾及利亞的油料,就可以堂而皇之的進入法國本土,這也導致雲中省~阿爾及利亞~法國黃金走私路線形成。

無數的商販由此獲取暴利,而他們都離不開大本營伏波市。

經年累月下來,這裡幾乎成為了世界走私商的大本營,每年吞吐的貨物貿易量非常驚人。

所以這裡的人特別有錢,人均收入比倫敦巴黎這些大都市都高,街道上到處都是汽車就不足為奇了。

在伏波市

李察一行住進了阿拉丁神殿大酒店,這是該市最奢華的大酒店,位於半山坡上,頂級套房是一座座單獨的宮殿式莊園。

這些宮殿式莊園全都是阿拉伯風格,有的佔地一兩英畝,有的佔地三五英畝,有的佔地十餘英畝,面積越大越奢華,價格自然更昂貴。

李察一行只有4個人,所以訂了一套佔地英畝的奢華莊園,這個莊園裡共有17個僕人,每一天基礎費用高達580唐元之巨,妥妥的銷金窟。

除了基礎費用之外

賓客在奢華莊園可以享受任何的美酒,任何的佳餚,法國大餐,華夏美食,阿拉伯風味兒或者英式黑暗料理應有盡有。

各種膚色的美女,阿拉伯肚皮舞娘,法國一水兒的金髮碧眼脫衣舞女,俊俏的小白臉,只要能想到的酒醉金迷的享受,就沒有提供不了。

當然,這都需要附加收費。

說了這麼多,阿拉丁神殿也並非全能,因為李察點的一個黃梅戲班子就拿不出來。

不但黃梅戲,京戲,粵戲,崑曲的戲班子通通拿不出來,連戲班子漂亮的華裔女子都湊不齊。

為此,阿拉丁神殿的大掌櫃還特意前來鄭重道歉,說明了緣由。

因為這些漂亮的華人女孩子太搶手了,只要弄到阿拉丁神殿來,唱不了幾天就會被富商出手贖身,買回家當姨太太。

弄來多少走多少,根本留不住。

在這個富商扎堆的伏波市,財大氣粗的華商多的是,他們缺錢嗎?

答案是否定的。

他們缺的是讓自己心儀的女人,最好長得漂亮,知書達理而且是華人,那麼娶回家當老婆也好,當姨太太也好,豈不美滋滋?

在雲中省,金髮碧眼的白種女人根本不稀奇,要多少有多少。

但這些鬼婆既不會說國語,生活和飲食習慣也不同,更不願受到華人家庭嚴規戒律的約束,矛盾時有發生。

偶爾逢場作戲可以,娶回家就算了吧。

這也造成了雲中省華裔女子奇缺,價格始終高高在上的緊缺局面。

普通華人或者底層的新移民,如果沒有機會娶華人女子為妻。大多先買一個阿拉伯女人做妾,生兒育女慢慢發展。

等有條件了,再明媒正娶一個華人老婆。

實在沒轍了,那就娶一個白種女人為妻,好在當地義大利移民特別多,也不需要什麼彩禮就可以娶回家。

但真正有本事的富商和本地上流社會人物,必須要有一個華人妻子那才體面,才能稱得上符合身份,免得被人恥笑。

李察聽了解釋以後也是哭笑不得,在當今世界上,大唐帝國的崛起帶來了廣泛的蝴蝶效應。

強大的帝國讓華人更充滿了自信,白人也高看一眼,這都是帝國強大帶來的影響力。

大唐帝國的跟班小弟扶桑王國,在剛剛結束不久的日俄戰爭中,將強大的沙俄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大唐帝國億人口,國民生產總值是英德法三國的總和,最新的統計數字已經達到462億唐元,這是非常驚人的成績,約佔世界總份額的%。

人均收入水平與英德兩國持平,高於法國約三分之一。

之所以國民生產總值那麼高,一來是經過五十幾年的工業化發展,大唐帝國已經成為非常成熟的工業化國家,各種工業門類齊全。

二來是因為大唐帝國人口總量大,在持續的發展中後勁越來越足,發展越來越順利,國內市場越來越繁榮昌盛。

大唐帝國皇家海軍規模排位世界第三,皇家陸軍規模排位世界第九,這都是實實在在的軍事力量。

經歷日俄戰爭後

扶桑國軍隊總額一度膨脹到117萬餘人,現雖然現在已經開始大規模退役,但依然是大唐帝國的三倍多。

俄,德,法三國的陸軍總兵力都是百餘萬人上下,下面日,英,奧匈,意,奧特曼等國的兵力,從百餘萬到70多萬不等,陸軍實力都相當強勁。

大唐帝國皇家陸軍以34萬人的軍隊總數,實力超過86萬軍隊的大清國,暫時位居世界第九,這僅僅是紙面上的實力。

隨著大唐帝國再度進入韜光養晦的時期,收斂身上的鋒芒,更多的以貿易立國的面目出現

在以歐洲列強為主的當今世界,受到的敵意相應就小得多。

與之相比較,咄咄逼人的德皇威廉二世可一點都不含蓄,他在公開談話中叫囂說道;

“以英法唐為主的世界殖民大國,應該充分照顧到德意志帝國的關切,照顧到德意志帝國的利益。為後來者留下一些可以發展的殖民空間,這是他們當前必須考慮的事情。”

“某些國家佔據了遍及世界的廣泛殖民地,實際開發利用程度少的可憐,這是畸形的國際現實,亟需改變現狀……”

這樣強硬的態度,無疑是在對高傲的英法唐等老牌殖民大國亮劍。

英國的反應尤其激烈,殖民地部大臣張伯倫公開宣稱;“任何對當今國際秩序的挑釁,都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冒犯,大不列顛帝國將給予堅決回擊。”

真是說笑呢!

堂堂的大不列顛帝國統治世界海洋已經長達兩個世紀,怎麼會允許1870年才成立的德意志帝國的挑釁?

愛德華七世是德皇威廉二世的親舅舅,但是在這個問題上,他堅決的支援倫敦政府,這導致英德兩國皇室長達數十年的冷淡期開始。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人物錄

傳承紅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