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市位於紅海之濱,地處埃塞高原的北部,平均海拔1780餘米,常年氣溫保持在16~25度之間,陽光明媚,雨水較多。

李察一行抵達的時候,剛剛下過一場雨。

從大戰硝煙瀰漫的歐洲來到和平的雲中省,哪怕再遲鈍的人也能察覺到其中截然不同,立馬就會愛上這裡。

在這

整潔而寬闊的街道上綠樹成蔭,繁花盛開,道路兩邊一排排的店面繁華喧囂,處處透露出和平,穩定和繁榮的氣息。

這裡沒有朝不保夕的恐懼,沒有每天眼一睜開就面臨著飢餓,寒冷和食物短缺,沒有死亡的陰影籠罩,沒有令人恐懼的槍炮聲。

在這裡

警察騎在高頭大馬上維持秩序,有軌電車和各種汽車穿梭在街道上,道路兩邊有清真寺,天主教堂和新教教堂,還有佛寺和道觀。

大唐帝國臣民可以自由的信仰任何一種宗教,別人不會去幹涉你,最多是遭遇到一些白眼和排擠罷了。

空前寬鬆的宗教氛圍,造就了這座紅海明珠城市繁華鼎盛,很多歐洲人都可以在這裡自由置業,並且受到法律保障。

與帝國公民不同的是,外國人置業需要多繳納一份他國公民固定資產購置稅,且只限定於一處自用住宅,多了便違反法律規定。

而且他國公民不可以購置牧場,土地和種植園,不可以從事金融業,不可以擁有工廠企業主要的股權,也不可以擔任企業法人,不具備在政府機構任職的資格。

要達到相關的資格,必須要具備擁有大唐帝國公民權一定年限的標準。

所以,移民雲中省的很多歐洲白人紛紛加入大唐國籍,這也是該省人口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在街道上巡視的騎警一般兩人一組,大多是一名華人一名白人,基本上可以應付絕大多數情況。

增加招募白人警察也是為了現實需求,因為很多伏波市的白人新移民來自不同的歐洲國家,有英國,法國,德國,也有義大利,比利時和西班牙,即便是白人警察也不能夠應付這麼多迥異的語言。

作為一個人口接近200萬的非洲大城市,扶波市是整個非洲最大,也是最發達,最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相當完善。

該城市有充沛的電力供應,每到晚上就變成了一座燈光璀璨的不夜城。

夜晚的伏波市燈紅酒綠,人潮摩肩接踵,黑膠唱機裡醉人的歌曲樂聲迴盪在大街小巷,是一個紙醉金迷的世界。

這一切的一切,與戰火硝煙瀰漫的歐洲形成了巨大反差,吸引著大量歐洲白人移民趨之若鶩的來到這裡,享受難得的和平生活。

李察一行抵達伏波市以後,秘密入住了北郊行宮,才過了幾天安生日子。

聞之聖祖太上皇駕到,伏波市乃至雲中省上層瞬間沸騰了。

大唐帝國半島總督陳舉恩,東非總督鄭凱,雲中高官胡云川,紅海軍區司令長官李明華中將,帝國遠征軍中東兵團長官朱國勝中將等一干要員紛至沓來,請求覲見聖祖太上皇陛下,聆聽聖訓。

李察在行宮正殿一一接見了這些方面大員,聽取了關於中東和東非局勢的最新彙報,勉勵其為帝國拓殖事業再建功勳。

經歷唐乾宗時代的蟄伏時期,在第3任皇帝唐業宗時期,大唐帝國再次重拳出擊,經歷了向南美的巴西,東非馬拉維和莫三比克,阿拉伯半島地區的大幅殖民擴張程序。

由此帶來了大唐帝國新一輪的對外殖民熱潮,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威嚴,極大的振奮民心,提高了帝國民眾凝聚力。

唐業宗因此廣受帝國民眾的崇敬,皇權聲譽進一步高漲起來。

但不管怎麼說

大唐帝國皇權始終在開國皇帝李察限定的範圍內,形成與帝國政府,帝國議會和最高法院四權分立的局面,不可能一家獨大。

聖皇太祖陛下立下的規矩,由貴族院和皇家宗親會的雙重製約,唐業宗也不可能輕易的突破,任意而行。

因為頭上還有一個大唐皇室老祖宗,身邊有幾十位皇叔和藩王鉗制,只能在有限的皇權範圍內輾轉騰挪。

李察在很久之前就下了定語;

狂妄無度的德皇威廉二世純粹是個眼高手低的蠢貨,輝煌的德意志帝國將在他的手中轟然倒塌,只剩下遍地瓦礫。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才能也不足以支撐其勃勃野心,同樣是敗家子一個。

這樣貶低的評價在世界各國高層引起廣泛反響,曾經讓德皇威廉二世暴跳如雷,引發了兩國關係的波折。

正是因為顧慮到皇權獨裁對國家的嚴重影響,李察才會極力推動君主立憲制,社會法制化和全民普選等重要舉措,形成權力的新制衡。

這樣一來

大唐帝國就不會因為某一個首相或某一個皇帝的野心而走上崎途,這就是全力制衡的好處。

反面的例子就擺在面前;

當歷史推進到1917年3~4月,受到大唐帝國限制進口的嚴重影響,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沙俄飢寒交迫的人們紛紛起義,沙皇政權已經在三月十五日的內憂外患中徹底崩解,這也促成了《波爾多條約》迅速簽訂。

為了繼續穩定東線戰場,協約國集團幾乎用盡了一切辦法,拉攏大唐帝國進入同盟就是最主要的舉措之一。

另一個重要舉措就是英法大舉金元沙俄新政府,竭力維持前線600多萬俄軍不至於臨時倒戈,這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至於發起東線戰場新的大規模會戰,這種美好的想法只能停留在夢中,根本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

整體而言

大唐帝國政府並不關注西線和東線戰場,那都是人家的事,與帝國政府沒有直接聯絡。

如今帝國政府主要的精力在歐洲南線戰場和中東戰場,尤其是中東戰場,來自雲中省的大量部隊目前正彙集在西奈半島整訓,即將發起新一輪戰事。

作為大唐帝國位於蘇伊士運河區的重要堡壘,蘇伊士城如今總人口約53萬餘人,駐軍萬,是紅海軍區司令部所在地。

集結在西奈半島的大唐帝國遠征軍中東兵團共計萬餘人的野戰兵力,並不隸屬於紅海軍區,而是直接隸屬於帝國皇家陸軍參謀總部。

該兵團與赴歐的大唐帝國遠征軍第一兵團,第二兵團和第三兵團在軍事序列上的等級一樣,都屬於具備獨立指揮兵團方向展開的大軍區級別,具備獨立戰役能力,司令長官為中將。

帝國皇家陸軍直屬中東兵團將與英法等國組成聯軍,聯軍司令由英國亨利上將擔任,計劃從蘇伊士運河區出擊,橫掃沿地中海的耶路撒冷地區,黎巴嫩地區,敘利亞地區等等。

然後兵分三路,一路以大唐帝國中東兵團為主力,經約旦,科威特至巴士拉地區。

一路以英法聯軍主力攻佔海法,經魯拜特一路向東攻擊,最終佔領巴格達。

一路偏師以英法聯軍的部分兵力加上當地武裝,繼續攻佔敘利亞沿海地區城鎮並鞏固,掃清敵人武裝。

主要的敵人是奧斯曼帝國和德國沙漠兵團為首的軍隊,戰鬥力不容小覷。

英國遠征軍曾經在庫特城遭遇到徹底的失敗,唐森將軍率領的英軍被德奧聯軍全殲,如今是捲土重來。

為了適應沙漠地形,大唐帝國中東兵團配屬了一個輕型裝甲師,主要裝備野狼輕型坦克和重機槍車為主,並且配備大量越野能力強的輕型卡車。

此外為各野戰步兵師配屬了大量卡車,騾馬,已實現在沙漠戈壁地區的高機動化,僅卡車就配屬7600餘輛,騾馬萬餘匹,基本實現了半機械化半騾馬化。

透過手下的彙報得知;

英法等國在新籌備的中東兵團中新增了大量水分,英國人有超過萬人的澳新兵團,4個印度師和來自南非的幾個獨立團,剩下的才是三個愛爾蘭來復槍團和一個蘇格蘭近衛騎兵團。

法國有大量來自阿爾巴利亞和西非的黑人士兵,摻水嚴重的很。

真正的主力,還是大唐帝國中東兵團所部,無論是裝備還是訓練,都是一等一的強。

正是因為這種原因,作為聯軍部隊的副總指揮,朱國勝中將要求了具備獨立戰役方向的指揮權,不願意和英法聯軍摻合在一起。

李察聽了彙報以後心中莞爾一笑,和顏悅色的鼓勵軍方將領,在戰爭中打出帝國軍人的風采,今後才有更強的話語權。

你也不能怪英國人和法國人拼命摻水,實在是這場世界大戰損失太大了,已經到了痛徹心扉的程度。

不單單是中東戰爭,現在至關重要的歐洲西線戰場上,來自英國各殖民地和法屬殖民地的部隊源源不斷,相繼被填進了戰壕中。

如今英國和法國到處缺人,工廠缺少強壯的勞動力,礦山缺人,港口缺人,大量田地荒蕪,造成工農業生產的急劇縮水。

這一情況即便在戰後,也很難得到迅速扭轉。

在戰爭中傷亡的大量青壯年勞動力,不可能立刻得到彌補,這可是整整一代人啊。

後世的巴黎街頭為什麼有那麼多黑鬼?歐洲各國為什麼有那麼多土耳其人?

根源就在這裡,在戰爭中死去的白人太多了。

所以大唐帝國不但向歐洲輸出了總計約60餘萬人的兵力,而且還動員了數百萬華裔移民,一般都是家庭裡的剩餘勞動力。

法國人和英國人都願意為了移民買單,透過雙邊外事談判,上述國家都承諾給予移民以平等的國民待遇,給予平等的婚姻,置業,入籍和保證人身及財產安全的承諾。

所以現在的大唐帝國不但是人口輸入大國,也是人口輸出大國,在世界人口雙向流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這有助於減少大唐帝國失業人口和就業壓力,也有助於輸出東方文化,增加華裔在歐洲各國的影響力。

只有背靠著強大的國家,海外移民才能得到更公平更公正的待遇。<BR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兵馬大元帥,打造最強盛世

大唐鎮國將軍

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

溫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