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趙佗派使者送禮給田衝?”

當齊軍中的四國之人聽到這訊息的時候,均是大為吃驚。

公孫信叫道:“這趙佗是什麼意思,送禮給田衝,莫非是他主動向齊人低頭?”

“依我看,定是這趙佗之前從馬上摔下去,受傷頗重,故而才向田衝示好,希望齊軍不要趁機攻擊。”橫陽君韓成道。

“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吾等派去濮陽的人回報。說郡尉府邸防衛甚嚴,不準民人靠近。秦軍還將城中最有名的傷醫全都召了進去,數日沒有出來。再加上這麼多天來,那趙佗都沒有露過面,想來是墜馬那一下真的摔慘了些。”

周圍聚在一起的韓、趙、魏、燕等地之人都點頭贊同。

甚至還有人幸災樂禍的說道:“雖然沒有將那趙佗摔死,但最好還是將他摔得日後都不能走路,讓他也和昔日孫臏一般,只能被人推著走才好。”

“哈哈哈,你可真是太壞了。”

就在眾人調笑間。

張良和陳餘卻相視一眼,兩人眉頭緊皺,相互靠近。

“子房,以我之見,那趙佗素來頗有詭計,此番遣使送禮給田衝,恐怕是另有陰謀。”陳餘低聲道。

張良應道:“陳兄說的是。不過吾等妄自猜測也是無用,我去見見那田衝,探一探此番秦使的目的。另外還要繼續派人監視濮陽的秦軍才行。”

陳餘點頭道:“我親自帶人前去。若是有機會……”

“陳兄,你可莫要再行刺殺之舉。”

聽到陳餘的話,張良嚇了一跳。

這陳餘可是個膽大包天的狂徒,不僅帶頭殺了後勝。而且據他所說,之前李信伐楚時秦國宣稱的在青陽被刺殺的使者,竟然也是這傢伙乾的。

陳餘,當世之刺客也。

張良看著他,有時甚至想若是讓這人去咸陽刺殺秦王政,不知道會不會成功。

不過想歸想,如今的濮陽可是有好幾萬秦軍駐紮,若是陳餘真衝動起來,刺殺了什麼秦將,引起秦軍暴動,可不是什麼好事。

張良,一直為齊軍的戰鬥力感到擔憂。

“嗯,知道了。”

陳餘應了一聲,但一想到刺殺之事,他身體中沸騰的熱血就難以平息。

……

秦國東郡。

濮陽。

被兵甲重重護衛的郡尉府邸中。

“麗先生果真口才無雙,竟讓那田衝將《齊孫子》贈與吾等,這可真是件不錯的回禮。”

趙佗將麗食其帶回來的兵書簡牘開啟觀摩,眼中頗有喜色。

齊孫子孫臏。

乃是戰國初期極為有名的兵法大家,留有兵法傳世,但只珍藏於齊國田氏手中,外人難得一窺。

對趙佗這種喜好兵法的沙場戰將來說,是極為寶貴的東西。

麗食其呵呵一笑,說道:“說起來,那齊國大司馬也算是個妙人。吹捧他幾句,便飄然而起,戒備全無。照此來看,將軍此番欲要擊破齊軍之事,大有可為啊。”

趙佗見麗食其提到正事,便將兵書放到旁側,正襟危坐道:“先生此行,可曾見到齊軍虛實?”

“然也。”

麗食其嗤笑一聲:“齊人倒是有趣,竟想著讓我去軍營中走一遭,好讓那些技擊之士恐嚇我一番,結果反倒讓我見了他們虛實,我便頗為配合,做出一番驚懼萬分的模樣,想來他們應該會滿意吧。”

趙佗哈哈笑起來。

“他們是小瞧麗先生了,以趙佗觀之,麗先生雖是文士,卻有不懼斧鉞加身之膽,豪壯之氣不輸當世英傑矣。”

麗食其微笑道:“還是趙將軍瞭解鄙人,這些齊人休說是以斧鉞恐嚇,就算要將我麗食其扔進鼎中烹殺,鄙人也絕不會皺一下眉頭。”

趙佗笑容一滯。

他嘴角抽了抽,略過這個話題,轉口道:“還請先生說說此番入齊營的感受。”

麗食其應了一聲,站起來,踱步而出聲。

“相比秦軍禁令森嚴,各營之間有界溝分隔,不許士卒擅入他營,兵卒行動需持符節將令方能進出。我看那齊軍營中卻是壕溝草率,各營寨交錯雜亂且守備鬆懈,那些外出打柴和雜務計程車卒,三三兩兩隨意進出,不僅沒有整隊行動,就連守門計程車卒也是疏於檢查。”

“其營中士卒更是毫無規矩,我隨那鄒揚行進,竟還能看到有人自顧走在營中道路上,一邊走且一邊喧譁吵鬧,直到見到吾等才慌忙行禮避讓。其軍紀散漫懈怠如此,可稱亂軍矣。”

說到此處,麗食其臉上笑容更甚,他輕笑道:“相比士卒散亂,那位大司馬田衝更是毫無沙場征戰經驗。”

“大將離兵,獨居城中,一旦有營嘯、突襲、意外之事發生,他又如何處置平息?此事何等荒謬,我觀那田衝言語行為,怕是個死讀兵書的將軍。”

趙佗微微頷首。

麗食其所見,和趙佗原本的猜想差不多。

別看齊乃天下大國,在昔日齊湣王時更是張狂無比,號稱東帝。

但自從五國伐齊,田單復國後,齊國已是四十餘年來不經戰事。

說句不好聽的話,甄城內外,十萬齊軍,就沒有一個人上過戰場,沒有一個人真正的打過仗!

就連那四十歲的大司馬田衝,其出生之時齊國就已經退出列國爭戰的行列,只知保境東守。他根本就沒有任何指揮軍隊的經驗。

而且在後勝被刺之前,這田衝還只是個宅在府中整日閱覽兵書的貴族公子,要不是四國之人動手刺殺,扶持田假一黨上位,他田衝安能有掌兵的機會。

這樣來看,田衝能夠在這好幾個月統兵十萬而不崩,就已經算是頗有能力。恐怕齊國比他強的將領,可能也找不出幾個。

掐指一算,齊國真正上過戰場的老兵,最年輕的怕是都六七十歲了吧。

趙佗點頭間又想到一事,問道:“先生剛才說,齊人讓技擊之士恐嚇先生,不知這齊國的技擊之士如何?”

齊技擊,亦是當世有名的精兵。

據趙佗所聞,這些人皆是武藝高強之輩,都是精挑細選而出。

麗食其哈哈笑起來,說道:“厲害的,那些技擊之士個個皆是八尺壯漢,身強體壯,一個人打我麗食其幾十個都不是問題。只是嘛……就如昔日荀卿所言‘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技擊之士武藝絕倫,一人能敵數人,但他們一來人少,二來不知配合戰陣,放到平時自然厲害無比,但若是在那千軍萬馬的戰場上,恐怕也無甚大用。將軍勿需憂之。”

“嗯,此番麗先生入齊營,對我秦軍獲益極大,這一次若能破齊,先生當居大功矣。”趙佗讚了一聲。

……

濮陽城,夜色幽幽。

在郡尉府中呆了數日,今日才被放回家的傷醫王鵲,還未來的及好好休憩,就被數人闖入門中,將他捆綁束縛起來。

“壯士饒命!”

王鵲大驚失色,看到這幾人手中明晃晃的匕首,連忙求饒。

“我且問你,你去郡尉府中,是為何人治傷?”

一人冷冷開口,用的是正宗魏地口音。

王鵲嚥了口唾沫,匕首抵著喉嚨,他只能怯怯答道:“是趙將軍,就是之前在城外墜馬的那位趙將軍。他受傷臥榻,郡尉召吾等前去為其治療。這兩日方才好了許多,故而小人才得以歸家,還請壯士饒我性命啊。”

那人問道:“趙將軍年齡多大?傷勢如何?可曾說話?說話是何口音?”

王鵲顫聲道:“就和傳言一樣,趙將軍是個十多歲的少年,他傷勢頗重,腿腳斷折不能行動,這幾日吾等為其接骨塗藥方才好了一些。聽其言語,應是趙地口音。”

……

半個時辰後,幾個遊俠開始在王鵲家的院中挖坑,準備掩埋屍體。

“陳君,受傷的應該就是那秦將趙佗。”

“嗯。”

陳餘點點頭,依那醫者所言,濮陽城外墜馬受傷的定是趙佗無疑。

看來趙佗派使者攜帶禮物前去齊營,果真是因為傷重無法統兵,故而才向田衝求和。

此事無詐。

倒是他和張良想多了。

“可惜啊,那趙佗受傷必定居於宅中,身側有無數秦軍守護,吾等想要將其刺殺,為張君復仇,恐怕難矣。”

耳邊傳來其他遊俠的嘆息。

陳餘心中卻不這麼想。

“趙佗受傷,無法統兵上陣。所以這濮陽城屯聚的數萬秦軍,皆是由那東郡的郡尉屠睢所統領。”

“如果將那屠睢刺殺,那麼東郡數萬秦軍必將群龍無首……”

陳餘感覺到自己的手在顫慄。

身體裡的刺客之血再次沸騰起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風流

師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