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黑闥嘣的坐起,七分酒意已醒了大半,聽得鼓聲,劉黑闥並不慌張,撫摸著虯髯冷笑道:“本王既敢飲酒,便不怕你來劫營”。

秦瓊衝到近處,便是聽得呼呼的破空一聲,當即高呼道:“散開,放箭”。

這三百餘騎正是幷州鐵騎,亦稱玄甲軍,身披鐵甲,擅長騎射,聽得命令後,即可散開,並且持弓回擊。

李世民並未關注漢東軍大營,劉黑闥亦稱名將,自不會疏忽大意到防備鬆懈,他關注的是洺水城。

果不其然,震天鼓聲使得洺水城亦是亮起火炬,城外不遠處亦有數千漢東軍偏師堵在此處,亦是一片大亮,隱隱約約聽見呼喊奔走之聲。

“士信去吧”,李世民給羅士信整理一下臂膀甲胃,拍拍肩膀沉聲道:“記住,若力有不逮,便即刻突圍,我在外接應”。

羅士信重重抱拳一禮,轉身離去,見其高壯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中,李世民忽的眉頭一皺,仰頭看著滿天星空,總覺得隱約間有些心季。

羅士信率領五百精銳一路直衝,本就不明所以的漢東軍偏師竟是不敢阻攔,羅士信直到城下,“我乃剡國公羅士信,速速開城”。

城頭上,王君廓匆忙穿戴甲胃,聞言一驚,繼而便是大喜道:“可是羅士信?”

羅士信一頓,剛剛明明已經自報家門,何故多此一問,滴咕道:“這廝莫不是打傻了”。

二人在瓦崗時便是舊識,當即高聲道:“正是你家羅驃騎,你這馬賊快快開城讓我進去”。

王君廓當年以販馬為生,後來在井陘聚眾為盜,奔襲村堡,打家劫舍,是為山匪馬賊。

投奔瓦崗李密後,李密看不起王君廓的出身,戲稱他為馬賊,並未重用王君廓,這也是後來王君廓投奔大唐的原因之一。

羅士信一身勇武,當世無雙,年少得志,性子自是狂傲,即便王君廓如今爵封彭國公,羅士信亦是並未對其有多禮貌,脫口而出的便是李密當年對王君廓的戲稱。

這也從另一方面證實他的身份,畢竟別人可不知道堂堂彭國公曾竟被人當眾稱呼馬賊,當然,以王君廓的身份,現在一般人也不敢如此稱呼。

果不其然,王君廓聞言頓時咬牙切齒,身旁的洺水守將李去惑為人精明,見狀忙是問道:“彭國公,如何?可是大唐援軍?”

聽得援軍二字,王君廓一頓,揮手道:“開城”,只是盯著城下漆黑處烏濛濛的唐軍,眼中閃過一絲戾色。

“怎只有這點兵馬?”待得羅士信入城,看得數百人馬,王君廓皺眉問道。

羅士信拍拍王君廓的肩頭朗聲笑道:“守城而已,何須任多兵馬,我便知曉你這廝膽怯,快快出城去吧,秦王正在城南五里外紮營”。

王君廓聞言臉色一沉,一言不發轉身便走,守將李去惑見狀不知所措。

羅士信見狀揮手笑道:“又是一個慫蛋,你也去吧”。

李去惑聞言如蒙大赦,急忙跟隨王君廓而去。

城內營中,王君廓臉色陰沉,沉默半晌,起身下令道:“點齊七百人,隨某突圍出城”。

李去惑一驚,直說道:“彭國公,如此一來,剡國公便只剩七百人了”。

“他不是說僅憑他那幾百人便足以守城嗎?如今某還多贈他七百人,有何不妥”,王君廓冷聲說道。

李去惑不過區區縣令,心中雖覺得不妥,但亦不敢多言。

“將軍,馬賊太惡毒了,他竟帶走了一半兵力,足足七百人啊”。

羅士信正在連夜巡城,因為李世民特意囑咐,洺水城牆常年遭水浸泡,唯恐失修坍塌。

僅僅看過一面城牆,羅士信便是發現好幾處危險,心中直將王君廓罵了個狗血淋頭。

聽得麾下校尉來報,羅士信勃然大怒,“好賊子,他想作甚”。

在洺水縣令李去惑歸降後,李世民命王君廓率領一千五百名精銳入城,繞是前兩日傷亡百餘,亦有一千四百左右,若再加上手中五百精銳,還有城內的一些降卒,合計兩千餘人。

兩千餘人據守這座軍鎮小城,羅士信信心十足,畢竟洺水城不大,防守力量無須太過分散。

那些降卒並不靠譜,最強戰力當屬唐軍,但眼下王君廓出城便帶走七百人,羅士信手中兵力頓時便不再充足。

“將軍,要不要向秦王求援?”校尉試探性問道。

不出校尉所料,羅士信毫不猶豫的擺手拒絕,“豈有入城第一日便求援的道理”。

校尉暗探一聲,他知曉自家將軍的傲氣,肯定是不會答應。

當然,十四歲從軍,跟隨名將張須陀剿滅無上王盧明月,圖畫其戰鬥場面進獻於楊廣。

十八歲位列四驃騎之一,執掌瓦崗精銳內軍。

二十二歲官拜絳州總管,轄絳、潞、蓋、建、呂等十五州,爵封從一品的剡國公。這等經歷,確實有自傲的資本。

當夜,王君廓回到洺水城南的唐軍大營,孤身向李世民告罪,李世民並未斥責,只是略做勸慰便讓其下去安歇。

直到翌日天亮,李世勣急匆匆的來到中軍帳內,竟是一臉氣憤,氣不打一處來,不及平復心情便急切說道:“大王,洺水危矣,士信危矣”。

李世民一臉茫然,不敢耽擱,“怎麼回事?你慢慢說”。

“王君廓竟將城內兵力帶出一半,此時城內除去降卒,我軍兵力堪堪一千而已”,李世勣既怒又急,“一千兵力如何守城?此舉無疑是將士信推入火坑啊”。

李世勣向來謹慎謙遜,極少與人結怨,類似這種直呼其名更是從未有過,但這次李世勣著實是動怒了,羅士信乃是是他在瓦崗時便交好的兄弟,怎能忍受被王君廓如此坑害

“什麼?”李世民大怒,“王君廓好膽,昨夜怎不稟報?”

昨夜王君廓回營時,李世民還曾好言勸慰,並不知此事。

“昨夜王君廓回來後便令士卒入營休整,是故未曾發現”,李世勣如實說道:“還是今日火頭軍那邊發展增添七百餘人,方才稟報於我”。

“將王君廓叫來”,李世民震怒道:“另外,加派斥候,給我盯緊洺水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中華帝王錄

使用者15243686

聖時龍光

徹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