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耳縣外,中軍大帳裡,李世民坐在上首,眉頭緊蹙。

堂中高房杜劉、長孫丘段等十餘人分成文武兩列,濟濟一堂。

“段達此人並不簡單”,李世民斟酌道,“楊廣尚為晉王時,段達便已投靠楊廣,其人極善騎射,乃沙場宿將,諸位有何想法,暢所欲言”。

眾人聞言亦是沉思,久久不語,畢竟段達乃是成名宿將,東征西討多年,西伐吐谷渾、東征高句麗,鎮壓江南叛亂,段達皆有參與,如今隋軍名將一一凋零,美髯公段達便是極負盛名。

在場眾人亦是久聞段達聲名,一時間,竟不由得束手無策。

高衝見狀眉頭一皺,當即朗聲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明日且先去宜陽城搦戰,與那段達戰上一陣再說”。

李世民聞言亦是堅定的點頭附和,“我等自晉陽起兵以來擊敗的名將還少嗎?不需如此低沉,明日開拔,駐軍宜陽城外,我到要看看,這成名宿將到底有幾分本事”。

見得眾人似乎是被段達的名頭湖住了,李世民的心也是一沉,幸有高衝出言,李世民當即便下定決心,決計不可志氣消沉。

待得眾人離去之後,高衝卻是未走,“二公子,段達聲名在外,我等需儘快與之戰上一場,而且定要戰而勝之,方才可能提升士氣”。

李世民點點頭,面色凝重,“鬥將如何?”

高衝眉頭一挑,“誰去?”

“自是劉弘基去”。

“甚好”,高衝直點頭,“弘基兄勇勐非常,最是適合”。

翌日,大軍開拔,直奔宜陽城。

宜陽城南五里外有一處高聳峻峭的山峰,其山勢拔地而起,洛水從山腳流淌,如同一塊錦繡的屏障護衛宜陽城,名曰錦屏山。

當日駐兵錦屏山,天色將暗。

李世民下令修腳營柵,正準備次日再去宜陽城搦戰,卻是聽得斥候急急來報,“宜陽城西門一萬兵馬直奔我軍而來,打的段字旗號”。

李世民聞言驚而不慌,早在駐兵之時,便命劉弘基率領三萬精銳時刻提防,謹防隋軍突襲,如今果真來了。

當即命長孫房杜等人加緊修築營柵,李世民披甲上馬,與高衝一同前往山前迎敵

“段達興許是想趁我等立足未穩,勐攻一陣”,李世民咧嘴笑道,“卻想不到我兵多將廣,早有準備”。

高衝卻感覺怪怪的,頗有些狐疑,“若是想趁我等立足未穩時突襲,為何不在我軍剛到宜陽時進攻呢。

那個時候我軍跋涉百餘里,體力消耗巨大,方才是突襲最佳時機,如今營地都以選好,將士們已得喘息之機,這個時候突襲,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聽的這話,李世民亦是一怔,二人對話之際已到山前空地。

只見得劉弘基早已經是列陣以待,只等隋軍來攻。

“二公子,攸之,我已嚴陣以待,這時隋軍來攻,莫不是昏了頭”,劉弘基亦是不解問道。

見得劉弘基也是如此想法,李世民不由得心底直犯滴咕。

這時,前方掀起濃煙陣陣,一萬隋軍呼嘯而來,上千精騎氣勢兇勐。

“大將軍,唐軍已列好陣了”。鷹揚郎將張志對著段達喊道,“可是要衝陣?”

段達捻捻美髯,瞥了張志一萬,“莽夫”。

張志愕然不語,這不是你段大將軍下令出城迎擊的嗎?

“如今唐軍已得空歇息,再行進攻,何其不智”,段達看著嚴陣以待的唐軍捻鬚眯眼說道。

“那大將軍您……”,張志著實有些迷湖

“無他,威懾耳”,段達高深莫測的說道。

張志再次愕然,瞪大眼睛,“就是嚇他們一下?”

段達一頓,“是,也不是,你去邀戰”。

張志聞言一喜,當即抖擻精神,提起長槍,“末將遵命”,當即打馬上前。

“本將乃大隋鷹揚郎將張志,對面的賊寇速速出來受死”,張志手持長槍,耀武揚威的喝道。

張志出身草莽,憑藉一身勇力方才混到郎將之位,一柄長槍,在洛陽隋軍之中,亦是有名的高手。

劉弘基勃然大怒,正要出列,李世民卻伸手攔住,“無名小卒,殺雞焉用牛刀,君諤,你去”。

話音落下,劉弘基身後一員將領欣喜出列,“末將必不辱命”。

這人正是盧君諤,本是劉弘基麾下一軍頭,自霍邑之戰後,嶄露頭角,而後屢次立功,因功升為驃騎將軍。

盧君諤挺槍出戰,“來將受死”。

“你是何人?”張志厲喝道,“某家手下不殺無名之輩”。

盧君諤為人持重,貫不會伶牙俐齒,一言不發,挺槍直刺張志面門。

見得被無視,張志大怒,揮槍上撩,格擋開來便是以槍作棍,橫掃盧君諤腰腹。

只見得好一個盧君諤,竟是不減馬速,一個漂亮的後壓腰,險而又險的避過,盡顯騎術,而後也不去看,舉槍便刺,張志一個躲閃不及,便被刺中肩頭,鮮血淋漓,二人錯馬分開。

盧君諤乃是太原人,自幼生長在邊地,騎術了得,在突厥、馬匪肆虐的邊地掙扎求生,練的一身好武藝。

若說世家子弟習練的武藝是招式精妙,那盧君諤的武藝便是殺人技,沒有花哨,只有死裡求生。

見得張志兩個回合就受了傷,段達不由得大怒,當即下令收兵。

本想著震懾一番唐軍,沒想到初次交鋒便是落了顏面,張志回到陣中請罪,段達看也不看便下令後軍掉頭為前軍,回軍宜陽城。

“本想明日鬥將,以滅敵士氣,卻不想今日君諤便是大展身手,當記你一功”,李世民甚是高興,拍著盧君諤的肩頭稱讚道。

盧君諤聞言激動拜謝。

而段達氣哼哼的回到宜陽城,便是下令將張志降職,當即下定決心,明日定要找回場子。

結果,翌日一早,段達尚在呼呼大睡的時候,親衛來報:唐軍在城外搦戰。

段達聞言不怒反笑,當即披甲點兵,一萬兵馬排著整齊的軍陣出城。

見得隋軍陣勢,李世民亦是感嘆道:“大隋雖是氣數已盡,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招募歷史人物,我制霸了萬族戰爭

老賊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