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圖謀隴西

雍縣以西,盤龍山,一處無名的山谷,高衝翻身下馬,“清點傷亡”。

劉弘基應諾而去,不多時,竟是一臉喜色的回來,“攸之,陣亡二百三十,還有三百多輕傷,二十多重傷”。

高衝聞言頓時眉頭緊蹙,臉色沉重,“僅這一遭便折損二百五十餘人”。

劉弘基大為不解,“兩千人襲營,傷亡二三百,這已是極為了得啊”。

見得高衝低沉不語,劉弘基開啟水袋遞了過去,勸慰道:“怪不得二公子說你太過仁慈,行軍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慈不掌兵,攸之以後見慣了就好了”。

高衝聞言卻是搖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

見得劉弘基疑惑,高衝當即下令就地紮營歇息,然後廣佈暗哨,將斥候派出去二里地警戒。

而後轉身看向西北方向,“你說薛舉二十萬大軍,這一天得消耗多少糧食?”

劉弘基聞言擰眉思索,而後直搖頭道:“一時間算不出來,但二十萬兵馬人吃馬嚼,消耗定然巨大”,說著劉弘基一下子明白過來,一臉驚詫,“攸之你想襲擊糧道?”。

高衝沒有否認,而是直說道:“臨行前我有過了解,岐陽宮最先是由西周周太王築城建室,而後毀於戰火,北魏太武帝復建,開皇年間文帝曾在此避暑,再到楊廣巡遊河西時入住岐陽宮,又加以修繕,但是並未久留,因此岐陽宮僅作避暑休閒之所,並未設定宮監,府庫也並不充盈,規模遠遠不如晉陽宮、長春宮等行宮,所以即便薛舉攻佔岐陽宮,也定是繳獲不多,那點存糧對於二十萬人無異於杯水車薪”。

高衝取過火把插在地上,鋪開地圖,“你看,這盤龍山面臨汧水,沿汧水而上,便是汧源城,而汧源城地處隴山腳下,城西五里處便是大震關,薛舉二十萬大軍需要的糧草是巨量的,運輸不易,不可能翻越隴山,更不可能繞道河池而來,所以糧草從金城運來,定要經過大震關”。

高衝的手指敲打在大震關的位置,劉弘基聽得眼睛發亮,直點頭附和道:“大震關,一定沒錯,唯有大震關地勢平坦,連線隴東官道,運輸最為容易”。

“所以,要不要幹?”高衝言語之中充滿誘惑。

“幹”,劉弘基斬釘截鐵的說道,“斷了他的糧道,薛舉必敗”。

這時劉弘基這才反應過來,“所以你之前才執意往西來?”

高衝不置可否,自李世民讓他率前鋒先來扶風的時候,高衝便琢磨著幹一票大的了,僅僅是襲擾,不能建立大功,並不足以滿足高衝的胃口。

見得高衝胸有成竹的樣子,劉弘基那叫一個佩服,樂呵呵道:“此舉若成,可不亞於攻城略地之功”。

攻城略地……高衝忽的想起了一隻耳。

而此時,西南數百里之外的散關,唐軍營中,劉文靜於睡夢中勐然驚醒。

“阿郎,怎麼了?”帳外值守的親衛聽得動靜,忙是進帳問道。

劉文靜擺擺手,飲了一杯冰涼的茶水,呆坐榻上,許久,方才堅定說道:此行必勝”,而後倒頭睡去。

翌日,東方亮起魚肚白,竇軌便是與姜謨、劉世讓幾人來到劉文靜帳前。

劉文靜一出帳便是見得這幾人立於帳前,當即臉色一沉,擺擺手道:“爾等依令行事,勿要再言”,說罷便抬腿欲走。

竇軌聞言勃然大怒,伸出手攔住,“劉肇仁,繞行天水,先取漢陽,無異於捨近求遠,天水已被薛舉佔據,你執意孤軍深入,若有意外,你能承擔後果嗎?”

劉文靜被這一攔火氣曾的就上來了,“放肆,我才是主將,爾等依命照辦便是,任何後果,我一力承擔”。

“一萬大軍性命操之你手,劉司馬三思啊”,姜謨亦是苦心勸道,“還是先易後難,先取河池,再破河池,最為穩妥啊”。

劉文靜聞言嗤笑一聲,瞥著姜謨,“姜胃曹也知兵事?可有乃祖姜伯約之才?”

“你……”,聽得劉文靜如此無禮的話,姜謨大怒,“不可理喻”。

劉文靜一把推開擋在身前的竇軌,冷哼一聲,朗聲道:“傳我將令,即刻出發,違令者,軍法從事”。

“士則(竇軌字),該如何是好?”姜謨一個敦厚長者愣是被劉文靜氣得吹鬍子瞪眼。

“劉肇仁手握兵權,我等勿要抗令,孝忠兄(姜謨字)且莫要與之計較,你即刻傳書回長安,向唐王稟明此地情況”,竇軌沉思一番,而後看向劉世讓,“世讓,你廣撒斥候,我等一路繞行,一定要確保大軍行進安全”。

姜劉二人聞聲無奈應著,劉世讓也是嘆道:“一萬大軍若要神不知鬼不覺的穿過天水郡直取漢陽,何其難也”。

這時,進帳收拾東西的小將杜君綽卻是驚呼一聲,“竇諮議,你們快來看”。

幾人聞聲進帳,只見得杜君綽指著帳中掛著的地圖,“你們看這”。

尋著手指的方向看去,劉世讓驚呼道:“隴西郡?”

身後的勐將公孫武達張了張嘴,有些不可思議,“劉司馬竟在圖謀隴西郡?”

只見得地圖上,劉文靜用濃厚的筆墨將隴西郡重重圈了起來,格外的顯眼。

姜謨亦是不由得驚歎道:“看來劉肇仁胃口很大啊,竟欲直取薛舉腹心”。

竇軌一臉嚴肅,“就怕他崩了牙”,說罷轉身直追劉文靜而去。

此時,劉文靜已經整軍完畢,竇軌直衝到跟前,臉色凝重。

劉文靜見狀挑眉笑道:“看到了?”

很顯然,他是故意將隴西郡圈出來給眾人看的,但他並不打算給竇軌說話的機會,劉文靜直說道:“重申最後一次,我意已決,竇諮議要麼服從軍令,要麼治你個違抗軍令之罪,竇諮議自己決定吧”。

竇軌那叫一個氣,劉文靜這廝竟是真的想率這一萬大軍去幹一票大的,竇軌很明白,這時若是貪功冒進,深入敵境,極有可能便是全軍覆沒,但他偏偏奈何不了劉文靜,因為劉文靜才是主將,一言而決。

劉文靜見狀心中更是暢快,“待我奪取隴西,你們會感激我的,攻城略地敗敵之功,豈不快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致太平

心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