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太陽高高掛,沉光宿醉醒來,忽的反應過來,揉著眉頭喃喃自語,“陳謙應當不會壞事吧”。

而後沉光仍不放心,急忙去找麥孟才商議。

一聽完沉光的話,麥孟才便是大驚,失聲叫道:“湖塗,你湖塗啊,先帝遇害後,宇文老賊等人清算江南文武,陳謙同為江南人,第一時間上書歸附,這才得以身免,你怎能將計劃透露給陳謙此僚”。

沉光聞言驚恐萬分,“這…這可如何是好?”

麥孟才當即拿起佩刀,“快去看看陳謙是否還在”。

眾人當即直奔陳謙公廨,卻被告知陳宮監今早便沒有來上值。

今夜宇文化及便要入住顯福宮,而陳謙這個宮監卻是沒有來上值,這如何說的過去。

麥孟才心裡涼了一半,當即直奔陳謙住所,毫無疑問,又是撲了空,陳謙家人都在江都,唯有陳謙自己住在此處,麥孟才身形一晃,一個踉蹌差點倒地,“全完了”。

沉光亦是面如死灰,一臉懊悔。

正在這時,給使營副將錢皆急匆匆而來,“宮外來了大批兵馬,已將顯福宮包圍”。

二人對視一眼,沉光當即拔出腰刀便欲自裁,“事洩不成,罪皆在我”。

麥孟才一把攔住,冷哼道:“要死,也得多殺幾個叛賊再死”。

沉光聞言大為認同,當即直奔宮門而去。

顯福宮外,宇文化及坐在高頭大馬上,一臉慶幸,“麥孟才乃是麥鐵杖之子,英勇善戰,而且在軍中頗有威望,沉光錢傑之徒亦是勇不可擋之人,幸有陳宮監告知,本相定有厚報”。

身側的陳謙聞言忙是低頭笑道:“大丞相天命所歸,乃是匡扶社稷的不二人選,麥沉之流不識時務,便是沒有卑職告知,大丞相亦可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宇文化及聽得甚是高興,捻鬚大笑,“陳宮監如此大才,在此守衛宮殿確是太過屈才了,足見昏君楊廣有眼無珠,本相看內史侍郎這個位子便很適合陳宮監”。

陳謙聞言驚喜若狂,竟是翻身下馬,伏地拜倒,“大丞相提攜之恩,卑職感激不盡,此生不忘”。

這時,宇文化及身後一名官員卻是面露不滿,宇文化及最擅察言觀色,當即和煦笑道:“元侍郎勿要多想,你二人,一個左侍郎,一個右侍郎,相得益彰,豈不美哉”。

原來那人乃是內史侍郎元敏,聽得這話,元敏一臉愕然。

內史省往常確實是配備兩名侍郎,輔左內史令,但楊廣猜忌多疑,未設內史令,僅有虞世基這個內史侍郎理政。

元敏乃是左翊衛大將軍元壽之子,官拜內史舍人,宇文化及自領大丞相後,升遷為內史侍郎,位高權重,堪稱副相。

而陳謙不過一個小小的宮監,卻是驟然與之平起平坐,元敏自是不服,但沒想到宇文化及創造性的弄出一個內史左侍郎和右侍郎來。

其後眾臣聞言心中亦是深感荒謬。

正在這時,只見前方宮牆上衝上一群人,正是麥孟才、沉光等人。

一見陳謙,沉光便是破口大罵,陳謙自覺無顏,深知今後他在江南將是臭名昭著,只得躲在宇文化及身後,不敢露面。

宇文化及恨透了沉光等人詐降,心裡後怕之餘更是惱羞成怒,當即下令進攻。

顯福宮乃是江都城郊的宮殿,供楊廣遊獵至此歇息的,並非是防禦性的宮城,並不高大,給使營僅有數百人,也是不能防守到各處,驍果軍精銳很快便是爬上牆頭。

一番亂戰,給使營很快便是傷亡殆盡,沉光咬牙切齒,眼睛死死的盯著外面的宇文化及,忽的看到一旁的旗杆,沉光當即拔出旗杆,抱在一頭,大聲喊道:“將我甩過去”。

副將錢傑頓時會意,帶上親兵,數人合力將旗杆另一頭抱住,掄出一個半圓,沉光一鬆手,竟是直向宇文化及飛去。

宇文化及驚慌失措,慌忙叫道:“護駕”,連忙打馬向後跑去。

只可惜力道不足,沉光凌空不遠便是跌落下去,在地上翻滾幾圈,方才穩住身影,眼見宇文化及走了,沉光大恨,疾跑上前便是將手中橫刀奮力一仍。

宇文化及一跑,正前方的便是內史侍郎元敏,元敏目瞪口呆,還沒反應過來,便是被飛來的橫刀砸在面門,當場身隕。

指揮攻城的司馬德勘見狀大怒,喝令道:“放箭”,驍果弓弩手齊齊張弓松弦。

可憐忠臣護衛肉飛仙,手無寸鐵,如此近距離,當即便是萬箭穿心而死。

宮牆之上,麥孟才等人見到這一幕悲憤不已,個個以命相搏,無奈勢單力薄,很快亦是被越來越多的驍果叛軍一一砍殺。

至此,大隋最後一群忠臣義士,全部身隕於顯福宮。

而後宇文化及再無顧及,更是肆意妄為,等率軍行至徐州時,水路不通,當即決定走陸路,但由於所攜帶的輜重財寶過多,另有美人無數,宇文化及竟下令讓車馬來拉金銀財寶,讓驍果軍士卒揹著輜重軍械趕路,道路遙遠,人困馬乏,將士們怨聲載道。

作為將領的司馬德勘、趙行樞、陳伯圖等人見狀也是大為不滿。

“天下大亂,我等起事本意是想輔左明主,如此才有前途可言,但宇文化及此人只知享樂,政務軍事一竅不通,絕不是做大事之人啊”,司馬德勘搖頭說道。

本來司馬德勘作為驍果軍統領,便是位高權重,乃是起兵首謀,可是宇文化及掌權後,卻對司馬德勘很是猜忌,升其為禮部尚書,明升暗降,實際上是想奪取司馬德勘兵權,司馬德勘本就為此憤憤不平。

趙行樞亦是嘆息道:“當初宇文智及提出擁護宇文化及時,我便是不甚同意,我與宇文化及早年間便相識,他與明主二字毫不沾邊啊”。

“既如此,不如我等廢了他,也免得他如此糟踐兄弟們,那麼重的輜重軍械讓活人來背,也虧他想得出來”,軍中勐將陳伯圖憤憤說道。

司馬德勘聞言眼睛一亮,三人當即約定,襲殺宇文化及。

只是宇文化及這廝好像是惡人有福運,就在司馬德勘等人準備襲擊的時候,醫正張愷為司馬德勘的部屬治傷時無意間聽得此事,忙是報告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驚怒非常,三弟宇文士及獻計,趁司馬德勘不知其已敗露,將其引誘來中軍大帳。

宇文化及依計行事,詔司馬德勘前來議事,司馬德勘不知敗露,如約而來,方一進帳,便被逮捕,而後被宇文化及吊死,清算趙行樞等同黨十餘人。

宇文化及自此全掌驍果軍,擁兵十餘萬,令出一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修真錄:大明風雲

白天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