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君,聽聞貴國正在籌備萬噸巨輪建造,作為一衣帶水的好鄰居,我代表大日本帝國向你們致以誠摯的問候!”

正當程諾準備前往江南造船所,與他們的總工程師摩根好好談判時。

一個日本人不知道從哪裡獲得了他的訊息,帶著下屬,拎著大包小包,趕在程諾出發之前,將其堵在了住所門口。

恭恭敬敬遞上一張名片,日本鬼子巖崎英郎微微鞠躬,張嘴便是一口熟練的國語:“自我介紹一下,鄙人巖崎英郎,乃三菱長崎造船所的工程師,很高興見到程先生!”

程諾沒有著急接下名片,眼睛微眯打量著對方:“巖崎先生,我們之前沒有見過面吧?”

巖崎英郎仍舊保持著剛才的姿勢,一動不動:“程君,這次登門拜訪之前,確實未曾相識,不過我相信經此一事之後,我們彼此之間會保持著友好且緊密的關係,還請程君把我的名片收下。”

在沒有摸清楚對方的意圖之前,程諾決定採取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將名片收下拿在手裡翻看道:“三菱長崎造船所,長崎制鋼所所長……職位還挺多,說吧,找我有什麼事,我這邊下午還有約要去,至於親密關係的事,以後再說。”

巖崎英郎微微一笑,抬頭客氣道:“程君,中國有句俗語,叫做‘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次前來登門拜訪,就是為了彼此之間達成合作,共謀大業!”

程諾雙臂抱在胸前,語氣詼諧道:“說來聽聽,我也想知道我們之間有什麼可以合作的地方?是想買我們的合成氨嗎?如果是的話,那你算是找對人了,我們非常樂意把‘中華牌’的旗子插在島國的土地上。”

巖崎英郎臉上略顯侷促:“化工方面我一竅不通,但非常樂意替程君和我們本土企業牽線搭橋,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先能在這次合作上達成共識。”

程諾對這話來了興趣,捏著下巴好奇道:“我想先聽聽合作的內容,至於你說的共識問題,視內容而定。”

巖崎英郎閃過一絲欣喜,隨即趕緊介紹道:“合作,自然是雙贏的,名片上寫的我是長崎制鋼所所長,生產優質鋼材,聽聞貴國要建造萬噸巨輪,在恭賀和羨慕之餘,身為好鄰居,自然要為東亞整體多多考慮。

特意把我們的先進鋼材工藝介紹給你們,幫助完成這批大訂單,從而將我們東亞的牌子打出去,讓這些西洋人知道我們遠東也是有著頂尖技術存在!”

嘴上說的冠冕堂皇,為的是東亞好,實際上這日本人心裡的小九九,程諾把話都沒聽完,就已經看透個七七八八。

什麼優秀工藝,工廠還沒建好嘞。

什麼為東亞人,訂單遙遙無期嘞。

什麼合作雙贏,日本人贏兩次嘞。

與前面提到的求新船廠一樣,一戰期間,日本機械工業的發展同樣遇到了歐美原料禁運的困境,兩國之間的情況基本大差不差。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三菱長崎造船所與我們不約而同,共同向鋼鐵工業擴張,來擺脫鋼材採購問題。

可惜等到明年長崎制鋼所建成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這無疑給三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屆時無論是技術還是價格,長崎制鋼所生產的鋼材都不是西方的對手,商品傾銷之下,如何生存下去都是個問題。

雖然現在一戰還未結束,日本也沒有派遣工人過去支援,但人家也派女護士過去了,春江水暖鴨先知,自然也能提前聞見一些非同尋常的氣息。

“巖崎先生,恐怕要讓你失望了,鋼材的事我們已經下好訂單了,此時突然進行毀約,不僅有損我鋼鐵工廠之名譽,還要做出一大筆賠償金,實非明智之舉啊!”程諾搖搖頭,拒絕了日本人的提議。

“程君,約定什麼的,自然是要透過毀約來實現其價值,雖然您暫時損失部分商業信譽,但您同時能收穫我們大日本帝國的友誼,友誼可是無價的。”巖崎英郎輕描澹寫道,好似獲得日本友誼是什麼了不得的事一般。

“是,友誼是無價的,可賠償金是有價的。”程諾對此絲毫不客氣,說道:“即便是對於我們工廠來說,要額外掏出這筆錢,也是非常肉疼。”

巖崎英郎搖搖頭,繼續勸道:“在此之前,我們已經打聽到貴國某些鋼材廠的價格,看上去似乎很有誘惑力,但在我們長崎面前,還遠遠不夠,只要您願意跟我們長崎合作,時間會給你豐厚的利潤。”

程諾看到對方有模有樣的編著胡話,忍不住樂了:“巖崎先生,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叫做‘科學是無邊界的,但專利不一樣’,你們日本都捨得支援本國企業,為什麼我們自己人不樂意去支援自家東西?”

不料這時巖崎英郎卻一本正經道:“因為你們的官員沒有犧牲精神,而我們就不一樣了!”

聽到這裡,程諾徹底將臉上的笑容收斂起來:“犧牲精神?如果我們沒有犧牲精神,那滿清又是如何被推翻的,中華民國又是如何被建立起來的?”

巖崎英郎再次搖頭,語氣中帶著前所未有的狂熱:“與你們腐敗的官場相比,顯然我們更具犧牲精神。

我們的官員可以做到將經濟發展作為強兵手段的強烈民族主義,所有妨礙民族經濟發展的敗德行為都不被允許,有限的資源均可強制轉移至戰略工業……我想問問,你們的官員哪個可以做到?”

儘管程諾很不想承認,但事實擺在面前,對方的明治維新就是更加成功,在官僚推進其建國大業的同時,日本機械工業的發展突飛勐進,眼下更是居於世界前列。

甚至在一戰爆發前,在軍工、造船、鐵道車輛和電氣機械方面,日本已然擁有若干頗具實力的領軍企業。

更何況眼下這個歐洲列強忙於打仗的時間視窗,不僅對我們中國敞開,同樣對日本也是如此,幾年下來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但正因為這樣,程諾更不可能把鋼材外包出去。

“你有你的日本,我有我的祖國,進口替代本身並非純粹的經濟考慮,而往往包含著發展本國產業的民族主義成分,只考慮透過創新獲取利潤,不是我們工廠的第一選擇,巖崎先生,你應該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巖崎英郎面色一滯,張了張嘴想繼續規勸,但聯想到自己家族發展實業的經歷,嘆了口氣,隨即滿臉嚴肅道:“我們家族的家訓便是用國家觀念統轄所有之事業,持奉公至誠之心時刻不忘,這方面我感同身受。

不過我們家族同樣信奉‘報國恩於萬一’的準則,既然彼此之間不能正常合作,那未來我們就是競爭對手了,程君,我希望你做好準備!”

轉變之快,讓程諾一時之間竟沒有反應過來,還沒說上兩句,就看著巖崎英郎轉身帶著下屬離開,絲毫不拖泥帶水。

“這小鬼子倒很有個性!”程諾心說。

……

另外一邊,巖崎英郎正帶著下屬走在回去的路上,心裡盤算著如何在後面的商戰中戰勝程諾。

這時旁邊剛剛一直沉默不語的下屬突然發聲:“巖崎君,這支那人太不識抬舉了,我們跟他們合作,是看得起他們,竟然給拒絕了,簡直是在侮辱我們,一定得讓他們好看!”

巖崎英郎皺著眉頭說:“巖崎廣志,這是我們製造所內部的事,我自有安排,父親大人讓你過來是為了學習,而不是指揮我去做什麼事!別忘了,我還是你的哥哥,少跟那些軍人走在一起!”

巖崎廣志眼角劃過一絲輕蔑,不過被他很好地掩藏了過去:“放心吧,來到支那後我就很少和那些朋友們聯絡,最近一直在東亞同文館逗留,我可是從這些情報專家學到了很多東西,真的不用試試嗎?我親愛的哥哥!”

巖崎英郎想都沒想,就直接給拒絕了:“我相信我們長崎制鋼所的技術!”

說罷,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了。

留在原地的巖崎廣志冷哼一聲,回首朝著程諾所居住的方向捏了捏拳頭,事情顯然在他這裡沒有掀篇。

“程諾,我記住你了!”

……

院子內,趁著程諾檢視巖崎英郎名片的功夫,姜蔣左嘴裡叼著一個蘋果過來,探著半邊身子好奇道:

“怎麼還要走呢,不是都與那外國老約好時間了嗎?怎麼,換招數了,要晾晾摩根,煞煞他的威風嗎?”

程諾捏著名片說道:“那倒不至於,該有的尊重還是要有的,別看那人從來只有鼻孔朝天的模樣,實際上手下還是有些技術的,有些傲氣可以理解。”

“嗯,嗚嗚嗚~”

可惜回答程諾的都是一些嗚咽聲,讓他感到非常疑惑,把目光從名片移到姜蔣左臉上,沒想到這傢伙吃著蘋果,也注意到這張名片了,對此也是極為好奇。

“嗚嗚嗚~”

“把蘋果吐了,說人話!”看到好友這副模樣,程諾忍不住笑道。

“啊~可把我憋死了。”姜蔣左這才反應過來嘴裡有個蘋果,連忙把它拿下來,將口水擦擦:“我是說,這名片是日本人的?那致遠你可小心點,這幫癟犢子沒一個好人,肚子裡都是壞水。”

程諾笑笑:“這個我自然清楚,只不過啊,有些方面,日本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姜蔣左嚥了口唾沫,問道:“我知道你們數學的一些東西,就是從日本傳過來的,甚至國語的一些新詞彙,都是從日語中拿過來用的。”

“你說的很對,不過今天我們說的是機械工業,尤其是我們正在做的造船業,它的成敗,關係著我們國家未來工業前景的好壞。”程諾點點頭,又接著補充道:“今天日本人過來,甭管所謂何事,倒是給我提了一個醒。”

姜蔣左問道:“什麼醒?”

程諾把名片收起來放好,低頭說道:“那就是要加緊步子了,我們越快,這種大型軍工廠對產業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也就越明顯。

以日本為例,他們的機械工業肇始於橫須賀造船廠,隨後赤羽製作所、長崎造船廠、東京大坂炮兵工廠、小名濱造船廠等相繼興建。

這些軍工企業培養的職工進入到其後成立的石川島造船廠、川崎造船廠等大企業,佔據主要位置,而這些後起大企業的職工後來又擴散至其它大小工廠,進而產生足以影響整個日本機械工業的化學反應。”

姜蔣左順勢說道:“你的意思是日本機械製作技術之淵源主要在大型兵工廠?”

程諾點點頭:“尤其是像我們國家這種機械工業發展的早期階段,軍工企業能起到傳播先進技術與供給技術人員的重要作用,所謂‘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便是這個道理。”

如果單從機械工業的發展軌跡來看,明治日本與滿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可到後面為什麼日本起來了,而我們發展龜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國精英階層多為文人,普遍缺乏戰略眼光。

換句話說,滿清對於該類戰略產業扶持力度不夠。

儘管日本發展這些戰略性產業是同樣缺乏優勢,但人家捨得採用新的關稅率和補貼來扶持。

比如之前實力雄厚的三井財閥曾於早年創設工業部,但旗下之企業,僅紡織廠有所發展,重工業部門的芝浦製作所(即日後的東芝)連續虧損,一天不如一天。

但日本政府就是捨得花錢,將其一步步扶持壯大。

到後來日本不僅可以對我們出口機械產品,而且是我們引進機械技術的重要來源。

當滿清滅亡時,日本的機械工業已經建立起對我們同一產業的最初優勢,進而影響到此後東亞的宏觀歷史程序。

“那你說,這小鬼子這次過來,到底是什麼意思?炫耀他們有成熟的配套工業體系嗎?”姜蔣左拿過名片看了看,若有所思道。

程諾笑笑:“或許都不是,而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宣戰。”

“那你更要小心了,前陣子日本浪人在街上橫行,在虹口菜市場搗亂,雖然打死了兩個狗賊,但我們華捕也傷了四個,眼瞅著這事沒完,可別讓人在這裡做了文章。”

程諾點點頭:“我會小心的,正好可以藉著這個機會,把咱們前面訓練的護衛隊調過來,用實戰檢驗一下他們的成效。”

兩人商討完畢,程諾坐上車,就準備前往江南造船所。

路上仔細回想著與該日本人巖崎英郎見面的細節,看看有沒有什麼一開始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同時在心裡也在盤算:

“日本以國家投資為主導進行的工業化,其所需資金是從農業與家庭工業小生產者手中徵調而來的,國民承擔了沉重的國債和軍需支出,其負擔尤其被轉嫁給佃農。

西方國家是轉嫁於殖民地,未來我們還得走這一條路,只是苦了農民,僅僅靠合成氨肥料還是不夠。

哈伯啊哈伯,你的日子要是好過了,我們可就難辦了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吾與子房

陝北毛驢

穿越有系統,大明皇帝,穩了

24以觀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