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你說說咱們國家出了這麼一攤子事,北大學生出了聲,北大教授發了話,按道理來說,北大出力是不少,可我總覺得事情有點怪,是不是少了點什麼?”

姜蔣左帶著怪異的語氣,湊到程諾跟前說道。

書桌前,正在匿名寫文章抨擊公家的程諾,扭過半邊臉似笑非笑:“怎麼,立夫你也跟我來這麼一出了?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那我就直說了啊。”姜蔣左趴過來,認真道:“我算了算啊,各方各界,只要是愛國之人,都在積極發聲來聲援這些學生,可你說這麼大的事,怎麼唯獨北大校長沒了聲?詭異至極。”

聽到這裡,程諾也不禁在心底嘆了口氣。

也怪不得姜蔣左會這麼問,歷史上著名的“二十一條約”跟這個所謂的共同防禦協定相比,實在是有點小巫見大巫,對國家的實質傷害也不可同日而語。

其實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初,其中英法為協約國,德奧為同盟國,雙方交戰,袁世凱政府只是隔岸觀火,宣佈保持中立。

對此,袁大頭還特意釋出命令表示:“歐洲各國不幸失和,中國皆系友邦,已布令恪守局外中立,以敦睦誼”。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命令還沒釋出多久,我們的“中立國”身份就保不住了。

1914年日本對德宣戰,當年11月,日軍攻佔了德國在華殖民地——山東青島。

次年日本政府向袁大頭提出廣泛的權利要求,此即中日“二十一條”交涉,其中第一號即提出,我國政府承諾,將德國在山東的所有權利,交給日本。

後來等到程諾回國的那一年,也就是1917年,美國對德宣戰,駐美公使顧維鈞強烈建議中國追隨美國,對德宣戰。

顧維鈞的理由是,未來世界秩序的領導者一定是美國,中國要緊急站隊,將來只有“賴美為助”,中國才會在世界上有地位。

從後世的眼光來看,顧維鈞的想法十分通透,假使公家真的按照顧的戰略走,情況或許要改觀一些。

可偏偏北洋政府裡面豬隊友偏多,眼瞅著歐戰接近尾聲,我們國內的南北戰爭已經結束,美國總統威爾遜特意宣告:簽訂公開和約,反對秘密外交,並召開巴黎和會。

這個宣告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鼓勵,我們可以在戰後恢復列強所佔領的中國殖民地,特別是山東青島。

可就是在這個緊要關頭,北洋政府與日本展開秘密外交,秘密簽訂《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這不但是置威爾遜的宣告於不顧,主動與日本建立了同盟關係,也等於自外於協約國集團,自外於威爾遜提出的戰後新的國際秩序,使中國在戰後處於一個非常不利的國際地位。

也就是說我們作為戰勝國,本應追隨威爾遜關於廢除秘密條約、交還殖民地等一系列條款。

但是,北洋政府卻完全背離了這些對中國有利的國際條件,主動把中國綁在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戰車上,主動地與日本站在了一起。

無論從過去還是現在,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一個極為荒唐、愚蠢的選擇。

一手好牌,自己打個稀爛。

都說弱國無外交,可本來就是弱國,還偏偏喜歡作死,如何能在世界之林生存。

就像後世的海地一樣,能同時惹得五常厭煩,普天之下也再難找出第二個。

“依你之見,北大當如何?”程諾問道

“如此喪權辱國之條約,公家偏偏搶著去秘密簽訂,與虎謀皮,荒唐可笑,這不是自願承認日本佔領青島是合法的嗎!我們天天做學術,如此緊要關頭再也不能裝聾作啞,怎能容忍北洋政府幹這種如此卑鄙的勾當!”

姜蔣左怒氣衝衝,話說起來非常快。

程諾點點頭:“你的心情我能明白,北洋政府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簽署這個協定,無非是看上了日本人的錢,所謂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可北大學生都能明白的道理,偏偏他北大校長就不知道嗎?”

“何出此言?”

“大傢伙都在積極奔走相告,平日裡各處走穴演講,可偏偏在這個時候,一眾學生需要意見領袖時,蔡公突然沒沒了聲音,這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

看程諾默然無語,以為被其說中了的姜蔣左繼續說道:“人人明知日本最不可信,但政府卻為了取信於日本,竟然背約於世界,如果我們此時不出來表明態度,恐怕中國的一切權益,都會被稀里湖塗地出賣了。

如果此時國民沒有態度,我國將會貽笑於世界,成為各國的笑柄,今後再想在戰後的世界上立足,就不可能了……”

在對方說話過程中,程諾一直沒有插話,讓其把怒氣都發洩出來。

等到時機差不多時,程諾這才慢悠悠地遞上一杯水,微笑道:“說完了吧?累了吧?趕緊喝點水潤潤嗓子。”

“謝謝。”姜蔣左習慣性的接過茶,剛喝一口就反應過來,趕緊把杯子放下:“不是,致遠啊,你這還沒說我的觀點對不對呢,大是大非面前,可不能再打馬虎眼。”

程諾拉了一條長凳過來,坐在跟前微笑道:“你說的當然對,只是這個世界並非只有黑白二色啊,一個非常現實的情況是,北大不是辦在象牙塔和真空裡,北大辦學,需要人才,也需要經費。

北大的辦學經費,只有從北洋政府那裡來,儘管北洋政府的錢,主要是靠借款、出賣中國利益而來。

如今他身份特殊,貴為北大校長,雖然沒有直接出聲響應學生們的集會,可也沒有聽從北洋政府的命令,去出面制止學生。

要知道公家這些人可是認為‘咄咄學生,救國良苦,顧中國之可救與否不可知,而他日絕非此種學生所能濟事者,則可決也’。此時蔡公不及時表態,就是最好的表態。”

一席話說完,姜蔣左也陷入了沉思。

許久之後,這才緩緩點起了頭。

“致遠你說的對,是我著了相了。”

程諾拍了拍好友的肩膀,笑道:“不過你這是點醒了我啊,剛好你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回京一趟。”

“回京?”姜蔣左遲疑道:“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要我回京,莫非跟這次的學生/抗議有關?”

程諾點點頭:“對,據我所知這次抗議全體留日學生都在東京舉行了遊行集會,被日本軍警抓捕的就有一百多人,後面學生繼續抗議,六千多名留日學生中約有三分之二憤而罷課返國。

雖然有一部分學生會在事後返日,但直接留在國內的也不會是少數。以當前國內就業環境,根本無法消化掉這麼多的人才,如此一來太過浪費。”

姜蔣左琢磨出味兒來:“所以你想著讓我過去,能不能吸引一批人才過來?”

程諾給其重新倒滿茶水,笑呵呵道:“就是這麼個道理,我們總是強調‘產學研’,可產學研究竟是個怎樣的東西,我一直認識的比較模湖,如今隨著咱們科學院規模的擴大,我逐漸明白了些許道理。

所謂的產學研合作,指的就是為了實現各組織機構自身的利益目標,以企業為代表的產業界和以大學、科研院所為代表的學術界共同參與合作,以實現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的一種合作方式。

可如今咱們企業有了,科研機構也有了,唯獨大學一個方向,咱們比較欠缺,如今能順利把鹼廠、氨廠開起來,已經是相當不容易,未來想繼續發展,必須要有新鮮血液的加入。”

姜蔣左贊同道:“也是,眼下咱們根基尚淺,造血能力嚴重不足,確實需要人才的補充,才能達到內迴圈的目的。不過話說回來,這批留學生中,以文科、軍科為主,這些並不是咱們所緊缺的啊。”

程諾笑道:“所以這才拉你過來稽核的嘛,若這些學生對科學比較感興趣,又願意轉行,咱們招過來也無妨,總比從頭培訓的比較好。”

姜蔣左抿了一口茶水,語氣堅定道:“好,我這就準備回京,替你把這事給辦了,順便也能趁著這個機會,看看那批留法班的學生,功課完成的怎麼樣,我也好協助他們赴法求學。”

程諾感慨道:“辛苦你了。”

“這有什麼?化學我又不懂,反正待在這裡也幫不上忙,還不如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姜蔣左坦然道。

程諾嘆了一口氣:“公家之所以能幹出這種事,歸根到底還是‘錢’字惹的禍,離開了錢,萬事皆難,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堅持辦廠做實業的原因之一,如今小有成績,你的功勞並不比誰少。”

姜蔣左搖搖頭:“唉,想當初你我皆是學數學之人,論天賦你是我見過最好的那一批,可回國之後,你做數學,也做教育,現在更是做了實業,而且還是跟數學八竿子打不著的化學,太雜太亂。

我們不幫忙,一個人怎麼可能忙得開?這種生分的話,以後還是莫提的好。”

端起自己的茶杯,程諾猶豫片刻,最後一飲而盡:“好,我記住了,此去一行,萬分小心。”

姜蔣左突然笑了笑:“我心裡有數,這次過去一定給你帶幾十個人才過來……”

話還沒說完,姜蔣左突然想到了什麼,變得吞吞吐吐起來。

程諾好奇道:“怎麼了?”

臉上閃過一絲掙扎之色,姜蔣左隨即說道:“比起工作,我更擔心的是你。”

“是我?”程諾不解道。

“當然是你。”姜蔣左一臉嚴肅:“先賢曾說‘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失’,往前趕路的時候,胯下的輪子不是越多越好。”

聽罷程諾哈哈大笑:“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不過你說的對,後面我會注意的。”

……

後面的這段日子,程諾將姜蔣左送離,自己則緊鑼密鼓的開始下一輪科研工作。

原本他是準備按照當初的步驟,即制鹼到合成氨,再到制酸,循序漸進,穩紮穩打。

可歐洲戰場上發生的一件事,讓程諾的決定遲疑起來。

原來是德國在西線戰場上,向美軍投放了15000多枚毒氣彈,戰果頗豐,戰況也因此更加焦灼起來。

得到訊息後的程諾仔細一打聽,這才發現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各國基本上都使用過毒氣彈,用的較多的化學毒劑主要有刺激性毒劑、窒息性毒劑、糜爛性毒劑和失能性毒劑。

包括但不限於氯氣、光氣、硝基三氯甲烷、芥子氣、苯氯乙酮、亞當氏氣等等。

有的已經在一戰中大放異彩,比如光氣和氯氣的混合毒氣,奧匈軍隊在多貝陀高原攻擊意軍時,曾使用100t光氣和氯氣的混合毒劑,使對方6000多人中毒,其中約5000人死亡。

有的雖然起源於一戰,但廣泛使用卻在二戰。比如芥子氣,二戰時至少有英、美、法、德、蘇、波、匈、意、日、加拿大等國生產,戰果相當不錯。

而程諾之所以想提前研製化學武器,除了日後用來對付小鬼子外。

其實也想著眼下他個人力量很難改變歷史大勢,一旦抗戰爆發,我們無論是兵員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都比不上小鬼子。

此時要是冷不丁採用化學武器,說不定真能破局。

不用太過拼命,即可完成殺敵效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交戰國共施放毒劑萬噸,造成近130萬人中毒傷亡。

德國小鬍子就是因為在戰爭中中過毒,深知化學武器的威力,所以他上臺後,即刻在國/防部成立第九處,專門負責化學武器的研製、生產與作戰事務。

倘若程諾真能帶領團隊研發成功,用在別國身上,他可能心裡會有些不適感。

可用在小鬼子身上,絲毫無心理負擔。

侵華戰爭時期日軍先後在中國14個省份使用化學武器1 731次,造成數十萬人中毒傷亡。

無論採用什麼氣體,程諾都覺得不夠解恨。

“中毒的途徑多,持續時間長,殺傷面積大,說是窮人版原*彈再合適不過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帝國:江湖門徒

魚羨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