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他湖塗啊!”

“蓋中國為小農制,土地為小地主所經營者,無大規模之組織,洋人久欲逞其侵略野心,苦無投資之地,於是改弦更張,大批肥田粉至焉,如果洋人是主謀,那致遠就是從犯,是幫兇,更是帶路人!”

“帝國主義者外和而內險的變相侵略政策,卻有比日本硬幹手段還厲害的!這種政策是什麼?就是化學肥料推廣政策!”

四九城內,某處四合院內,以辜鴻明為首的保守派“老人”,正團團圍坐在火爐旁。

劉師培搓搓手,嚴肅道:“在我看來,程致遠就是打著振興農業的旗號,把洋資都引了過來,從老百姓指甲縫裡扣點苦汗錢,到時候無非是壯了洋人,肥了洋行,苦了咱們自己人。”

黃侃雙指向上指著天,痛惜道:“我以為致遠之所以走上歪路,就是因為跟那些所謂的新文化乳臭未乾的小兒,走得太近了,沾染了汙穢之物,可惜,可嘆,可悲!”

嚴復認真道:“眼下我們這些人一定要積極發聲,不讓洋人伸足於東海以西,以保全我國農業要素之完整。”

劉師培點點頭:“嚴老說得對,不過要想保全我國農業要素之完整,還得呼籲大家禁止出口豆餅等有機肥,不要使用化學肥料,不做賣國賊!”

黃侃附和道:“說得好,回去我就起草文章,聯合我們北京的國貨維持會,上書國民政府要求給予私自出售和購買者嚴懲!”

“好。”

“我贊同。”

“支援。”

正當大家都議論紛紛之時,一旁斜躺在椅子上閉目養神的辜鴻明突然睜開眼,毫不客氣道:

“湖塗,愚昧,無知!”

黃侃血氣方剛:“辜老何出此言,總不能大家都在商討國家大事時,不發表意見也就算了,總不能還惡語相向吧,陳仲甫沒把我們擊敗,我們自己倒從內部開始瓦解了。”

“哼!”辜鴻明冷哼一聲,把蓋在身上的毛毯遞給僕人,隨即接過煙槍微微呷了一口,起身環顧眾人後,擺著手慢悠悠道:

“孫武曾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而你們爭論來爭論去,到現在還沒搞明白,程致遠是在推廣化學肥料,這點毫無疑問,他自己也親自在他的《科學》雜誌上刊登署名文章。

可他從沒說,這化學肥料從外國進購吧?

啊?諸位,辜某說得沒錯吧!?”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面面相覷。

黃侃氣勢明顯一弱,但又不好直接服輸:“化學肥料可不是將什麼豬屎、牛便、雞糞堆在一起,等著發酵完事,裡面的學問深著呢。”

辜鴻明背手走到黃侃面前,搖晃著上半身,雙眼直盯著他:“你也知道這東西不像吃飯穿衣那麼簡單,可你也要明白,能被蔡公相中的大才之人,身上定有他的魅力之處。”

黃侃本來就理虧,加上辜鴻明身份相壓,哪還敢繼續執拗下去,把頭別出去低聲說道:“化學肥料關乎鄉村復興與民族振興,你我仍需謹慎。”

辜鴻明仰天大笑:“這點我豈能不知?農村衰落,社會經濟必然瀕於破產。”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辜鴻明朝著僕人擺擺手,僕人心領神會,將早已準備好的資料呈上來。

辜鴻明拿起來檔案,一字一句道:“這東西是蔡公昨晚交給我的,說是讓我們這些人也幫著致遠出出力,當時還有心相拒,心想這算學一道,我牙牙之語都不會,如何能幫得了這位後期之秀?

可接過資料後發現,原來竟然是農學,這等關乎國家社稷的大事,容不得我不上心,徹夜拜讀之後大為震撼,尤其是中間說了欲救我國今日之貧困,以免於危亡,惟有復興我固有之農業,努力生產一途。”

劉師培困惑道:“這個道理大家都懂,要不然也不會聚集在一起。”

“我的話還沒說完,後面還有別的內容。”辜鴻明將手中的文章揚了揚,說道:“上面說了農業產量的提高,其根本辦法,厥有二端,一為改良品種,二為提倡施用各種肥料,二者之中又以肥料問題為當務之急。

至於其中的緣由嘛,裡面說的很詳細了,我直接念出來未免有些囉裡囉嗦,你們還是自己看得好。”

黃侃急不可耐地接過檔案,準備快速瀏覽起來,可一看到作者名字,又有些愣神:“程諾!程致遠?”

“除了他,還能有誰能讓蔡公如此上心?就是胡適之那個小兒,也不過如此。”辜鴻明苦笑著搖搖頭,接著說道:“天然肥料供給不足,農人施用化學肥料不得法,反而引起各種病害,致遠這才站了出來。”

劉師培嘆了口氣:“唉,別人我是不服的,但致遠我是不得不服,年輕人有了成就不僅沒有驕傲,反而繼續悶聲做事,上次能把鹼做出來,這次化學肥料我也很看好他。

不過話說回來,中華純鹼蒸出來的饅頭那可真是真白啊,剛出鍋的我一頓啥小菜都不就,就能吃仨……”

“吃吃吃,就知道吃,你不知道咱們國內還有多少老百姓吃不上飯!”黃侃扭過頭來,有些恨鐵不成鋼。

“哎,你罵我作甚,莫名其妙!”劉師培回懟道:“有本事,你也乾點什麼啊。”

“你怎麼知道我光嘴上說,等著,我回去立馬撰寫幾篇文章,用來聲援致遠!”黃侃毫不示弱。

劉師培聽罷一愣,隨即笑罵道:“我是該誇你大丈夫能伸能屈,還是罵你不要臉呢?”

辜鴻明趕緊勸道:“好了好了,蔡公帶的檔案大家傳著相互看看,回去好好想想咱們後面該怎麼打好這一仗,於國民經濟、於民生關係至大且巨,極有討論的必要……”

……

如果說西方世界對化學肥料的爭論多出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的視角、經濟與經營的視角、科學與實踐的視角,那麼,民國時期關於化學肥料的這場論爭則有著更為複雜的社會內涵。

對於民國時的人來說,化學肥料問題不僅僅是農學與農業領域的問題,它更是政治問題、國防問題與經濟問題。

尤其是經過程諾的請求下,蔡元培首先對化學肥料發表文章,點名支援程諾的中華牌,直接引起了輿論界的注意。

後面陳仲甫、李大釗等人也開始跟著在《新青年》上宣傳化學肥料的好處,順便向大家宣傳賽先生的種種好處。

而辜鴻明為首的保守派,則在宣傳化學肥料優點的同時,著重強調了要抵制洋貨,保全國家農業要素,也引起了社會上的重大反響。

幾股力下去,徹底引發了眾人對於化學肥料的討論熱潮,在各自的觀點裡構思著中國化工業和農業的未來。

當然,聲音多了,腔調也就複雜了。

參與論爭的主體多元,持論的視角各有不同。在論爭中登場的各方人士立場不一,背後的訴求也有不同。

洋商聲稱運銷化學肥料的目的是“期中國農民藉此優良肥料以增加生產,求經濟上之充裕而民生問題亦得因之早日解決”,對於化學肥料的好處與功效不遺餘力廣告宣傳,刻意忽視中洋區別,甚至隱隱有宣傳洋貨更優的念頭。

然而其最終目的不過是擴大洋化肥的銷量,追求利潤,不顧國內現狀。

商會、國貨維持會對化學肥料大加推崇之餘,出於憂國憂民之深情,亦有“國產之銷途銳減”的計較,擔憂洋貨衝擊後的後果,難以遏制。

在農學界的部分學者認為,在中國肥料缺乏的現在,我們對於化學肥料的使用,在有利無弊的範圍以內,不獨不必爭論是否應該是國貨,知足要大力提倡施用化學肥料即可。

一時間眾說紛紜,說什麼的都有,不過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支援農業施肥用化學肥料。

身在風暴中心程諾則像是一個沒事人一樣,自顧自收拾著東西。

恰在此時,突然從門外風風火火闖進來一個人,手裡抱著一大摞信件,嘩啦一下全攤在程諾的桌上。

程諾頭都沒抬,就知道來的人正是姜蔣左:“怎麼樣,今天寫給我的信都到了這裡吧?”

姜蔣左喘著粗氣,直接把桌上的一杯涼茶喝光,抹抹嘴上的水漬後才說道:“應……應該都到這了,你說說,咱們不就造個化肥嗎,用不了這麼大的陣仗吧,要是惹上公家注意,今天來個領導,明天來個委員,如何能應付得了?”

程諾把手中疊好的衣服放進行李箱中,蹲著身子說道:“你都說這麼大的陣仗了,公家能沒注意到?”

姜蔣左不解了:“明知道他們不安好心,咱們這不是趕著送上門嗎?”

程諾將手中的衣服扔下,起身嚴肅道:“因為化學之事,也並非百利而無一害。如果咱們生產的硫酸錏不科學使用,一旦土壤內有機物耗盡,土質即變成堅硬之塊狀,風不通,水不透,微生物不能繁殖。

這塊土地就要變成一塊瘠地了,我們是徹徹底底的農耕文明,土質至關重要,可以說是全體人民命脈所寄,倘然土質變壞,不能耕種,那麼,這片土地上賴以生存的農民將何以為生?”

姜蔣左吞吞吐吐:“凡事都是各有利弊,沒有什麼是萬全之策……”

程諾直接將其打斷:“行,我們把這個事先放到一邊,我就問你,如果你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民,沒見過真正的化肥長得什麼樣子,你如何能分辨出哪個是真正肥料,哪個是假冒肥料?”

姜蔣左難以置通道:“這還能有假?”

程諾點點頭:“掙昧良心錢的人,難道還少嗎?”

假冒花費這種東西,自打民初就開始了,要是沒效果也就算了,就當吃個悶聲虧。

可要是不僅不增產,還要對農作物進行減產,這可缺了大德。

所以程諾就想著借社會討論引起公家的注意,到時候可以推動公家對化學肥料的管理和研究,出臺了一系列化學肥料管理政策,對於普及肥料知識和確立科學施肥方法大有裨益。

看到姜蔣左還在思考,程諾笑道:“不用這麼沮喪,眼下咱們若是計劃順利,提前製造出來的硫酸錏效果也是比較有限,曾經我讓研究種子的郭守春做過一場實驗,目的就是為了對比施農家肥料和化學肥料的區別。

說出來可能讓你嚇一跳。”

姜蔣左好奇道:“怎麼說,化肥遠遠超過農家肥嗎?這不是意料之中嗎。”

程諾笑著搖搖頭,神秘道:“植物莖葉的生長方面效果明顯,但是從收成等綜合角度來講,還是稍遜於農業肥料,這說明,中國傳統農家肥料依然具有一定的自身優勢。”

姜蔣左有些湖塗了:“那既然沒有優勢,我們為什麼偏偏要費力不討好,乾脆跳過去研究酸多好?”

程諾搖搖頭:“但無論是從成本控制上,還是時間效率上,化學肥料已經佔據了優勢,而且農家肥遠遠滿足不了農業生產的需要。”

姜蔣左好奇道:“所以你是怎麼個意思?”

程諾眼中閃過一道光:“當然是以傳統農家肥料為主,以現代化學肥料為輔,走出一條自己生產、有效監控的本土化道路。”

尤其是以硫酸錏為主要肥料的當下,更是不應一昧貶低農家肥。

畢竟再便宜,化學肥料的成本就放在那裡,不可能虧本做事業。

歸根到底,程諾就是想想透過宣傳的手段,徹底把化學肥料的概念給丟擲去,這方面既省了將來的推廣費用。

又能跟地方政府合作,出臺更加科學,更加專業的施肥經驗,避免百姓跟著上當受騙,全年的辛苦白費。

當然除此之外,程諾也有心將民族化學工業開始進入建設期,自此開啟中國農業“化學化”的歷程。

做到科學院的每一份成果,都用到人民身上,也給科學院的其它部門做個榜樣。

“先這樣吧,我這去四川的東西都收拾好了,怎麼樣,梁任公你給我邀請同行了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九州立志傳

貓太閒李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