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興德九年,四月初。

金陵皇家學宮,文史科大講堂。

九十多歲的朱高煦左手負在背後,右手撫著須,神采奕奕的一步步登上了五階講臺。

隨後,講臺下三百餘名學生齊刷刷作揖行禮,齊聲高呼道:“拜見老師!”

此刻,大講堂內這些年紀在十二歲至二十二歲之間的學生,乃是朱高煦還未就藩海外的十七個兒子(首封親王)、一百八十八個孫子(二代親王或親王世子或首封郡王)、八十三個曾孫(三代親王或親王世子或二代郡王或郡王長子)、三十五個玄孫(四代親王或親王世子或三代郡王或郡王長子)。

因為是在皇家學宮進行授課,必須遵從嚴格的進學規矩,所以在講堂裡不論君臣父子,只論學生與老師的禮規。

朱高煦俯首回禮道:“都坐罷!”

眾學生聞言,便紛紛落座。

朱高煦轉身在黑板上用正楷體寫下“大明核心政治制度概略”十個大字,然後回過身掃視眾學生問道:“誰能說說大明的核心政治制度有哪些?”

一名坐在前排,身穿青衫的少年藩王高高舉起了右手。

朱高煦面露期待,點頭示意道:“講。”

“老師、各位同學,學生沃洲殷王世子朱祁銅有禮了。”

朱祁銅拱手向朱高煦與眾學生行禮,然後朗聲道:“在學生看來,大明的核心政治制度有六個,分別是憲典制、督府制、內閣制、賢院制以及大朝制、省國並行制。”

省國並行制即行省與親藩封國同級並行的行政區劃制度,這是大明太祖高皇帝遺命改封諸王於海外建國而定下的祖制,自然是不容置疑的大明核心政治制度。

憲典制,即圍繞《大明憲典》而設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

《大明憲典》又名《皇明祖訓》、《皇明宗律》,是大明王朝眾律法的根本綱領。

此憲典類似大明的憲法、根本法,乃是大明萬律之宗,故而得“宗律”之稱。

大明憲典與大明律是包括大明親王藩國及治下百姓也必須遵守的律令。

根據朱高煦與朱棣在乾熙初期共同定下的規矩,大明憲典每五年修正最佳化一次,而大明律則每年最佳化一次,特殊時期如戰時,可由皇帝召集文武百官舉辦皇極殿天下國民大朝會制定臨時憲典或大明律。

憲典的修改,由皇帝提議或明賢院五分之一以上的賢民提議,並由皇極殿天下國民大朝會以參會成員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透過方可生效,其餘律令和其他議案由天下國民大朝會以參會人員的過半數透過即可生效。

督府制,全稱應該是大都督府與地方都督府制度。

根據憲典規定,大都督府是大明最高軍事統率機構,負責最高軍事決策和軍事指揮,根據御前軍事會議或大朝會時群臣共同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大明的安全與發展的需要,確定軍事戰略,領導軍事建設。

大明在這種政體形式下,從理論上來說,皇帝雖然保持著天子的崇高地位,但已喪失了過去那種言出法隨,一言而決人生死的無上權力,只剩下了立法權和軍事大權。

根據憲典的規定,皇帝的立法權只能以召集並主持皇極殿天下國民大朝會來體現,軍權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身份來體現。

但實際上,大明皇帝擁有十二衛親軍(私軍)與皇家商行、皇家銀行、天地維新會等或明或暗的機構與衙門的效忠,仍然是全天下最有權勢與財富的人。

內閣是大明最高行政機構與政令執行機構,由一名首輔、六名次輔(六部尚書兼任)、若干名閣員(各部署侍郎、審計署審計長、大明皇家銀行行長等官員兼任)及其主管各司衙門共同組成。

內閣最初由明太祖朱元璋設立,在永樂年間經過蓬勃發展,到乾熙年間徹底成熟,並於乾熙二十二年之後定製成為大明最高行政機構與政令執行機構。

換言之,內閣就是大明最高階別的行政與政令執行衙門,統管各省地方衙門、各藩國行政衙門。

內閣行政大臣,簡稱閣員,協助內閣首輔工作,受皇帝或首輔亦或內閣常務會議的委託,負責某些方面的工作或重大的專項事務。

閣員的人選,由內閣首輔提名,經天下國民大朝會決定或遇緊急情況下閣議出人選,並由皇帝委任。

一般情況下,六部尚書兼任內閣次輔,各部署侍郎、審計署審計長、大明皇家銀行行長等官員會兼任內閣閣員。

閣員作為內閣的組成人員,每屆任期五年,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閣員的俸祿與次輔同級,但權位和排名都列在次輔之後。

內閣實行首輔負責制,各部、各署實行尚書、侍郎負責制。

內閣首輔及六部尚書、侍郎皆由每年一度的天下國民大朝會上推舉出候選人,或遇緊急情況則在朝堂之上廷推出候選人,最終再由皇帝任命,對皇帝與整個朝廷(即大明這個國家)負責,受皇帝及有司監督。

正四品及下官員的任免,由吏部走正常程式,依法辦行。

從三品及以上高官的任職資格有硬性規定,至少要有兩年縣級、兩年府級、三年省級的優秀治政經歷。

且從政年限不得低於十年,年齡不得低於四十週歲、高於六十週歲,特別優秀的可以適當放寬年限到不得低於三十七週歲、高於六十五週歲。

此等從三品及以上高官,按照一屆五年,兩屆十年來算,最多可任三屆。

也就是說內閣首輔、次輔、閣員的最大致仕年齡是八十歲。

換言之,當一個三品大員年齡超過六十五週歲之後,就失去了入閣的資格。

所謂首輔負責制,即首輔全面領導內閣的工作,首輔代表內閣對皇帝及整個朝廷負責。

次輔、閣員協助首輔工作,並對其負責。

內閣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首輔具有最後決策權。

首輔有權向皇帝及天下國民大朝會提出次輔、閣員的任免人選,但無權決定誰去誰留,即首輔手裡沒有人事權。

內閣釋出的決定、命令和行政法規,以及向皇帝及皇極殿天下國民大朝會提出的議案、任免四品及以下品級的官員,須由首輔簽署才具效力。

內閣會議分為“御前內閣會議”、“內閣集議”、“內閣緊急會議”,皆由首輔召集和主持。

內閣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必須經御前內閣會議或內閣集議討論決定,這一過程叫“內閣決議”。

“御前內閣會議”由首輔帶領內閣全體成員在文華殿召開,皇帝以大明最高統治者的身份列席會議,一般討論朝廷行政上的重大問題或涉及眾多衙門的重大事項,通常每兩個月或每季度召開一次。

“內閣集議”由首輔、次輔、內閣秘書丞與相關閣員組成,一般討論內閣工作中的重要事項,討論提請皇帝或大朝會的議案,內閣準備釋出的行政法規,各部署、各地方衙門請示內閣的重大事項等,通常每月召開一次。

“內閣緊急臨時會議”由皇帝、首輔、次輔、閣員、內閣司丞組成,一般討論內閣工作、朝廷的緊急事項。

“對於殷王世子所說,誰有不同意見?”

朱高煦抬手示意殷王世子坐下,然後掃視大講堂內的眾人,高聲問道。

他這一聲,中氣十足,完全不像是九十多歲的老人。

“老師,學生有話說!”

一名身形偏胖的少年藩王舉手道。

朱高煦點頭道:“講。”

“老師、各位同學,學生沃洲墨王世子朱祁鐵有禮了。”

朱祁鐵拱手向朱高煦與眾學生行禮,然後道:“自兩漢以後,歷朝歷代皆有大朝會之制,而把大朝會制度作為我大明的核心政治制度是不恰當的。”

他緊張的嚥了一口唾沫,又接著補充道:“省國並行制在永樂年間成為定製,大都督府與內閣之制,在乾熙初期便成定製,憲典制形成於乾熙中期,成型定製於乾熙後期。”

“但賢民院之制,只是在乾熙後期形成雛形,直到五年前興德皇帝陛下頒佈《大明賢民令》才成為定製。”

“所以,學生認為,我大明的核心政治制度應該是省國並行制、憲典制、督府制、內閣制,大朝制與賢院制不算。”

賢院制,即大明賢民院制度,這一制度依附於皇極殿天下國民大朝會而生。

皇極殿天下國民大朝會,簡稱大朝會,殷王世子朱祁銅與墨王世子朱祁鐵口中的“大朝制”指的就是這一制度。

大朝會是大明的最高權力機構,由皇帝召集內閣、大都督府等中樞各級核心官衙的主要官員,以及地方上所有的省級、府級、縣級主官和少數的鄉級主官,在皇極殿舉行的萬人大會,每年舉行一次。

這裡的省級、府級主官,包括大明海外領的省級、府級、縣級地區的主官,如一地總督、一州都督、一城城主。

重點在於,參加大朝會的也包括大明海外親藩國君!

大明賢民院,簡稱明賢院,是皇極殿天下國民大朝會的常設機構,由天子授權其行使立法權。

明賢院擁有大明憲典與大明律的解釋權,對各項法律實施的監督權,對其他朝廷衙門工作的監督權,對其他朝廷衙門官吏的人事推舉權。

“你先坐下。”

朱高煦點頭示意朱祁鐵落座,然後環視眾人再次說道:“還有誰想發言?”

他心裡明白,明賢院這一機構屬於平衡內閣職權而設立的機構。

其實,憲典制的出臺,乃是他為了朱家王朝能夠長久統治大明而特地設定的東西,目的是為了他子孫手中的權力合法化。

當然,有些東西不能深究,一深究就會牽扯到其他的事情。

除了這些明面上的制度外,大明皇帝手中還握著天地維新會與錦衣衛、錦衣暗衛等情報機構。

天地維新會亦名天地會、維新會,總會長就是大明皇帝本人。

此機構意在控制天下思想,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積極開拓。

天地會成員秘密行事,屬於隱秘機構,由退役軍人、身殘志堅的愛國人士組成,推動天下進步,輿情監控,引領時代潮流。

農村的村長,裡坊的里正,學堂的教授,都可能是天地維新會的成員。

“老師,學生有不同意見。”

一名又瘦又高的少年舉手站了起來。

朱高煦點頭示意道:“講。”

“老師、各位同學,學生雪洲衡王世子朱祁鋁。”

朱祁鋁拱手向朱高煦與眾學生行禮,然後道:“學生從雪洲來金陵生活已有兩年,為了體察民情,這兩年學生時常在假期微服於街頭小巷或鄉野村頭,有時也會混跡地方學堂聽眾學子們議論朝廷的治政得失。”

“民間多有議論,說天下間除了大明皇帝陛下之外,唯有九人權力最大,分別是大都督府軍參都督、內閣首輔、明賢院左右賢民長、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懸鏡司掌司使、通財令。”

“故而民間稱這九人為九相,而這一制度也被讀書人尊稱為虛君實相制。”

“督府、內閣、朝會等制,皆為此虛君實相而服務,所以學生認為我大明最核心的政治制度是虛君實相制與省國並行制。”

朱高煦眯起眼睛,用欣賞的目光對朱祁鋁上下打量了一番,接著點點頭道:“請坐。”

“謝老師。”

朱祁鋁抬手一禮,然後坐下。

其實,造出如今這種“虛君實相制”的現象,恰恰是朱高煦多年以來有意引導與設計的結果。

皇極殿天下國民大朝會是大明的最高立法機構與最高權力機構,而皇帝與其直管的錦衣衛、明賢院則組成了大明最高監督及反饋機構。

大都督府是大明最高軍事決策與指揮衙門,由皇帝與軍參都督聯合行使權力。

內閣是大明最高的政令執行衙門與行政衙門,主官為內閣首輔。

明賢院是大明最高立法衙門的執行衙門,主官為左、右賢民長。

都察院是大明最高監察衙門,主官為左、右都御史。

大理寺是大明最高司法衙門,主官為大理寺卿。

懸鏡司是大明最高檢察衙門,主官為掌司使。

通財司是大明財政經濟決策最核心衙門,主官為通財令。

一般民間百姓習慣稱首輔為“文相”、軍參都督為“武相”、都御史為“察相”、大理寺卿為“法相”、掌司使為“使相”、通財令為“計相”、賢民長為“議相”。

因為這些人分別掌握了大明王朝的行政執行權、軍事決策權、監察糾察權、司法審判權、檢察複審權、財政度支權、立法監督權,猶如實權宰相。

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實權宰相”擁有的權力並沒有民間百姓們想象的那麼龐大!

好比內閣並不是內閣首輔的一言堂,需要次輔、閣員等列席參加的常務閣議形成決議的政令才能頒佈執行。

因為會議與集議之目的在於集權與歸攏人心,而各部署主官負責制之目的在於明確責任,避免內耗與推諉。

大都督府、大理寺、懸鏡司、都察院、明賢院、通財司等頂層權力框架設定也是如此。

朱高煦這麼設計,皆是為了避免某一衙門成為個人私有,淪為私人弄權的工具。

他很清楚,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朝廷的大小事務卻是無限的。

若是繼任的皇帝英明,且有能力,完全可以利用手裡的皇家商行、皇家銀行等衙門與機構做出一番成就。

反之,若繼任的皇帝是平庸、昏庸之輩,如愛好木匠、愛好修道、愛好旅遊等,卻偏偏不喜歡政事,那就完全可以當一個甩手掌櫃,因為還有“九相”能夠任事。

歷史上,朱元璋精力旺盛,晚年一樣要靠殿閣學士輔政。

但是,像朱元璋這樣精力超乎尋常的皇帝太少了,所以歷史上明朝才會多次出現宦官干政的情況。

最可怕的是歷史上“勵精圖治”的崇禎皇帝。

他在位十七年,換了五十個大學士,對比宋朝自從開國到元佑初百三十年,司馬光、呂公著、呂大防、範純仁擔任宰相時,不過五十一人。

此外,勤政的崇禎皇帝在位期間一共換了十一個刑部尚書,十四個兵部尚書,誅殺總督七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

假如歷史上的崇禎皇帝能當一個甩手掌櫃,把軍國大事交給朱高煦設計制度下的“九相”來處理,大明王朝必然不會亡的那麼快!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

可朱高煦已經穿越了。

為了能夠讓華夏長久的屹立在世界之巔,他絞盡腦汁設計出了這樣一套符合大明國情的“虛君實相制度”。

在這個時代的華夏大地上搞君主立憲制是不現實的,畢竟朱元璋、朱棣、朱高煦三人都是強勢君主。

朱高煦的繼任者興德皇帝朱瞻堂也不是等閒之輩。

大明憲典本質上還是皇明祖訓,只不過得到了完善與打了可以改良的補丁。

有憲典在,大明皇帝確實喪失了想要誰死誰就得死的權力,但這主要是針對沒有犯死罪的官員來說。

換句話說,皇帝想弄死一個屁股不乾淨的官員,還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

因此,大明並不是變成了君主立憲制,而是一種極具彈性與韌性的“有限虛君實相制”。

所謂“有限”,即針對“君”,也針對“相”,在憲典規定下,前者喪失了肆意妄為的權力,卻得到了像普通人那樣享受生活追求愛好的權力,後者得到了主政朝廷發號施令的權力,卻又難以真正把軍政大權集於一身。

有限虛君實相——這不比君主立憲更先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潛行追蹤

從不上車的路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