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曆4912年,泰西曆1912年。

沃洲,明殷國,墨城學宮。

文史課講堂上,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正在闡述他的觀點。

“傳統觀點認為,大明步入蒸汽機時代的主要原因就是乾熙中期大明的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龐大的市場需要,這就對工場手工業提出了技術改革的要求。”

“至於為何是大明率先步入了蒸汽機時代,而不是泰西國家,對此歷代學者們歸納總結出了以下多個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政治制度的先進性前提。”

“大明較早地打破了重農抑商的桎梏,乾熙新政一系列政策的引導,讓除了官員之外的農、工、商階層皆煥發了史無前例的活力,巨賈、巨匠、巨農等新興階層在大明的社會與政治地位日益加強。”

“更加進步的政治制度為大明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國內外環境,自洪武二十五年以後至乾熙三十年整整六十年內,大明本土沒有出現過較大規模的戰亂。”

“然後是農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大明在永樂年間基本完成了農業大改革,具體表現為輪作制的推廣、生產工具的進步、新作物的耕種以及肥料的使用等。”

“司農臺(農民行會)與鉅商、大地主透過承租耕地,獲得了大量成塊的土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而大量把土地租掉的農民則向城鎮轉移,或是為司農臺控制下的農業服務,進而擴大了國內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的佃農終身制早在永樂初期就已經被攤丁入畝搞得基本絕跡,大明農業社會的發展受到老舊勢力的阻礙相比泰西一些國家和地區更小。”

“大明農業產量提高,農產品價格下降,這也就意味著大明百姓可以透過較低的消費獲取較多的生活資源。”

“其次是較高的酬銀水平。”

“首先,受到元末天災、瘟疫、饑荒、戰亂等的影響,大明的人口在洪武初期只有六千多萬,到永樂初期,經過三十多年的時間,大明人口經歷了長時間的緩慢增長。”

“雖然勉強達到了一億多,但諸藩改封海外建國,又帶走了很多人,以至於大明本土的勞動力數量並不充裕。”

“同時,大明農業社會的基本特徵也進一步限制了手工工人的數量,在乾熙新政施行之前,即使是攤丁入畝制度的出現,也並不能改變大明工人數量少導致的工業勞動力成本高這一現實。”

“大明勞動力成本高決定了大明工人的薪酬銀相較泰西國家更高。”

“在這種情況下,由各地皇莊帶頭,各地司農臺引領全國農業,為大規模提高生產率滿足國內外市場,研發先進的生產工具勢在必行。”

“我之前就說過,受到農業大改革的影響,大明境內的勞動者可以享受到更低的生活成本,進而過上更加體面舒適的生活,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產技術研發當中。”

“再次是工場手工勞動時積累的經驗和生產技術的進步。”

“由於乾熙新政鼓勵手工業發展,城鎮手工業的發展不僅不受地方老舊勢力的限制,還會得到官府的保護與扶持,具有更加自由的環境。”

“而且乾熙皇帝以聖旨律法的形式,對發明創造的支援與獎勵(從賜銀錢到賜爵位不等)調動了勞動生產者的生產發明積極性,推動了蒸汽機時代的誕生與發展。”

“大明工商業的蓬勃發展,使得商人與工人更加富裕,同時大明海外藩國的擴張為工商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場和豐富的原料。”

“此外,很多的大明海外藩國也掌握著豐富的紡織經驗,大明本土與海外藩國的棉布競爭也成為了推動大明紡織業不斷改進生產工具的動力之一。”

“當然,為了提高海船的運輸時效,皇家商行旗下商號與民間大海商紛紛斥巨資改良蒸汽海船,提高蒸汽機效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且大明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戰艦來保護海外貿易的安全和市場秩序。”

“還有就是大明本土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使用機器生產所消耗的能源成本低於泰西國家,使得采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的生產成本更低,有利於先進生產技術的推廣。”

“這一條件也是小農經濟根深蒂固的某些泰西國家所不具備的,畢竟勞動力成本低、能源成本高就制約了其工業發展。”

“就這樣,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大,工場手工生產已無法滿足需求。”

“而招募更多傭工不僅會提高人力成本,還會違反大明朝廷對大手工場傭工人數限制的禁令。”

“於是,無論是民間巨賈還是皇家商行旗下各大商號,面對這種形勢,都迫切需要大工廠形式的生產,一場機器生產的大革新必然爆發。”

“現代學者一般認為,蒸汽機、煤炭、鋼鐵是促成工業革命加速發展的三項主要因素,且工業革命都是以輕工業開始,向其他行業發展。”

“大明興德皇帝朱瞻堂在乾熙初年以藩王身份改良蒸汽機之前,整個大明社會的生產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

“而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

“我認為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所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

“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推動人類的現代化程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從這一點來說,沒有乾熙新政,就沒有原始的蒸汽機,也就不會有蒸汽機的改良與蒸汽火車的問世,更不會有後面工業革命與蒸汽時代的誕生。”

“因此,現代學者一致認為,明定祖是與秦始皇比肩的千古一帝。”

老者撫須道:“當然,神洲、瀚洲、澳洲、雪洲、炎洲這五大洲上的那些傳統的華宗盟成員國,並不認可大明乾熙皇帝的廟號為‘明定祖’。”

“這些傳統的華宗盟成員國,堅持所謂的‘禮法傳統’,認為廟號最尊為‘太高中世’,永樂皇帝是大明太宗,那麼以乾熙皇帝之功績,廟號高宗乃是實至名歸。”

“而沃洲、仙洲、歐洲這三大洲上的華宗盟成員國,堅持稱呼大明乾熙皇帝為明定祖,這就是另外一個論題了,此處不做詳細討論。”

“我認為,秦始皇兼併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帝國,開啟了華夏曆史上的帝國時代。”

“而明定祖從洪武二十六年開始佈局,到乾熙三十年帶領大明初步邁入蒸汽時代,歷時六十年。”

“乾熙四十二年的次年,也就是大明興德元年正月初一,明定祖正式退位,之後他又做了二十四年的太上皇與接近二十年的無上皇。”

“明定祖在他人生的後四十多年之中,著書立說,引領著大明實現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讓華夏初步進入了電氣時代。”

“換言之,明定祖開創了華夏乃至人類歷史上的蒸汽時代,奠定了後世電氣時代的基礎,是當之無愧的華夏千古一帝。”

“同時,他也是全球各國曆史學者公認的兩千年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帝王,且沒有之一。”

PS:番外不定時更新,時間不確定,喜歡的可以沒事刷刷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末開局,鄰居朱元璋

吾自今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