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夏聯盟,即諸夏文明國聯盟的簡稱,是一個政治和經濟共同體。

諸夏文明國聯盟簡稱諸夏聯盟,是由大明朝貢貿易體系演變而來,以大明為宗主國(俗稱宗明),創始成員國有很多個,分別為墨王國、殷王國、夏王國、秦王國等。

截止到炎黃曆4832年(泰西曆1832年)時,諸夏聯盟已經擁有兩百一十九個成員國,此時全地球共有兩百三十三個國家,也就是說地球上絕大部分國家都是諸夏聯盟的成員國。

諸夏聯盟的正式官方語言為夏語,官方文字為夏文,官方紀年為炎黃曆紀年,以大明寶鈔為官方貨幣。

炎黃曆4644年十月初八,大明諸藩國、諸朝貢貿易國眾國君應大明天子之邀,從四洋八方齊聚於大明京城,共同簽訂《諸夏文明國聯合盟約》,通稱《諸夏盟約》。

次年正月初一,《諸夏盟約》正式生效,諸夏聯盟正式誕生。

一、概況

諸夏聯盟:即以華夏文化為核心的國家,為促進本國在全球範圍內和平健康發展,而組成的政治和經濟共同體,也是以大明為宗主國的朝貢貿易體系的升級版。

諸夏聯盟致力於促進成員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及實現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解決地區衝突方面,在協調國際經濟關係,促進世界各國經濟、科學、文化的合作與交流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名稱:諸夏聯盟

總部所在地:大明金陵城

其他辦事處:瀚洲秦王國都、澳洲夏王國都、沃洲殷王國國都、炎洲雍王國都

官方語言:夏語

成員國數量:兩百一十九個

成立時間:炎黃曆四千六百四十四年十月初八日

成立宗旨:維持和促進諸夏文明國之間的和平安全與健康發展

唯一宗主國:大明

六大宗老國:秦王國、漢王國、殷王國、夏王國、墨王國、雍王國

八大副宗老國:楚王國、趙王國、周王國、商王國、晉王國、越王國、唐王國、蜀王國。

御龍令:大明太子擔任,任期五年。

御龍左、右丞:御龍令從宗老會推舉的五人之中,選擇兩人,任期五年。

二、歷史

諸夏聯盟的前身是以大明為宗主國的朝貢體系國際組織。

在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駕崩後,不到百年的時間,原朱高煦分封的諸侯國紛紛違反朝廷規定,舉兵侵略鄰國疆域。

兩年後,炎洲第一強藩雍郡國的國君稱帝,隨後不久沃洲第一強藩國墨王國的國君也稱帝,其他強藩國君也紛紛稱帝。

諸藩互相征戰,兼併國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大明不得不派兵鎮壓。

三年後,諸藩停戰,紛紛去帝號,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兩年之後,越王國發動對周邊藩國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又三年後,大明、秦國、漢國、殷國、夏國、墨國等國簽訂《諸夏盟約》,諸夏聯盟正式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所有聯盟成員國尊中央王朝(大明)的皇帝為諸夏共主即天子,代天牧民。

天子將手中權力分封給各成員國之國主,各國主必須履行為諸夏族人穩定發展而不懈努力的責任,禁止內鬥,否則諸夏聯盟可以叛宗罪剝奪其國主之位。

從此以後,每年十月初八日成為諸夏聯盟成員國的國民每年都要慶祝的諸夏聯盟節日。

三、主要職能

1、促進和維護諸夏聯盟成員國之間的和平安全與健康發展

諸夏聯盟協助解除了炎黃曆4734年至4744年的秦國邊疆叛亂危機、4837年趙國內亂危機和4839年吳國滅國危機。

炎黃曆4841年,諸夏聯盟主持的和平解決辦法結束了兩殷戰爭。

炎黃曆4849年,諸夏聯盟主持的談判使得趙國從漢國撤軍。

2、人道主義援助

多年以來,遍佈世界各地的諸夏聯盟成員國內凡有災害、瘟疫、戰亂等造成饑荒和貧困的地方,都有諸夏聯盟救援機構的身影。

炎黃曆4854-4856年,難民專員辦事處負責照顧的難民和流離失所者約有三百萬人,其中主要包括雍國邊疆叛亂導致邊民流離失所的難民,殷國西部地區種族、宗教和民族衝突所造成的苦難災民以及動盪的炎洲大湖區逃避殘酷部族仇殺的難民。

3、促進社會與經濟發展

諸夏聯盟一直負責擬訂一些新的重大發展目標,例如可持續發展、提高婦女地位、人權、環境保護等。

為執行擬議中的發展援助,諸夏聯盟專門設立了一系列的機構,將理想與計劃付諸實施。

這些機構包羅幾乎所有關乎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糧農組織、教科文組織、九洲衛生組織、九洲銀行、氣象組織等。

當然,諸夏聯盟的這些機構只對聯盟成員國提供支援。

四、徽記旗幟、旗典與盟歌

1、公章與徽記

諸夏聯盟的公章和徽記是一個紅底黑色神龍與黑色玄鳥相對騰飛的圖案。

諸夏聯盟大會於炎黃曆4645年透過這一設計時,還建議成員國必須採取法律或其他適當措施,以防止未經御龍令審訂而使用徽記的情況。

大會特別要求禁止以商業目的而使用這個世界組織的公章、徽記、名稱或簡稱。

旗幟

諸夏聯盟大會於炎黃曆4645年透過了聯盟的旗幟。

它是一個紅底黑色神龍與黑色玄鳥相對騰飛的圖案。

按照大會的指示,御龍令制定了關於旗幟大小尺寸的修改,准許那些願意表示支援諸夏聯盟的組織和人民懸掛諸夏聯盟的旗幟。

旗典

“旗典”所作的各種規定,包括懸掛旗幟時應遵守的禮貌,各種具體情況下旗幟的使用和有關製造及出售旗幟應注意的事項。

其中有一條款規定,任何違反“旗典”的行為可以按照此種行為發生地國家的法律予以處罰。

“旗典”和條例的文字都收在諸夏聯盟發行的一本名為《諸夏聯盟旗典和條例》的小冊子中。

盟歌

《諸夏聯盟歌》是炎黃曆4712年四十一歲的大明詩人張廷玉根據作曲家蔡文姬《華風歌》的曲調,按諸夏聯盟憲章精神重新填詞而定的。

五、組織機構

1、總部

諸夏聯盟總部設在大明南都金陵城,在雍國王都設有諸夏聯盟炎洲分部,在夏國王都設有諸夏聯盟澳洲分部,在殷國王都設有諸夏聯盟沃洲分部,在秦國王都設有諸夏聯盟瀚洲分部。

2、組織機構

諸夏聯盟設有七個主要機構:天下諸國大會、安天大會、人權宗老會、經濟社會宗老會、託管宗老會、華宗法院和御龍臺。

此外還設有許多專門的委員會和同這些委員會有關的機構。

諸夏聯盟常務大會由全體諸夏聯盟成員國組成,每年舉行一屆常會。

新一屆常會每年九月開幕,通常持續到十二月中下旬。

大會可在會議期間決定暫時休會,並可在以後復會,但必須在下屆常會開幕前閉幕。

根據《諸夏盟約》規定,大會有權討論《盟約》範圍內的任何問題或事項,並向諸夏聯盟成員國和安天大會提出建議。

3、天下諸國大會

由全體諸夏聯盟成員國組成。

它是諸夏聯盟的審議機構,對於“重要問題”的決議,須由三分之二以上數量透過;對於“一般問題”的決議,半數以上透過即可。

大會透過的決議,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足以對諸夏聯盟成員國產生廣泛的政治影響。

4、安天大會

大會由宗主國大明及兩個常任宗老國和六個常任副宗老國組成。

《諸夏盟約》規定,安天大會在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方面負有主要責任。

經安天大會透過的決議,對諸夏聯盟成員國具有約束力。

安天大會是諸夏聯盟中唯一有權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採取行動的機構,它有權對國際爭端進行調查和調停,可以採取武器禁運、經濟制裁等強制性措施,還可以派遣諸夏聯盟維和部隊,以協助緩和某一地區的緊張局勢。

諸夏聯盟安天大會作為國際集體安全機制的核心,已經成為公認的多邊安全體系最具權威性和合法性的機構。

5、御龍臺

御龍臺是諸夏聯盟各機構的行政秘書事務機構。

御龍令是諸夏聯盟的行政首長,擔任重大的國際政治責任。

御龍令的副手為御龍左丞、御龍右丞,兩丞在國際事務中以諸夏聯盟代表的資格出現,代表諸夏聯盟與諸夏聯盟成員國及其他國際組織進行聯絡,可以代表諸夏聯盟到出現國際衝突和爭端的地區進行了解和調解。

御龍臺由御龍令和相關公務人員組成,其職責是為諸夏聯盟及其所屬機構服務,並負責執行這些機構所制定的方案和政策。

六、宗旨

諸夏聯盟的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制止侵略行為,促進國際合作,發展國際間以尊重各國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係。

進行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經濟、社會、文化和人道主義性質的問題,並且促進對於全體人類的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七、原則

諸夏聯盟成員國主權平等。

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不應危及和平、安全和正義。

在國際關係中不得對其他國家進行威脅或使用武力。

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

八、任務

1、裁軍與軍控

《諸夏盟約》明確規定,裁軍與維持和平是諸夏聯盟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

但是在《盟約》簽署後僅幾個星期,大規模殺傷性熱武器就被開發出來,從而改變了舊有的裁軍與軍控概念。

裁軍會議是國際社會為多邊談判軍控與裁軍協定的唯一論壇,裁軍會議目前有上百個成員國,包括軍事強國。

雖然裁軍會議並不是諸夏聯盟的正式機構,御龍令向裁軍會議派出私人代表,這名代表是裁軍會議的御龍令。

諸夏聯盟大會透過的決議往往要求裁軍會議討論特定的裁軍議題,而裁軍會議每年也向諸夏聯盟大會彙報工作情況。

2、人權

創立諸夏聯盟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維護人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發生的慘無人道的大屠殺與種族滅絕令國際社會認識到,新的國際組織必須防止在未來發生類似的事件。

《諸夏盟約》要求其成員國尊重人權,並應為維護人權採取聯合或單獨行動。

《大九洲人權宣言》被諸夏聯盟大會確認為是世界各國應該遵守的人權標準。

諸夏聯盟大會也經常就人權問題進行討論,大會下屬的人權宗老會是諸夏聯盟內的人權機構,主要就人權問題進行調查並提供協助。

九、經費情況

諸夏聯盟機構透過兩種方式取得經費:成員國的會費與捐款。

諸夏聯盟及其機構兩年一度的財政預算來自各成員國的會費。

諸夏聯盟大會審查諸夏聯盟的經費,並確定各國應付的會費款額。

各國的會費主要是依照各國的經濟實力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來決定的。

會費由經常性預算、維和費用和國際法院費用三部分組成。

諸夏聯盟大會確立的原則是,諸夏聯盟不應該在經費上過度倚賴任何國家。

為此每財政年度諸夏聯盟的會費設有“封頂”價格,規定各成員國所付會費的最高價。

諸夏協議的部分規定,單個諸夏聯盟成員國的會費佔經常性財政預算最高額度從原先的四分之一降低到五分之一,目前這是大明承擔的經費額度,而其他所有成員國的會費則更低,下限為萬分之一。

會費分攤每三年調整一次。

維和費用分攤情況有些類似,但是各常任宗老國比例更高。

諸夏聯盟的特別專案不在常規經費預算之內,這些專案是透過成員國的捐款來運作的。

捐款的很大部分是為所需要國家提供農產品,但主要還是資金的支援。

十、諸夏聯盟成員國

凡要求加入諸夏聯盟的國家,必須提交一份申請書,宣告接受盟約所載義務,由安天大會推薦,經諸夏聯盟三分之二以上數量的諸夏聯盟成員國透過,即被接納為諸夏聯盟成員國。

當然,有資格提交申請書的國家,必須是以華夏文化為主導的國家,即其國七成以上的國民必須奉行夏禮夏儀祭祀炎黃蚩尤等諸夏人文祖先。

安天大會對諸夏聯盟某一成員國採取防止行動或強制行動時,諸夏聯盟大會可根據安天大會的建議中止該國行使諸夏聯盟成員國的權利和特權。

安天大會可以恢復這些權利和特權的行使。

對一再違背憲章原則的諸夏聯盟成員國,大會可根據安天大會的建議將其開除出諸夏聯盟。

諸夏聯盟成員國在諸夏聯盟所在地設有常駐代表團,觀察員在諸夏聯盟設有常駐觀察員辦事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我鐵血少帥,震驚晉西北

我本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