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

此時,朱高煦端坐在御桌之後,太子朱瞻域侍立在側。

鄭和與康平肩並肩站在御前十步外,湘王世子朱久燴躬身在御前靜候皇帝的下文。

“久燴,十二叔近來可好?”

朱高煦打量著年紀四十歲上下的湘王世子朱久燴,過了數息之後,才不緊不慢的問道。

“回陛下,全賴祖宗保佑,父王的身子骨還算硬朗.”

朱久燴恭聲回答道。

朱高煦話鋒一轉,赫然問道:“你可知,你父王給朕的密信裡面,都寫了什麼?”

朱久燴老實答道:“回陛下,那封密信乃是父王口述,由臣弟代筆所寫.”

他是朱高煦的堂弟,自稱“臣弟”並沒有錯,反而顯得親近。

“嗯.”

朱高煦點了點頭,然後看向康平,吩咐道:“康平,你去一趟內閣,傳朕口諭,讓內閣草擬一份詔書,大致內容是朕念往昔歲月,決意將如今晉王朱柏的王號改為太祖始封王號湘王,特地恩准其退位的請求,令王世子朱久燴繼湘王位,在此之後,冊封原王世孫為王世子,命禮部選派文武大臣前去宣旨.”

“奴婢遵旨.”

康平躬身領命,接著退出了大殿。

朱久燴激動萬分,當即跪地叩拜道:“臣弟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快快起來.”

朱高煦伸手虛抬,示意朱久燴平身,然後轉頭對旁邊的朱瞻域說道:“太子,替朕送送久燴.”

“臣弟告退.”

朱久燴再次躬身一禮道。

朱高煦目送朱瞻域與朱久燴離開後,目光落到鄭和身上,緩聲道:“鄭和,你如何看待遼谷二藩爭鬥之事?”

“遼谷二藩之事,不僅是皇傢俬事,更是國事。

此事牽連甚廣,需要謹慎處置。

太祖不準宦官干政,臣不敢妄議朝政.”

鄭和恭聲應道。

“此事,朕會召集六部九卿等文武重臣共議,現在只是與你隨便聊聊。

朕赦你無罪,說.”

朱高煦知道鄭和對海外各親王藩國的瞭解非常深,尤其是孔雀半島上的諸藩。

這是因為早年漢王朱高熾、趙王朱高燧就藩時,乃是鄭和率領船隊護送,且鄭和之後又在孔雀半島西南部待了整整兩年才回歸大明本土。

“陛下,臣覺得谷王、遼王所謀甚大,朝廷應當早做準備,原因有二.”

鄭和思索再三,鄭重其事的說道:“第一,據臣所知,那處引發遼谷二藩爭鬥的山谷,內有數條河流穿越而過,無論是高粱、穀子、仙米(玉米)、仙薯(紅薯),還是花生、油菜、芝麻、大豆,皆可在種植後大獲豐收。

那山谷東西長近百里,南北寬數十里,乃是一處沃土,養活幾十萬百姓綽綽有餘。

谷王稱之為仙米穀,遼王稱之為長春谷.”

他的言外之意是說這種風水寶地,若是長期被藩國佔據著,必定會極大的增加藩國的人口與物產實力。

“第二,無論是遼王(第二任)還是谷王,近些年皆大肆搜刮民財,僱傭土著青壯為輔兵,造戰艦弓弩,練水兵鄉勇,麾下兵額皆超出了定製.”

“不過,谷王貪財,遼王好色。

遼王更是多次霸佔屬下官員的妻子,以至於有很多官員紛紛逃離遼王國。

只是這些人迫於遼王威勢,一直不敢向朝廷檢舉罷了.”

鄭和說到最後,連忙作揖行禮道:“臣妄議親王,請陛下治罪.”

“好了,朕恕你無罪.”

朱高煦朗聲道。

就在這時,他抬頭看見王振雙手捧著《藩國志》來到了殿門外。

“王振,把書呈上來.”

“是.”

朱高煦調閱鄭和編著的《皇明親王藩國志》,乃是為了熟悉大明太祖皇帝一系諸位親王與大明太宗皇帝一系諸位親王的近況。

這些親王的近況,會影響他對遼、谷二王的處置結果。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一生當中,共有二十六個兒子,其中長子朱標是太子,幼子朱楠夭折,沒有封王。

因此,洪武一朝,朱元璋共冊封親王二十四位,他的諸子親王分別如下。

第二子朱樉,洪武三年封秦王,洪武二十五年薨逝,王世子朱尚炳嗣王位,永樂十七年第二任秦王朱尚炳就藩漠西平原西秦州,建立大明秦王國,傳承至今。

第三子朱棡,洪武三年封晉王,洪武二十六年因“萬民血書事件”被朱元璋廢黜,國除。

第四子朱棣,洪武三年封燕王,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奉朱元璋遺詔繼位為帝,燕國除封。

第五子朱橚,洪武三年封吳王,洪武十一年改封周王,永樂五年改藩爪哇洲建立大明周王國,乾熙四年朱橚薨逝,王世子朱有燉嗣王位,傳承至今。

第六子朱楨,洪武三年封楚王,永樂五年改藩爪哇洲建立大明楚王國,乾熙元年朱楨薨逝,王世子朱孟烷嗣王位,傳承至今。

第七子朱榑,洪武三年封齊王,洪武三十一年因驕縱不法被朱元璋廢黜,國除。

第八子朱梓,洪武三年封潭王,洪武二十三年因驚懼受到“胡惟庸案”牽連,與王妃一起自焚而死,無子,國除。

第九子朱杞,洪武三年封趙王,次年殤,因早夭無子,國除。

第十子朱檀,洪武三年封魯王,洪武二十二年薨逝,獨子朱肇輝嗣位,永樂十七年第二任魯王朱肇輝就藩漠西平原西魯州,建立大明魯王國。

所謂的漠西平原,也就是哈薩克丘陵以北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區。

第十一子朱椿,洪武十一年封蜀王,永樂七年改藩孔雀半島西南建立大明蜀王國,乾熙元年朱椿薨逝,王世孫朱友堉嗣位。

第十二子朱柏,洪武十一年封湘王,洪武二十六年改封為晉王,永樂七年改藩孔雀半島西南建立大明晉王國,傳承至今。

由於乾熙十八年四月朱高煦還未正式下詔改朱柏為湘王,因此這裡仍以晉王國稱呼朱柏在孔雀半島上建立的藩國。

第十三子朱桂,洪武十一年封豫王,洪武二十五年改封為代王,永樂五年改藩孔雀半島東南部建立大明代王國,傳承至今。

第十四子朱楧,洪武十一年封漢王,洪武二十五年改封為肅王,永樂七年改藩孔雀半島西南建立大明肅王國,乾熙十年朱楧薨逝,諡曰莊,由長子朱贍焰嗣肅王位,傳承至今。

第十五子朱植,洪武十一年封衛王,洪武二十五年改封為遼王,永樂八年改藩孔雀半島西南建立大明遼王國,乾熙八年朱植薨逝,王世子朱貴烚嗣位,傳承至今。

第十六子朱栴,洪武二十四年封慶王,永樂九年改藩孔雀半島西南建立大明慶王國,傳承至今。

第十七子朱權,洪武二十四年封寧王,永樂五年改藩孔雀半島東南部建立大明寧王國,永樂七年移藩至柯基利國(注1),傳承至今。

第十八子朱楩,洪武二十四年封岷王,永樂十年改藩孔雀半島西南建立大明岷王國,傳承至今。

第十九子朱橞,洪武二十四年封谷王,永樂十年改藩孔雀半島西南建立大明谷王國,傳承至今。

第二十子朱松,洪武二十四年封韓王,永樂五年就藩努爾幹東北臨近鯨海之地建立大明韓王國,傳承至今。

第二十一子朱模,洪武二十四年封沈王,永樂五年就藩努爾幹東北臨近鯨海之地建立大明沈王國,傳承至今。

第二十二子朱楹,洪武二十四年封安王,永樂十七年就藩漠西平原漠安州,兩年後薨逝,無子,國除。

第二十三子朱桱,洪武二十四年封唐王,永樂十七年就藩漠西平原西唐州,建立大明唐王國,永樂二十年朱桱薨逝,諡曰定,由嫡長子朱瓊烴嗣唐王位,傳承至今。

第二十四子朱棟,洪武二十四年封郢王,永樂十七年就藩漠西平原西郢州,次年薨逝,無子,國除。

第二十五子朱㰘,洪武二十四年封伊王,永樂十七年就藩漠西平原西伊州,建立大明伊王國,傳承至今。

也就說,大明太祖高皇帝一系二十四位親王,在乾熙十八年還有十七個在傳承,分別為秦王、周王、楚王、魯王、蜀王、湘王、代王、肅王、遼王、慶王、寧王、岷王、谷王、韓王、沈王、唐王、伊王。

大明太宗文皇帝朱棣一生,共有四個兒子。

其嫡次子朱高煦為太子,嫡長子朱高熾因天生有腳疾未能成為太子,而其第四子朱高爔幼年夭折。

因此,永樂一朝,朱棣共冊封親王兩位,分別如下。

長子朱高熾,永樂初年封漢王,永樂十五年就藩孔雀半島西南建立大明漢王國,乾熙六年朱高熾薨逝後其嫡長子漢王世子朱瞻基嗣位,乾熙十二年朱瞻基病逝後,其同母弟朱瞻墡嗣位,傳承至今。

第三子朱高燧,永樂初年封趙王,永樂十五年就藩孔雀半島西南建立大明趙王國,乾熙八年朱高燧薨逝後趙王世子朱瞻塙嗣位,傳承至今。

也就是說,大明太宗文皇帝一系兩位親王,在乾熙十八年時仍在傳承。

注1:寧王朱權移藩的具體原因,詳見本書第二百一十六章。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風流

師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