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個時辰之後。

武英殿。

朱高煦端坐御桌之後,太子朱瞻域坐在御桌左側的圈椅上。

“對於遼谷二藩舉兵爭鬥之事,剛才六部九卿等文武重臣皆發表了意見,你怎麼看?”

朱高煦先是瞥了一眼桌子上的軍報,又從軍報旁邊厚厚的《藩國志》上掃過,最後把目光落在太子朱瞻域臉上,若有所思的問道。

“爹,剛才兒子快速翻閱《藩國志》,把太祖皇帝一系各藩與太宗皇帝一系各藩傳承過了一遍,發現違法亂紀、臭名昭著且惹得民怨沸騰者,如始封晉王、齊王,皆被太祖皇帝廢為了庶人.”

朱瞻域猶豫道:“剛才諸位大臣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當依照太祖皇帝處置晉齊二藩之故事,將遼谷二藩貶為庶人,廢除封國.”

“另一派認為應該按《皇明宗藩條例》治遼谷二藩之罪,將遼谷二王全家貶為庶民,皆除國。

然而,無論是哪一派,都堅持要法辦遼谷二藩.”

“兒子覺得,遼谷二藩爭鬥之事,也算事出有因,並非無事生非。

當年齊王被廢之前,太祖皇帝對其有過多次訓斥.”

朱高煦沉思片刻,反問道:“你說的固然不錯,可如今遼谷二藩私造兵器,公然違背朝廷法度,其性質等同造反。

若不依律懲處,其他諸藩是否會有樣學樣?”

“爹,廢除遼谷二藩不過是下一道聖旨而已,但兩國百姓又該如何安置?”

朱瞻域憂慮道。

朱高煦道:“你的眾多弟弟們,商王、梁王他們還未就藩,可以把你兩個弟弟封過去,如安王、郢王故事.”

朱元璋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永樂十七年就藩漠西平原漠安州,兩年後薨逝,無子,國除。

朱高煦第十子朱瞻培,永樂十五年生,母德妃張月容,乾熙八年封景王,乾熙十二年就藩漠西平原漠安州。

朱元璋第二十四子郢王朱棟,永樂十七年就藩漠西平原西郢州,次年薨逝,無子,國除。

朱高煦第十一子朱瞻堅,永樂十六年生,母惠妃吳萍兒,乾熙八年封衡王,乾熙十二年就藩漠西平原西郢州。

由於朱高煦在永樂十七年往後,一直忙於政事,對後宮興趣不大,再加上這之前他已經有了十二個兒子,所以也就不那麼刻意去後宮播種了。

故而,從永樂十八年至乾熙七年這十多年期間,他只新納了六名貴人與八名采女,相繼增添了六兒七女。

第十二子早夭,未封王。

第十三子朱瞻堪,永樂十七年生,母皇后李瑤,乾熙八年封夏王,乾熙十二年就藩澳洲東南海岸。

第十四子朱瞻佳,永樂二十年生,母順妃盛紅羽,乾熙八年封德王,乾熙十二年就藩澳洲東南海岸。

第十五子朱瞻圩,永樂二十一年生,母安妃蘇氏,乾熙八年封鄭王,乾熙十二年就藩澳洲東南海岸。

第十六子朱瞻埔,永樂二十五年生,母恭妃柳檀香,乾熙十六年封商王,目前未就藩。

第十七子朱瞻垟,乾熙二年生,母恭妃柳氏,乾熙十六年封梁王,目前未就藩。

第十八子朱瞻奎,乾熙四年生,母安妃蘇氏,乾熙十六年封睿王,目前未就藩。

第十九子朱瞻壟,乾熙五年生,母安妃蘇氏,乾熙十六年封淮王,目前未就藩。

第二十子朱瞻矽,乾熙七年生,母恭妃柳氏,乾熙十六年封衛王,目前未就藩。

從乾熙七年往後,新政推行越發順利,朱高煦這才有更多的興致與精力去後宮播種。

直到如今的乾熙十八年,整整十一年的時間當中,他新納了三妃、六嬪、九名貴人、十二名采女,將皇帝后宮的一後、八妃、九嬪、二十七貴人、三十六采女編制填的滿滿的。

如此一來,他在這十一年裡,陸續增添了二十九個兒子與二十三個女兒。

雖然他新添的這些子女當中有兩兒三女早夭,但健康成長的還是大多數。

朱高煦四五十歲還這麼龍精虎猛,除了遺傳朱元璋、朱棣的強大基因之外,常年勤加鍛鍊與養生有道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歷史上的朱高煦,一生當中共有十一個兒子,在四十七歲的時候,還有精力與野心起兵造反,甚至舉起重三百斤的銅缸,就知道他原本的體質有多麼強悍。

更何況朱高煦是穿越者,繼位之初就讓太醫院的女醫官們對女子的易孕期進行了深刻的研究。

也就是說,他去後宮辦事,大都是根據各妃嬪貴女的易孕期輪著來的。

這就像掌握了育苗經驗的農民,按照自然規律去播種施肥,必定會大獲豐收一樣。

“爹,當年十弟、十一弟即將就藩漠西之際,就有人覺得他們鳩佔鵲巢,朝野上下議論紛紛.”

朱瞻域皺眉道:“若這次廢了遼谷二藩後,再讓十六弟與十七弟去治理原遼谷二藩國百姓,必然又會引發朝野議論.”

“域兒,你要記住,你無論怎麼做,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廢遼谷二藩,等於是震懾海外諸藩,包括你的一眾弟弟.”

朱高煦決然道:“廢遼谷二藩只是開始,將來若有其他海外藩王公然違反《宗藩條例》,也當依律法辦,該除國就除國,絕不能手軟。

朝廷若示之以弱,藩國必得寸進尺,最後就會尾大不掉,進而動搖朝廷的地位.”

“兒子受教了.”

朱瞻域起身作揖道。

於是,在第二天早朝上,朱高煦下了兩道聖旨。

第一道旨意的大概內容是,遼王朱貴烚與谷王朱橞為爭奪地盤,公然違反禁令,私造兵器,發動戰爭,現在依照《宗藩條例》治二王之罪,將二王全家貶為庶民,除國。

第二道旨意的大概內容是,遼谷二王被廢,但遼谷二藩國的百姓是無辜的,所以詔令商王朱瞻埔、梁王朱瞻垟分別前往原遼王國、谷王國就藩。

不以遼、谷為王號,而是以新王號建立新的大明親藩王國。

再加上朱柏恢復原湘王王號,至此大明在親王王號方面形成了一個潛規則,即只要始封親王沒有早夭,那麼他被廢之後,其王號也會隨著一起被廢置,永不再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天牧場

許紙

大楚打更人

東方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