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須浪飲丁督護,世上英雄本無主。

------唐.李賀《浩歌》話說張角守不住大名縣,全軍退守廣宗,盧植的部隊一路追擊,未到廣宗卻忽然撤退。

張角好不容易在廣宗立住腳跟,正不知盧植為何撤退,張寶的信使趕到,打聽到了盧植撤退的原因。

原來,朝廷不放心盧植自領重兵,派了黃門左豐前來視察軍情。

左豐貪賄,盧植乃是君子,回應道:“軍糧尚缺,安有餘錢奉承天使?”

左豐怒極,回到朝廷後汙衊盧植故意按兵不動、怠慢軍心。

漢靈帝大怒之下,令拿下盧植回京問罪,因此退兵。

張角不由大喜,擺了一場小小的宴席。

陳龍作陪,見那信使吃的油光嘴滑,問道:“地公將軍那邊進展如何?”

那信使抹抹油嘴,道:“地公將軍到處尋糧草,奈何百姓家也沒有餘糧。

現在謀劃著打下邯鄲,搶奪城內的糧草,拒城而守,可以和天公將軍形成掎角之勢.”

張寧聽得一驚道:“邯鄲歷來是一座堅城,非平原縣可比。

二叔可要小心,攻下來當然好,攻不下就也來廣宗聚齊吧.”

張角問道:“文龍,你對後面的戰局,有什麼想法?”

陳龍是穿越過來的人,當然知道盧植被捕後,來了個更狠的董卓。

沉思了一會兒,見周不疑躍躍欲試,微笑道:“元直是我的智囊,天公只管問他便是.”

張角號稱天公將軍,陳龍不能叫岳父,就叫他天公。

周不疑道:“廣宗和大名,猶如半斤和八兩,都是無險可守。

此次退兵,是因為盧植下獄,如果朝廷再派一員上將,則大名的今天,就是廣宗的明天.”

見張角不動聲色,周不疑繼續道:“廣宗離邯鄲和鉅鹿更近,邯鄲有地公將軍牽制,暫時不論,但鉅鹿太守郭典擁兵一萬,若配合朝廷軍馬,從背後襲來,則是腹背受敵之勢。

我意立即召回人公將軍,匯合後放棄廣宗,向西移動,與地公將軍攻打邯鄲的軍隊匯合後,全力突破邯鄲和鄴城之間的空隙,進入幷州,奇襲上黨求糧,得手後轉入太行山區,再做打算.”

陳龍道:“元直之言,正合我意。

天公,趁此時盧植獲罪,新將未至,可速行此計,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劫奪糧草後進入山區,可保萬全.”

張角皺眉,又開始咳嗽,臉色脹的通紅。

張寧趕緊幫他摩挲後背,稍稍平息後,張角道:“三弟剛剛在平原縣有些戰果,二弟又在攻打邯鄲,若此時逃走,冷了眾將的心。

如果二弟和三弟都得手,剛好形成一個鐵三角,可抵擋朝廷的強攻.”

陳龍知張角固執,不願背逃竄的罵名,不敢再勸。

飯畢,張角回房休息,張寧叫住信使道:“你速速返回二叔處,讓他攻打邯鄲時,小心背後鄴城的韓馥軍偷襲.”

那信使匆匆去了。

一個月之後,傳來朝廷派董卓接替盧植,即將大舉進兵的訊息。

張角命人在南城外的平原上立起大寨,寨前挖壕溝,置陷阱,設鹿角,堆亂石,以阻擋董卓軍直接攻城。

同時,張梁和張寶都無法攻破城池,張梁打下了周邊的幾個小郡縣籌措糧草,張寶一直打到了真定附近的下曲陽,一時間河北被攪了個天翻地覆,戰況膠著。

陳龍把董卓的資料,早就在光腦裡查了個備細,把目前董卓的情況告訴張寧,之後老董廢漢少帝的事情當然沒有多說。

此時的董卓,武藝高強,力大無雙,擅長佩戴兩副箭囊,騎馬飛馳時左右射擊,所得的軍功獎賞都給了手下計程車兵,在幷州和涼州隴西有比較高的威望。

張寧告知張角後,張角下令死守廣宗不提。

董卓被朝廷拜為東中郎將,引大軍從濮陽出發,見廣宗的防守十分嚴密,只派出小股部隊佯攻,猶如蜻蜓點水,竟然沒有圍攻。

大軍直接北上,在周邊郡縣的配合下,直撲向下曲陽的張寶軍。

張角守著廣宗,幾日來不見大軍來襲,心知不妙,連忙遣細作出去打探董卓軍去了何處。

細作剛剛出發,張寶的部將卜巳渾身浴血,到了城下,眾兵接進來時,已是奄奄一息。

張角忙叫軍醫搶救,半晌卜巳才幽幽醒轉,急道:“地公將軍被董卓大軍圍攻,還請天公將軍速速派兵營救!”

張角急忙叫人去叫張寧,自己要過地圖,卜巳指著真定東邊的位置道:“就是這個位置,董卓有五萬兵馬,圍攻甚急.”

張寧匆匆趕來,身後自然跟著陳龍,陳龍身後自然跟著周不疑和呂常等人。

張角見到陳龍等人,稍稍安心,女兒和陳龍是自己目前最強的組合,沒有別人能對付董卓的大軍。

陳龍給女兒面子,肯定會幫這個忙。

張寧聽父親要自己去救二叔,自然無法拒絕。

看了眼陳龍,陳龍正看著地圖和周不疑研究,見張寧看過來,微笑道:“魅娘,天公的任務緊急,你就接了吧.”

張寧本不願意為難陳龍,見陳龍毫無難色,知道是答應幫張角,不由喜出望外,差點叫出來:“親親老公……”陳龍見張寧歡喜,笑道:“主將是你,我和元直給你做個參謀,至於呂常他們,就做咱們的衛隊長,如何?”

張角這回給了張寧一萬生力軍,讓她今日點兵,明日出戰。

言明不可戀戰,打破缺口救回張寶即可。

張角分配完畢,咳嗽著回房休息去了,顯然十分疲勞,病情似乎有所加重。

張寧心憂,讓偏將幫她點齊兵馬,自己到父親房中服侍去了。

張角張寧走後,廳中只剩陳龍等人。

陳龍指著張角的軍事地圖,對幾人洋洋得意道:“你們可知道這是什麼地方?”

周不疑最懂地圖,看陳龍手指著張寶軍所在的常山郡下曲陽縣,奇道:“這不就是地公將軍被圍困的地方嗎?”

陳龍哈哈笑道:“我答應幫天公去救地公,一是因為魅娘,這二嘛,卻是因為離這裡不遠,有著一位頂天立地,武藝高超的大英雄,我正好前去拜訪.”

周不疑奇道:“既然是頂天立地、武藝高超的大英雄,我們怎麼都沒聽說過?”

呂常等人頻頻點頭,表示從未聽說真定有這樣一位大英雄。

陳龍得意道:“此是天機,不可洩露。

你等今日各自回房準備,明日隨軍出發.”

眾人不依,都讓陳龍不許賣關子,說出那大英雄的名字。

陳龍只說那人名字中也有個龍字,到時候自然揭曉,眾人嘀嘀咕咕去了。

陳龍回到臥房,意識到自己成了張寧的隨軍家屬,不由掛念起遠在零陵的桃花來。

此時遠隔萬里,不知桃花是怎樣的思念。

陳龍也思念桃花,找張絹布寫了一封書信,叫過郝普道:“我長久沒有往零陵寄信,想必零陵的將領都十分想念。

你明日不必和我們同去,我要你立即想辦法回到零陵,口述我們幾人的位置和動向,令眾人埋頭整治內政軍事,不可三心二意。

另外,這封書信,你幫我交給大嫂.”

郝普知道,陳龍所說的大嫂就是桃花,連忙接過,放在懷裡道:“主公放心,我只有這封家信,應該能透出重圍,順利返回零陵。

可需要我返回?”

陳龍微微搖頭道:“這裡戰局多變,不必再回來,你自己回特種部隊報到。

如果遷延的日子太長,我會繼續派人回去報平安信。

對了,如果你能路過潁川陳家,替我問候陳寔老爺子,順便看看陳群和郭嘉出發了沒有.”

說罷揮手讓郝普去了。

陳龍求賢若渴,讓郝普去陳家,也有催促陳群之意。

陳寔老而成精,只要郝普一去問候,自然明白自己的意思。

想起名震天下的大英雄趙雲趙子龍,沒想到自己為救張寧,兜兜轉轉,竟然到了冀州,而因為救張寶的關係,又真的到了趙雲的老家,常山真定。

既然天意不可違抗,自己怎能錯過如此虎將,便宜後來那個織蓆販履之徒?轉天一早,一萬黃巾整裝待發,郝普告辭,自回零陵。

陳龍跟在張寧身後,感覺就自己幾個人沒戴黃巾有點怪怪的,於是乾脆都頂了一頭黃巾做掩護,緊緊跟著張寧的車馬。

張寧出發前,釋出了嚴格的行軍紀律,設定了紀律監察隊,要求所過鄉村,秋毫無犯。

大軍繞城而走,沒有驚動任何朝廷軍馬和地方武裝,一路向常山郡下曲陽縣而去。

繞過鉅鹿,行至新河縣附近時,紀律監察隊捆著一人,來到張寧馬車前。

為首的隊長稟報道:“聖女,此人劫掠百姓糧食,遇到反抗,竟殺了一人,被我等查獲,還望聖女聖裁.”

張寧沒想到自己三令五申不許擾民,還是有人膽敢違抗軍令,不由柳眉倒豎道:“我要的是紀律嚴明計程車兵,不是燒殺搶掠的匪徒。

今日證據確鑿,你還有什麼話說?”

那人雙手被綁,仰著脖子嚎叫道:“聖女饒命!我等自跟隨天公將軍起義以來,都是以死相拼,誓死追隨,俺還救過不少兄弟的命!俺偶然腹中飢餓難忍,想要吃口飯食,不料誤殺平民。

還望聖女恕罪!”

眾將聞言,紛紛替他說情,都道此人作戰勇猛,留著他戴罪立功。

陳龍聽到喧鬧,見張寧氣的渾身顫抖,卻沒有理由解勸,只好站在一旁觀看。

張寧重紗中的臉色轉紅道:“我黃巾的兵員,全都是窮苦百姓,今天你所殺的,就是你自己的親人.”

說罷,拔出隨身的配劍,割開那人的繩索道:“我只道我軍令一下,將士們都會遵照執行。

既然你等都替此人求情,自古殺人償命,只有我來承擔殺人的罪責.”

說罷就要揮劍自盡,旁邊的陳龍趕緊攔住。

眾將見主將因為兵卒違反軍規,就要自盡,都紛紛跪下,發誓會約束手下士卒。

張寧一劍割下自己一把青絲道:“今我重任在肩,暫以發代首。

紀律監察隊何在!”

紀律監察隊的數十名兵丁轟然答道:“在!”

“帶上兩倍的糧食,將此人綁到那農戶家人面前,梟首謝罪。

我借你此頭,能讓百姓知道我黃巾是紀律嚴明的隊伍,也是老百姓自己的隊伍,你可服氣?”

那黃巾士卒見聖女削髮代首,早哭拜於地,被紀律監察隊帶了下去。

陳龍在旁邊微微點頭,張寧知道了紀律的重要性,河北的老百姓有福了。

張寧進了馬車,點手讓陳龍上來,隊伍繼續開拔。

馬車之中,張寧默默靠在陳龍懷裡道:“龍郎,其實好多禍害百姓的事情,都是那些官軍做的,無奈都算在了黃巾的頭上.”

陳龍點頭道:“這就是戰爭的危害,最終倒黴的還是老百姓。

你處理的很好,將來必會成為無敵統帥.”

張寧白了他一眼道:“我與龍郎,雖然身份不同,這救治天下的理想,卻是殊途同歸.”

陳龍聞言,忽然道:“別忘了,我說過,如果黃巾得了江北,我得了江南,就將江南送給你當聘禮。

這不就是我們的理想嗎?”

張寧本來心情不好,聽陳龍如此說,不由展顏而笑,露出兩排貝齒,陳龍不由得輕吻了上去。

馬車外面是軍旅整齊雄壯的步伐聲,越顯得此刻馬車裡的小小空間,充滿了溫馨旖旎的氣息,一路向著常山郡而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大唐萬里一孤城

長腿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