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獄。

在大明是出了名的臭名昭著。

之所以叫做詔獄,是因為此處是皇帝直接詔令拘禁犯人的監獄。

不過詔獄不是明朝初創,最早始於漢文帝時期,一般能被關進詔獄的人,官員品級都不會低於二千石,均是郡守,九卿一類。

詔獄發展到明朝時,隨著錦衣衛的出現,方才迎來最鼎盛的時期。

不過詔獄在明朝並不屬於唯一,錦衣衛,東廠,西廠都先後經過皇帝同意後建立了詔獄。

不過此時東廠方才初建,相比錦衣衛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大明朝的詔獄還是由錦衣衛全權在掌控。

而此時的錦衣衛也可以說是最巔峰的時候,權利之大,甚至可以直接繞開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扣押犯人,然後屈打成招。

捏造罪名,草菅人命,對於錦衣衛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之事。

也正因此,掌握錦衣衛以及詔獄的紀綱,可以說的上權焰熏天。

在大明官場,幾乎是個人都知道,得罪了皇帝還有可能活下去,但是得罪了紀綱那只有死路一條。

因此紀綱雖然囂張跋扈,但是文武百官卻無人敢在朱棣面前揭發。

這也是紀綱敢學趙高第二的原因,完全就是膨脹過頭了,真心把朱棣當成了秦二世,以為自己可以完全遮蔽朱棣的耳目。

不過事實上,如果不是朱棣身邊的小太監和紀綱有仇,也差點讓他“指鹿為馬”成功了。

應天府,詔獄之前。

朱瞻基騎著一匹棗紅馬。

在他身後是十八個身穿黑袍,戴著黑色面罩,腰部左右各懸掛一把黑色大弓以及一把黑鞘彎刀的鐵騎。

正是剛剛朱瞻基利用系統新手“大”禮包獎勵的召喚卡召喚出來的。

現在朱棣已經離開應天府,正好又碰上對付紀綱的時候,這時候把人弄出來,絕對不會讓人太過留意。

十八人步伐統一,進退間宛如一人,牢牢護衛在朱瞻基左右。

而與此同時,在詔獄大門前,數十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也是如臨大敵。

朱瞻基騎在馬背上,看著攔住自己的錦衣衛,神色淡然,道:“國賊紀綱,枉顧聖恩,盜權竊柄,誤國殃民,貪贓枉法,亂政滋弊,離間天家,罪惡貫盈,神人共憤,眾惡俱備,四端已絕………”朱瞻基的聲音,宛如炸雷,一個字一個字的大帽子扣在了紀綱頭上。

詔獄之前,一眾錦衣衛面面相覷。

這套路他們太熟悉了,只不過這些話從當朝皇太孫嘴裡說出來,扣在了錦衣衛的頭頭紀綱身上時。

一時間反倒讓這些人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念在爾等被其矇蔽,此番只需放下武器,本太孫便會既往不咎,如若反抗,休怪刀劍無眼!”

話落,朱瞻基揮揮手,就打算讓燕雲十八騎衝進詔獄,直接將紀綱抓出來。

也就在這時,詔獄的大門突然被人推開,又是近百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從詔獄中走了出來。

緊隨其後的則是一箇中年男子,身穿一身蟒袍,步行間,臉上還帶著雲淡風輕般的笑容,看向端坐在馬上的朱瞻基。

然後微微拱手一禮,不冷不熱就道:“原來是太孫大駕,臣紀綱迎駕來遲,還望太孫恕罪,只是不知道臣何時得罪了太孫,居然給臣羅列了如此之多的莫須有之罪?”

朱瞻基瞥了一眼走到眾人身前的紀綱,好奇的打量了幾眼,嘴角微微上揚了起來,然後打了個哈哈道:“你就是紀綱?看起來也不怎麼樣嘛,我還以為被滿朝文武畏懼如虎的人,能有三頭六臂來著呢?怎麼?看你這樣子對本太孫給你安排的罪狀,你不服氣?”

紀綱看著一副高高在上樣子的朱瞻基,臉色不太好看,想他也是朱棣身邊最親近的心腹,自認為就算是太子見了他也得禮讓幾分,朱瞻基如此不屑的態度,自然讓他有些不悅。

聽到朱瞻基話裡話外的嘲諷意味,紀綱也收起了客氣的態度,淡淡道:“微臣確實不服,聖天子在位,殿下欲加臣莫須有之罪,臣如何能服?”

說完,紀綱頓了一下,臉上露出幾分不屑,笑道:“更何況,微臣乃是皇上親封錦衣衛指揮使,只對皇上負責,說起來王爺微臣也殺過,公候微臣也凌遲過,即使有罪,也應當由皇上親審,即使身為監國太孫,怕是也無權審我,太孫殿下若是執意如此,敢問太孫的眼裡……可還有皇上?”

“嘖嘖……”朱瞻基聞言咂咂嘴,有些佩服這貨,這貨囂張跋扈也確實有囂張跋扈的資本,至少這一番話裡帶刺的威脅那是滴水不漏不說,還反手想給他扣一個大帽子。

想著,朱瞻基忍不住笑了起來道:“你倒是狡猾,今天換個人來,說不定還真讓你躲了過去?”

朱瞻基話落,紀綱臉色一變:“殿下此言是何意?”

朱瞻基撇撇嘴,笑道:“沒什麼意思,只是聽說紀大人乃是我大明朝繼沈萬三之後的新任首富,想到紀大人已經命不久矣,俗話說的好,人死了,也就兩塊板子,這麼多錢財,紀大人拿著也是無用,這不本太孫打算替紀大人花花.”

說著話,朱瞻基揮揮手,下一刻,十八道冷冰冰的利箭齊刷刷的指向了紀綱。

面對十八道冷箭,紀綱臉色一僵,盯著朱瞻基聲音冷冰冰道:“詔獄乃是皇上親設,代表的乃是皇上,無故圍攻詔獄,太孫殿下想謀反嗎?”

朱瞻基懶得再理會這貨,他發現給人扣帽子這事兒,他好像比起紀綱嫩的不是一點半點,乾脆不說了,揮揮手就對十八騎下令道:“給我全部拿下,凡是拔刀反抗者直接射殺!”

他話落,十八道弓箭齊齊拉開。

一個錦衣衛受不住壓力,下意識將腰間的刀拔了出來,只是下一刻,就被一道泛著寒光的利箭射穿喉嚨。

整個人連慘叫都無法發出,就因為喉嚨氣管被射穿,直愣愣倒在地上捂著喉嚨開始掙扎,不過顯然已經無力迴天。

這一箭也好似一個訊號一般,紀綱身後的錦衣衛瞬間分成兩隊。

一隊茫然不知所措中紛紛丟下刀劍,一隊卻立即擋在了紀綱周圍。

紀綱臉色一寒:“太孫殿下好大的膽子,當真紀某不敢動手嗎?”

朱瞻基看著眼含殺意,圍攏在紀綱周圍的錦衣衛,心中發寒,錦衣衛乃是天子耳目,老朱頭設立錦衣衛的目的就是監管天下。

然而這紀綱掌管錦衣衛不過幾年時間,居然已經培養出瞭如此多的心腹死士,若是時間久了,說不得錦衣衛就得改個姓了,到時候這個天下還指不定是誰說了算了!想到這,朱瞻基也沒了心情和紀綱鬼扯,便直接下達了指令:“殺,除去紀綱,紀綱一黨一個不留!”

朱瞻基話落,下一刻,十八道箭雨毫不猶豫的激發而出。

一道利箭落下,就是一個擋在紀綱身邊的錦衣衛倒地,十八騎就是十八道箭雨,一輪落下,就是十八個人齊齊倒地。

十八騎一邊射箭,一邊開始緩緩驅動馬匹不疾不徐的向前靠近,面甲下看不清神色,但是箭雨卻是從朱瞻基話落後,就一刻也未曾停下。

被人圍在中間的紀綱也是變了臉色,由於朱瞻基沒有下令直接射殺他,十八騎的弓箭也是避開了他。

然而紀綱卻沒有絲毫高興,反而心中越發冰涼,他也是跟隨朱棣上過戰場的。

他離朱瞻基的距離超過五十步,這些護衛在他身側的錦衣衛也均是錦衣衛當中的好手,弓箭不是火槍,五十步開外的弓箭,軌跡肉眼可見,除了三石以上的強弓,即使軍中最善射的弓箭手,這些錦衣衛也可以輕鬆將射來的利箭斬落。

然而眼前十八人射來的利箭,每一箭下去,必然擊中一位錦衣衛的要害,可以說全部都是一擊斃命。

只是短短兩三個呼吸,此時他身邊護衛的數十錦衣衛,已經只剩下運氣較好的十來人。

紀綱心裡發寒,他有心反抗,然而隨著十八騎每一箭射出,他的手腳就冰涼一分,反抗的心思就弱上一分。

直到他身邊的錦衣衛最後一人倒下,紀綱這才回過神,不過此時四把彎刀不知何時就已經齊齊架在了他脖子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大明我成為了一名海盜

作者dvo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