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強買強賣

朱高熾最看重的不是商人,沒有理會張德輝,而是看向眼前的老工匠。

“萬三,你做出來的蒸汽機,咱非常滿意,就以你的名字來命名,以後叫做萬三蒸汽機.”

聽到貴人的抬舉,老工匠嚇得連連擺手,急道:“不可,萬萬不可,草民何德何能,敢貪貴人之功.”

人老成精,老工匠一輩子活明白了一個道理,低調才是正經。

高調的人活不長久。

“草民都是按照大公子的要求來做的,是大公子製造出來的利器啊.”

朱高熾不以為意。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各行各業裡,都不如讀書人的前程。

以至於聰明的人都去當官,工匠地位雖低,但實際上比農夫過的要富裕。

就猶如眼前的礦場主。

按道理商人地位才是最低,現實可不是,錦衣玉食,過著農夫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朱高熾沒有要說服萬三的想法,一口氣吃不成胖子,有些事要慢慢來。

不過當看到張德輝身上的絲綢,朱高熾心中嘆了嘆。

他祖父朱元璋在應天府,也就是現在大明的京城,制定了穿衣的規則。

北平遠離南京,此處的影響還不大,但也是遲早的事情。

對於朱元璋的做法,朱高熾是認可的。

復衣冠如宋制,以恢復中原傳統,正是重建文明的開端,收攏人心定天下。

美中不足的是朱元璋做的太嚴太細,又有些不美了。

想到這裡,朱高熾更怕去應天府見祖父。

自己在北平打算發展商業,那可是與祖父的規定背道而馳。

元朝對百姓剝削嚴,長期戰亂,使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人口反而下滑的大朝代。

土地荒蕪,到處是一片廢墟,

元朝不重生產,改田為牧,導致北方水利年久失修,被破壞殆盡,又受戰爭破壞最重,多是無人之地。

明朝建立之初。

北方百姓稀少,田野荒蕪的現象依然如故。

勞動力的奇缺,稅收和戶糧的銳減,已使明初的社會經濟走上了近乎崩潰的邊緣,也嚴重地影響著社會的安定。

因此朱元璋一切向農看,免稅賦,除貪官,想盡辦法提高糧食產量,促進人口增長。

一句話概括。

朱元璋重農,自己想要農商並重。

以身體記憶中祖父的性格,朱高熾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必定會被祖父禁止,引來責罰。

朱元璋並沒有錯,但是奈何自己與眾不同啊。

十四歲的朱高熾,彷彿真的回到了少年。

那時候他也認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是電影裡的主角,自帶背景音樂,走在大馬路上人人都在暗中盯著他看。

……

蒸汽機制造出來了,然後呢?

賣呀。

賣了才有錢,然後繼續研究。

製造出更先進的蒸汽機,再賣出更好的價格,形成良性的迴圈。

好不好賣?

當然,不好賣。

眾人探究了這神奇的物件好半天,很快失去了興趣,再怎麼樣也是個枯燥的機器。

哪怕是礦場主張德輝,誇張的語氣,主要還是拍馬屁。

礦工多便宜。

這東西看著費事,抽水又慢,算下來還趕不上人力,也就當個玩意樂呵樂呵。

張德輝滿嘴誇,就是不提買。

因為他怕呀。

怕對方獅子大開口。

按道理他是生意人,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嘛,這才是正常的生意套路,可是那也得分人。

眼前的少年要是不懂行情漫天要價,他敢就地還錢?

敢不敢用腦袋去試一試?

不敢。

於是氣氛漸漸冷場。

朱高熾沒做過生意。

眼睛眨了眨,暗自告誡自己應該以德服人,不能以勢壓人。

老話常言,強迫的買賣不是買賣,對方沒有快感,不符合市場經濟,生意維持不了長久。

“萬三蒸汽機你看了,覺得怎麼樣?”

聽到自己的名字,老匠戶萬三滿臉自豪。

“好.”

張德輝滿口應道。

“好在哪裡?”

“哪裡都好.”

尷尬的談話,朱高熾嘴角抽了抽。

去他孃的以德服人。

“機器伱要不要買?”

“學生一定買.”

話到此處,張德華隱晦的抬高了自身身份,避免燕王公子以勢壓人,完全不講道理。

現在的他不是身份低微的商人,是身份高貴的讀書人。

他參加過科舉,有舉人的功名。

可惜。

他的手段耍錯了物件,猶如拋了媚眼給瞎子,朱高熾絲毫沒有留意到張德輝的用意。

“買多少臺?”

張德輝心裡升起遺憾,又不敢不接話,試探的問道:“一臺賣價幾何?”

願意買就好,朱高熾不想擔上強買強賣的惡名。

算了算成本,自己曾經提出會給萬三的報酬,雖然他說不要,自己卻不能失言。

工匠的地位不是一時半會能提高的。

三年一次的科舉。

註定了讀書人身份最高貴,各行各業都低人一等。

最重要的還是保證私人財產不受侵犯。

是財產不是生產資料。

兩者區別很大。

朱高熾想了很多,最後有了主意。

自己的身份不是商人,不能以利為首要。

目的是推廣蒸汽機,提高生產力了,利潤是次要的,既然如此,價格就不能定太高。

自己少掙點,以量取勝。

“用蒸汽機抽水的動力,相當於五百個壯丁的力量,或者一百一十匹馬的力量.”

古代有壓水井,但是沒有大量使用在礦井的地下水,正是因為動力的差別。

現在的蒸汽機雖然簡陋,卻對人力有了碾壓的實力。

“傳統的人力排水,導致大部分的礦井無法使用,只能開採淺層,讓礦產產量不足.”

看來大公子做了不少的準備,張德輝維持笑臉,內心驚歎。

根據後世的說法。

紐可門蒸汽機在礦井的取水量,相當於兩千五百二十人的工作量。

工業的血液是什麼?

煤。

蒸汽機是工業之母,而煤是工業的血液。

大量廉價的便宜燃料,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使眾多的商品價格,可以讓普通百姓買的起,用得起。

發明要符合時代。

脫離時代的發明,不過是曇花一現。

“便宜點,賣你三百兩銀子一臺蒸汽機,咱看了你礦場的規模,要不然買十臺?”

張德輝嚇了一跳。

洪武年間的白銀還是很值錢的,世界的白銀湧入大明還未成規模。

一兩白銀可以購買兩石大米,接近三百八十斤,三百兩銀子能買十一萬四千斤大米,三千兩就是一百萬斤。

三百兩銀子,相當於七戶屠夫一年的總收入。

城外墳頭外的農房,一間能賣到五十兩。

北平城裡好點的院子,也才四百兩銀子一間。

三千兩銀子。

張德輝如何不心痛。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爺說書5794的散文新書

小爺說書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