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蒸汽機的誕生

蒸汽機的誕生原理是什麼?

朱高熾是理論上的大師,他需要優秀的工匠們,把他的理論化為實物。

不用走彎路,例如用火藥來排除空氣的方法,不符合當下的生產力,太過超前,反而會被時代淘汰。

“要不咱們在器皿底部留下少量的水,器皿內部上方放置可以活動的塞子.”

“然後在底部用火加熱,把水燒乾,可以試一試.”

萬三老臉激動的說道:“好啊”。

眼神中滿是敬佩之情。

大公子的腦袋是怎麼長的,思路彷彿天馬行空,猶如羚羊掛角。

哪裡是老天爺賞飯吃,這是老天爺追著餵飯吃啊。

不光是萬三如此,其餘的工匠們紛紛敬佩的五體投地,各自心服口服。

人們都想不到的解決方法,卻被大公子一下子解開。

燒水誰沒有見過?

偏偏大家都沒有想到這個法子。

技術的進步,有時候靠的是靈光一閃。

猶如英國人李約瑟博士,作了大量較為系統的研究。

他在他的名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到,中國古代的“水排加風箱等於蒸汽機”。

中國古工匠在唐宋時期就發明,並傳開了雙動式活塞風箱。

而西方要在十六世紀,當下兩百年後,才製造出來這種風箱,促進了冶鐵業的發展。

比中國晚了近千年。

“打造三根管子,第一根聯結器皿,第二根深入水井,第三根用來排水.”

燒水不但初步解決了真空的問題,而且蒸汽經第一根管衝進容器,冷卻後,容器中的壓力低於外界大氣壓。

其負壓透過第二根管把礦井中的水壓進器皿,當蒸汽再次衝入器皿中時,透過第三根管把器皿中的水排出管口

“第一根和第二根管子,做出單向的閥門,防止井水逆流,讓水只能透過第三根管子流出.”

工匠們有了方向,很快就去做模具。

和萬三約定了後日再來,朱高熾心情愉悅的離開。

……

冶鐵所。

萬三指揮著徒弟們,徒弟們帶著他們的徒弟們。

一則萬三的老臉,二則大公子出面,冶鐵所的大使沒有阻擋他們,任由他們敲敲打打各種部件。

類似大號的壓水井器具,被萬三打造了出來。

壓水井是宋朝發明,利用活塞將管道內的抽成真空,水就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抽上來。

此裝置一直流傳到後世,為廣大百姓們創造了福利,解決了用水的問題。

後世的農村,還儲存了大量的壓水井。

蒸汽機的作用,則是取代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生生不息。

……

西山礦區。

“它……它自己動了.”

一名穿著絲綢長衫,白麵蓄鬍的中年人,嘴巴張大大大的,語無倫次的指著不停搖動“臂膀”的鐵怪物。

因為太過詫異,顧不上身邊的貴人。

也絲毫沒有留意到,隨著橫樑不停的搖擺,礦井裡面的水,源源不斷的被抽了出來。

不只是中年人,原本圍著一名十來歲少年的人們,同樣震驚的鴉雀無聲。

唯獨那少年,絲毫沒有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而是悄悄的前去看著水槽。

“效率還是太低.”

少年搖了搖頭,這臺紐可門蒸汽機,果然只能當個過渡的產物,還需要繼續改進。

至少。

此物不能當蒸汽火車頭使用。

不是不想一步登天,但技術需要積累,他自己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只能一步步來。

萬三看著親手打造出來的怪物,滿臉的複雜,又帶著自豪的說道:“大公子,幸不辱命.”

“大開眼界啊,大公子的手段點石成金,真是太厲害了,在下佩服至極.”

那名中年人醒悟過來,連忙追上前,露出諂媚的笑容。

作為此地最大的礦場主,張德輝當然惡貫滿盈。

西山是北平附近最大的煤區,當大元朝廷撤回草原的時候,礦區背後的靠山也倒了。

不管未來怎麼樣,留下來的礦場主們斗的很兇,而中年人能佔據最大的礦場,當然是最狠的。

但是再狠的商人,遇到燕王大公子也得跪啊。

而且張德輝還想要巴結上大公子。

北平的藩王是燕王,大公子就是以後的燕王世子,未來的燕王,毫不客氣的說,就是未來北平的土皇帝。

只要能靠上了大公子,張德輝什麼都願意付出去。

唯獨一點。

大公子突然找上門來,是不是燕王的意思?

要知道燕王帶領大軍出征大漠,開銷那是嘩啦啦的,猶如無底洞那般深不見底。

張德輝害怕填不飽對方的肚子。

燕王的胃口會有多大,自己要出多少血,才能讓大公子,不對,讓燕王滿意。

只是令他出乎意料。

大公子對他一直很客氣,也不要他的孝敬,唯一讓人疑惑,是提出了很多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要求。

礦場主不敢問,不敢得罪。

當然是這位小祖宗怎麼說,他就怎麼辦,一切讓小祖宗開心就好。

本以為小祖宗是聽了誰的讒言,沒想到他還真弄出了能自己動的機器。

“古有諸葛先生做出了能自己走的木牛流馬,今有大公子做出了能自行取水的寶物,必定可傳千古,留下美名.”

十四歲的少年搖了搖頭。

後世的名著《三國演義》,現在的老羅應該已經寫完了,但是還沒有流傳開。

不過《三國演義》還沒流傳開,卻不影響民間傳播的諸葛亮的故事,誇大是難免的。

和後世自媒體一樣的道理,不搞個讓人震撼的名目,神乎其乎的核心,怎麼能讓人記憶深刻,才能吸引流量。

同樣的道理,正是因為故事的神話性,才能讓故事代代流傳下來。

天下間沒有新鮮事,變化的只有科技而已。

科技提高了生產力,發生了質的改變,又影響了個人的思想。

少年沒想到自己會穿越成為朱高熾,但是來都來了,那他也不會客氣。

工業大明。

他要用短短的幾十年,走完別人幾百年才走完的道路。

“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

這才是中國魂。

兩千年前,先民已提出的定義。

猶如後世的美國。

美國人自信的說美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

因為他們第一,他們自信。

而先民們活著的時代,他們一直第一,一直自信,所以他們毫不懷疑的喊出。

莫不從服的口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改變歷史,快把人累吐了

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