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姚廣孝逃命

“此人進了皇宮?難道聖人會重新啟用?”得知蔣獻進宮,一名術士大驚失色。

哪怕是半夜時分,也有不少人得知了訊息。

“要不要先避避?”

“等天明吧,瞭解清楚詳情.”

那術士有些捨不得,他好不容易才進了東宮,能及時掌握太子的病情。

同一刻。

一行人已經收拾行禮離開。

城門已經關閉,任何人都不可以進出,但是規矩不外乎人情,當遇到急病,死喪等大事,是可以開偏門容人過往。

看到隊伍中幾名和尚的身影,仔細檢查了一番,守門官並沒有過分的為難。

黑夜中,丑時與寅時交替,蔣獻終於離開了皇城。

在燈火通明的大門口,一排緹騎早已牽著馬,手持火把等待多時,一片肅殺之氣。

“一切照舊.”

蔣獻輕飄飄的甩出一句。

“喏!”

眾緹騎行動劃一,和軍中動作一致,毫不拖泥帶水,各自有大璫帶隊奔赴目的地。

只一剎那,剛才還熱鬧的景象就不見了,又恢復了皇城腳下該有的安寧。

“才多久的功夫,京城湧來許多的宵小,天子腳下不該有如此多的鬼蜮.”

“恭喜指揮使.”

一名校官靠上來小聲祝賀。

聞言,蔣獻搖了搖頭。

“沒有什麼好恭喜的.”

拍了拍李道信的肩膀,蔣獻的目光平靜,的確沒有半絲重獲權利的興奮,冷靜到可怕。

“都以為本使失去了聖眷,開始上蹦下跳,只有你如往常一樣做事,道信,你為何這麼信任本使.”

李道信低著頭,謹慎的說道:“因為指揮使敢得罪貴人.”

“呵呵.”

這個答案並不出乎蔣獻的意外。

不是他蔣獻能力強,而是因為他不畏強權。

“以你的才智,定然清楚本使的做法,不但得罪了所有人,又知道太多的秘密,日後不會有好下場的.”

蔣獻要清楚這位唯一還在遵守他規矩的下屬,到底想要什麼,自己能不能給得起。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李道信沒有隱瞞。

這個回答令蔣獻滿意,露出讚許的目光,看向深邃的夜空,誰也不知道天上是否有神仙。

“走吧.”

車廂中,蔣獻靜靜的看向兩旁的房舍。

應天府是全天下最繁華的城池,人口超過百萬,每天光運出去的糞車列成一排,能延綿數十里。

“伱知道嗎.”

蔣獻眼神透出迷醉,喃喃道,“宋朝的時候,天下有六座人口超過百萬的城池,四十六座人口超過五十萬的城池.”

“大明有聖人在,數十年如一日的勤政愛民,必定有那天,能光復前宋的繁榮.”

“可是在繁榮之下,許多人吃飽了肚子,富貴之家的閒心多了起來,會開始伸手想要更多的東西.”

“如聖人所言,他們的慾望永遠沒有止境,大明的勳貴官員,永遠不值得信任.”

李道信安靜的聽著上官自言自語,他知道上官不是在問自己,而是堅定自己的心。

上官的復出,意味著大明接下來,必定會有一場巨大的腥風血雨,能逼迫的聖人重新召回上官。

這場危機太大,大到一向內心堅硬的上官,也感到了畏懼。

“聖人說的對,你我同為錦衣,當知曉人性是最不可靠的,錦衣衛處置的官員,有抓錯的,但絕對沒有殺錯的.”

“這些地溝裡的臭蟲們,他們伸出的貪婪的手,會啃噬國家的根基,危害大明的安寧.”

“一切為了國事!”

蔣獻眼神恢復了堅定,重新變成了那位人人畏懼的,手上沾滿鮮血的劊子手。

李道信安靜的異常,他畏懼接下來的動靜,能令一向面不改色的指揮使都會窒息。

……

緹騎辦事,哪怕背靠東宮也抵抗不住,只半夜的功夫,抓回去了不少人關到錦衣獄。

錦衣衛為什麼可怕。

因為錦衣衛可以親自抓人,有自己的監獄,獲得拷掠刑訊的准許,而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三法司均無權過問。

它的權利巨大,卻不受監督,只向一個人效忠。

“住在這裡的人呢.”

十餘名緹騎,大步流星的闖入一處僧院,直奔僧房,只看到空無一人,乾乾淨淨的房間。

“一個時辰前已經離開.”

主持平靜的說道。

“往哪裡去了.”

在錦衣衛的面前,主持雖然保持住了鎮定,但卻有問必答,立即指了指北方。

緹騎們也不理會大和尚,大搖大擺的離開,回去告訴了大璫,又很快送到了指揮使處。

“燕王派來人,比上一個更加的機警.”

和應天府百姓們想象的場景不一樣,錦衣衛頭子呆的地方,除了公文還是公文。

蔣獻看著公案上的文書頭也不抬,語氣沒有半絲的嚴厲,反而給人感覺到和顏悅色。

“屬下們是否去追?現在追還來得及.”

帶隊的大璫極為的恭謹。

過了許久,牢牢記住了手裡公文,蔣獻又拿起新的一本,彷彿才想起屬下們似的,搖了搖頭,“走了就走了吧,也是人家的本事.”

……

金陵城外往北的方向,姚廣孝嗅覺靈敏提前跑路,雖然不知道後方的場景,卻馬不停蹄一口氣也不歇。

“已經過了許久,應該不會來追我們了,歇口氣吧,馬也受不了.”

隨行人員精疲力盡,再也跑不動。

姚廣孝搖了搖頭,只督促急行,絲毫不顧及馬力,彷彿在與生命賽跑。

得知蔣獻被召回皇宮面見聖人,姚廣孝一點僥倖也不敢留,立刻吩咐人燒燬了往來的書信,按照以往的佈置溜出了城。

“小心無大錯,就算錯判了形勢,也比枉送性命要強.”

姚廣孝一句話堵住了其他的人嘴。

姚廣孝在應天府為燕王奔走,和他一樣的人有許多。

但是他們從來不怕會被抓,因為他們背後的大靠山,導致不會有人來認真追究他們。

為了公事得罪貴人,一般人誰會這麼做呢。

反而許多的人樂意送上順水人情,方便別人也方便自己。

……

“朕的幾個兒子倒是熱心.”

朱元璋看完了蔣獻收集整理後的情報,啞然失笑。

“先不要動他們,督促他們先處置了那些勳貴,再來回頭收拾他們.”

“遵旨!”

蔣獻領旨而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我孟獲不想被七擒七縱

糊糊味的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