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人才與老三

朱高熾說幹中幹,眾人雷厲風行,一行人商議了一番後,“那就定下明天一早,咱們在東直門匯合,先去燕山中護衛.”

眼前一幫人出自燕山中護衛,自然先去拜訪中護衛各所所在地,並不是去衛所的營地。

“諾.”

眾人起身拱手應道。

整齊劃一的動作,軍中的氣息,讓朱高熾愣了愣,心裡很快又升起一股興奮的心情。

這算是自己在軍中拉攏的第一批人吧,雖然才剛開始,不過時日還長。

“放心跟著咱做事,以後不會虧待你們的.”

朱高熾學著朱棣的話,勉勵了眾人一番,忍著心裡的得意離開。

好大的口氣,可眾人一點都不懷疑。

哪怕面前的才是十四歲的小貴人。

眾人聽到小貴人的勉勵,各個面露喜悅,他們不就是為了這個目的麼。

想不到小貴人會當場承諾,反倒是隻有朱能還能穩得住,其他人比之前的態度,更增添了不少的熱情。

等恭送了小貴人離開,剛返回了屋子,就有人指責朱能。

“大哥,你剛才的話不應該說,會不會引起貴人的誤會,認為大哥冷血.”

小百戶李彪有些擔憂的說道。

朱能的父親雖然是副千戶,但朱能還未承父職,承襲父職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需要考核,需要立功,需要運氣,少的等三五年,時間久的等七八十年,乃至十幾年也不是沒有的事。

朱能已經等了三年,本來打算靠立功來落實承襲之事,誰知道他運氣不好,早早的受傷導致計劃落空。

說運氣不好,也是他的運氣,要是落個殘疾重傷之類的,那小貴人今天說的事情,物件就變成了朱能了。

總之論起實職,李彪才是幾人中職位最大的,不過他們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以前就已朱能為首,現在自然也不會輕易改變。

面對老二的不安,朱能則心平氣和,慢條斯理的開口,向幾名感情深厚的兄弟們解釋:“燕王帶領大軍作戰這些年,才能越來越強,去年的大勝,傷亡可以不提,但是以前總歸有不小的傷亡.”

朱能提起燕王的才能,眾人心服口服,比起最初的幾年,燕王領兵打仗的時候,越來越能聽取下面人的意見。

“但是多年積累下來,只燕山中護衛就有不少的傷殘,根據我的猜測,至少兩百餘人,何況其餘兩衛。

“既然大公子目前只能先扶二十人,自然要精挑細選,而不是誰最貧困先救誰。

他知道自己說的話,容易引起小貴人的誤會,不過他不是人云亦云的人,如果小貴人連這點容量都沒有,他也只能遺憾。

大哥的話,獲得了幾人中最年輕的認可,滿臉不在乎的樣子:“反正他們也窮了這些年,也不在乎遲一兩年,倒是那些有才能,還算健全的人令人可惜.”

“我認為大哥說的方法最好.”

那人支援朱能。

幾人各個說了一番,無論誰怎麼想,幾人倒也沒有太過爭執,不過老大和老二都沒有說服對方。

小院的安寧,隨著小貴人的闖入,猶如錶面安靜的熱油滴入了幾滴水,讓事物變得沸騰起來。

……

北平設北平都司,管理北平府各地設立的十六個衛所,這十六個衛所,燕王只有戰時,由皇帝下發任命的統兵權。

燕山左護衛燕山右護衛燕山中護衛,三個拱衛北平的衛所,才是朱棣的親軍,合計一萬五六千人。

騎在馬上的朱高熾思考自己的得失,一邊思考一邊穩穩的坐在馬鞍上,騎術嫻熟精湛。

雖然在勇猛上不如老二,但那也只是對比老二,自己拉弓騎馬是從小鍛鍊的本事,比普通人要強。

“那朱能說的話有些冷酷,會不會是忘恩負義之輩?大公子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張全憂慮道。

二公子在校場有一幫師傅為他說話,一直讓張全不開心,認為校場教頭們分不清誰才是主。

好不容易王爺鬆了口,大公子可以接觸衛所,大公子也試著拉攏人,但是張全可不懂大公子的先知。

在他看來朱能那一幫人不過是一幫粗漢,還不如校場教頭們說話頭頭是道,各種兵器用的也是威武不凡。

比起校場的教頭們,他對教頭們更眼熱,反而看不起朱能那幫人,也不知道大公子看中了對方哪點。

朱高熾一隻手握著韁繩,一隻手半空中搖了搖,笑道:“此事你不懂,朱能說的是對的.”

朱能的說法,說起來跟後世某慈善的理念一樣,先救即將淪為貧困的,最後再救貧困。

聽起來雖然讓人不舒服,可某慈既然能制定這個策略,必定是經過全方位考慮才得出的想法。

朱能與大幾百年後某慈的想法不謀而合,反而讓朱高熾更堅定對朱能的重視。

“哥,哥.”

朱高煦帶著九歲的朱高燧,兩兄弟氣喘吁吁的追著跑過來。

朱高熾從朱能家離開,到校場去應了個名,然後準備離開,聽到身後的叫聲,回頭看到了跟來的兩個弟弟。

“什麼事?”

“伱最近每天都去什麼中華……什麼工?”朱高煦一下子想不起來。

“中華重工.”

朱高燧年齡最小,記性卻不錯,小聲的提醒二哥。

“對,中華重工,那裡好玩嗎?”

“大人的事,小孩子少摻和.”

朱高熾可沒工夫陪兩個孩子瞎胡鬧。

兄弟感情。

有。

但不多。

自己才穿越過來多久,有個屁的兄弟感情。

對朱棣也是。

一則敬佩他的成就,為民族做出的歷史貢獻,二則藉助他的身份,三則才是原主身體留下的父子情。

倒是燕王妃與長姐不同,燕王妃對自己的母愛,長姐對自己的細心照料,令朱高熾無法不感動,從心底裡接受了二人。

“嘁,你也才比咱大兩歲.”

朱高煦滿臉的不服氣。

從小就是二哥尾巴的朱高燧,跟著二哥連連點頭。

“你不好好在校場習練武藝,追上來幹什麼?”見到兩人的模樣,朱高熾不爽了。

未來的二弟朱高煦戰功赫赫,想要造自己的反,有當初朱棣情急之下的承諾讓他心生野心,倒也能理解。

老三朱高燧跟著老二要造老大的反這就讓人看不懂了,他跟著老二造反,老二當了皇帝,他不還是一個藩王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切都是為了生活

福氣小星

我在大明過日子

潛水的海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