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生意手段

正如朱棣不認為自己有機會。

同樣,朱高熾也不認為朱棣能成為太子。

自古以來的前例,都沒有朱棣什麼事情,以史為鑑,要麼是秦王,就算秦王犯了事,那也是晉王,不從這一代挑選,那也是太子的孩子。

朱高熾知道要不了多久,應天府就會早早的定下皇太孫之事,打消藩王們的野心。

他還知道。

未來的皇帝是太子的兒子朱允炆。

幾年來朱元璋耗盡心思為朱允炆鋪平了道路,留下了一套龐大的體系。

結果大好局面的形勢下,被他打了成最爛的牌。

朱允炆削藩的手段太狠。

朱棣要麼等死,要麼反抗,沒有第三條路。

同樣也證明了朱棣的才能。

這種形勢下絕地翻盤,除了朱允炆的昏庸,更有朱棣的雄材偉略之能。

歷史已經證明。

朱棣收復安南,設立三宣六慰,穩固奴兒干都司。

無論怎麼看,朱高熾都要幫朱棣啊。

還涉及到自家性命。

可他又無法跟朱棣解釋。

例如左護衛的事,朱高熾就很急,可朱棣一點也不急。

“兒子解釋這麼多,是想說發展工業,要促進人們花錢,但不是搶錢,用各種豐富的廉價商品,誘惑百姓們購買.”

“帶來的好處,真如兒子剛才所言種種.”

朱高熾急忙說道。

“哈哈哈.”

朱棣突然笑了起來。

朱高熾怔了怔,有什麼好笑的?

“老大呀,看你急的,你終於有些以前的樣子了.”

朱棣竟然緬懷起來。

“你以前一著急,就是這幅模樣.”

窩泥馬!

朱高熾想要罵人。

他急。

的確,他是急。

他跟朱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綁在一條繩上的螞蚱,還是解不開的那種。

如果不是未來的朱允炆刀子太狠了,伱看我急不急。

誰不想當個富貴閒散王爺。

府裡那麼多鶯鶯燕燕,生十幾個幾十個孩子不香麼,用得著自己小小年紀就整日操勞。

不對啊。

自己好像跟歷史上的朱高熾,走上一樣的道路了。

都在為朱棣擦屁股。

歷史上的朱棣戰功赫赫,離不開國力長足的發展,多年的戰爭下來,國家卻還保持了繁榮。

正是歷史上朱棣在前方意氣風發的打仗,朱高熾在後方多年如一日辛勞的監國。

朱高熾在歷史上的名聲還不錯。

這人啊。

命好就是好,看起來朱棣才像故事中主角的命啊,大家都為他打工。

難道自己穿越了,同樣也要為他打工?

朱高熾沉思起來。

這難道是穿越者與天命之子的故事!

“好啦,為父也就是隨口說說,看你還當真了,細想起來.”

朱棣隨意的笑道。

“你說的有些道理,目前來看也做的不錯,主要你也做事謹慎,讓為父放心.”

“你保持現在的初心去做你的事,就發展你說的工業,也不要鬧出什麼事情來.”

“就像上回你說的礦業的事情,不要以勢壓人.”

聽到朱棣的話,朱高熾更有種被上司安排工作的感覺了。

朱棣跟後世老闆的語氣一模一樣。

說的是讓自己放手去做,實際上事無鉅細都盯著。

是什麼。

讓自己穿越了,都離不開為別人打工的命呢。

朱高熾有些悶悶不樂起來。

主要是憑什麼自己竭盡心思,朱棣卻一副輕鬆隨意的模樣?太不公平了吧。

軍戶是世襲打仗的軍人。

大明軍隊的傳統。

戰鬥力隨著待遇的變化而變化。

下限低的令人髮指,上限也高的令人驚歎。

如果自己把工業發展起來,真的打造出十幾萬,幾十萬的良家子大軍。

哪怕還是發生靖難,朱棣豈不是更不用著急了?

好吧。

朱高熾不可奈何,興奮而來,敗興而去。

鐵道修好了一半。

進展越來越快,徐寧來表功。

“小王爺,鐵道繼續修建的計劃,是不是該提上日程了?”徐寧請示。

徐寧年紀輕輕,背靠上了貴人。

如今又是工程隊的大掌櫃,可謂是前程無量。

人逢喜事精神爽,見誰都笑呵呵。

“你今天看起來很高興啊.”

朱高熾不明所以的問道。

“不瞞小王爺,小民定親了.”

“大喜事啊,誰家的姑娘?”

徐寧知道小王爺和善,面色自如的說道:“說起來,小王爺也認識.”

“咱認識?”

難道是軍戶的將領?

應該不會吧。

徐寧再如何受自己看中,那也是白身,軍戶過得苦,世襲的將領可不苦。

比起職位不能繼承的官員們,世襲的武官們要過的舒服多了,沒道理會看上徐寧。

“小民以前還在當學徒的時候,那天有幸遇到小王爺,正是那家鋪子的東家.”

朱高熾恍然。

學徒翻身,娶了原來東家的閨女。

等於後世的打工仔,娶了老闆的女兒,爽不爽?

看來大家都很幸福啊。

朱高熾板著臉。

“工程隊事務繁多,你要多擔起事情來.”

“小王爺放心,一切都按照章程辦,不會有事情發生,更不敢耽誤進度.”

徐寧有些納悶,小王爺好像不太開心。

“章程是章程,做事也要兼顧實情.”

朱高熾挑刺道,“例如徵地的事,聽說有老百姓不願意,你們怎麼解決的?”

“不讓衛所出面,而是把事情交給你們,就是不願意官僚思想,把好事變壞事.”

“既要說服老百姓改變主意,又不能強迫別人,耐心的把道理說通.”

徐寧低下頭,今天運氣不好啊。

早知道就改日再來彙報工作。

……

“你們當家的呢?”

一名執事再次上門,毫不在意一家人憤恨的目光。

“你又來做什麼?”

人還未至,先傳出憤怒的聲音。

“當家的.”

婆娘拉住了老漢,身後跟著三名拿著扁擔的後生們,大有要動手的跡象。

“你們家的地,是一定會被佔的,這件事不是我的決定,你們就算打死我也沒用.”

“真要是打死了我,你們一家也要賠命.”

執事不軟不硬的解釋道。

真要打,就不會罵了。

老漢憤憤不平。

“白眼狼.”

後生罵道。

前段時間,有幾名陌生人到處丈量,如果不是軍士陪伴,早就被當地人逮住,質問在他們田裡幹什麼。

這幾人還來自己家借水喝,當時真是瞎了眼。

“只佔用了幾分地而已,雖然不賠錢,但是你家小子都到了娶婆娘的年歲,工廠開出了每個月一兩五錢的工錢,你為啥就這麼想不開.”

“讓你家小子去工廠幹活,包吃包住,一年到手十八里兩,不比在田裡刨食要強?”

執事也很不耐煩。

鐵道的事,貴人很強硬,可也補償了百姓。

一年十八兩銀子,對什麼手藝都沒有的人,已經是很高的工錢,所以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唯獨有些人,什麼理都聽不進去。

“地是我家的,祖祖輩輩都是的.”

老漢理直氣壯的大聲道。

“對,你說得對.”

執事盯著老漢,“可是胳膊扭得過大腿嗎?”

農舍。

鄉親們聚攏了過來。

佔地的事,不止老漢一家,周邊好幾家都有被佔,不過許多人已經同意了執事的說法。

“王老頭,別倔了,小心最後什麼都撈不著.”

“就幾分地,多少年才能掙到十八兩?你家小子在工廠幹上三四年,抵得上一百年呢.”

“祖宗的地,就是不能賣!”老漢豎著脖子,對外面的鄉鄰吼道。

“你好好想一想吧,我改日再來.”

這老頭太固執,人們越是勸,他越是倔。

執事有些熟悉此人的性格了,見外面人越來越多,放棄了繼續說服他的想法。

“你別來了,來十次百次都不會改變.”

那老漢在執事身後罵道。

執事也沒有回頭。

周圍的鄉鄰都在數落老漢,有跟他算的得失的,有跟他說貴人不可得罪等等。

老漢反而罵眾人,眾人反罵。

他們倒吵了起來。

良鄉。

出現了兩位身穿黑色襯褶袍,在左胸口繡了一直燕子,頭戴纏棕帽,顯得雷厲風行

中年人面色和善,嘴角上揚帶著微笑,見到人就打招呼。

人們知道他們是燕王府的人,不敢得罪他們。

兩人中年輕的那位,把纏棕帽的帽繩系的端端正正,越發的好看起來。

“二哥,那戶人家油鹽不進,我看還是不要浪費時間了.”

中年人叫李二,所以年輕人直接叫他二哥。

李二脾氣好,搖了搖頭。

“小王爺之所以把事情交給我們外櫃來做,而不是動用官府,是因為顧忌官府出面,常常把好事變成壞事.”

“差役們能有什麼耐性,總不是呵斥百姓,逼著他們做決定,最後小王爺出了錢,還落個不是.”

“要有耐心,把道理說通順,誰也不會拒絕的.”

年輕人沒有贊成。

他認為有些人固執,不能講道理。

“那戶人家已經換了兩撥人了,誰也說服不了,我看啊,該強硬還得強硬.”

“那就顯不出我們的作用了.”

中年人不以為意。

如果要以勢壓人,貴人還要他們這許多人做什麼呢。

貴人說的對。

用什麼方法,就會有什麼結果。

官府可不會對單個的小百姓有耐心,他們也沒這個功夫。

可工程隊不是官府。

貴人也說了。

工程隊跟王府沒什麼關係。

意思很明確。

生意手段。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事記錄

尼龍紮帶

軍閥:開局臭巡捕,打造最強帝國

最佳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