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老四也不行

為了推行糧票,朱高熾開了一次聽證會,請了礦場主張德輝,周有容,陳玉,周文,蜂窩煤商會副館主郭松,以及南方鹽商杜松。

會議地點沒有在世子府,而是選在中華重工,巨大的廠區,顯示了中華重工的實力。

“咱希望諸位能發揮帶頭的作用.”

朱高熾解釋了糧票事宜,最後真誠的說道。

眾人中,沒有人拒絕。

不是因為王府的權勢,也不是因為中華重工的財力,而是因為糧票值得。

“糧票對我等有利,斷無拒絕的道理.”

南方鹽商杜松恭敬的笑道,看上去真心實意。

在他看來,此物即解決了他的難題,對他半絲風險也沒有。

他原來就問過鐵道,可不可以用糧食來結算,現在不過是轉了一到手而已。

用糧食來和鐵道結算運費,他相信自己的同行們,沒有人會拒絕。

就算不信王府的公信力,那也可以兌換了糧票後,直接和鐵道結算運費嘛。

用糧食結算運費,本身就是財大氣粗的鹽商們的需求,中華重工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其餘人跟著紛紛附和。

同樣的道理,他們即可直接用糧票結算,也可以換糧食,何樂而不為呢。

“糧票和礦區,和蜂窩煤商會的結算,可以先抵押.”

朱高熾提供了一個新方法。

眾人聞言遲疑起來,抵押聽起來可不是好事。

此事不關杜松的事情,高高掛起冷眼旁觀,正好可以看出小王爺的行事風格。

“無論是礦區還是蜂窩煤商會,都需要向鐵道結算運費,你們需要用白銀兌換糧票.”

“在坐的諸位,和中華重工是老合作伙伴,自然信得過中華重工,但肯定也有人信不過,不願意先把銀子放到錢櫃上,然後兌換糧票.”

朱高熾解釋道,“所以不願意先用銀子兌換糧票的人,中華重工根據礦場的價值,提供授信額度,可以借貸出糧票.”

至於實物抵押,朱高熾沒有細談。

授信額度貸款,朱高熾不怕商人會拖欠中華重工。

中華重工又是甲方,又是裁判,還是執行者,對於惡意違約的人,中華重工還怕收不回礦區麼。

只有有礦的礦區,是當下的搶手貨,不怕賣不出去。

南方的鹽商,用糧食兌換糧票,本身也屬於結賬方式,對南方鹽商沒有風險,又不需要他們先掏錢。

但是北平的商人和鐵道不一樣,朱高熾目前不打算把糧票等價煤炭。

因為設計的就複雜了,他需要等打通了其餘的省份後,當煤礦成為了其餘省份的硬通貨,再來把糧票等價煤炭,堅定糧票的價值。

糧票是一張紙。

人們認為它值錢,它就是貨幣,認為它不值錢,那就是一張廢紙。

大明寶鈔靠著明初朝廷的公信力,初期時人們信任寶鈔,所以寶鈔能當錢使用。

但是大明朝政制度不健全,隨著寶鈔公信力的下滑,人們不再信任寶鈔,所以寶鈔越來越不值錢,乃至沒人願意使用它。

美元在全世界值錢,因為人們認可美元。

在二戰後,美國透過大量借出美元,提供各國用美元採購美國的商品,堅挺了美元價值。

當美元繫結了石油,而各國都離不開從中東採購石油,所以美元成為了世界貨幣。

現在朱高熾就是在建立糧票和商人們之間的信任關係。

所以他採用最保守的手段,相當於以貨易貨,中間增加了一道手續而已。

當這道手續獲得商人們的認可,那糧票在商人們眼中,就等同於了貨幣價值。

認可糧票的人越多,糧票的貨幣價值就越堅挺。

北平行省的大宗商品,最後都採用糧票結算時,就能輻射到各行各業。

當其餘省份和北平一樣,進入煤炭時代時,煤炭成為硬通貨,那麼只要朱高熾控制了產煤區,和糧票掛鉤後,也就成為了其餘省份的通用貨幣。

產煤區在山西是一塊,北平是一塊,草原是一塊,只要控制了這三個地區,就等於控制了全國煤炭業的市場定價權。

總之。

結合北平貿易情形,採取的最簡陋的兌換方式,解決了商人們的後顧之憂,也就是信任的問題。

糧票事宜,朱高熾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人們沒有了問題,很快達成一致,日後採用糧票結算方式。

錢櫃設在北平府,取名糧票銀行,暫時試推行一千石糧票,一百石糧票,十石糧票,對應五百兩,五十兩,五兩。

根據這個制度,中華重工內部進行了改革。

成立了銀倉,糧倉。

內部之間的運轉,各廠全部使用糧票代替,例如焦炭煉製廠,收支一萬兩銅錢白銀進入銀倉,由糧票銀行兌換兩萬石糧票。

最後遞交給總部賬房的,是結餘下來的糧票。

北平府車站,一口氣下發了價值十萬石的糧票,也就是價值五萬兩銀子的糧票。

十萬石的糧票結算出去,要收到十萬石的糧食,或者等價的白銀。

這種結算方式,要對賬房進行大改革。

而中華重工常年招收識字且能算賬的人才,為此打下了根基,提供了足夠的人才。

原來的賬房改名為財務司,各廠各車站由財務司進行整改,設立財物部和財物室三級制度。

財務司司長一名,副司長三名,下設出納部,稽核部,核算部,歸納部,預算控制部。

在各廠原來的賬房,施行支入存分離,健全財政制度,統一總廠和分廠財政管理秩序。

糧票銀行設行長一名,副行長一名,和中華重工財物司深化合作,互相交叉監督管理。

根據這次改革,也最佳化了各廠。

焦炭煉製廠,鐵廠,蒸汽機工廠,大興農具廠等,定位一級工廠,鐵軌廠,化肥廠,玻璃廠等工廠,定位二級工廠,地方上的農具廠等,定位三級工廠。

統一了級別,定下十八級。

從周世豐三級,徐寧定五級,萬三定六級,王仁定八級……到新雜工十八級。

整個中華重工,有了明確的職位等級劃分。

各分廠的廠長等級也有了區別,誰的等級高一目瞭然,打通了上升渠道。

中華重工的銀倉,糧倉,建立了護廠隊,朱高熾任命了自己的侍衛統領,也就是李彪兼任護廠隊隊長。

護廠隊人員五百人,從衛所中招募軍戶,從王府要了侍衛編制,給了五個百戶名額。

李彪因此也被升為副千戶。

既然提拔了李彪,朱棣也痛快的鬆口,朱能也從副千戶提拔為了千戶。

剛好。

金州中左所的賞賜也下來了,朱元璋同意了朱棣的奏疏,任命孫巖為金州衛指揮使。

“以前擴充衛所到北境,地方官府都會上疏困難,沒想到老四會主動要求.”

朱元璋放下手裡的奏疏,忍不住笑道。

蔣獻一言不發。

聖人不需要他說話。

朱元璋更加的蒼老了,頭上的白髮叢生,比兩年前變化很大,眼神也渾濁了不少。

但是精神氣還是那麼足,看上去彷彿在和什麼較勁一樣。

“北地多年來遷移衛所擴疆,可惜受困於生產,是叫生產力吧.”

朱元璋想了想,記憶越來越不好。

“生產力,一到一百,真敢說呀.”

朱元璋嘆息了一聲。

眼神中有些期盼,又有些懷疑。

他這一輩子,什麼事物沒有見過,天下事都在他的腦海裡,可偏偏北平的密疏常常引起他的自我懷疑。

“老四的這個兒子,真是能打壓別人的自信,難怪老四經常抱怨.”

朱元璋突然笑道,“這樣可不行,哪裡像是當父親的.”

喃喃自語後,朱元璋看向蔣獻。

“你說說看,錦衣衛在王府的人地位很高,多年下來,會不會已經暴露了,老四可警醒著呢.”

朱元璋有些遲疑。

會不會投靠了老四?不然說的話,都是關於王府的好,雖然知道老四從小就不錯,可朱元璋還是忍不住懷疑。

老二從小表現也好,可是就藩後,令他太失望了,辜負了他的信任。

蔣獻遲疑了起來,他不敢給出準確的回覆,猶豫了一番,忐忑說道:“應該沒有被發現.”

為了萬無一失,蔣獻又補充了句:“只是燕王身邊的謀士多謀,也有可能被懷疑,但他們絕對是無法確認的.”

朱元璋聽到這句話,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高興了起來。

原來是懷疑兒子發現了自己的人,有些不高興,可又不希望兒子傻傻的被錦衣衛瞞於股掌之中。

自己老了。

偌大的皇宮,皇后離自己去了,太子也離自己去了,再也沒有值得他信任的人。

這麼大的國家,需要成年的兒子啊,朱允炆年少,朱元璋擔憂孫子擔負不起重任。

朱元璋揮了揮手,打發了蔣獻。

不久,旨意再出。

從應天府,浙江兩地抽調軍戶到金州衛。

八千七百戶,合計五萬餘人,由山東和北平供應物資,滿足金州衛和復州衛屯田前期的需要。

金州衛和復州衛全部滿編,並在復州數十里外,設永寧監城。

前番發配金州的罪民,朱元璋決定要赦了,可他也看破了老四的打算,不會就此順著他。

這些人可不是一般人,幾百人能帶領數萬大軍,萬不能落到老四手中。

朱元璋原本想要殺掉,後來改變了主意,但也不願意放任這股力量落入別人手中。

哪怕是老四也不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靠網購物資:殺穿整個古代

壞蛋是怎樣煉成的

我在大明想統一

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