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燕子歸

沒有北平都司的公文,兩衛主動把衛所的軍戶派到石匣城。

而事情還沒有這麼簡單。

既然違令挪動軍戶,那必定要減少其餘衛戍地區的人數,以及把原本供應別地的物資,供應到石匣營。

此舉無異於斷絕了自己的後路。

“密雲駐防的佈置,是經過了慎重考慮,如果減少了其餘防區的守兵,萬一有敵來犯,會不會導致戰敗.”

郭英擔憂的說道,指出了麻煩。

朱高熾愣了愣。

還以為會是鄭亨找藉口,沒想到會是郭英。

此人的表現,誰都以為他已經徹底投靠王府,沒想到一下子就試出來了。

投靠又不是空話,是需要做出實際行動的,當土匪都知道要交個投名狀。

朱高熾看向鄭亨,等他找什麼藉口出來。

對朱棣未來的難處,朱高熾也有了更清楚的認知。

不是朱棣願意等死,而是人心難測。

他又如何知道,在朝廷削藩之策下,誰會願意跟著他起兵造反呢。

平日裡說的再好聽,真到了下注的時候,可就不一定了。

朝廷有絕對實力,且掌握了大義,不是誰都願意跟著以小博大的。

朱棣造反成功才是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

看來密雲之事,有些麻煩。

氣氛寧靜下來。

鄭亨沉吟了片刻,然後抬起頭,緩緩說道:“有開平衛和大寧衛,密雲長城一帶無安.”

此人什麼意思?

朱高熾有些搞不懂,準確的說有些出乎意料。

郭英滿臉不可置信的看著鄭亨,彷彿要從他的臉上看出花來一樣,盯得死死的。

鄭亨不理會郭英,繼續說道:“殘元勢力躲都來不及,如何敢犯我疆.”

“密雲的界域是幾字形,而石匣城則是幾字內的一點,也就是成了凡字形.”

“石匣城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把分散的力量,集中到石匣,反而能有利的支援開平或者大寧.”

“因此王府的決定,我是支援的.”

郭英低下頭,臉色異常難看。

前番鄭亨的舉動,讓郭英以為此人是不願意投靠王府的,其實誰又願意呢?

王府連自己的護衛都保不住,被朝廷拿去了燕山左護衛。

明眼人都知道,誰才是天下之主。

燕王只是燕王。

北平有布政司,按察司,都司。

行政權,監督權,兵權都在朝廷手中。

前番鄭亨推諉,所以郭英覺得今日自己先出面,算是形成了默契,沒想到被鄭亨給坑了。

“鄭指揮使之言,令人茅塞頓開.”

郭英臉色不變,大方的改口,彷彿的確是這般想的。

“哈哈哈.”

朱高熾沒有計較郭英剛才的言語,有些事情,需要裝傻才是上策。

就說那靖難功臣的名單。

也不是誰都鐵桿要支援朱棣的,至少在前期,不少人也是觀望,最後面對大軍壓境,無奈的投降朱棣。

朱棣靠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把人強壓到了自己這邊,然後才滾雪球一樣的壯大。

真要事事較真,靖難功臣的名單就要改寫了。

也說不定沒有了勞什子靖難功臣。

“事情就這麼定了,兩位儘快輔助石匣營,把兵力擴充到一千人,咱也好回去向父王交差.”

“喏.”

郭英連忙附和道。

朱高熾看了眼鄭亨,心中對他的印象又高了三分。

與二人分開後。

朱高熾把今日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給金忠,希望他能幫忙分析下人心。

“郭英的舉動,是人之常情,不用太過計較,敲打一番即可,否則過猶不及,反而不美.”

“至於鄭亨此人的行事,令人有些看不懂.”

金忠皺眉說道。

朱高熾煩悶道:“忠奸難辨,實在是心煩.”

“哈哈.”

金忠笑了起來,渾然不顧的說道:“天下之事,如何又只用忠奸來分之.”

“道理咱明白,但是咱最不喜之事,就是無法掌控的事情.”

朱高熾起身,煩悶的來回踱步。

又走到金忠身前,感嘆道:“咱以為會是鄭亨,沒想到會是郭英,虧他這這段時日的表現,咱還把他當做了自己人.”

金忠無所謂的笑了笑。

大公子的氣量還是有些小了,不如王爺的胸懷寬廣,於是勸道:“下面人的忠還是奸,靠的還是王府自身.”

“王府對諸事控制的嚴密,不給棋子們機會,則無論棋子們如何心思,也只能隨著王府的心意而動.”

“上有各指揮使當眾站隊,已經達成了最好的局面.”

“請先生解惑.”

朱高熾拱了拱手。

金忠從王府的侍衛到小吏,然後一躍而起成為長史府右長史,普通人做夢都不敢想。

此人的才智和能力,朱高熾就算不信任別人,也得信任朱棣的眼光。

金忠說起了別的事情,介紹道:“藍玉之案,無論他原來麾下的將領們如何想法,只要藍玉犯了事,這些人就脫不了干係.”

“王府也是如此,王爺數次領兵作戰,北平諸衛誰不是王爺麾下的人呢.”

“如今又當眾表態站隊王爺,就說密雲石匣營之事,萬一日後王爺如果有不好,他們誰又逃得過.”

朱高熾明白了金忠的意思,不過並不能讓人滿意。

任何事物,朱高熾不希望有意外。

他喜歡牢牢的抓在手中。

金忠猜到了小王爺內心的想法,小王爺喜歡萬全之策,於是開口解釋道。

“上有眾人站隊王府,中有石匣營等事務,下有軍戶經濟合作社,鐵道工程隊等,小王爺不必多慮.”

“真要是王府一聲令下,這套制度內中單個的人,是無法抗拒的,影響不了大勢.”

“但願如此.”

軍權誰都想要,後世偉人不也是幾失幾得。

朱高熾不再糾結。

先把自身的根基夯實牢固才是王道。

還得指望工業。

什麼權謀計策,在工業海之下,都是螳臂擋車!

石匣營的事交給了丘福,密雲各衛的事交給了金忠,朱高熾把精力投入到密雲分割槽。

山溝裡。

幾十騎迎著大風,開口就會灌入一嘴的風。

到了一塊坡上有大石處,騎手們下馬休整,迎水和吃東西,馬兒在地上吃草。

“就送到這裡吧.”

鄭亨笑道。

兩人走了十幾步,已經沒有外人,郭英終於露出不滿,“你什麼意思?”

“郭指揮使指的什麼?”

“你說呢?”

鄭亨笑了笑,郭英眼神越發不滿。

“是什麼讓你覺得,伱有的選呢?”

聽到這句話,郭英忍不住揮了揮手裡的馬鞭,鄭亨沒有理會,眼光看向遠處,彷彿在想著什麼。

周圍的騎手們,紛紛回頭望了眼,又各自收回目光。

鄭亨緩緩說道:“前年的時候,我們跟隨燕王出征大漠,因為殘元的躲藏,在大漠耽誤了數月,正到嚴冬之時.”

“誰也不想在一眼望不到頭的大漠中,繼續無用功的尋找敵人蹤跡,人人都想要回家.”

“而燕王不同意,那麼所有人都必須呆在大漠.”

“我們在最寒冷的那天,找到敵人盡了全功,有時候我想,如果那天我們沒有找到敵人,是不是會有不同的結局.”

“你想說什麼?”郭英打斷鄭亨的感懷,直接詢問道。

鄭亨認真的看向郭英,嚴肅的說道:“無論結局是什麼,我們只有聽命的份,更何況王府在密雲的諸多手段,我們早就沒了選擇.”

郭英怔怔的看向鄭亨。

沒想到他會是這麼想的,郭英想不出反駁的話,忍不住開口詢問:“那你前番的行為又如何解釋?”

“讓形勢飛一會.”

鄭亨一臉風輕雲淡。

郭英雙眼一瞪,突然覺得自己有些傻,眼前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謀定而後動。

自己跳來跳去,不但最終還是要得罪都司衙門,也在王府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想通了這點,郭英頹廢道:“你比我看的清.”

鄭亨拍了拍郭英的肩膀。

“隨波逐流吧,誰強我們投誰,這就是底層的悲哀.”

“呵呵.”

郭英冷笑兩聲。

衛指揮使都成了底層。

而且鄭亨的話沒道理,郭英反駁道:“朝廷才是最強的.”

“可我們面前的是燕王府,而朝廷離我們太遠.”

鄭亨不再多言,告別了郭英,帶著親衛們離開了密雲衛。

“嘚嘚嘚.”

馬蹄聲漸行漸遠,直至再也看不到人影。

“頭,我們回去吧.”

郭英點點頭,接過親衛遞來的韁繩,嫻熟的翻身上馬,很快,此地又恢復了寧靜。

天空中。

飛過了一隻燕子。

“那是燕子嗎?”郭英騎在馬背上,抬頭仔細觀望,想要確認是不是燕子。

騎手們紛紛坐直了身體,抬著屁股昂頭向上。

“好像是燕子.”

“春日已過,夏日要來了呀.”

“時間過得真快.”

北平。

燕子終於回來了,也把五月帶到了北平。

彷彿一夜之間。

各地的綠色繁盛起來,人們開始脫去厚重的衣服,街道上也越發的繁榮起來。

從南方來的各商隊,帶來了絲綢,瓷器,茼蒿等物,透過運河抵達天津,也帶來了無數的糧食。

他們發現了今年的北平,市面上多出了很多便宜的商品。

街道上又新開了幾家酒樓,而酒樓的生意不但沒有因為店家的增多而萎靡,反而食客爆滿。

經常看見穿著一樣服裝的人,他們互不認識,但也會點頭示意。

“這些都是什麼人?”南方的商人好奇的問道。

店小二用白布摸了摸桌子,乾淨的白布,告訴客人們桌面很乾淨。

“嗨.”

店小二每天說差不多的話,熟練的說道:“都是中華重工的工人.”

“那裡可是好去處.”

“既然如此,你為何不去呢.”

商人笑道。

“以前倒是能去,可我們不知道啊,等我們都知道了,普通人卻進不去了.”

店小二一臉的可惜。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不出來了的新書

絕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