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置燕王於何地

京城外郊區。

在山清水秀之地,有處不為人知的莊園,入門處是幾間三進的院子,後面則是花園。

屋內的傢俱一律是紅木,擺設的都是珠寶,牆上的字畫,落款皆是名家。

大廳上,正中擺著珊瑚樹一枝,高約二尺有餘.外用從北平採買的玻璃圍罩,對著一個古窯大花瓶。

徐增壽躺在搖椅上,一晃一晃的。

身旁坐著一名美少婦,穿著綾羅綢緞的裙子,對襟處露著白生生的鎖骨。

芊芊玉手從香幾的食盒中,選出一顆大的草莓,慢慢喂到徐增壽的嘴裡。

徐增壽眼睛也不睜開,一臉的愜意,沒有絲毫防備,感受到異物張口就咬。

“呀.”

美少婦收回了手指,捧在心口,微蹙眉頭,感覺不解氣,生氣的拍打了下徐增壽的胳膊。

“爺,你咬到奴了.”

“你咬我的,我咬你的,豈不是公平.”

徐增壽睜開眼睛,一把擁過美少婦,說著些胡話,羞得少婦用力推開徐增壽。

“伱看你,哪裡還像個都督的樣子.”

“都督那是做個外人看的,在你面前,我可當不了君子,我也不稀罕.”

徐增壽不以為然的說道。

“我們徐家,有大哥就行了,我只混個名頭,這才是持久之道,你不懂.”

美少婦的確不懂。

而在老爺面前,她會勸勉兩句,但也不會多勸。

關起門來,兩人在庭院中胡天胡地,只有外面響起了聲音,是三房的管家。

“老爺,家裡來人了,是大老爺派來的,讓老爺回去一趟.”

“等著.”

聽到裡間的聲音,老管家習以為常。

終於。

徐增壽邊攏了攏袖子,邊從裡間走了出來,詢問道:“大哥找我何事?”

“沒有說.”

徐增壽沒有再拖延,乘坐了馬車,返回了京城。

魏國公府。

徐達去世後,追封中山王,贈三世王爵。

不過在靖難之役中,徐輝祖態度堅定,不推戴朱棣稱帝,因為其身份,朱棣革去了俸祿和爵位。

一直到徐輝祖死後,朱棣才以中山王不得無後為由,從命其長子繼承魏國公爵位。

加上在京城,為朱棣通風報信的徐增壽,此人被朱允炆殺死,朱棣追封為定國公,子孫世襲。

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一門兩國公。

因此《紅樓夢》書中,賈府一門兩國公,讓後世誕生了不少的言論,認為賈府的原型參考了徐家。

徐增壽到了府上,在徐輝祖的書房,兩兄弟見了面。

他們中間,還有個老二徐膺續,但和他們兩不是同個生母,關係不太親近。

另外有個早夭的兄弟徐添福。

“我要起身去陝西了.”

“定了?”

徐增壽驚訝的說道。

秦王想要復出,多年來都在為此努力,京城有不少他派來的說客。

想想真是倒黴。

說來也巧,辦秦王那年,太子正好病逝。

要是此大案晚上幾個月,或者太子早病逝那麼幾個月,形勢會截然不同。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認為,當年秦王如果沒有出事,那太子病逝後,作為嫡次子的秦王,很有可能成為新的太子。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京城還有不少人想要投機走捷徑的,所以為秦王奔走的人不少。

如此形勢下,要說幾位藩王中,誰最讓皇太孫身邊近臣顧忌的,那肯定是秦王。

燕王的威脅程度,還要落在晉王身後。

“聖人已經同意.”

徐輝祖沉聲說道,臉上並沒有太多的喜色。

徐輝祖咋舌。

隨後感嘆道:“這件事都讓他們辦成了,恐怕陝西那邊,秦王正火冒三丈呢.”

晉王領兵出塞,燕王領兵出遼,秦王領兵平亂,可以說整個年關,朝廷的大佬們沒有過個安逸年。

支援的,反對的,中立的,打醬油的……

吵來吵去不見成效。

反應過來的官員們,集中火力針對秦王,雖然沒有剝奪秦王的兵權,但是讓聖人同意,派徐輝祖赴陝西,掌陝西都指揮使司的將兵,最大程度分了秦王的兵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阻擊了秦王的復出。

秦王是復出了,但復出的不徹底,自然也就無法影響到皇太孫的名器。

“還不止.”

徐輝祖冷冷說道。

“他們還想做什麼?得隴望蜀可不是好事,秦王的事情已經有了定論,繼續爭執下去,恐怕引起聖人的不滿.”

“燕王想要聯姻郭家,燕王已經上書了.”

“嘿.”

徐增壽眉頭一挑,不滿的說道:“這幫人,藉著聖人顧慮皇太孫威望的勢,做的越來肆無忌憚.”

“先是彈劾燕王,如今燕王挑明瞭要選郭家,他們還要出來反對,置燕王的顏面於何地?”

“唉.”

徐輝祖長嘆一聲。

國事混亂啊。

太子真不該病逝。

蒸蒸日上的國力,隨著太子的病逝,哪怕至今已經過去了幾年,仍然還陷入內鬥中。

還是聖人第一時間指定了繼承人的情況下。

如果不是聖人當初的果斷,恐怕局面會越發的混亂,因為隨著投注的人越多,內鬥的會更激烈,乃至到慘烈的地步,不知要死多少人。

“我離開京城後,你不要表露傾向.”

徐輝祖說出了目的。

“不行,我得幫燕王,不然我無法向大姐交代.”

徐增壽拒絕。

徐輝祖盯著弟弟,徐增壽麵不變色。

良久。

徐輝祖無力的收回視線。

連他們徐家都無法保持一致的態度,何況是朝廷呢,太多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堅持自己的想法。

北平。

朱棣出發去了遼東。

王府徐氏出面佈置家中小姐出嫁的準備,要辦的風風光光,不讓長女受半點委屈。

朱高熾笑著說道:“家裡錢夠不夠?”

徐氏瞅了眼長子,打趣道:“土財主錢多的沒地方放了,要拿出來灑了.”

“錢雖多,但都有去處.”

解釋了一句,朱高熾笑道:“不過大姐的婚事,我肯定是要支援的.”

“你有這個心就好.”

徐氏拒絕了。

家中許多事情,作為父母的,沒有跟子女們計較。

不知道老大懂不懂。

王府沒有分家,老大手中的錢,要入公賬的,然後由家裡開支子女們的用度。

朱棣沒有提這件事,徐氏也沒有提,任由朱高熾手裡捏著大筆的錢財。

“還有最近你出門要注意分寸,你父王說過,今年你皇爺爺會分封世子.”

朱高熾點了點頭。

不光是他,許多王爺的嫡長子,無論年歲,都被朱元璋一股腦封為世子,包括分封藩王。

哪怕年歲還小的,也打包分封為藩王,先留在京城,等年齡大了再就藩。

見母親這邊,沒他什麼事,又去看望了長姐,那邊也忙,看著被嬤嬤們教導的朱玉英,朱高熾坐了一會離開。

袁容也回去應天府籌辦婚事,離開前向朱高熾告了假,辭交了中華重工的差事,為迎娶燕王府嫡長女忙碌。

無事可做的朱高熾,把以往的公文找來看,其中一封吸引了他。

洪武二十五年。

共徵發八萬九千六百人,充實大同地區的衛所。

這是自己剛來到大明的時候。

朱高熾若有所思。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寒門天婿:穿越後我是女帝剋星

揮發中的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