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祝小王爺萬福金安

“賣醬菜嘍.”

“噼裡啪啦.”

竹竿掛著炮竹,吸引了許多的孩童,然後是敲鑼打鼓的聲音。

“六必居開業,請街坊們免費品嚐,以後請大家多多關照.”

北平城內街頭,一家新開的食鋪,東家笑呵呵的向周圍的百姓們拱手,態度很謙卑。

夥計們擺出桌子,從鋪中抱出瓷缸,裡面裝著醬菜。

有免費的東西,誰也不會拒絕,都上前向掌櫃說句好話,祝他生意興隆,然後去領免費的醬菜。

“我敢打賭,這東家肯定是徽州人.”

遠處,老五笑呵呵的向小九說道。

“咦,你為啥這麼肯定?”

小九一臉的好奇。

“我問你,製作醬料最主要的是什麼?”

“鹽?”

“那從事販鹽的主要是哪個地方的人?”

“徽州人.”

小九恍然大悟,明白了五師哥的意思,可還是覺得不服氣,反問:“那也不一定是徽州人啊,說不定是別的地方的人,難道只有徽州人才能做醬菜.”

老五搖了搖頭,笑道:“你在研究技術上是個好手,可在別的上頭就有些不足了.”

“鹽商和醬商往往是二位一體的,因為人家有這個優勢,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別家誰能爭得過他們,做這行的自然大多是徽州人咯.”

“伱當無徽不成商,無徽不成典等類似的老話都是空口無憑的不成.”

小九這才信服了些,敬佩道:“這麼厲害?”

“那也得看在誰面前,再厲害也比不過我們中華重工.”

老五不以為然,和小九看了翻稀奇然後離開。

兩人去北平貿易中心,看了些南方的商品,尋找一些材料,或者找一絲靈感。

技術司幾年來,把傳統的技術加以整合,主要方向是把木質機器改成鐵質機器。

木質機器改成鐵質機器中遇到的些許問題,進行整改以適應工廠需要。

正如技術報上所言。

“每當工廠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有聰明的技術工匠,會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老五至今還記得,當時的小王爺看見了這段話,莫名其妙的大笑了一頓,也不知道小王爺笑什麼。

“經商的人,今日掙錢,明日虧錢,誰也不知道能走多少年的大運,哪裡像我們中華重工,以調控社會生產方式為重任,與國同修,才是長久之道.”

“就像剛才在北平貿易中心,不有個商人剛開了兩家鋪子,結果好好一個人病死了,投了這麼大本錢,估計要血本無歸了.”

小九知道老五指的是誰,好奇的問道:“那鋪子和商品是實打實的,就算保本轉手給別人,也不至於虧錢吧.”

“道理是這個道理,以北平貿易中心的勢頭,必定會有人接手,可最怕牆倒眾人推啊,誰不會趁這個機會多掙點便宜.”

老五繼續笑道:“小九,你不懂人心,以你耿直的性子,得罪了那麼多人,也就是有小王爺照顧你,否則早就如師傅所言,被人吞的骨頭渣子都不剩了.”

小九被五師哥“敲打”了一番,低著頭沒有了心情。

北平貿易中心。

店鋪搶手。

有徽州商人北上,孤注一擲,從老鄉手中借了大量的本錢,一口氣租了兩棟樓,並且運來大量的商品,堆滿了貨倉。

可此人沒有運道,千辛萬苦一場空,客死異鄉。

債主,貨主都上了門。

有人找東家,有人找管理部,都想吞下此人的產業。

北平貿易中心的商鋪,被中華重工高價售賣了出去,有人買了鋪子自己做生意,有人則轉租了出去。

這名商人從典當行貸了不少的錢財,還有從私人手中借款,加上賒借的貨款。

如果正常的商業運作能獲利,可如今人死了,變成資不抵債。

“這鋪子是我的,你們別亂來,先搞清楚.”

鋪子的東家,對鬧事的人吼道。

世子府。

北平貿易中心的負責人被叫來,在朱高熾面前滿頭大汗。

“那不幸病死的商人叫什麼?”

“回小王爺,叫祁源,是徽州人.”

負責人擦著汗說道。

朱高熾看著手裡的公文。

公文中,是國家大事,北平貿易中心的負責人,不知為小王爺為何會親自插手這件“小事”。

“聽說有人出一千兩銀子,要拿下此人的兩間鋪子,你同意了?”

“是的.”

那負責人不敢瞎說,先是承認,然後連忙解釋:“是地處中間區域的兩棟房子,如果空起來太過影響市場環境.”

“加上此人是舉債開業,清算完後,資不抵債,還欠款三千多兩銀子.”

“鋪子此人租了幾年?”

“三年.”

“只三年?”

“三年後,按照市場價續租,此人有優先權.”

北平貿易中心的負責人,一五一十的說道。

知道的這麼詳細,看來此人還是做實事的,朱高熾收回了對此人的不滿。

不過這經商手段,的確有些可惜了,這麼好的人才,任由其發展下去,必定成為大商人。

商人搞活經濟,越繁榮越活躍。

代表著生產力的提升,朱高熾從來不反對商業行為的模式,出手對付的也只是利益分配,兩者並不是不可調和,反而是相輔相成的,呈正比。

地處皖南低山丘陵的徽州,其下歙縣、績溪縣,黟縣,休寧縣,祁門縣,和婺源縣。

因為地少人多,有限的土地收穫的糧食難以自給,故而許多人不得不外出務工經商。

正如福建百姓出海求活,哪怕因為技術限制,出海後九死一生,以及海禁的國策,也阻擋不住他們出海。

因為不出海必死,出海還能有條生路。

同樣的道理,徽州百姓們不出門乞活,就是必死的結局,所以造就了東南海域各國裡到處是閔人,而國內行商則到處是徽商。

在國內的土地上,有人笑稱無徽不成商啊,

所以北平的各行各業,猶如江淮一樣,徽商的佔比越來越重,有人提出了擔憂。

如果不加以限制,那麼北平就是下一個江淮。

朱高熾則沒有拒絕。

人家能經商是人家的本事,只要不是巧取豪奪,遵守國家律法,那麼不但不應該打壓,還要大力支援。

北平貿易中心大宗商品貿易的商稅是十比一,朱高熾沒有道理去反對。

“人雖然死了,但是他的財富,仍然受保護,不應該被侵犯.”

朱高熾敲了敲桌子。

為難的是此人下了大注,目前是資不抵債,而又還未開業,這就是令人為難的地方了。

朱高熾沉吟了片刻,打定了主意,吩咐道:“找到此人的後人,看看其後人是何主意.”

“如果願意接受其父的遺產,那麼理應承擔其父的債務,如果不願意接受其父的遺產,那麼北平貿易中心,應該以最公正公平公開的態度,來盤點此人的遺產.”

此人做下的盤子,以目前北平貿易中心的勢頭,是必定能掙錢的,屬於香饃饃。

朱高熾要讓人以合理的價錢來接盤,不但繼續盤活鋪子,還避免了此人被剝削的乾淨。

“日後有此例,按照今日之規矩來辦.”

“是.”

北平貿易中心的負責人,連忙拱手領命。

很快,小王爺劃下的底線傳播了出去,引起了許多商人的敬佩,紛紛讚歎小王爺仁義。

“我們商人向來被視為豬狗,被人們呼來喝去,當做夜壺一般,哪裡能像小王爺這般仁義對待我等.”

“小王爺那句財富受保護,不應該被侵犯,只此句話,我敢料定,我來北平行商是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我已經打算好了,派人回去傳信,把家裡人遷來,以後以北平為我商家的大本營.”

……

無論是真心還是拍馬屁之言,祁源之子祁勝安,戴孝入北平,第一件事就是跪在燕王府大門前,感謝小王爺的恩德。

得知後,朱高熾沒有出面,只讓管家去告誡此人。

“你既然決定要繼承你先父的遺志,那麼北平貿易中心必然尊敬你的選擇.”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風險,希望你能堅守下去,儘快還清債主們的欠款,並把生意做大做強.”

祁勝安先是行大禮,在王府大門前磕響頭,然後起身,向王府管家拱手彎腰行禮。

“你能驚動王爺出面,有這份機遇,盼你莫要辜負了,好好幹,幹出成績來.”

管家很滿意此人的態度,交代了幾句話才回去王府。

一些人貪婪祁源的遺產,而更多的人心向公平的環境,有了小王爺的話,讓祁勝安獲得了許多方便。

很快,祁勝安的打理下,原來的兩間商行終於順利開業了,開業大吉。

北平貿易進出商品貨物量激增的時代下,商人們都能在時代中獲得大利。

還清了父親欠債的祁勝安,在酒桌上感謝前輩們。

他一臉的激動,語無倫次的說道:“王府造就的商業環境,成全了我之今日,並不是我有點石成金之術,晚輩斗膽提議,第一杯酒,我們祝小王爺萬福金安!”

“妙啊.”

“說得好.”

眾商人大聲應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爭之路:我有移動武器庫

北方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