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倭寇要漲價

技術報

“在南北朝以前,人們使用的硫磺主要是天然的,因為需求少,所以生產可以滿足.”

“在漢代時,中原一帶開始從黑色含煤黃鐵礦提取硫磺。

後來,特別是在宋代之後,隨著火藥的興起,對硫磺的需求遞升,硫磺主以硫鐵礦中冶煉出的硫磺為主.”

“在鍊鐵二廠,有生產硫磺的車間,為民間市場提供了大量廉價的硫磺.”

“硝石礦在漢中最豐富,根據陝西建設商團的技術人員發現,在陝西行都司的西部地區,也有發現硝石礦,據猜測含量比漢中要多些.”

“轟隆隆.”

旅順地區的老鐵山,搬來的火藥司,發明出了新顆粒火藥,從造紙廠訂購專門生產的廉價火藥紙包裝。

從生產出來就是定量好的火藥包,直接撒入火器的藥室即可,不但保證了威力,也提升了士兵裝填速度。

可在試驗中,發生了炸膛的意外,傷殘了一名工人。

因此對使用新材料的火銃技術,已經迫在眉睫,否則實驗出來的新火藥,成為了無用之物。

王真得知火藥司發生了意外,造成了人員受傷,親自來慰問,畢竟是“鄰居”,與情與理他都要來一趟。

火藥司的負責人很沮喪。

好不容易解決了好多難題,製作出了新火藥,沒想到又遇到了挫折,連番的打擊,讓他很疲憊。

“以後危險的事,就讓閹工來做.”

王真提議道。

“能行嗎?”

“有何不可.”

王真打著包票。

“那可太好了,火藥這東西,的確很危險,實驗中更容易出意外,小王爺交代了又交代,結果還是鬧出了傷亡.”

“就這麼說定了,我先調三名閹工來,如果還有需要,派個人去林場通知,立馬就送來.”

“閹工會不會反抗,或者逃跑啊,王場長,你知道我們這火藥司,管理水平可不如你們林場.”

王真忍不住笑了,安慰道:“你放心,調來的閹工,一定是最老實的,絕對不出么蛾子,真要是惹出了問題,伱找我就行.”

“不敢不敢,王場長深明大義,火藥司感激都來不及.”

火藥司的負責人連連說道。

對林場大量使用閹工,從北平遷來的火藥司,已經有所耳聞,畢竟兩者相處很近。

也是朱高熾故意如此,火藥司的技術太重要,必須要有值得信任的人看顧。

不是怕火藥司自身出漏洞,而是怕有宵小。

近有林場保護,外有金州衛所保護,才算是萬無一失,不懼任何威脅。

王真在火藥司坐了一會,很快就告辭了,這幾日是新閹工送來的日子,他要呆在林場等候,隨時出面接受。

出現在廣鹿島的船隊有三支。

一支是平田增宗,原來被金州衛打敗的倭寇,也是金州衛扶持的第一支奴隸貿易的勢力。

然後是押川和公近,從福建廣東沿海作亂,聽聞訊息後,北上與金州水師接觸上的勢力。

公近能說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話,加上此人時不時露出的舉止,以及其船隊有不少漢人作風,讓金州水師懷疑此人是漢人。

只是此人咬死自己是日本人,堅決不說出真名。

“此人一定是以前的餘孽,逃亡了大海,不想流落到日本.”

鄧章越來越懷疑。

“過去多少年了,管他什麼來歷,只要遵我們的規矩,老實為金州辦事就行.”

鄧章的大哥鄧興,毫不在乎的說道。

鄧章猶豫道:“要是把此人抓住送去應天府,可是大功一件啊.”

聞言,鄧興一腳踢過去。

“你犯傻啊,我們做的什麼買賣?”

對自己的弟弟,鄧興很是頭疼,雖然打仗勇猛,常常跑在最前面,可腦子不夠用,常常說出些混賬話。

“哦,對啊.”

鄧章恍然大悟。

金州水師負責安全,和幾名倭寇首領碰頭的,是中華重工派來的管事,林場的二把手。

隨著閹工的需求上升,每名閹工的價格,從一兩銀子升值到了三兩銀子。

每隔就會漲價一回,雖然知道屬於自然發展的道理,但林場仍然努力壓制價格。

此次,果然有人又提出,下回的奴隸交易需要漲價。

平田增宗滿臉的真誠,絲毫看不出,以往做倭寇時的兇狠,極像一地道的商人。

林場二把手馬報周,自學了些日語,以前平田增宗身邊的漢人不見了蹤影,懷疑是兩人火併,但是劉英失敗了。

至於此人是死還是活無從得知,林場並不關心。

他們帶來的人,都留在外頭,四個人在裡間兩手比劃,加上公近能說幾句中國話,和馬報周的半吊子日語,幾人之間的交談倒也無礙。

“價格不能再漲了,否則林場無利可圖.”

馬報周堅持道。

“馬桑.”

押川的臉上有條陳舊的疤痕,差點就劃到了眼睛,看上去很兇,但在馬報周面前,態度異常的恭敬。

“從日本販來的奴隸,對貴方有大利,我們雙方誠心交易,沒有必要哄騙對方.”

馬報周無言可對。

睜眼說瞎話並不是好事,特別是在平等貿易的原則下。

旅順的新田,一畝田一年的產出是一兩銀子,十畝田就是十兩銀子,閹工哪怕只使用一年就能獲得大利。

更何況閹工工作環境雖然惡劣,但也不至於只有一年的使用期,所以林場使用奴隸工的利益,是算得出來的,瞞騙不了人。

公近此時插話了。

在利益面前,他們三人是一致的,但是有些事不能簡單的算,所以誠心說道。

“我們需要林場的武器和商品,還有貴方的船隻,因此我們願意用低廉的價格,繼續保持雙方的貿易.”

馬報周面無表情。

相比較下來,這夥人更離不開林場。

倭寇的主力被金州衛剿滅。

在南方沿海,朝廷已經專派了勳貴和大將,負責打擊倭寇之事,加上海禁封鎖沿海物資。

根據中華重工調研司的調研,以及小王爺的推測,認為倭寇保持不了多久。

至多十年。

甚至不要十年的時間,中國海域的倭寇就會被淘汰掉,無法繼續生存下去。

因為利益。

無論透過搶劫還是通商,皆獲得不了利益的倭寇,無法生存下去,而這些日本流亡海外的失敗者,必定會自我滅亡。

所以馬報周才有底氣,始終堅持三兩銀子的價格。

因為他至多失去利潤而已,而倭寇們失去的是性命。

從南方沿海突然北上,冒死打通與林場聯絡渠道的幾名倭寇頭子,是“聰明人”。

正是因為聰明人,馬報周才更有底氣。

幾人也明白這個形勢,所以對馬報周畢恭畢敬,公近低著頭說道。

“但是馬先生,請你也為我們著想,我們鬧出的動靜在日本越來越大,受到了許多大名的防備.”

“哪怕只是為了奴隸貿易的順利進行,貴方應該多支援我們,才好壓服那些對我們產生敵意的大名.”

馬報周面色鬆動了些。

公近的話有些道理,到底還是漢人,自己人更瞭解自己人,雖然此人不承認他是漢人。

“這樣吧,有鑑於我們雙方的良好合作,我理解你們的麻煩,願意做出讓步.”

幾人大喜,以為馬報周要提高價錢,結果馬報周話鋒一轉:“你們從林場獲得商品,按照售價的九折來結算,如果願意使用糧票,則可以打八折.”

平田增宗等人面面相覷,他們哪裡有糧票。

至於用九折的價格來抵消奴隸工的價格上漲,此舉倒也可以接受,只是林場的算盤打的太精了。

不但沒有拿出真金白銀,還讓他們更賣力的售賣大明商品,讓林場獲得更多的利潤。

漢人太奸詐,空手套白狼。

押川傷疤臉忍不住抽動了兩下,可又無可奈何,如果自己獲得了一分利,那麼林場就是獲得了十倍的利。

可目前雙方的態勢,押川也只能接受這個方法。

“糧票結算,請問有什麼章程.”

公近更關心這個。

他想的要更深些。

大明。

他想回來了。

以前是回不來的,回來了必死,他在日本的老手下們已經不多了,老一輩活著的沒有幾個。

可那些人整日想著葉落歸根,痛苦的度日。

現在他看到了機會。

林場的跟腳是燕王府,燕王府能不能接納他,他不清楚,也不敢輕信。

目前的合作,讓他看到了機會,最好能看清背後燕王府的態度。

馬報周露出笑容,公近雖然把他的心思藏得深,可也太小覷自己了,自己可是小王爺欽點的林場二把手。

此人的心思,可以利用一番。

至於最後能不能如此人的願,馬報周要等等看,天下哪裡有這麼便宜的好事,美得他了。

不久。

新的一批奴隸工抵達了林場,這回的人數超過了以前,合計人口一千二百人。

眼神失去靈魂的躺了不到半個月,全部被驅趕起來下地幹活。

“帶紅袖子的是班頭.”

“帶白袖子的是組長.”

“帶藍袖子的是保安隊.”

一名白袖子的閹工,趾高氣昂的舉止鞭子,用著倭語教著新來的閹工們。

閹工們聽著熟悉的話語,不可思議的盯著那名閹工。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人,別走

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