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國子監的物理和化學

京城。

成賢街。

經過了翻修,直道擴張了兩倍,中間鋪設了兩條鐵軌,並在廣場上修建了噴泉。

高大的鐘頭,琉璃的瓦簷,磅礴大氣。

節後。

國子們從大明各地回到了學校,穿著士子服,三五成群的行走在街道上。

兩邊的商鋪又迎來了旺季。

從巷子裡走出來一隊巡檢丁差,全副武裝,身上身後的軍中烙印,可以判斷出他們是軍中退役下來的。

讀過書,透過考核,綜合素質高,工錢穩定,權利不大,在大明最高的學府區,哪怕是巡檢丁差也滿臉的溫和。

成賢街的大街坊牌坊,改成了水泥修建的柱子,刷了鮮豔的油漆,大紅柱子。

“叮鈴鈴.”

公車經過了街頭牌坊,駛入了成賢大街。

經過直道和商鋪,廣場,抵達了集賢門,裡面有成蔭的樹林,一片片的建築群。

小湖與拱橋,國子監內部的公共馬車。

國學衚衕。

學子們吃著各色的小吃,暢快的閒談,交流著自己帶來的資訊,攤上的小販露出尊敬的眼神。

“變化真大啊.”

辦公樓。

祭酒公房,趙勝被祭酒招來,透過玻璃的窗戶,眺望極美的學府,忍不住感嘆道。

“國子監的監生,有四千多名學子,壓力也很大.”

董德章笑道。

大明的國子監,監生最高的時候,達到上萬人的規模,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學府。

京城國子監本來是唯一的,可是北平國子監的競爭下,大量的讀書人選擇了北平。

因為北平國子監的改革,要比京城國子監提前了好些年,更加的完善和先進。

同樣是為了政治前途,不少的讀書人選擇了北平,而不是京城,導致京城國子監的監生下滑到了四千餘。

“京城始終是京城,近水樓臺先得月,我相信不要了多少年,京城的國子監會恢復原來的規模的.”

趙勝笑道。

董德章忍不住想,那時候又關自己什麼事呢,後來者的功勞,正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他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內,提升京城國子監的水平,這才是他的利益最大化。

“經過長期的深思熟慮,我仍然希望你擔任司業,不再負責教學,全力負責京城國子監的發展.”

董德章期盼的說道。

博士有自己的專案小組,擔任教師的是教諭,教諭下有直講幫忙授課。

博士偶爾授課,但並不是常態。

國子監的管理層,則是司業、監丞,以及負責國子監的祭酒。

趙勝並不是博士,他在京城國子監擔任教諭,因為他有太多的職位,並沒有全部精力留在國子監內。

董德章希望能留住趙勝。

放下教諭的職位,成為國子監的司業,負責起國子監整個改革的任務,精力偏重於國子監,而不是調研司。

術有專攻。

趙勝的資歷,讓董德章深信,只有此人才具備幾年內,把京城國子監改革超過北平國子監。

北平國子監有完善的一套教育體系,從孩童到大學,這是北平行省的優勢。

那麼京城國子監的優勢,則是從全國挑選天賦卓越的人才。

北平是百裡挑一,那京城就千里挑一,靠質量取勝。

趙勝站在窗前,臉色顯出了猶豫。

“你並不適合帶小組.”

“你適合做實際的事務,把外部複雜的事物交給我處理,我們一起合作,內外分工.”

董德章眼神裡很真誠。

他的確是這麼認為。

趙勝有才能,本出身富裕,受到過良好的教育,軍籍舍人子弟,根正苗紅。

早期參加中華重工內部文書房,接觸過中華重工的全域性發展,有高層視野。

後來委以重任,籌建北平大圖書館,可謂是知識儲備量豐富,然後擔任朝廷政策研究專案。

這是多麼寶貴的人才啊。

如果能和自己合作,董德章有信心,最短的時間內,把京城國子監在工業化社會落後理念的局面,儘快的扭轉過來,追上北平國子監具備的優勢。

“我記得你向朝廷提交過一篇稿子.”

“未來的社會分工會越來越細化,加上大明以人為本、社會資源分配的政策,帶來的是更加的複雜環境,事物的治理比當下要複雜十倍百倍.”

“我覺得你的才能,浪費在勾心鬥角,盤算人心得失,實在是太可惜了.”

“就如前番的風波,其實你不應該公佈出來,有些事可以公佈,有些事不可以公佈.”

董德章笑道:“明智未開,只有培養出更多的讀書人,才能達到皇太孫殿下所提的社會模式,否則不論生產力如何發展,百姓們也只是被管理的物件.”

“在你我的帶領下,讓京城國子監恢復本該有的水平,這是多麼偉大的成果.”

趙勝不得不承認,自己被祭酒說服了。

沒幾日。

京城國子監頒佈了最新的人事調整,告訴京城國子監,趙勝擔任司業。

祭酒親自下場支援了趙勝。

“鑄鏡用的模由草木灰及細沙作成,而鏡由銅和錫作成不用鋅,《考工記》中亦云:“銅、錫各一半的合金,是製作鑑和燧的材料.”

京城國子監教室。

直講在講臺上,講授著北平整編出來的大學教材。

“鏡面反光,因鏡身附有水銀,並非銅有這種光澤.”

“唐代開元年間宮中的鏡,都以白銀與銅各半配合鑄成,每面鏡價值達數兩銀子,就因為這個緣故.”

“鏡面上有像硃砂色的斑點,是其中所含金銀成分的表現古代鑄香爐,加金於其中.”

“不要小看了鏡子的製作,經過學者們的研究,認為其中關乎化學和物理的大道.”

“例如鏡子為什麼會反光,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反思過呢.”

直講笑道:“有時候,道理往往蘊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只是人們習以為常,因此沒有探究其中.”

臺下有數十名學子。

“反光,是物理學家們提出的一種物理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大量的發現.”

“但你有沒有想過,平板玻璃也光滑,如果沒有後面那層反光材料,為什麼基本上不反光呢?”

“說明了是不是能反光,跟是否光滑,並不產生直接的關係。

這其中又蘊藏了什麼樣的道理呢.”

……

“下面又說鏡子中的化學,金銀銅這些常見的物資,已經是化學的中最普通的元素.”

“水銀、貢、錫等,也納入了化學的元素.”

“這屬於化學的的學科.”

學子們紛紛記著筆記。

國子監提供助學貸款,任何監生都可以申請。

透過助學貸款,保障了每名國子監監生的良好求學環境,不會因為貧窮導致用不起文具物品。

硬筆和草稿紙廉價,每名監生都用得起。

更有技術報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往往不到半年,就會進入國子監的教材中。

國子監的教材。

變更的效率非常高,可謂是大明社會最高生產力水平,教出來的監生們,各個都具備引領時代所需要具備的前沿知識。

而能不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就靠他們各自的天賦和機遇。

國子監大門前的成賢大街,公車系統涵蓋了淳化新城區,江寧新城區。

長江上絡繹不絕的船隻,帶來了大量的貨物。

海運的復甦,隨著大明生產力的發展,不但沒有影響到漕運,反而因為運河上的運輸承載力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大量的漕河漕船滿負荷工作。

“這是來自爪哇國的正宗八角,你聞一聞.”

店鋪的店小二極力推銷。

商人抓起兩顆,竟然放入嘴中嚐了起來,味道甘甜,油味滋生,強烈的香味。

前提是能忍住刺激的味道。

店小二喉嚨上下動了動,此人絕對是老手。

“有白果沒有?”

“有有有.”

店小二領著商人看去,“這是來自渤泥國的,別看他們這些地區都產香料,可每個地區的香料,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好處.”

“還有白蔻,去腥最好的香料.”

商人點點頭,每一樣都要了一些。

商鋪外。

一輛普通的馬車經過。

魏毅透過車廂窗,看著京城的街道,讓人神奇的是,街道兩旁更多的食鋪。

大酒樓競爭的更加激烈。

透過北平發家的酒樓老闆們,開始了酒樓產業鏈,分店開了一家又一家。

這股現象,百姓們無法理解。

魏毅眼睛看到的外界事務,內心就會升起其中蘊含的原理,對社會充滿了高度的認知。

街道上已經沒有了轎子。

是人力稀缺帶來的。

雖然京城也有乞討者,可是人力稀缺同樣存在,並不是社會的矛盾,而是發展的必然現象。

所以公車成為了主要的運輸工具,其次就是馬車。

“嘚嘚嘚.”

馬蹄踩在石磚上,發出了清脆的聲音。

魏毅放下了簾子。

京城,只是一個更大的北平而已。

馬車抵達了東華門,經過勘驗後,被侍衛們放心,進入了文華殿區域。

最後魏毅從馬車上下來,步行到了文華殿。

“拜見皇太孫殿下.”

“請坐.”

“魏毅,我有兩個月沒有見到你了.”

朱高熾笑呵呵的說道。

求月票,感謝親愛的書友們,祝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幸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來了,此刻NBA由我來主宰

一包六塊五的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