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放縱與惡

周承志帶回來了兩篇論文。

一篇是導師為他們佈置的課題,一篇是導師遇到的問題所調查,得出的解決方案的論文。

“你明日跟我去一趟文華殿.”

趙勝看完後,沉吟了片刻,突然的說道。

周承志愣了愣。

他萬萬沒想到,導師會帶他去見皇太孫殿下,這意味著什麼?

政治資源的傾注。

“皇太孫殿下很年輕,比你大不了多少歲,可是呢,皇太孫殿下不是常人.”

“不過你也不用忐忑,遵守好禮儀,皇太孫殿下是不拘小節的性格,對人很寬和.”

周承志激動的說不出話來,連連的用力點頭。

隔間的女傭正在擦著櫃子,聽到客廳的交談聲,月牙的眼睛也露出了驚奇。

從倭國到大明幾年,她已經聽得懂多數的話語。

沒想到那個年輕人竟然可以見到皇太孫殿下,女傭眼神滿是複雜,對這位鼎鼎大名的人物。

他們國家無惡不作的大魔王們,背後就是大明的皇太孫殿下。

世間還有這麼壞的人。

可是女傭什麼也做不了,低下頭認命的模樣,逆來順受已經刻在骨子裡,從小不也是這樣麼。

伺候父親沐浴之外,往常還要照顧弟弟們,從小就開始照顧人,伺候人是她唯一會做的。

因為明日要去文華殿,兩師徒圍繞著方案徹夜長談。

第二日。

趙勝帶著周承志來到了文華殿。

路上,趙勝彷彿交代不完的話,生怕周承志浪費了此次的機會。

機會不是一直都有的。

錯過了就是錯過。

趙勝的計劃中,並沒有這麼快往弟子們身上傾注政治資源,他們還太年輕。

可是周承志此次的表現太好,作為他的導師,趙勝決定提攜對方一次。

“關於前番的方案,其實皇太孫殿下並不太支援.”

“啊?”

周承志露出了錯愕。

“以往在北平的時候,皇太孫殿下需要引導我們,所以每每親自督導.”

“到了京城後,皇太孫殿下責任重大,一言一行牽扯巨大的利益,因此開始居於幕後.”

“我們下面的人自己發力,培養出我們獨當一面的能力,皇太孫殿下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會親自下場.”

“這是合格的上位者表現,你現在還年輕,用不到這些,可未來當你身居高位的那天,掌控了大量的資源時,同樣要明白用人之道.”

周承志聽得暈暈乎乎,他現在滿腦子都是文華殿。

見狀,趙勝也不再強求。

他能做的只是帶進門,未來的成就,靠的還是弟子們自己的天賦。

不過趙勝有信心。

北平國子監比京城國子監新式教育理念成立的更早。

七名弟子都是北方子弟們選拔出來的最有天賦的少年,只要能保持好心性,未來並不會太差。

文華殿。

朱高熾得知趙勝求見,感到了詫異,怎麼又來了,難道遇到麻煩嗎。

文書房提供了資料。

不久,看到趙勝後,對方一臉的喜色,看來不是遇到了麻煩。

朱高熾又看向周承志。

“你叫做周承志.”

“回皇太孫殿下,學生是周承志.”

周承志激動的眼神,緊張的回道。

“你父親是周通?”

“正是家父.”

周承志萬萬沒想到,皇太孫殿下竟然知道自己的父親的名字。

他父親雖然是銀行的中高層管理幹部,可也沒有資格進入皇太孫殿下的視線。

朱高熾一臉的笑容。

他的確不知道,可是下面的人會提供資料,看到了以前的一段緣分。

根據資料顯示。

周通獲得過銀行內部嘉獎,先進工作者,受到過自己的接見。

並不是單獨召見,而是在先進工作者大會上,集體的表彰,因此朱高熾記憶不深。

“很好,你家的家風不錯.”

周承志已經說不出話來了,渾身的發抖。

他的眼神中,皇太孫殿下的樣子模糊起來,只有偉岸的形象。

朱高熾沒有意外。

如此的眼神,他見過了太多。

軍隊裡,學校裡,工廠裡,片井區……

他是皇室不假。

可老百姓在意的是誰真正的在乎他們,誰真正的為他們帶去更好的生活。

趙勝帶來的新的方案。

有兩條主要思路。

一條是向外移民,一條是放開倭國和高麗女傭進入大明的門檻限制,鼓勵用工行為。

“向外移民,此事需要慎重.”

人們只看到了現代科技的繁盛,所以不知道工業革命是運用技術為主。

同樣。

人們只看到了新大陸,卻看不到早期西方移民百姓的苦難。

新大陸移民。

和大明洪武朝移民是截然不同的性子。

後者是在自己的國家,有穩定的外部環境,就算如此,也讓移民們痛苦不堪。

而西方早期並不是移民新大陸,而是一支支的強盜們,靠著欺騙與劫掠獲得財富。

然後把自己的罪犯流放到新大陸,任由罪犯們自身自滅。

同樣的道理。

朱高熾的移民計劃,是前期投資巨大的利益和物資,軍隊先行,為後期移民們打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而且更有當下國內外的矛盾還沒有解決,帖木兒會不會因為大明消滅了東察合臺汗國,選擇返回與大明敵對。

金帳汗國的態度。

當下需要多久平復安南的反叛。

高麗三股勢力的平衡。

倭國兩股勢力的平衡。

大明內部的矛盾。

……

移民到海外,如果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帶來的就是超高的死亡率。

憑什麼讓國內穩定發展的百姓們,驅使他們去呢。

西方百姓們生存環境惡劣,工廠工人的死亡率,竟然還超過新大陸的死亡率。

這些都是和大明不同的環境。

大明目前的問題,是生產力跟不上人口的增長,而不是缺乏土地為主要矛盾。

人們常說中國古人不願意冒險去往海外。

那麼後世的人,又有多少人願意去非洲戰亂國家定居呢。

最大的阻礙。

是古代大一統的社會環境,超過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生產力和人文社會,導致安居樂業的百姓們,任誰也不會願意去充滿了死亡的陌生土地。

相反。

當生存環境惡劣時,中國先民自然會去新的地方,例如遍佈東南亞的福建人。

道理其實都是一樣的。

因此工業化大明的海外發展道路,必須是建立在國家力量上,前期投入巨大的生產資料。

靠著政策扶持,以及更大的利益,用來組織國內百姓移民。

這就需要時間。

至少要讓周邊局勢穩定。

解決掉帖木兒汗國,或者排除帖木兒汗國的威脅,畢竟這是當今世界第二大帝國。

其實都不算難題。

唯獨朱高熾缺的是時間。

人口的速度增長太快了,兩年誕生一張嘴,不但帶來不了生產,反而要消耗糧食。

第一條向外移民,朱高熾暫時放下。

目前階段,他只會讓商團們去開拓大海,並且已經在做了,為下一階段打造根基。

最後才是讓國內百姓們去海外安居樂業,形成更大的經濟利益體迴圈,而不是用百姓們的血肉去澆灌。

朱高熾看重的是第二條。

人性的惡,展現的淋漓盡致。

不禁抬頭看向周承志,新時代先進教育理念培養出來的新式人才,猶如他的父親,並不把國外百姓的利益放在眼裡。

文書房提供的資料,有周通詳細的履歷。

包括在國內善待族人,而對外族人則異常的冷血。

是家風如此,還是學校培養出來的呢。

周承志低著頭,沒有感受到朱高熾的視線,於是趙勝主動的解釋。

“大片區的人口,就像餃子下鍋一樣的,一個個孩子接連出生,會枯竭市場經濟需求,最終讓工業萎縮.”

“既然控制不住,那就不在控制.”

趙勝頓了頓。

他從來沒有往這方面想過,唯獨自己的這名弟子,他才是名副其實的屠夫吧。

“擴大大片井制度的田畝數量,從一百畝到兩百畝.”

“帶來的問題,是超過了一戶軍戶的耕種能力,以目前的農機技術水平,並無法滿足生產力的需求.”

“那麼鼓勵大片井制度使用女傭工,增加大片井區的勞動力,為皇太孫殿下下一步的計劃爭取時間.”

這才是趙勝最高興的地方。

他十分清楚未來的政治走向,也明白當下的困局,而吸取國外的鮮血,茁長大明的營養,為大明下一步的大發展提供源泉。

簡而言之。

控制不住就不控制了,順著人性的追求,提出了仁義道德之外的道路。

朱高熾仔細的看著長篇論文。

透過論文裡的記載,彷彿能看見北平的大片井的情景。

軍戶們有了一百畝的土地,農機的提供,還有化肥的使用,以及農藥的發展。

減少了他們勞作的時間,增強了他們勞作的效率,有保障了糧食的收穫。

獲得了更多的糧食,雖然有了馬匹,但仍然半封閉環境中生活的軍戶們,沒有去買更多的商品,而是遵守本能的開始生孩子,生了一個又一個。

在生產醫療技術以及古醫學技術的發展上,新生兒的夭折率開始降低。

一戶人家裡,好些個孩子成群。

更有的軍戶大著膽子使用女傭,甚至生下私生子女,根據上面的記載,發現最多子女的一戶軍戶,家裡有十幾個孩子。

今天下午六點更新提前發出來。

求月票,感謝親愛的書友們,祝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幸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將主

番茄木須肉

相見恨晚意難平

天浮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