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先苦一苦百姓

“會說中國話的站起來.”

安南。

俘虜營。

明軍士兵們的警戒下,幾名文武官吏,手裡拿著名冊,向俘虜們大聲的喊道。

幾千名俘虜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誰也不敢出頭,更有不少的俘虜不知道明人在說什麼。

“會說中國話的站起來.”

文官再一次的大聲喊道。

他沒有向俘虜們解釋,會說中國話,接下來會面對什麼,導致許多人並不敢承認。

“小……小的會說中國話.”

終於。

有名俘虜站了起來,猶豫的回覆道。

如此嫻熟的中國話,文武官吏們笑了起來,“你是華族嗎?”

“是的.”

問清楚了他的名字,找到了他的名冊,“你還是位武官.”

那人聽到後低下頭。

未知讓他恐懼。

與明軍的交戰中,被俘虜了好幾萬人,當明軍收復了整個安南的時候,所有安南士兵都被單獨關押了起來。

除了主動投降的軍隊,哪怕是後來整編的安南軍,也是一樣的待遇。

“還有沒有.”

越來越多的人站了起來。

剛才他們的笑容,讓許多人選擇了承認自己的身份。

“每個人到那邊的桌前排隊,在表格上登記.”

根據他們的指引。

幾百名華族俘虜排著隊。

“你叫什麼名字,來自哪裡,祖籍在哪裡,認得多少字,可以寫下來嗎?”

十幾名吏員詢問道。

有的華族士兵會說中國話,但是認得字不多,還有因為口音,已經聽不出來是哪裡。

“我祖籍福建,唐朝時期,先祖來到了此地,所以我口音重,我沒有騙人.”

一名俘虜著急的解釋。

見到如此的場景,還有不少的俘虜從人群裡站了起來,最後三千多人的俘虜營,走出來了一千多人。

透過交談和寫字,辨別他們有沒有偽裝。

“我作證,他的確是華族.”

最先那名俘虜武官說道。

那名吏員猶豫了一番,最後寫了透過兩個字。

族譜。

每一個華人都有的族譜。

與後世不一樣,家族環境生存的華族,族譜是最大的證明。

俘虜營之外。

大明不光運輸來了無數的物資和糧食,還有大量的吏員,結合當地的華族官吏和鄉紳,進行著統計。

安南改為交趾行省。

從州府開始,逐級往下進行統計,每個華族都可以申請大明戶籍,獲得了大明戶籍,將會享受與大明一樣的政治待遇。

數個月來,是朱棣在交趾進行的最大一項的工程。

二十餘萬大軍和四十萬民夫。

調回了十萬大軍,以及二十萬民夫,在當地仍然留下十餘萬大軍,以及二十萬民夫。

每天消耗的物資達到了天文數字。

交趾行省並無法承擔這筆開銷,所有的花費,高達八成由大明本土提供。

“要儘快恢復安南的生產.”

兵部司務楊榮當機立斷的說道。

大明雖然國力發展很快,可也經不起如此的消耗,太過驚人了,他在北平呆過數年,深知大明的底蘊。

前安南東都城升龍府,改名為交州府。

王宮成為了朱棣的居所和辦公場地。

“老大來信,裡面很不滿啊.”

朱棣笑呵呵的說道。

以前的計劃是兩制,最快的穩定安南,也能讓大明減輕供應,但是朱棣不想如此。

他要把安南徹底收復。

以人為本。

安南的華族也是中國人,那麼就不能劫掠,經歷了黎氏父子的亂政,先軍政治。

幾百萬人口的安南,整編出了數十萬的軍隊和民夫,可謂是窮兵黷武,國家經濟破產。

早已傷了元氣,自身都無法維持,大明想要透過安南獲得物資,根本不可能。

真想要物資,那就要行劫掠。

透過劫掠搜刮安南的物資,以供應大明的軍隊,而這無法行得通,因為安南是中國。

歷史上,張輔收復了安南後,很快帶領大軍撤回了大明,只留下了部分計程車兵。

只過了三個月,安南就開始了叛亂。

雖然被大明打敗,可是抵抗勢力連綿不斷,貫穿永樂朝,最後讓大明放棄了直接管理安南,變回了藩國的模式。

張輔和朱能張了張口,最後放棄了說話,他們不知道回去後,皇太孫殿下如何看待他們呢。

太子玩的一手,可謂是把皇太孫殿下放在火爐上烤,原來的計劃全部推倒了。

朱家祖孫三人自己的矛盾,他們外人還是不要插嘴的好。

“民心最重要.”

朱棣知道兒子在擔心什麼。

無非是安南的經濟已經破產,國內矛盾越演越深,安南百姓放棄黎氏父子,除了大明的原因,更有內部的不滿。

如今大明直接收復安南,那麼這個矛盾就嫁接到了大明身上。

“幾百萬口的交趾,我大明養得起.”

朱棣笑道:“用我大明的物資,供養交趾,恢復交趾的生產秩序,儘快做到交趾百姓安居樂業。

百姓生活好了,與內地一樣,自然也就歸心.”

楊榮呆呆的看著朱棣。

朱棣雖然是皇太孫殿下的生父,可兩父子的理念截然不同啊。

從交趾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兩父子做事區別。

太子有深厚的家天下作風。

而皇太孫殿下更喜歡引導大明百姓,形成大明百姓自發的風氣。

計劃之外的。

大量原本應該用來內地經濟迴圈的物資和財力,用來補給到了交趾百姓身上。

如果力度沒有控制恰當,豈不是楊廣。

未來很重要,可當下同樣重要。

只盯著未來看,卻忽略了當下,同樣是得不償失的,反而成為了弊政。

“皇太孫殿下對於大明內部的經濟發展佈置,應該有一套完整的體系.”

“如果在交趾耗費太多,恐怕會破壞皇太孫殿下的佈局.”

楊榮謹慎的提醒道。

“再也沒有什麼比開疆擴土,收復故地重要了,關乎民族的生存空間.”

朱棣咬著詞說道。

國內能有什麼麻煩,用上一兩年的時間,讓交趾與大明融為一體,才是最大的功績。

朱棣並不要認為國內會有麻煩。

朱棣親自坐鎮交趾。

三司各司其職。

尚書黃福負責整個交趾的治理,監管布政司和按察司。

最初演州府先叛亂。

當地的流寇放火劫獄,殺死縣官,不久後,七源州的流寇也開始依山結寨自固。

地方交趾都督僉事帶領本部圍剿,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戰敗戰死,由張輔親率大軍平叛,一個月平息了戰事。

流寇雖然被消滅,可地方不但沒有安寧下來,反而越演越烈。

因為交趾的流民遍地。

鄉紳們趁機土地兼併,只幾年的時間,他們的土地擴張了數倍,超過了數百年之和。

隨著安南和大明的戰爭,加劇了矛盾的演化。

黃福馬不停蹄,各地組織官府重建,恢復當地生產秩序,極力保障百姓們的耕種。

幾個月的時間,臉色憔悴不已。

“交趾地方上被破壞的太嚴重,貧富差距太大,鄉紳佔據了太多的耕地.”

黃福回到了交州府,見到朱棣立馬開始抱怨。

“這對大明是不利的.”

“交趾鄉紳的實力太強,不利於國家的管理,而百姓們的民怨,矛頭最終又會對向我們大明.”

聽到黃福的話,朱棣才皺起眉頭來。

突然間。

他有些明白了兒子擔憂在那裡。

交趾雖小,五臟俱全。

想要破壞容易,但想要建設卻難,小小的交趾,民間的矛盾相當於明後期。

交趾的各方情況,很快送到了京城,京城的朱高熾,看完了朱棣的書信,以及各官員的奏疏,眉頭緊皺。

朱高熾想到了一種最高效的解決方法。

可以學後金在東北殺光窮戶和富戶,學清朝在全國殺光一半以上的人口,壓下了所有的矛盾,還獲得了大量的物資和財富。

朱高熾搖了搖頭。

可惜大明做不到。

因為大明在交趾是治理者。

當下的交趾並不是外國,國內百姓大多與國內同宗。

清朝的統治階級可以毫無顧忌的出賣國土,簽訂無數的條約,因為本來就不是他們的,賣起來自然沒有壓力。

相反。

獲得了洋人們的喜愛,對方還能幫忙清朝統治階級穩定中國,何樂而不為呢,他們有清楚的認知。

就如康熙朝,他們知道國外的發展,可是又怎麼樣呢。

他們選擇禁錮科技和禁錮思想。

因為他們是落後文明的征服者,作為征服者,反而要向中華文明妥協治理。

因此防範遠大於治理。

朱高熾忍不住感嘆,這就是自己為什麼不願意直接把交趾統一的原因,先緩一緩,讓大明國內積蓄出更多的積累。

治理比征服要難多了。

連偉人都感嘆過,當問題集中到了一起,事情也就不好辦了。

現在只是民怨而已,過幾年的交趾,就是鄉紳造反。

所有的矛盾,交趾上下歸咎到了大明,引發了一致對抗大明,因為他們頭上是大明,矛頭自然對向最大的。

“計劃總是不如變化.”

朱高熾忍不住笑了起來,向大臣們感嘆道。

見到皇太孫的笑臉。

閣員們深以為然。

多麼完善的計劃,在實施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和意外,讓人頭疼不已。

朱棣瞞過了自己,沒有施行兩制,而是直接施行郡縣制,就是對自己的意外。

“事已至此,總不能半途而廢.”

“集中資源和組織人手,由糧票銀行提供貸款資金,工部提供機器,中華重工體系參與.”

“全力以赴穩定交趾地方生產,擴大耕地面積,由交趾布政司分發給當地軍戶,各廠到交趾招收工人.”

朱高熾提出了一攬子的計劃。

在不動交趾鄉紳們的利益下,開墾出更多的田畝,分給軍戶們,穩定軍隊,然後透過工廠招人,吸收無地之民。

大明還有許多的窮人,還有佃戶的存在,結果竟然優先照顧交趾的百姓。

朱高熾忍不住搖頭。

這要是放在後世,得被人們罵死。

“明年儘快恢復政策.”

朱高熾無奈的說道。

矛盾永遠是有的,一家人都會有矛盾。

有了矛盾不怕,一個個來處理,但是不能任由矛盾積累。

“交趾的事情,由黃福來做,我信任他.”

朱高熾最後說道。

黃福能力強,關鍵是品德好。

後世的越南,華族已經是少數人口,對於明朝和安南的戰爭,自然以批判為主。

所有的官員中,唯獨黃福獲得好評。

因為黃福私德是真不錯,的確是一心為民,獲得了交趾百姓們的服氣。

可服氣歸服氣,不能當飯吃。

正如中國歷史上不可計數的流民造反,他們也會善待好官。

今天下午六點的更新提前發出來。

求月票,感謝親愛的書友們,祝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幸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國龍起

三國愛